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新课预习衔接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选择题(共21小题)1.(2024 新抚区模拟)作为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一个环绕地中海的帝国,它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材料中的“它”是(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2.(2024 临沂)“2022年‘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期间,在中国举办了多场意大利古代文化展览,为中国民众近距离接触古罗马文明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摘自《光明日报》,2023年2月9日)该“文明”( )A.在法制上的成就是《汉谟拉比法典》B.在鼎盛时期建立了森严的种姓制度C.在雕塑艺术中的杰作有《掷铁饼者》D.经历了从共和国到帝国的发展变化3.(2024 太白县一模)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罗马共和国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元老院 B.公民大会 C.三级会议 D.主席团4.(2024 楚雄市校级期末)西方有一句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下列有关古希腊、古罗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亚历山大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B.公元2世纪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C.罗马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D.希腊建筑吸收了罗马建筑的特点,并有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5.(2024 西青区期中)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罗马共和国演变成为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剂建立者是( )A.屋大维 B.凯撒 C.苏格拉底 D.克洛维6.(2024 凉州区期末)“公元2世纪,地中海已成为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区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阿拉伯帝国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7.(2024 凉州区开学)早期罗马共和国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中。经过长期斗争,平民选出的保民官权力不断扩大,甚至能否决元老院的决议。这一现象表明该时期的政治发展趋势为( )A.神圣化 B.贵族化 C.集权化 D.平民化8.(2024 南川区期末)来自罗马帝国各个角落的货物汇聚罗马,使罗马城中百业兴隆。在帝国的繁荣时期,罗马城中有八十种不同的行业。正是因为出现了这样多的行业和利益,呼唤着维持繁荣的法律,才产生了平衡多种利益的社会规范。材料说明了罗马法制( )A.兴盛的经济原因 B.激化了社会矛盾C.建立的文化背景 D.形成了完整体系9.(2024 斗门区期末)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的航海家们从亚历山大里亚港出发,开始从红海到印度沿海的航行。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泰德也曾说道:“地中海周边是遥远而宽广的大陆,它们将无尽的商品流向你处。”材料可以说明当时罗马帝国( )A.主导东西方间贸易 B.国内外经济交流频繁C.统治基础较为广泛 D.文化交融进一步发展10.(2024 盘山县期末)公元前27年罗马进入帝国时代。罗马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依靠的主要手段是( )A.制定法律条文 B.发展商品经济C.强化君主专制 D.发动扩张战争11.(2024 潮南区模拟)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 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上述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A.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B.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C.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D.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12.(2024 抚远市期末)古代罗马规模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的领导者是( )A.屋大维 B.安东尼 C.斯巴达克 D.凯撒13.(2024 通州区校级模拟)他从未当上过皇帝,却被人尊称为大帝;他生活在共和制度之下,最终却成为独裁者;他戎马一生,战功彪炳,给后人留下了影响千年的历法,为后世铭记。他是( )A.亚历山大 B.屋大维 C.凯撒 D.拿破仑14.(2024 简阳市期末)绘制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如图中①应该是(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C.法兰克王国 D.阿拉伯帝国15.(2024 滨海新区期末)公元前49年,罗马执政官凯撒控制元老院;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这些罗马历史发生在( )A.1世纪 B.公元前后C.公元前1世纪 D.2世纪16.(2024 韶关模拟)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出自罗马帝国时期。据此可知,当时罗马帝国( )A.民主政治发达 B.古典文化昌盛C.法律体系完备 D.商品经济繁荣17.(2024 罗庄区二模)他表面上维护共和国传统,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的称号。他慎重对外扩张,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他促进了下列哪一国家的发展( )A.东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C.拿破仑帝国 D.罗马帝国18.(2024 腾冲市期末)“2世纪,帝国进入黄金时代,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已成为帝国的‘内湖’。”材料中的“帝国”建立者是( )A.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凯撒 D.亚历山大19.(2024 高州市期末)古罗马政治体系中有三个支柱:执政官具有王制的色彩,元老院具有贵族制色彩,部落大会则具有平民政制色彩,三种制度精神共处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体系中。这体现出古罗马政治的重要特点是( )A.君主专制 B.三权分立 C.君主立宪 D.共和政体20.(2024 深圳模拟)罗马共和国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无休止的对外战争 B.外部民族的入侵C.严重的社会危机 D.元老贵族的反叛21.(2024 合水县一模)罗马帝国曾是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走向衰亡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 B.人民起义不断C.帝国的奴隶制危机 D.斯巴达克起义的打击新课预习衔接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1小题)1.