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抽测
八年级语文
(本试卷共23道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
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勉騁(cheng)
骏望(ido)
旷野(kuang)
暴风骤雨(zhòu)
B.恭顺(gng)
漩涡(xun)
翌日(y)
穿流不息(chuan)
c.苍劲(jin)
稀遂(sho)
抉择(u)
目眩神迷(xudn)
D.思幕(mù)
虔减(qidn)
挚爱(zhi)
不修边幅(ù)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怡当的一项是()(2分)
蝴蛛在明媚的阳光下时,我们常
于它翅膀的錠拥色彩和飞翔时的身奖。
可你是否看到它及辛成长所帝来的痛克,看到它每一次掉翅而飞的坚持和努力?这
不是
另外一种打动人心的美丽呢?我们需要一双能河悉华丽背后付出代价的眼晴。
A.手舞足蹈
陶醉
奇妙
何尝
B.手舞足蹈
沉迷
奇妙
未尝
C.翩翩起舞陶醉
曼妙
何尝
D.翩翩起舞
沉迷
曼妙
未尝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广袤自然是人类文明的温暖摇篷。②在大连城市主妓区,人们能看到野生梅花鹿在滨海
路的森林和草地向自由自在地穿行,形成一道独特的自然风景线。③它们不仅是大连生态的象
征,也成为大连的一张“绿色名片”。④文明大连的生态样纯,在城市温馨呈现。
A第①句的主干是“自然是温暖摇篮”。
B.第②句句式杂糅,应在“形成”前加上“这”。
C第③句动宾搭配不当,应将“成为”改成“作为”。
D.“野生梅花鹿”是动宾短语,“温露呈现”是偏正短语。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关联梳理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小石潭记》《壶口瀑布》都属于游记文体,文中均有所至、所见和所感这三个要素。
B.《最后一次讲演》展现了闻一多的大义凛然,《说和做》通过记录其言行也资颂这一精神。
C.《庄子》《礼记》都是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前者善用寓言说理,后者围绕“礼”展开论述。
D.《经典常谈》说《诗经》多用重叠,《关雎》运用重章叠句的手法,体现了这一形式特点。
·八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
(2)学以致用
班级参加科技创新比赛,小组成员数日奋战。决赛前夕,部分重要数据因电脑故障丢
失。大家都很祖丧,个别成员甚至想放弃比赛。请你概括《例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一
个事例鼓励他们,并送上一句体现该事例核心箱神的赠言。(3分)
$例:
则言:
5.古诗文歌写。(6分)
(1)溯泪从之,
(《诗经·装葭》)
(2)满面尘灰烟火色,
。(白居易《卖发翁》)
(3)
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4)零落成泥聚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⑤)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常怀家国大爱。杜甫在战乱中祈恩百姓忤有安居之所,发出“
”的呼声,这种心系苍生的精神始终激励着后人。(用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作答)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杜甫的两首诗,完成第6题。(3分)
【甲】石壕吏
茱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骨。吏呼一何怒!妇帝一何苦!
听妇前致河: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弃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坦力虽袭,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逾,妆与老翁别。
【乙】羌村三首(其三)①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父老四五人,问成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候检浊复清。
莫辞酒味淳,泰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量尽东征。请为父老欧,恐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機。
【注释】①公元757年五月,刚任左拾遗不久的杜市因上书提救宰相房珀,触怒唐肃宗,下纹查问。闰八月,
诗人离开风翔回部州羌村探望家小,写下组诗《老村三首》,此为第三首。
6.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诗从旁观者的视角,通过老妇的独白描述一家人的悲惨遣通,表现战年带来的灾难。
B.乙诗以亲历者的视角描写诗人在羌村的所见所感,表现战乱对人民生活产生的影响。
C.两诗描写精当,甲诗“吏呼一何怒”写出官吏凶暴,乙诗“手中各有携”体现父老深情。
D.两诗结尾都间接抒情。甲诗的“独与老翁别”和乙诗的“歌罗仰天叹”均表达了感潋之情。
·八年级语文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