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预习衔接.含解析)-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预习衔接.含解析)-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预习衔接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4 吉安一模)在查理曼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扩张到欧洲中西部的广大地区,历史上称之为查理曼帝国。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三分帝国,这就构成了后来以下三国的雏形(  )
A.英吉利、德意志、法兰西
B.意大利、英吉利、德意志
C.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
D.英吉利、法兰西、意大利
2.(2024 陵城区期末)如图是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简易图。其中,序号②对应的国家或王朝正确的是(  )
A.拜占庭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查理曼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3.(2024 金乡县期末)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蛮族王国的建立让罗马教会意识到必须要寻求新的政治保护。而法兰克王国从克洛维到查理大帝,为了巩固统治和进行扩张,也深知需要罗马教会这样一个有力的精神工具。利益的一致,使双方结合在一起。材料体现欧洲中世纪的政治特点是(  )
A.封建王权至高无上 B.基督教教会操控一切
C.教权和王权相结合 D.奴隶主势力如日中天
4.(2024 杜尔伯特县期末)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此举意在(  )
A.促进基督教传播 B.恢复罗马的辉煌
C.取得部下的支持 D.稳固自己的统治
5.(2024 铜官区期末)基督教由民间反对压迫的宗教团体演变为罗马帝国国教的根本原因(  )
A.基督教的势力不断发展
B.罗马法不断健全,社会稳定
C.基督教教义有利于统治者巩固统治
D.帝国皇帝信奉基督教
6.(2024 崂山区校级期中)基督教“最初是奴隶和被释放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这些“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主要是(  )
A.犹太人 B.日耳曼人 C.埃及人 D.土耳其人
7.(2024 临潼区期末)公元5世纪,法兰克王国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促使全社会(法兰克)人人都成为基督教徒。克洛维此举意在(  )
A.促进基督教传播 B.恢复罗马的辉煌
C.宣扬平等的理念 D.稳固自己的统治
8.(2024 禄劝县校级期中)“查理大帝”主政时期,教会逐渐变得富有起来,势力也越来越大。是因为实行了(  )
A.“什一税”制 B.“二十税”制
C.封君封臣制 D.民主选举制
9.(2024 定安县期中)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从此获得基督教会支持。6﹣7世纪的西欧,唯一有文化的人是教士,唯一的精神生活是在修道院。这样,日耳曼国王控制着西欧国家的政权,但精神文化生活的领导权却属于基督教会°这些反映了(  )
A.中古时期的西欧文化一片黑暗
B.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地位显赫
C.法兰克征服者与教会平起平坐
D.教会控制中古西欧的一切权力
10.(2024 安图县期末)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今天三个国家的雏形。这三个国家是
(  )
①英格兰 ②德意志 ③法兰西 ④意大利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1.(2024 镇江二模)它在疆域上,奠定了近代西欧诸国的领土基础;在政治上,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在宗教上,奠定了王权与教权联盟的基础。“它”是(  )
A.波斯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东罗马帝国 D.奥斯曼帝国
12.(2024 文昌一模)近期,巴以爆发的新一轮大规模冲突仍在持续。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是中东地区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它们之间的冲突还涉及到宗教和文化方面。历史上,在巴勒斯坦地区诞生的宗教是(  )
A.印度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13.(2024 连平县二模)从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开始,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
A.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 B.王权神圣不可侵犯
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 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
14.(2024 崂山区期末)德国一位法学家说,古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其“宗教”是指(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
15.(2024 无为市一模)在中古西欧社会,僧侣是祈祷的人,骑士是作战的人,农民是劳作的人,其中“僧侣”来自于 (  )
A.印度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
16.(2024 江门期末)在整个统治期间,查理一直坚持与罗马教皇保持密切的政治联盟。但是在查理在世期间,人们显然可以看出,总是处于支配地位的伙伴是查理而不是教皇。这说明查理皈依基督教的目的在于(  )
A.稳固自己的统治 B.壮大教会的力量
C.寻求教会的庇护 D.发展罗马的经济
17.(2024 简阳市期末)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他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  )
A.十五税一 B.三十税一 C.人头税 D.什一税
18.(2024 晋江市期末)“1世纪”“巴勒斯坦”“救世主”“什一税”是小晋同学学习历史时搜索的关键词。由此推知,他学习的主题是(  )
A.封建制度的形成 B.基督教的兴起
C.伊斯兰教的创立 D.佛教的产生
19.(2024 韶关模拟)中世纪的结婚预告必须在教堂里宣布,婚礼仪式无需家长或封建主同意,只需要教士主持;17世纪起,婚礼需要家长同意并到政府登记,且一定要有证婚人。这一变化体现了(  )
A.世俗权力的加强 B.国王建立专制统治
C.宗教信仰的崩溃 D.婚礼仪式更加规范
20.(2024 零陵区期中)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_____一带。(  )