(2024 新抚区模拟)作为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一个环绕地中海的帝国,它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材料中的“它”是(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分析】本题考查了罗马帝国。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解答】作为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一个环绕地中海的帝国,它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材料中的“它”是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罗马帝国的扩张和疆域。2.(2024 临沂)“2022年‘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期间,在中国举办了多场意大利古代文化展览,为中国民众近距离接触古罗马文明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摘自《光明日报》,2023年2月9日)该“文明”( )A.在法制上的成就是《汉谟拉比法典》B.在鼎盛时期建立了森严的种姓制度C.在雕塑艺术中的杰作有《掷铁饼者》D.经历了从共和国到帝国的发展变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罗马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在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随着罗马共和国的对外扩张和版图面积的扩大,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罗马共和国演变成罗马帝国,D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成就,排除A;古印度建立了森严的种姓制度,排除B;《掷铁饼者》是古希腊的成就,排除C。故选:D。【点评】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理解和识记古罗马的相关史实。3.(2024 太白县一模)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罗马共和国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元老院 B.公民大会 C.三级会议 D.主席团【分析】本题考查罗马共和国的兴衰,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故B正确;罗马共和国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排除A;三级会议是法国中世纪的等级代表会议,排除C;罗马共和国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不是主席团,排除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共和国的兴衰,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罗马共和国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4.(2024 楚雄市校级期末)西方有一句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下列有关古希腊、古罗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亚历山大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B.公元2世纪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C.罗马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D.希腊建筑吸收了罗马建筑的特点,并有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分析】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建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故B符合题意;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排除A;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排除C;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排除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建立,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5.(2024 西青区期中)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罗马共和国演变成为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剂建立者是( )A.屋大维 B.凯撒 C.苏格拉底 D.克洛维【分析】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建立,识记罗马帝国的建立相关知识。【解答】A.公元前31年,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A项正确。B.公元前49年,曾经担任罗马执政官和地方总督的凯撒,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打败对手,控制了元老院。后来,元老院任命他为终身独裁官。不久,凯撒被谋杀,内战又起,排除B项。C.苏格拉底是雅典公民,他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他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排除C项。D.克洛维是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熟记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6.(2024 凉州区期末)“公元2世纪,地中海已成为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区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阿拉伯帝国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分析】本题考查了罗马帝国。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地中海已成为帝国的内湖”可知材料中的“帝国”是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罗马帝国的扩张和疆域。7.(2024 凉州区开学)早期罗马共和国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中。经过长期斗争,平民选出的保民官权力不断扩大,甚至能否决元老院的决议。这一现象表明该时期的政治发展趋势为( )A.神圣化 B.贵族化 C.集权化 D.平民化【分析】本题考查罗马共和国的兴衰,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据题干“早期罗马共和国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中。经过长期斗争,平民选出的保民官权力不断扩大,甚至能否决元老院的决议”可知,这一现象表明该时期的政治发展趋势为平民化,即平民的权力有所扩大,平民利益得到保护。故D符合题意;题干现象表明该时期的政治发展趋势为平民化,不是神圣化、贵族化、集权化,排除ABC。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共和国的兴衰,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现象表明该时期的政治发展趋势为平民化。8.(2024 南川区期末)来自罗马帝国各个角落的货物汇聚罗马,使罗马城中百业兴隆。在帝国的繁荣时期,罗马城中有八十种不同的行业。