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预习衔接.含解析)-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预习衔接.含解析)-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预习衔接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24 襄州区校级期末)某同学在整理读书笔记时列出如下知识点,他研究的可能是(  )
基督教的兴起 法兰克王国兴衰 大学的兴起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A.古代亚非文明 B.雅典民主政治
C.西罗马帝国的发展 D.封建时代的欧洲
2.(2024 新荣区三模)巴黎大学由原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发展而来;1209年,在巴黎出现了教师行会组织;1215年,教师行会与学生会一起得到教皇的正式承认;1231年,罗马教皇以敕令肯定了该大学的自决权。上述史实说明早期巴黎大学(  )
A.享有完全的自治地位 B.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
C.得到世俗王权的支持 D.学术研究氛围较浓厚
3.(2024 通榆县模拟)《中世纪经济社会史》写道:“这些城市中心起源于同一个有原动力的和积极的因素,就是贸易。”这说明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直接推动力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庄园经济的没落
C.市民阶层的壮大 D.贵族力量的削弱
4.(2024 柘城县一模)西欧早期中世纪大学都位于经济比较发达、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巴黎大学所在地是法国的首都,当时是法国的经济中心,牛津大学所在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这反映出中世纪大学出现得益于(  )
A.封建庄园衰落 B.新兴城市发展
C.外来文化传入 D.市民阶层分化
5.(2024 古浪县三模)有史学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  )
A.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
B.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出现
C.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
D.教权的削弱和宗教改革的开始
6.(2024 南平一模)欧洲中世纪大学培养的毕业生既能够胜任专门化的职业工作,又是社会有用的成员,他们构成了中世纪社会劳动力的精英。据此可知,中世纪大学(  )
A.打击了封建领主的统治
B.助推了城市自治权的获取
C.丰富了欧洲文化的内涵
D.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7.(2024 南宁一模)1224年,国王腓特烈二世颁发给那不勒斯大学的特许状中规定:“教师有权处理所有针对大学的民事案件。”这表明该大学(  )
A.拥有了司法特权 B.拥有教育自主权
C.拥有免赋税特权 D.脱离了国王控制
8.(2024 南乐县二模)“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的是职业训练,法律、医药、神学和文艺等职业都是需要有能力的和受过学校教育的人。”这说明中世纪大学(  )
A.完全摆脱了基督教影响
B.享有高度自治权
C.顺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D.促进了思想自由
9.(2024 蜀山区模拟)1231年,罗马教皇授予巴黎大学罢教和迁校权,学校在与教会或城市当局发生冲突时,学生行会以学校迁移捍卫自己权利,教师行会则以停止工作来表示反抗。这表明巴黎大学(  )
A.受教皇的直接控制 B.取得一些独立自治权
C.反对王权干预教育 D.完全依靠自由与自治
10.(2024 太平区期末)下列对《封建时代的欧洲》相关内容的表述,连线正确的是(  )
A.城市——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B.庄园——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C.大学——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D.《罗马民法大全》——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11.(2024 四会市二模)“执教资格授予权”是一种审核申请者是否具备从事教学的资格的权力。起初这种权力被教会垄断,大学的教师行会为了争取在这一权力上的发言权,与教会展开了长期的博弈,以达到权力制衡。这反映了(  )
A.教会权力的不可侵犯
B.大学争取自治权利的曲折性
C.庄园经济的逐步瓦解
D.城市居民身份转型的长期性
12.(2024 容县校级二模)工商业的发展需要实用的社会知识,还需要大量为工商业服务的管理者、律师、医生、教师等专业人员。随着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和聚集,中世纪的西欧产生了(  )
A.庄园 B.城市 C.大学 D.议会
13.(2024 沂南县一模)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这时的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
B.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C.阿拉伯文化的传入
D.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播
14.(2024 湖南模拟)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
A.市民阶层 B.手工业者
C.封建贵族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15.(2024 盐田区一模)13世纪的西欧,越来越多的城市与国王结成同盟,即国王授予城市具有法律意义的“特许状”,通过特许状,城市的市民不再负担封建义务,他们拥有自己的立法、司法和征税等权利,城市则以金钱和人力支持国王。这一结盟客观上有利于(  )
A.西欧封建王权的加强 B.城市向近代逐步转型
C.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D.西欧近代科学的进步
16.(2024 漳浦县期末)中世纪城市获得自治权后,他们需要有一个统一安定的局面发展工商业,于是支持王权,反对封建割据。“他们”指(  )
A.农民阶级 B.市民阶层 C.封建领主 D.教士阶层
17.(2024 临高县一模)11世纪末以来,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城市的兴起,市民生活的活跃,社会对法律、医学等专门人才需要量大增。为了满足这些对专业知识、技能学习训练的需要,中世纪大学逐渐发展起来。以上材料反映了西欧大学兴起的(  )
A.背景 B.影响 C.意义 D.经过
