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文档标题]海淀区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语 文一、(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0 分)1.(2 分)B 2.(2 分)D 3.(2 分)A4.(4 分)参考答案:①马克思敏锐洞察了 19 世纪发展与衰颓并存的时代特征,深刻揭示出其根源在于生产力与社会关系的不可调和。②他明确提出只有新兴工人阶级掌握了先进生产力才能真正促进社会进步,向无产阶级郑重宣告了其历史使命,推动了无产阶级的觉醒与解放。【评分说明】洞察时代特征,揭示矛盾本质,阐明解决方法,宣告历史使命,各 1 分。二、(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2 分)5.(2 分)D 6.(2 分)C 7.(2 分)A8.(6 分)参考答案:材料一引用子产不毁乡校重视听取百姓议论的事例,表明无论君主还是大臣都应当从谏如流;材料二通过盘庚迁都时面对众人反对仍坚持决策的做法,说明坚守正义、不为众议所动的重要性;材料三以商鞅变法忽视民意,虽成效显著却终致后患的反例,论证治国之本在于顺应民心。【评分说明】每则材料的“事例概括”和“观点分析”各 1 分。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4 分)9.(2 分)C10.(4 分)答案示例:乾坤沉浮的壮阔;西江北斗斟满天地豪情(或:素月明河映彻冰雪肝胆)11.(7 分)(1)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2)至今商女(3)时时犹唱(4)后庭遗曲(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6)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弊在赂秦【评分说明】一句 1 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或字迹不清,该句不得分。12.参考答案:(1)(2 分)稻香村(浣葛山庄) 李纨(2)(4 分)答案示例一:1 / 4[文档标题]在贾政流露出对稻香村的欣赏及众人的暗示下,宝玉仍直言己见,于是被众人视为固执、不懂变通。其实,看似顽固的表现背后,是宝玉对“天然”审美理念的坚持与追求。答案示例二:宝玉的“牛心”并非“呆痴不改”,而是本性纯真的体现。在与贾政的对话中,宝玉表达了崇尚自然,反对造作的见解,可见他并非愚笨呆痴,而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评分说明】对“牛心”内涵的理解 2 分,结合情节分析 2 分。(3)(5 分)答案示例一:贾政是一个严守礼法、保守专制的父亲。游园题对额时,他虽意在考察宝玉才学,但一旦不合己意,便斥宝玉为“无知的蠢物”,可见其严厉专制。宝玉挨打一事中,他因宝玉“离经叛道”,有负期望而痛下重手,可见其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答案示例二:游园题对额时,贾政对宝玉屡加训斥,甚至怒喝“叉出去”,表现出专制甚至严苛的一面;但见宝玉题咏尚可时也曾“点头微笑”,打宝玉后听到王夫人哭诉“苦命的儿”亦动容落泪。可见作为一个父亲,贾政对宝玉的严厉中,有对家族的责任感和对儿子的期许。【评分说明】对贾政的评价 1 分,结合选文和原著其他情节分析各 2 分,言之成理即可。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4 分)13.(2 分)(1)jiàn qiè(2)聊 骸【评分说明】每个 0.5 分。14.(4 分)参考答案:①使用第一人称叙事,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代入感,使祥林嫂的故事更加可信、可感。②作为一个有正义感的进步知识分子,由“我”来讲述能够更深刻地揭示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以及鲁镇人的保守与冷漠。③面对祥林嫂的追问,“我”的胆怯与回避反映出知识分子的软弱与彷徨,尤其是在祥林嫂死后表现出的复杂心理,促成了“我”的反思和自我剖析,深化了小说主题。【评分说明】一点 2 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视合理程度给分,如从“我”在祥林嫂的故事中既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的身份,或小说通过嵌套结构表达双重主题等角度作答均可。15.(8 分)参考答案,略。【评分说明】视作答程度,按三个等级给分(1-3 分,4-6 分,7-8 分)。一类卷(7-8 分),符合题意,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表达流畅,较有文采。二类卷(4-6 分),基本符合题意,内容较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三类卷(1-3 分),偏离题意,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五、作文(共 40 分)2 / 4[文档标题]16.略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以 37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具一类卷 (35-40 分) 符合题意、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备语言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 到二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②具备 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语言 项突出的,获得满分);③具备上述一项 条件,而另两项达到二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以 32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具二类卷 (30-34 分)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备语言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 到三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②具备 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语言 项比较好的,获得本类卷最高分);③具 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 以 27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基三类卷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本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24-29 分)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②其中语言项比较好一些的,酌情加分;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③另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以 21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凡四类卷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属上述情况的,获得基准分;②某一项(23 分以下)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稍好一些的,酌情加分;③全篇更差一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些的,22 分以下。