A.印度 B.罗马 C.麦加 D.巴勒斯坦
新课预习衔接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4 吉安一模)在查理曼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扩张到欧洲中西部的广大地区,历史上称之为查理曼帝国。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三分帝国,这就构成了后来以下三国的雏形(  )
A.英吉利、德意志、法兰西
B.意大利、英吉利、德意志
C.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
D.英吉利、法兰西、意大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查理曼帝国的分裂,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按照约定,三个王国彼此间不存在隶属关系,故C项正确;英吉利与查理曼帝国无关,排除AB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2.(2024 陵城区期末)如图是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简易图。其中,序号②对应的国家或王朝正确的是(  )
A.拜占庭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查理曼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分析】本题考查查理曼帝国,属识记层面的要求,记忆基础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拜占庭帝国是东罗马帝国的另一个说法,是由罗马帝国分裂而来的,与序号②不对应,排除。
B.阿拉伯帝国是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但与图片中的罗马帝国、法兰克王国等无关,排除。
C.根据所学解读图片可知,查理曼帝国是由法兰克王国发展而来,后来又分裂为三个国家,所以②指的是查理曼帝国,符合题意。
D.亚历山大帝国是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但与图片中的罗马帝国、法兰克王国等无关,排除。
故选:C。
【点评】记忆查理曼帝国建立的时间、统治政策及影响等,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3.(2024 金乡县期末)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蛮族王国的建立让罗马教会意识到必须要寻求新的政治保护。而法兰克王国从克洛维到查理大帝,为了巩固统治和进行扩张,也深知需要罗马教会这样一个有力的精神工具。利益的一致,使双方结合在一起。材料体现欧洲中世纪的政治特点是(  )
A.封建王权至高无上 B.基督教教会操控一切
C.教权和王权相结合 D.奴隶主势力如日中天
【分析】本题考查了欧洲中世纪的政治特点,注意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解答】根据材料“日耳曼蛮族王国的建立让罗马教会意识到必须要寻求新的政治保护。而法兰克王国从克洛维到查理大帝,为了巩固统治和进行扩张,也深知需要罗马教会这样一个有力的精神工具。”并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中世纪的政治特点是政教关系相互需要、相互利用,教权和王权相结合,C符合题意;封建王权至高无上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基督教教会操控一切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奴隶主势力如日中天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等知识。
4.(2024 杜尔伯特县期末)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此举意在(  )
A.促进基督教传播 B.恢复罗马的辉煌
C.取得部下的支持 D.稳固自己的统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克洛维皈依基督教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D项正确;促进基督教传播、恢复罗马的辉煌和取得部下的支持不是“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的真正目的,排除AB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克洛维皈依基督教的相关史实。
5.(2024 铜官区期末)基督教由民间反对压迫的宗教团体演变为罗马帝国国教的根本原因(  )
A.基督教的势力不断发展
B.罗马法不断健全,社会稳定
C.基督教教义有利于统治者巩固统治
D.帝国皇帝信奉基督教
【分析】本题考查了基督教。公元2世纪以后,基督教教义发生变化。
【解答】公元2世纪以后,基督教教义发生变化,宣扬忍耐顺从、君权神授的思想。这种改变符合统治者的利益,有利于统治者维护统治,缓和社会矛盾,因此罗马统治者承认并定基督教为国教。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罗马统治者承认并定基督教为国教的原因。
6.(2024 崂山区校级期中)基督教“最初是奴隶和被释放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这些“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主要是(  )
A.犹太人 B.日耳曼人 C.埃及人 D.土耳其人
【分析】本题考查了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罗马统治下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得到拯救,基督教在这一背景下产生,最初加入者多为奴隶、穷人和无权者,由于基督教反对罗马的统治,基督教遭到罗马统治者的残酷镇压,4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基督教会的权力和影响大增,A项正确;日耳曼人、埃及人、土耳其人与材料“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不符,排除BC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7.(2024 临潼区期末)公元5世纪,法兰克王国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促使全社会(法兰克)人人都成为基督教徒。克洛维此举意在(  )
A.促进基督教传播 B.恢复罗马的辉煌
C.宣扬平等的理念 D.稳固自己的统治
【分析】本题考查了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公元5世纪,法兰克王国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促使全社会(法兰克)人人都成为基督教徒”并结合所学可知,克洛维为了稳固统治,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D项正确;
促进基督教传播是巩固统治的手段,不是目的,排除A项;
材料措施和恢复罗马辉煌无关,排除B;
