资源简介 综合拔高练高考真题练考点1 人身权及其侵权责任1.[2022山东,18(2)(3)]【缘起】在现实生活中,因噪声而引起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A市居民甲无视其居住小区的管理规约,经常在小区的楼间空地上组织活动播放音乐,导致周围许多住户无法正常作息。【过程】邻居乙向当地公安机关投诉。经专业测量,甲所播音乐音量昼间略低于60分贝、夜间略低于50分贝。邻居丙在个人微博上发帖公布了自己与甲交涉全过程的录音,“曝光”了甲所在单位网站上公布的其姓名、照片和联系电话,并在照片中甲的额头上加了贬损性文字。帖子发出后,大量网友拨打甲的电话对其进行指斥。甲遂起诉丙,称:丙公布录音,侵害了自己的名誉权;丑化并公布自己的照片,侵害了自己的肖像权;公布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侵害了自己的隐私权。丙回应称,甲无视小区规约,制造噪声干扰邻居生活的行为才构成侵权。相关资料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正)第五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二)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 根据《A市声环境功能区区划》(A市公安机关行政处罚的依据),甲所居住的小区属于2类区,执行环境噪声限值为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对甲丙互称对方构成侵权的各项说法逐一评析。(7分)(2)结合材料,说明该小区居民解决噪声纠纷的做法给我们哪些启示。(3分)考点2 财产权2.(2023海南,16)老赵做生意急需资金,遂向某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为降低债权风险,金融机构可以( )①要求老赵用其房屋抵押,抵押期间不影响继续居住②要求老赵用其汽车抵押,并把汽车交付给金融机构保管③接受老赵以外的第三人用其财产作为金融机构债权担保④在老赵没有按照约定还款时,直接获得抵押财产所有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考点3 合同及违约责任3.(2023天津,12)周某经营的网店开展限时免单活动,公布规则为付款优先者享受。但在张某购买相关商品且符合免单条件时,周某未给张某免单。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商品交付前张某已经取得该商品的所有权B.周某违约,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C.限时免单规则不属于双方约定的合同内容D.周某违背诚信原则,应依法承担侵权责任4.(2024湖北,10)张三喜添二孩,同事陈六带了10斤鸡蛋上门贺喜,张三说“来就来嘛,客气啥”,然后收下了鸡蛋,并和陈六约定等孩子满月了来喝酒。后来张三办了满月酒,但没有邀请陈六,陈六感觉很受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陈六送张三鸡蛋是合同关系②张三请陈六喝酒是合同关系③陈六有权要求张三赔礼道歉④陈六无权要求张三返还鸡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考点4 侵权责任中的情理法5.(2024山东,18)法治护航乡村振兴某市法院组织巡回宣讲团走进乡村振兴大讲堂,宣讲涉农典型案例。【案情事实】柏马村是远近闻名的“柠檬之乡”。村民赵某将承包地的经营权流转给甲农药公司,约定用于建造仓库。后主管部门认定该仓库违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应予拆除。在拆除过程中,甲公司不慎损坏了农药储存罐,导致全村大片承包地被污染。事件发生后,柏马村当年的柠檬严重减产,采摘后虽经检验合格,但仍然滞销。村委会鼓励村民使用本村注册的集体商标“柏马柠檬”打开销路,结果发现多数购买者分不清“柏马柠檬”与乙公司使用的未注册商标“佰马柠檬”。柏马村村委会起诉乙公司,要求停止侵权。乙公司称,“佰马柠檬”用于柠檬冻干片,而“柏马柠檬”仅用于鲜果,互不相干。卢某等村民起诉甲公司,要求赔偿柠檬减产的损失、清除土地污染。甲公司未进行举证,但认为现有案情事实不足以证明柠檬减产系因自己的过错造成。【法条链接】《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五条:“永久基本农田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其用途。……”【释法析理】(1)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①赵某与甲公司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是否有效 ②法院能否支持柏马村村委会的诉讼请求 ③甲公司对卢某等人柠檬减产的损失应承担何种责任 【案例启示】(2)法院宣讲上述案例,意在提升农民群众哪些方面的法治意识 (3分)考点5 权利行使有界限6.(2023北京,17)“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北京扎燕风筝以燕子为造型,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燕子家族——肥燕、瘦燕、比翼燕、半瘦燕、小燕、雏燕,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许多人致力于扎燕风筝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中王某独创的雏燕风筝广受欢迎。◇在学校的劳动课上,有老师使用王某的作品讲解风筝的画法和扎法,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每个同学都制作了自己的“雏燕”。◇一直致力于推广扎燕风筝文化的张某购买了王某最新版雏燕风筝,将其拆解后又重新组装,并将这一过程拍成视频在网络上发布,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吸引了很多人加入到扎燕风筝的创作中来。但有人指出,这样将别人独创的风筝公开讲解,可能涉嫌侵犯著作权。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谈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法律规定著作权并对其加以限制的意义。