正是因为出现了这样多的行业和利益,呼唤着维持繁荣的法律,才产生了平衡多种利益的社会规范。材料说明了罗马法制( )A.兴盛的经济原因 B.激化了社会矛盾C.建立的文化背景 D.形成了完整体系【分析】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建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据题干“来自罗马帝国各个角落的货物汇聚罗马,使罗马城中百业兴隆。在帝国的繁荣时期,罗马城中有八十种不同的行业。正是因为出现了这样多的行业和利益,呼唤着维持繁荣的法律,才产生了平衡多种利益的社会规范”可知,题干材料说明经济活动促使罗马的法律制度逐步完善。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说明罗马法制兴盛的经济原因,不能说明罗马法制激化了社会矛盾,排除B;题干材料说明罗马法制兴盛的经济原因,不能反映罗马法制建立的文化背景,排除C;题干材料说明罗马法制兴盛的经济原因,不能体现罗马法制形成了完整体系,排除D。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罗马法制兴盛的经济原因。9.(2024 斗门区期末)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的航海家们从亚历山大里亚港出发,开始从红海到印度沿海的航行。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泰德也曾说道:“地中海周边是遥远而宽广的大陆,它们将无尽的商品流向你处。”材料可以说明当时罗马帝国( )A.主导东西方间贸易 B.国内外经济交流频繁C.统治基础较为广泛 D.文化交融进一步发展【分析】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建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公元前1世纪时,罗马帝国东部的居民来自亚欧各地,并进行航海活动,这说明当时国内外的经济交流频繁。故B正确;罗马帝国参与而非主导东西方间贸易,排除A;罗马帝国疆域广阔,境内居民来自多个地区和民族,居民来源多样不等于统治基础广泛,排除C;材料主要讲罗马帝国东部的海上贸易,而非文化交融,排除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可以说明当时罗马帝国国内外经济交流频繁。10.(2024 盘山县期末)公元前27年罗马进入帝国时代。罗马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依靠的主要手段是( )A.制定法律条文 B.发展商品经济C.强化君主专制 D.发动扩张战争【分析】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建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罗马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依靠的主要手段是发动扩张战争。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随后,罗马灭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故D符合题意;ABC都不是罗马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依靠的主要手段,排除。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罗马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依靠的主要手段是发动扩张战争。11.(2024 潮南区模拟)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 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上述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A.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B.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C.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D.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分析】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需要掌握罗马法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解答】依据材料“有人砍伐了邻居家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可以看出罗马法重视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和具有注重形式的特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A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识记并掌握古代罗马法律体系建立的相关史实。12.(2024 抚远市期末)古代罗马规模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的领导者是( )A.屋大维 B.安东尼 C.斯巴达克 D.凯撒【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斯巴达克起义.这是古罗马最大的一次起义.【解答】古代罗马规模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的领导者是斯巴达克。斯巴达克起义是在斯巴达克领导下,罗马共和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这是古罗马最大的一次起义,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斯巴达克起义的地位.13.(2024 通州区校级模拟)他从未当上过皇帝,却被人尊称为大帝;他生活在共和制度之下,最终却成为独裁者;他戎马一生,战功彪炳,给后人留下了影响千年的历法,为后世铭记。他是( )A.亚历山大 B.屋大维 C.凯撒 D.拿破仑【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凯撒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凯撒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但被尊为凯撒大帝,他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的儒略历成为今天人们使用公历的基础,C项正确;亚历山大是马其顿的国王,没有主持制定历法,排除A项;屋大维首创元首制,使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排除B项;拿破仑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凯撒的相关史实。14.(2024 简阳市期末)绘制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如图中①应该是(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C.法兰克王国 D.阿拉伯帝国【分析】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建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罗马帝国的建立和扩张传播了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为日后西方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B符合题意;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与图片无关,排除A;法兰克王国建立于481年,排除C;阿拉伯帝国出现于7世纪,排除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图片反映的是罗马帝国。15.(2024 滨海新区期末)公元前49年,罗马执政官凯撒控制元老院;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这些罗马历史发生在( )A.1世纪 B.