克洛维皈依基督教的目的是巩固统治,而非宣扬平等理念,排除C。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8.(2024 禄劝县校级期中)“查理大帝”主政时期,教会逐渐变得富有起来,势力也越来越大。是因为实行了(  )
A.“什一税”制 B.“二十税”制
C.封君封臣制 D.民主选举制
【分析】本题考查法兰克王国与查理曼帝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继位后,查理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教会因此变得富有起来,势力也越来越大。故A正确;“查理大帝”主政时期实行“什一税”制,排除B;查理马特改革后封君封臣制度形成,排除C;民主选举制与“教会逐渐变得富有起来”不符,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法兰克王国与查理曼帝国,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查理大帝”主政时期,教会逐渐变得富有起来,势力也越来越大。是因为实行了“什一税”制。
9.(2024 定安县期中)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从此获得基督教会支持。6﹣7世纪的西欧,唯一有文化的人是教士,唯一的精神生活是在修道院。这样,日耳曼国王控制着西欧国家的政权,但精神文化生活的领导权却属于基督教会°这些反映了(  )
A.中古时期的西欧文化一片黑暗
B.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地位显赫
C.法兰克征服者与教会平起平坐
D.教会控制中古西欧的一切权力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考查中古时期西欧基督教会的地位,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依据材料自496年法兰克国王寻求教会支持,到6﹣7世纪时基督教会成为精神文化生活的领导者,可知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地位显赫,故B正确;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D表述错误,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考查中古时期西欧基督教会的地位,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0.(2024 安图县期末)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今天三个国家的雏形。这三个国家是
(  )
①英格兰 ②德意志 ③法兰西 ④意大利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查理曼帝国。查理曼帝国是中世纪西欧早期的封建帝国。因建立者查理大帝(即查理曼)而得名。查理曼原是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故又称加洛林帝国。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今天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故C.②③④符合题意;英格兰与题干无关,故含有①的ABD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以查理曼帝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1.(2024 镇江二模)它在疆域上,奠定了近代西欧诸国的领土基础;在政治上,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在宗教上,奠定了王权与教权联盟的基础。“它”是(  )
A.波斯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东罗马帝国 D.奥斯曼帝国
【分析】本题考查法兰克王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法兰克王国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宗教、文化等都对欧洲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政治上,它奠定了欧洲特色的封君封臣制度;宗教上,它奠定了中世纪政教联盟的基础;……地理疆域上,它奠定了近代西欧诸国的基础。故B符合题意;波斯帝国位于亚洲,排除A;东罗马帝国没有形成封君封臣制度,排除C;奥斯曼帝国的疆域主要在亚洲,不包括西欧,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法兰克王国,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法兰克王国。
12.(2024 文昌一模)近期,巴以爆发的新一轮大规模冲突仍在持续。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是中东地区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它们之间的冲突还涉及到宗教和文化方面。历史上,在巴勒斯坦地区诞生的宗教是(  )
A.印度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解题关键信息是“历史上,在巴勒斯坦地区诞生的宗教是”。
【解答】A.佛教产生于古印度地区,排除;
B.印度教产生于古印度地区,排除;
C.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排除;
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基督教在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其创立者是耶稣,在巴勒斯坦诞生的宗教是基督教,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13.(2024 连平县二模)从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开始,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
A.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 B.王权神圣不可侵犯
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 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
【分析】本题考查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下的基督教会。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解答】从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开始,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基督教会的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经济上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拥有占据西欧的三分之一土地。在政治上,神权高于一切,可以和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一元垄断,可谓是处于一种万流归宗的地位,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当时西欧的知识分子,绝大部分都是基督教僧侣。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下基督教会罗马教廷的地位。