(7分)高考模拟练应用实践1.演员杨某曾在一部电影中饰演了某角色。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涉案同题材游戏的开发者,在该游戏中未经授权制作并使用了与电影中杨某的肖像高度近似的虚拟形象,为其游戏产品进行宣传。杨某以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侵权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下列关于本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虚拟形象与肖像只是高度近似,该公司不构成侵权②因虚拟形象与肖像高度近似,该公司侵犯了杨某的肖像权③该公司使用近似杨某的虚拟形象,侵犯了杨某的名誉权④该公司应当停止侵害,并向杨某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甲向乙借款100万元,同时与乙签订了房屋抵押合同,约定如果甲到期不能偿还借款,乙可以取得房屋所有权。随后甲收到100万元,为表诚意甲将房产证原件交给乙保管。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偿还债务之前,房屋所有权已转移,暂时归乙所有②甲到期不能偿还债务,乙依约定直接取得房屋所有权③甲到期不能偿还债务,乙可要求甲协助办理房屋过户④甲到期不能偿还债务,乙可以请求拍卖房屋优先受偿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3.10周岁的果果在市绘画比赛中获得了创意绘画一等奖,果果与其获奖作品的照片被刊登在当地报纸上。她后来发现,某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儿童绘画作品集在没有获得她同意的情况下汇编了她的作品并附上自己的姓名。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出版社侵犯了果果的著作权和姓名权②当地报社刊登获奖的作品照片属于对作品的合理使用③果果的父母可以行使监护权,为果果维护合法权益④未成年人的作品没有知识产权,出版社无须承担侵权责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李某与X公司签订室内装修合同,双方约定工程于2025年8月26日完工,一方因单方面原因造成合同无法履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由责任方承担相应责任,并将合同总额的10%作为违约金。李某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定金,但X公司进度迟缓,未能按时完工。X公司表示,中高考要求停止施工,因而无法按时完工。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X公司违背全面履行合同原则,需承担违约责任②李某可要求X公司双倍返还定金并支付约定的违约金③违约金不足以弥补李某损失的,李某还可以要求X公司赔偿损失④X公司可以以遭遇不可抗力为由主张免除违约责任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5.2025年8月,王某网购一物品后将快递盒随手置于门口,李某在王某不知情情况下拿走了该快递盒并窃取了快递盒上王某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后在网上出售,对王某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困扰。关于本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王某的身份权被侵害,李某应赔偿损失、恢复原状②王某的隐私权被侵害,李某应停止侵害、赔礼道歉③李某主观上存在故意,其行为与王某权利被侵害存在因果关系④李某应承担过错推定责任,应当支付一定的违约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何某与小波系同栋、同层相邻户房屋的业主。小波家原有入户门外侧有一过道,他在装修房屋时,将该过道入口处封堵并安装了门作为入户门,将公共楼道空间占为私有,且入户门向外开启时,与邻居家的距离也缩短,影响人员通行便利。何某与小波多次沟通无效,被迫诉至法院。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业主对公共空间享有共有权利,任何人不得据为己有②权利行使有限制,处理相邻关系应以不影响或侵害对方合法权益为限③小波对公共空间不具有所有权,但拥有占有和使用权④此案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小波的侵权行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迁移创新7.在互联网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平等地享有自由表达的权利;但使用网络时需三思,切莫被情绪裹挟而冲破理智。案例一 甲网络公司运营微信公众号,并在该公众号上设置热门电影播放界面,其播放的影片多数源于G传媒公司且未经其许可(该传媒公司花费巨资购得影片的网上播放权)。案例二 自然人乙因与同小区的李某发生矛盾而怀恨在心,遂使用网名某乙在社区官网上发帖泄愤,所述内容直指李某,且多处使用“说谎精”“小偷”“诈骗犯”等表述。(1)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中甲、乙在使用网络时的违法行为及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2)根据材料中的两则案例,请你围绕“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劝你谨言慎行”这一主题,就文明上网写一份发言提纲。要求:理论运用准确,论证过程逻辑清晰,字数在150字左右。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综合拔高练高考真题练2.A 3.B 4.B1.答案 (1)丙公布录音不构成对甲的诽谤或侮辱,未侵害甲的名誉权。丙丑化并公布甲的照片,侵害了甲的肖像权。丙公布的是甲的公开信息,未侵害甲的隐私权,但侵害了法律对甲个人信息的保护。甲播放音乐的行为超出了合理界限,构成侵权。(2)依法行使个人权利,履行维护社会秩序的义务;合理运用和解、调解等多元纠纷解决方式;弘扬公序良俗,互谅互让。