18.(2024 永修县三模)中世纪城市兴起后,具有越来越多的新品质,在经济、思想和政治力量等方面孕育着近代文明的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在适宜的环境和气候中进一步发展,最终促成了近代西欧文明的诞生。材料中的“政治力量”是(  )
A.封建领主 B.市民阶层 C.庄园农奴 D.无产阶级
19.(2024 茂名模拟)13世纪西欧乡村的妇女依然像祖辈那样从事日常家务、纺织和照料牲畜等劳动,但城市里的妇女已经可以和男人一样成为屠夫、酿造工、鱼贩子、商人,甚至在一些行业处于支配地位。当时巴黎的100多家行会中,有6家是女性专属,80多家也不排斥女性。这反映出(  )
A.女性主导了城市的发展
B.中世纪社会发展停滞
C.城市提升女性社会地位
D.性别与社会分工脱钩
20.(2024 龙门县模拟)“经济兴盛的同时,由于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颇多,使法令和制度对人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特别是在商业发达的意大利北部的城市,人们对法学的狂热直接导致了波伦亚大学的建立。”可见大学的兴起源于(  )
A.对法律人才的需求 B.城市经济不断发展
C.教会精神垄断需要 D.君生对人才的渴望
21.(2024 内乡县三模)1158年波隆那大学在意大利北部创立,由于它地处欧亚交通要冲,商旅不绝,商务纠纷、诉讼案件较多,需要研究民法,所以这所大学以研究法学为主。材料反映了中世纪大学(  )
A.推动了城市的不断繁荣
B.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C.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D.具有较大自治和管理权
22.(2024 长沙县二模)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市民们从开头就表现出自信和独立。这主要是由于(  )
A.逐渐兴起的大学教育
B.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
C.凌驾一切的教会势力
D.日益增长的城市自治权
二.材料题(共1小题)
23.(2024 湖北期中)【中世纪城市的发展与影响】
材料一:中世纪后期,西欧社会逐渐安定下来,人口的增长,以及农业、采矿业、渔业等产量的提高,都相应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城市作为地方贸易和行政中心,开始慢慢地出现,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是这样的典型。当市民们获得权力和财政资源时,他们通常能说服国王颁发皇家特许状,准许他们在一个单独的市镇内联合起来,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中世纪晚期的西欧,国王通过慷慨颁授城市特许状甚至以各种手段吸引手工业者和商人到自己的领地建立城市,这些城市和商人成为国王的长期盟友。随着城市的兴起,社会对教育提出新的需求,社会上出现一股“教育热”,各级教育在规模上都有所扩大。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的影响。
新课预习衔接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24 襄州区校级期末)某同学在整理读书笔记时列出如下知识点,他研究的可能是(  )
基督教的兴起 法兰克王国兴衰 大学的兴起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A.古代亚非文明 B.雅典民主政治
C.西罗马帝国的发展 D.封建时代的欧洲
【分析】本题考查封建时代的欧洲。题干关键信息“基督教的兴起、法兰克王国兴衰、大学的兴起、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解答】根据图片信息“基督教的兴起、法兰克王国兴衰、大学的兴起、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可知,他研究的可能是封建时代的欧洲。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是西欧奴隶社会结束和封建社会开始的标志。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基督教会的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当时西欧的知识分子,绝大部分都是基督教僧侣。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大学兴起。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定都君士坦丁堡(旧名拜占庭),故称“拜占庭帝国”。它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又延续了近一千年,故D正确。古代亚非文明主要包括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代印度等,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错误。题干没有涉及雅典民主政治的信息,故B错误。题干没有体现西罗马帝国的发展,故C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封建时代的欧洲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2.(2024 新荣区三模)巴黎大学由原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发展而来;1209年,在巴黎出现了教师行会组织;1215年,教师行会与学生会一起得到教皇的正式承认;1231年,罗马教皇以敕令肯定了该大学的自决权。上述史实说明早期巴黎大学(  )
A.享有完全的自治地位 B.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
C.得到世俗王权的支持 D.学术研究氛围较浓厚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学的兴起,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根据“巴黎大学由原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发展而来;1209年,在巴黎出现了教师行会组织;1215年,教师行会与学生会一起得到教皇的正式承认;1231年,罗马教皇以敕令肯定了该大学的自决权”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巴黎大学的兴起与宗教联系密切,说明早期巴黎大学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B项正确;大学由自治权,但不是完全的自治权,排除A项;得到世俗王权的支持没有反映“在巴黎出现了教师行会组织”等内容,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早期巴黎大学的学术研究氛围如何,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学的兴起,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2024 通榆县模拟)《中世纪经济社会史》写道:“这些城市中心起源于同一个有原动力的和积极的因素,就是贸易。”这说明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直接推动力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庄园经济的没落