说明:①字数不足 700 的,每少 50 字扣 2 分。字数不足 400 字的,按残篇处理。②错别字每 3个扣 1 分,重现的不计,最多扣 2 分;标点错误较多或模糊的扣 1 分。③没有题目扣 2 分,题目错扣 1 分。④卷面乱、书写不清晰,视情况扣 1-2 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3 / 4[文档标题]材料一古代以来人臣中的圣者,没有超过周公和孔子的,即使周公和孔子也未尝没有过错,不是没有老师。介甫您虽然是非常贤能的人,但跟周公和孔子比还是有差距的,如今反而认为自己的见解,天下没有谁能比得上,人们的议论跟我相合就赞许,与我不合就厌恶。像这样的话,方正的人从哪里举荐,谄媚的人又怎么能疏远?端方正直的人一天天遭到疏远,谄媚的人日益得到亲近,却希望一切事情都处理得当,美好的名声传播到四方,这恐怕难啊!听从忠谏采纳善言,不独是人君的美德,对于臣子来说也是这样。从前郑人在乡校聚集,议论执政者的得失。有人建议子产废除乡校,子产说:“他们认为好的,我就推行;他们厌恶的,我就改正。他们是我的老师,为什么要废除它?”材料三每个人都有所依仗,臣子倚仗陛下的命令,因此能够管理百姓;依靠陛下的法度,因此能够战胜强暴之人,并使他们屈服。那么君主又依靠谁呢?《尚书》说:“我统治百姓,内心小心谨慎就像用朽烂的缰绳驾驭六匹马。”这说的是天下没有谁比君主的处境更危险。(人心)聚集起来是君主和百姓,分散开来就是仇敌,聚拢离散之间相差非常细微。所以天下都归附就被称作君王,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君主就被称作(众叛亲离的)独夫。从这点来看,君主所依靠的,只不过是人心罢了。人心对于君主而言,就像树木有根,像灯有膏油,像鱼儿有水,像农夫有田地,像商人有财富。唯独商鞅变法,不顾及人言,虽然能够快速达到富强,但也召来天下的怨恨。结果使得百姓知道利益却不知道道义,看到刑罚却看不到道德,虽然得到了天下,转眼就又失去了;对于他自己,也最终不免身负罪责逃亡,不被各诸侯国接纳,遭到车裂的酷刑,秦国人没有谁同情他。君臣之间,哪里愿意这样呢!4 / 4海淀区高一年级练习语文2025.07学校班级姓名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16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老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生3.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须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余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知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1-4题。材料一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已经是幸福的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一一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一一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儿马塞尔·德普勒的发现。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高一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白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妙有认豫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单有成处地进行4事·景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寒尔捉》〔1847年),《晰莱菌报》(1848一1849年),《纽哟练日纶坛报》(1852一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江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因际工人协会,一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聚。(取材于恩格斯《在马克思藻前的讲话》)材料二这里有一件可以作为我们19世纪特征的伟大事实,一件任何政党都不敢否认的事实。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额的征兆,这种衰颓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豫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步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机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油于莱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明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踬功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有些党派可能为此痛哭流涕:另一些党派可能为了要摆脱现代冲突而希望抛开现代技术:还有一些党派可能以为工业上如此巨大的进步要以政治上同样巨大的倒退来补充。可是我们不会认错那个经常在这一切矛盾中出现的狡浍的精灵血。我们知道,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工火池同机器本身一样,是现代的产物。在那些使资产阶级、贵族和可怜的倒退预言家惊慌失措的现象当中,我们认出了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创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一革涂。英国工人是现代工业的头一个产儿。他们在支援这种工业所引起的社会革命方面肯定是不会落在最后的,这种革命意味着他们的本阶级在全世界的解放,这种革命同资本的统治和雇拥奴隶制具有同样的普遍性质。我知道英国工人阶级从上世纪中叶以来进行了多么英勇的斗争,这些斗争只是因为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把它们掩盖起来和隐瞒不说才不为世人所熟悉。为了报复统治阶级的罪行,在中世纪的德国曾有过一种叫作“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如果某一所房子画上了一介红十字,大家就知道,这所房子的主人受到了“菲默法庭”的判决。现在,欧洲所有的房子都画上了神秘的红十字。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取材于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注:【1】“狡绘的精灵”和下文的“好人儿罗宾”,都出自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夜之梦》。【2“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出自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高一年级(语文)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 海淀区2025年7月高一下期末语文练习卷 海淀区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修订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