解析 第(1)问,要求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对甲丙的说法进行评析。回答本问,要根据甲丙的观点,运用有关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的知识分别予以点评。第(2)问,题目没有限定知识范围,属于开放性题目。学生的回答只要紧扣材料,言之有理即可。2.A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为降低债权风险,金融机构可以要求老赵用其房屋抵押,抵押期间不影响继续居住;接受老赵以外的第三人用其财产作为金融机构债权担保,①③符合题意。抵押不转移财产的占有,②错误。抵押并不改变抵押物的所有权归属,在老赵没有按照约定还款时,金融机构可以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不能直接获得抵押财产所有权,④错误。3.B 周某经营的网店开展限时免单活动,并公布相关规则,构成了合同约定,在张某购买相关商品且符合免单条件时,周某未给张某免单,违反了合同约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B正确,C错误。法律规定,动产所有权自交付时取得,材料中张某在交付前并未取得商品所有权,A错误。本案涉及的是违约责任,不是侵权责任,D排除。4.B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陈六送张三鸡蛋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中的赠与合同关系,①正确。在赠与合同关系中,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陈六已将鸡蛋交付张三,完成财产转移,故无权要求张三返还鸡蛋,④正确。合同关系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张三请陈六喝酒属于情谊行为,不属于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故不是合同关系,②错误。赔礼道歉这一民事责任形式主要适用于人身权受侵害的情形,③不选。5.参考答案 (1)①无效。有效合同必须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内容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赵某与甲公司订立的合同违反《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故该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无效。②支持。柏马村集体注册的商标“柏马柠檬”受法律保护,乙公司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柏马柠檬”近似的商标,构成侵犯商标权,故人民法院能支持村委会的诉讼请求。③甲公司应当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从实体法上看,甲公司的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甲公司要承担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致损的侵权责任,无论甲公司是否主观上有过错,都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侵权责任。从程序法上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侵权案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应由行为人对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但案例中的甲公司并未进行举证,故甲公司应当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2)意在提升村民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和证据意识;增强村民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理性化解社会纠纷的意识;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解析 (1)解答本问,需要针对三个问题,分别梳理案例信息,确定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并分别调用相应的法律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时要完整写出案例分析的三个组成部分:判断+事实依据+法律依据。回答第①问,要从有效合同的“三要件”角度分析。特别要注意,要解决的问题是判断合同是否有效,不能错答为合同是否成立或者合同双方是否违约。回答第②问,需要明确本案要分析的是柏马村村委会和乙公司的商标权侵权纠纷,要运用商标权保护的内容进行分析。特别要注意区分“柏马柠檬”是注册商标,而“佰马柠檬”是未注册商标。作为商标,两者都受法律保护,但注册商标享有“专用权”,未经权利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都构成侵权。这是解答的关键,也是难点。在表述案情的过程中,要防止出现错写主体或者错写商标名称等不规范的答题情形。回答第③问,首先确定该案例涉及环境污染侵权。然后,可以据此确定甲公司应承担的责任。从侵权责任的类型看,环境污染侵权要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从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看,甲公司需要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侵权责任。最后,还需要根据案例中进入诉讼程序时的举证情况,说明环境污染侵权在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而甲公司未举证证明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可以推定卢某等村民的事实主张成立,故甲公司应当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2)本问为开放性试题,通过具体案件的审理过程,传递法治社会实践体现的公平正义。