C.市民阶层的壮大 D.贵族力量的削弱
【分析】本题考查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
【解答】根据材料“这些城市中心起源于同一个有原动力的和积极的因素,就是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10世纪由于商业贸易的发展,西欧开始出现作为商业中心的城市,如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因此材料所述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直接推动力是商品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动力是商业贸易,而不是庄园经济的没落,B项错误;市民阶层的壮大是城市兴起产生的影响,而不是动力,C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说明的是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直接推动力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涉及贵族力量削弱的问题,D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掌握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相关知识。
4.(2024 柘城县一模)西欧早期中世纪大学都位于经济比较发达、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巴黎大学所在地是法国的首都,当时是法国的经济中心,牛津大学所在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这反映出中世纪大学出现得益于(  )
A.封建庄园衰落 B.新兴城市发展
C.外来文化传入 D.市民阶层分化
【分析】本题考查大学的兴起,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都位于经济比较发达、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和结合所学可知,新兴城市的发展需要人才,大学培养人才,大学的兴起得益于城市的发展。故B正确;中世纪的大学位于城市,封建庄园在欧洲的农村,排除A;题干材料与外来文化传入无关,排除C;题干中没有提到市民阶层的分化,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大学的兴起,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出中世纪大学出现得益于新兴城市发展。
5.(2024 古浪县三模)有史学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  )
A.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
B.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出现
C.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
D.教权的削弱和宗教改革的开始
【分析】本题考查中世纪欧洲封建城市。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有史学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10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的城市,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等都有许多著名的城市。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世纪欧洲封建城市的兴起、特点以及意义。
6.(2024 南平一模)欧洲中世纪大学培养的毕业生既能够胜任专门化的职业工作,又是社会有用的成员,他们构成了中世纪社会劳动力的精英。据此可知,中世纪大学(  )
A.打击了封建领主的统治
B.助推了城市自治权的获取
C.丰富了欧洲文化的内涵
D.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世纪大学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欧洲中世纪大学培养的毕业生既能够胜任专门化的职业工作,又是社会有用的成员,他们构成了中世纪社会劳动力的精英。”可知,中世纪大学兴起后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D项正确;“打击了封建领主的统治”在题干中未有涉及,排除A项;“城市自治权的获取”在题干中未有涉及,排除B项;“丰富了欧洲文化的内涵”在题干中未有涉及,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世纪的大学的相关史实。
7.(2024 南宁一模)1224年,国王腓特烈二世颁发给那不勒斯大学的特许状中规定:“教师有权处理所有针对大学的民事案件。”这表明该大学(  )
A.拥有了司法特权 B.拥有教育自主权
C.拥有免赋税特权 D.脱离了国王控制
【分析】本题考查大学的兴起,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教师有权处理所有针对大学的民事案件”并结合所学可知,这表明那不勒斯大学拥有了司法特权。司法特权指大学师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而是按教会法规定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学法庭独立审理。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能说明那不勒斯大学拥有教育自主权、拥有免赋税特权,排除BC;那不勒斯大学没有脱离国王控制,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大学的兴起,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表明那不勒斯大学拥有了司法特权。
8.(2024 南乐县二模)“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的是职业训练,法律、医药、神学和文艺等职业都是需要有能力的和受过学校教育的人。”这说明中世纪大学(  )
A.完全摆脱了基督教影响
B.享有高度自治权
C.顺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D.促进了思想自由
【分析】本题考查了大学兴起,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的是职业训练,法律、医药、神学和文艺等都是需要有能力的和受过学校教育的人”和所学可知,中世纪大学培养了社会所需要的法律、医药、神学和文艺人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顺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中世纪大学受基督教会的控制,排除A项;中世纪大学享有相当大的自治权,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思想自由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大学兴起,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9.(2024 蜀山区模拟)1231年,罗马教皇授予巴黎大学罢教和迁校权,学校在与教会或城市当局发生冲突时,学生行会以学校迁移捍卫自己权利,教师行会则以停止工作来表示反抗。这表明巴黎大学(  )