公元前后C.公元前1世纪 D.2世纪【分析】本题考查纪年方法和年代换算,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公元纪年计算方法是100年一个世纪,在百位前面数值加1即可。故公元前49年、公元前27年是0+1=公元前1世纪。故C正确;其他都不对,排除ABD。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纪年方法和年代换算,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公元前49年、公元前27年属于公元前1世纪。16.(2024 韶关模拟)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出自罗马帝国时期。据此可知,当时罗马帝国( )A.民主政治发达 B.古典文化昌盛C.法律体系完备 D.商品经济繁荣【分析】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建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据题干“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出自罗马帝国时期”可知,这说明罗马帝国基础设施完善,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罗马帝国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故D符合题意;罗马帝国实行君主专制,排除A;题干材料说明罗马帝国商品经济繁荣,与古典文化、法律体系无关,排除BC。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罗马帝国商品经济繁荣。17.(2024 罗庄区二模)他表面上维护共和国传统,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的称号。他慎重对外扩张,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他促进了下列哪一国家的发展( )A.东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C.拿破仑帝国 D.罗马帝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帝国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屋大维表面上维护共和国传统,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的称号。他慎重对外扩张,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他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据题干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他”是屋大维,他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D项正确;东罗马帝国与屋大维无关,排除A项;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者称哈里发,排除B项;拿破仑帝国1804年建立,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罗马帝国的相关史实。18.(2024 腾冲市期末)“2世纪,帝国进入黄金时代,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已成为帝国的‘内湖’。”材料中的“帝国”建立者是( )A.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凯撒 D.亚历山大【分析】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建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故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罗马帝国,建立者是屋大维,不是伯里克利、凯撒、亚历山大,排除AC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建立,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干材料反映的是罗马帝国,建立者是屋大维。19.(2024 高州市期末)古罗马政治体系中有三个支柱:执政官具有王制的色彩,元老院具有贵族制色彩,部落大会则具有平民政制色彩,三种制度精神共处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体系中。这体现出古罗马政治的重要特点是( )A.君主专制 B.三权分立 C.君主立宪 D.共和政体【分析】本题考查古罗马政治的特点,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解答】共和主义指认定政治权威最终来自人民同意的原则,拒绝接受君主和王朝统治原则,古罗马政治体系中执政官具有王制的色彩,元老院具有贵族制色彩,部落大会则具有平民制色彩,三者之间相互制约,因此体现正是共和政体特点,D正确;三权分立主要指的是司法、立法和行政之间的分立,古罗马政治体系中并不是这种三权分立,排除B;AC项描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通过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20.(2024 深圳模拟)罗马共和国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无休止的对外战争 B.外部民族的入侵C.严重的社会危机 D.元老贵族的反叛【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罗马共和国。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发生严重的社会危机。【解答】罗马共和国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社会危机。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发生严重的社会危机,共和制无力统治,奴隶主企图建立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后被罗马元老贵族刺杀。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罗马共和国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21.(2024 合水县一模)罗马帝国曾是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走向衰亡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 B.人民起义不断C.帝国的奴隶制危机 D.斯巴达克起义的打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帝国走向衰亡的主要原因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罗马帝国的兴衰的相关史实。【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危机的实质是奴隶制危机,罗马的经济主要依靠奴隶,罗马帝国晚期,由于奴隶处境日益悲惨,他们丧失了生产兴趣,而且奴隶人口不断减少,造成劳动力严重短缺;而长期依赖奴隶劳动,也使公民成为寄生阶级。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民生凋敝。375年,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大举侵入罗马帝国。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选项C是罗马帝国走向衰亡的主要原因,选项C符合题意;AC项是罗马帝国走向衰亡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斯巴达克起义发生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罗马帝国走向衰亡的主要原因的相关史实。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