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①毕昇②宋应星③《木草纲日》④《农政全书》⑤罗盘(指南针)⑥火器(火箭火统)(1)请将材料中的科技成果按照历史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分为两类。从中任选一幅图片撰写解说词。(4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上述两个时期科技发展的不同特点。(2分)15.(7分)【20世纪以来的国际秩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二战结束后,西方的“商品、资本输出”逐渐被“民主人权输出”所替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推动着全球范围民族解放运动,导致西方殖民体系土前瓦解。经过二战的教训和洗礼,世界各国人民誉遍渴求和平、厌恶战争,而全球化浪潮又使各四之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广泛密切联系。这些就为一些西方国家通过“民主人权输出”实现对他国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的渗透与控制提供了现实可能。一摘编自人民网《认清西方“民主人权输出”的实质》材料二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一摘编自中图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请回答:(1)据材料一说明二战后西方致力于“输出民主人权”的现实可能性。结合所学知识举1例西方致力于“输出民主人权”的历史事件。(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的理解。材料二中所说的新兴大国指哪些国家?(2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国际秩序走向的因素有哪些?(2分)16.(11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考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学者认为,从1953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中国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开始步入了工业化的初创阶段,从而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其突出的待点是实施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依靠国家的整体力量启动工业化进程,以国营经济初三历史试卷第3页为主体,以此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石定国、式力《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述评》村料二日前,我国已定点的四个经济特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关系密切…我国设置经济特区,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加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何佳声《试论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主要原则》(摘编)村料三温州市工高行改保理局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解妆北路83考图成A就满海角眼上玉小百货图0879年1月393小岗村社员在签订的包干合同书上留下手印210101号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材料四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的经济规模仅有3679亿元人民币;而到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已经高达82.71万亿元人民币…从经济增速角度看,1978一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名义增速高达14.5%,刨除年均4.8%的通胀率,年均实际增速仍高达9.3%。一摘编自张连起《壮阔四十年:中国经济的蜕变》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工业化初创阶段的突出特点。(2分)(2)据材料二,归纳四个经济特区被定点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个城市由落后的边随小镇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3分)(3)材料三图1反映了小岗村农民进行怎样的探索?图2经济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国家在所有制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4)据材料四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所呈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3分)初三历史试卷第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