A.受教皇的直接控制 B.取得一些独立自治权
C.反对王权干预教育 D.完全依靠自由与自治
【分析】本题考查大学的兴起,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1231年,罗马教皇授予巴黎大学罢教和迁校权,学校在与教会或城市当局发生冲突时,学生行会以学校迁移捍卫自己权利,教师行会则以停止工作来表示反抗”可知,巴黎大学在反对教会和城市当局的斗争中,通过罢教、罢课和迁校等方式,取得了一些独立自治权利。故B正确;材料体现教皇授予巴黎大学部分权利,不能体现巴黎大学受教皇直接控制,排除A;题干反映大学反对教会或城市当局对教育的干预,不是反对王权干预教育,排除C;题干材料不能体现巴黎大学完全依靠自由与自治,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大学的兴起,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表明巴黎大学取得一些独立自治权。
10.(2024 太平区期末)下列对《封建时代的欧洲》相关内容的表述,连线正确的是(  )
A.城市——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B.庄园——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C.大学——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D.《罗马民法大全》——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分析】本题考查大学的兴起,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西欧庄园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排除A;庄园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不符合史实,排除B;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故C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大学的兴起,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2024 四会市二模)“执教资格授予权”是一种审核申请者是否具备从事教学的资格的权力。起初这种权力被教会垄断,大学的教师行会为了争取在这一权力上的发言权,与教会展开了长期的博弈,以达到权力制衡。这反映了(  )
A.教会权力的不可侵犯
B.大学争取自治权利的曲折性
C.庄园经济的逐步瓦解
D.城市居民身份转型的长期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学的兴起,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根据“‘执教资格授予权’是一种审核申请者是否具备从事教学的资格的权力。起初这种权力被教会垄断,大学的教师行会为了争取在这一权力上的发言权,与教会展开了长期的博弈,以达到权力制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学争取“执教资格授予权”与交互已开展长期博弈,体现了大学争取自治权利的曲折性,B项正确;材料中体现大学争取自治与教会长期博弈,无法体现教会权利的不可侵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大学,没有涉及庄园经济的发展情况,排除C项;材料中的信息是大学争取自治权利,而不是体现城市居民身份转型的长期性,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学的兴起,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024 容县校级二模)工商业的发展需要实用的社会知识,还需要大量为工商业服务的管理者、律师、医生、教师等专业人员。随着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和聚集,中世纪的西欧产生了(  )
A.庄园 B.城市 C.大学 D.议会
【分析】本题考查大学的兴起,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工商业的发展对知识分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加速了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故C正确;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政治经济单位,排除A;中世纪城市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排除B;议会与“管理者、律师、医生、教师等专业人员”等无关,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大学的兴起,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随着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和聚集,中世纪的西欧产生了大学。
13.(2024 沂南县一模)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这时的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
B.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C.阿拉伯文化的传入
D.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播
【分析】本题以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中“最美好的花朵”为依托,考查欧洲大学的兴起。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2世纪时,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中“最美好的花朵”这时的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等兴起的根本原因是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许多西欧城市挣脱了领主与都会的束缚,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城市自由和自治环境,城市的复兴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为西欧文化教育事业注入了活力,活跃的社交生活、教师和学生行会的出现则为人们自由思考提供了条件,增加了人们对知识的需求,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日益繁荣,一些大学校建立起来。它们就是后来欧洲大学的前身。在西欧古老的大学中,以法国的巴黎大学和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最为著名。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欧洲大学的兴起、特权以及意义。