14.(2024 崂山区期末)德国一位法学家说,古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其“宗教”是指(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
【分析】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相关内容,基督教传播的相关内容。
【解答】A.佛教产生于古印度地区,与罗马帝国无关,排除A。
B.伊斯兰教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由穆罕默德创建,与罗马帝国无关,排除B。
C.313年,罗马皇帝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具有合法地位,使基督教成为国教,因此伴随着帝国的扩张,也推动了基督教在世界的传播,故C正确。
D.道教属于中国本土宗教,与罗马帝国无关,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识记罗马帝国的相关内容,识记基督教传播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15.(2024 无为市一模)在中古西欧社会,僧侣是祈祷的人,骑士是作战的人,农民是劳作的人,其中“僧侣”来自于 (  )
A.印度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督教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中古的西欧社会的相关史实。
【解答】由“在中古西欧社会,僧侣是祈祷的人,骑士是作战的人,农民是劳作的人”可知,它体现了中古西欧社会的分工。在中古西欧社会基督教会统治之下,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故“僧侣”来自于基督教,而非佛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C项正确,排除ABD。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基督教的相关史实。
16.(2024 江门期末)在整个统治期间,查理一直坚持与罗马教皇保持密切的政治联盟。但是在查理在世期间,人们显然可以看出,总是处于支配地位的伙伴是查理而不是教皇。这说明查理皈依基督教的目的在于(  )
A.稳固自己的统治 B.壮大教会的力量
C.寻求教会的庇护 D.发展罗马的经济
【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在整个统治期间,查理一直坚持与罗马教皇保持密切的政治联盟。但是在查理在世期间,人们显然可以看出,总是处于支配地位的伙伴是查理而不是教皇”可知,材料说明查理皈依基督教的目的在于利用基督教稳固自己的统治。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能说明查理皈依基督教的目的在于壮大教会的力量,排除B;题干材料不能反映查理皈依基督教的目的在于寻求教会的庇护,排除C;题干材料不能体现查理皈依基督教的目的在于发展罗马的经济,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查理皈依基督教的目的在于利用基督教稳固自己的统治。
17.(2024 简阳市期末)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他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  )
A.十五税一 B.三十税一 C.人头税 D.什一税
【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l/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教会因此变得富有起来,势力也越来越大。故D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什一税,不是十五税一、三十税一、人头税,排除ABC。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什一税。
18.(2024 晋江市期末)“1世纪”“巴勒斯坦”“救世主”“什一税”是小晋同学学习历史时搜索的关键词。由此推知,他学习的主题是(  )
A.封建制度的形成 B.基督教的兴起
C.伊斯兰教的创立 D.佛教的产生
【分析】本题考查基督教,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传道者宣传说,耶稣是“救世主”。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作“基督”。这种信仰耶稣基督的宗教后来被称为“基督教”。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l/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故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基督教的兴起,不是封建制度的形成,排除A;伊斯兰教成立于7世纪,排除C;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基督教,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基督教的兴起。
19.(2024 韶关模拟)中世纪的结婚预告必须在教堂里宣布,婚礼仪式无需家长或封建主同意,只需要教士主持;17世纪起,婚礼需要家长同意并到政府登记,且一定要有证婚人。这一变化体现了(  )
A.世俗权力的加强 B.国王建立专制统治
C.宗教信仰的崩溃 D.婚礼仪式更加规范
【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中世纪,欧洲婚礼的仪式无需家长或封建主同意,只需要教士主持;17世纪起,婚礼需要家长同意并到政府登记,且一定要有证婚人”分析可知,材料中婚礼需要得到政府的认可,体现了王权的加强。故A正确;题干现象不能反映国王建立专制统治,排除B;题干现象不能体现宗教信仰的崩溃,排除C;程序更加规范是现象,不是本质,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现象体现了世俗权力的加强。
20.(2024 零陵区期中)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_____一带。(  )
A.印度 B.罗马 C.麦加 D.巴勒斯坦
【分析】本题考查基督教的产生,知道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D项符合题意;佛教产生于古印度;罗马天主教廷和教皇是中古西欧社会的精神领袖;伊斯兰教的创立者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教。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基督教的产生,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