可综合《法律与生活》和《政治与法治》两个模块知识,分别从依法订立合同、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依法行使法定权利、承担法律责任、理性化解纠纷等角度分析人民法院提供法律宣传服务的意义。6.参考答案 优秀精神产品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为鼓励创新,维护创造者的利益,法律确立了著作权;但为避免阻碍文化传播,法律规定了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制度,对著作权加以限制。老师在课堂上使用王某的风筝属于合理使用,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而张某的行为超出了合理使用的范围,法律在此情况下保护著作权人的权利,推动文化创新。解析 “在学校的劳动课上,有老师使用王某的作品讲解风筝的画法和扎法,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每个同学都制作了自己的‘雏燕’”,属于合理使用→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张某购买了王某最新版雏燕风筝,将其拆解后又重新组装,并将这一过程拍成视频在网络上发布,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吸引了很多人加入到扎燕风筝的创作中来”,超出了合理使用的范围→保护著作权人的权利,推动文化创新。上面两种情形下,法律规定著作权并对其加以限制,既保护了著作权人的著作权,鼓励创新积极性,又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展示其独特魅力。高考模拟练1.D 2.D 3.C 4.C 5.C 6.A1.D 杨某对电影中饰演的某角色享有肖像权,该公司开发的同题材游戏中,未经杨某许可使用与其肖像高度近似的虚拟形象,侵犯了杨某的肖像权,应当停止侵害,并向杨某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②④正确,①错误。材料不涉及侵犯杨某的名誉权,③排除。2.D 本案涉及的是房产抵押,抵押期间抵押物的所有权归属不变,①错误。房屋是不动产,产权的转移需要登记,甲到期不能偿还债务,乙不能依约定直接取得房屋所有权,②错误。甲到期不能偿还债务,依合同约定,乙可以要求甲协助办理房屋过户,也可以请求拍卖房屋优先受偿,③④正确。3.C 出版社的汇编行为侵犯了果果的著作权,但未侵犯其姓名权 ①错误为报道新闻,在报纸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属于对作品的合理使用 ②正确10周岁的果果属于未成年人,权利受到侵害时应由监护人来维护其合法权益 ③正确未成年人的作品也有知识产权,出版社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④错误4.C X公司未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完成装修,违背全面履行合同原则,同时中高考要求停止施工并不属于不可抗力,因而X公司需承担违约责任,①正确,④错误。违约金与定金条款不能同时适用,②错误。违约金不足以弥补李某损失的,李某还可以要求X公司赔偿损失,③正确。5.C 李某窃取了快递盒上王某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后在网上出售,侵害了王某的隐私权,李某主观上存在故意,其行为与王某权利被侵害存在因果关系,应当停止侵害、赔礼道歉,②③正确。李某的行为不涉及身份侵权,且恢复原状不适用于本案,①不选。本案不适用过错推定责任,且支付违约金是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④错误。6.A 公共楼道空间→业主对公共空间享有共有权利 ①正确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②正确所有权是权利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小波对公共空间不具有所有权,可以使用,但不能占有 ③错误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故客体是楼道内的公共空间 ④错误7.答案 (1)①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广泛的权利,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甲网络公司未经G传媒公司许可,在其微信公众号上播放信息网络传播权属于G传媒公司的影片,不符合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形,侵犯了G传媒公司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甲网络公司应立即停止侵害,停止涉案影视作品的在线播放服务,并赔偿G传媒公司的经济损失。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自然人乙在明知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在社区官网上发布针对李某的不实言论,且使用侮辱性表述,以侮辱、诽谤的方式侵犯了李某的名誉权。乙应对李某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若给李某造成严重的精神损害,应对李某进行精神损害赔偿。(2)示例 权利行使有界限。我们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在网络上行使自己合法权利的同时,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在网络上要谨慎传播信息,转发或分享信息前要进行核实和验证,避免转发或分享的错误信息误导他人。在网络上应该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不能故意传播他人的个人信息或侵犯他人的隐私。应守法、遵守基本礼仪,在网络上交流时,不能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或网络暴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