14.(2024 湖南模拟)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
A.市民阶层 B.手工业者
C.封建贵族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分析】本题考查自由自治的城市,知道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解答】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故A符合题意;手工业者、封建贵族阶层在城市兴起前就已经出现,排除BC;工业无产阶级最早出现于工业革命以后,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自由自治的城市,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2024 盐田区一模)13世纪的西欧,越来越多的城市与国王结成同盟,即国王授予城市具有法律意义的“特许状”,通过特许状,城市的市民不再负担封建义务,他们拥有自己的立法、司法和征税等权利,城市则以金钱和人力支持国王。这一结盟客观上有利于(  )
A.西欧封建王权的加强 B.城市向近代逐步转型
C.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D.西欧近代科学的进步
【分析】本题考查自由自治的城市,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题干材料说明在城市自治过程中国王获得了更多的支持,这一结盟客观上有利于西欧封建王权的加强。故A正确;材料主旨反映城市与国王结成同盟,客观上有利于西欧封建王权的加强,无法推断出有利于城市向近代逐步转型,排除B;材料主旨反映城市与国王结成同盟,客观上有利于西欧封建王权的加强,不能推断出有利于“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C;材料主旨反映城市与国王结成同盟,客观上有利于西欧封建王权的加强,不能推断出有利于西欧近代科学的进步,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自由自治的城市,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城市与国王结盟客观上有利于西欧封建王权的加强。
16.(2024 漳浦县期末)中世纪城市获得自治权后,他们需要有一个统一安定的局面发展工商业,于是支持王权,反对封建割据。“他们”指(  )
A.农民阶级 B.市民阶层 C.封建领主 D.教士阶层
【分析】本题考查自由自治的城市,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随着西欧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他们需要有一个统一安定的局面发展工商业,于是支持王权,反对封建割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自由自治的城市,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7.(2024 临高县一模)11世纪末以来,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城市的兴起,市民生活的活跃,社会对法律、医学等专门人才需要量大增。为了满足这些对专业知识、技能学习训练的需要,中世纪大学逐渐发展起来。以上材料反映了西欧大学兴起的(  )
A.背景 B.影响 C.意义 D.经过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学的兴起,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11世纪末以来,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城市的兴起,市民生活的活跃,社会对法律、医学等专门人才需要量大增。为了满足这些对专业知识、技能学习训练的需要,中世纪大学逐渐发展起来”体现了西欧大学兴起的背景,即欧洲社会发展和城市兴起的背景,A项正确;大学的影响以及意义主要是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民众素质,推动思想的解放,促进经济的发展等,排除BC项;大学兴起的大致经过是: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教师私人办校必须从教会取得授课许可证。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等,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学的兴起,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8.(2024 永修县三模)中世纪城市兴起后,具有越来越多的新品质,在经济、思想和政治力量等方面孕育着近代文明的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在适宜的环境和气候中进一步发展,最终促成了近代西欧文明的诞生。材料中的“政治力量”是(  )
A.封建领主 B.市民阶层 C.庄园农奴 D.无产阶级
【分析】本题考查了自由自治的城市,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中世纪城市兴起后,具有越来越多的新品质,在经济、思想和政治力量等方面孕育着近代文明的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在适宜的环境和气候中进一步发展,最终促成了近代西欧文明的诞生”并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西欧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富商巨贾还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B项正确;封建领主属于旧阶级,并非新“政治力量”,排除A项;庄园农奴政治地位不高,排除C项;无产阶级出现于工业革命时期,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自由自治的城市,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9.(2024 茂名模拟)13世纪西欧乡村的妇女依然像祖辈那样从事日常家务、纺织和照料牲畜等劳动,但城市里的妇女已经可以和男人一样成为屠夫、酿造工、鱼贩子、商人,甚至在一些行业处于支配地位。当时巴黎的100多家行会中,有6家是女性专属,80多家也不排斥女性。这反映出(  )
A.女性主导了城市的发展
B.中世纪社会发展停滞
C.城市提升女性社会地位
D.性别与社会分工脱钩
【分析】本题考查自由自治的城市,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城市里的妇女已经可以和男人一样成为屠夫、酿造工、鱼贩子、商人,甚至在一些行业处于支配地位。当时巴黎的100多家行会中,有6家是女性专属,80多家也不排斥女性”并结合所学可知,城市里的妇女已经可以和男人一样,从事多种职业,甚至在一些行业处于支配地位,这说明城市提升女性社会地位,故C正确;女性主导了城市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A;中世纪社会发展停滞的表述错误,排除B;性别与社会分工脱钩,材料里没有体现,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自由自治的城市,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出城市提升女性社会地位。
20.(2024 龙门县模拟)“经济兴盛的同时,由于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颇多,使法令和制度对人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特别是在商业发达的意大利北部的城市,人们对法学的狂热直接导致了波伦亚大学的建立。”可见大学的兴起源于(  )
A.对法律人才的需求 B.城市经济不断发展
C.教会精神垄断需要 D.君生对人才的渴望
【分析】本题考查西欧大学的兴起,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经济兴盛的同时,由于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颇多,使法令和制度对人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特别是在商业发达的意大利北部的城市,人们对法学的狂热直接导致了波伦亚大学的建立”说明大学兴起的原因是由于城市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法学的狂热直接导致了波伦亚大学的建立。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大学的兴起,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1.(2024 内乡县三模)1158年波隆那大学在意大利北部创立,由于它地处欧亚交通要冲,商旅不绝,商务纠纷、诉讼案件较多,需要研究民法,所以这所大学以研究法学为主。材料反映了中世纪大学(  )
A.推动了城市的不断繁荣
B.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C.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D.具有较大自治和管理权
【分析】本题考查了大学的兴起,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商务纠纷、诉讼案件较多,需要研究民法,所以这所大学以研究法学为主”可知,社会需要法学,这所大学就以法学为主,这表明中世纪的大学是为社会服务,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推动了城市的不断繁荣夸大了大学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封建统治者的态度,排除B项;具有较大自治和管理权通过材料无从得出,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大学的兴起,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2.(2024 长沙县二模)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市民们从开头就表现出自信和独立。这主要是由于(  )
A.逐渐兴起的大学教育
B.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
C.凌驾一切的教会势力
D.日益增长的城市自治权
【分析】本题考查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市民们从开头就表现出自信和独立”并结合所学可知,13世纪,西欧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故D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西欧城市享有自治权,没涉及大学教育、庄园经济、教会势力,排除ABC。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西欧城市享有自治权。
二.材料题(共1小题)
23.(2024 湖北期中)【中世纪城市的发展与影响】
材料一:中世纪后期,西欧社会逐渐安定下来,人口的增长,以及农业、采矿业、渔业等产量的提高,都相应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城市作为地方贸易和行政中心,开始慢慢地出现,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是这样的典型。当市民们获得权力和财政资源时,他们通常能说服国王颁发皇家特许状,准许他们在一个单独的市镇内联合起来,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中世纪晚期的西欧,国王通过慷慨颁授城市特许状甚至以各种手段吸引手工业者和商人到自己的领地建立城市,这些城市和商人成为国王的长期盟友。随着城市的兴起,社会对教育提出新的需求,社会上出现一股“教育热”,各级教育在规模上都有所扩大。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自由自治的城市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据材料一“西欧社会逐渐安定下来,人口的增长”得出社会安定,人口的增长;据材料一“农业、采矿业、渔业等产量的提高,都相应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得出封建经济的发展,商业的复兴和繁荣;据材料一“说服国王……成为自由城市”得出王权与市民的联盟。
(2)据材料二“国王通过慷慨颁授城市特许状甚至以各种手段吸引手工业者和商人到自己的领地建立城市”和结合所学得出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二“国王通过慷慨颁授城市特许状甚至以各种手段吸引手工业者和商人到自己的领地建立城市,这些城市和商人成为国王的长期盟友”和结合所学得出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王权的加强,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据材料二“随着城市的兴起,社会对教育提出新的需求……各级教育在规模上都有所扩大”和结合所学得出城市兴办大学,推动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打破基督教会对思想的束缚。
故答案为:
(1)原因:社会安定,人口的增长;封建经济的发展,商业的复兴和繁荣;王权与市民的联盟。
(2)影响: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王权的加强,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城市兴办大学,推动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打破基督教会对思想的束缚。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自由自治的城市等相关史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