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某中学开展“研学亚洲”的地理活动,通过此活动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亚洲。下图为“亚洲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同学们分别描述了对亚洲的认识,你认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亚洲四面临海 B.①是青藏高原
C.亚洲面积辽阔 D.河流②注入印度洋
2.同学们对亚洲的地理特征进行了总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单一 B.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C.人口最多的大洲 D.河流的流向都是自北向南
中南半岛北部与我国山水相连,因在中国以南而得名。下图为“中南半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陈毅同志赠国际友人的著名诗句“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反映了中南半岛(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地势特征为南高北低
C.河流均发源于青藏高原 D.河流均向南注入太平洋
4.据图判断,影响中南半岛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纬度位置 ②地形 ③海陆位置 ④河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非洲拥有全世界60%的太阳能资源,但光伏发电装置仅占全球的1%。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非洲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晴天多 B.距海远,降水少
C.海拔低,气温低 D.污染少,降水少
6.非洲光伏发电装置少,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气候恶劣,旱灾频发 B.矿产丰富,能源充足
C.资金短缺,技术落后 D.人口密集,土地紧张
20世纪90年代,美国某家庭农场因地制宜设计经营了首个“玉米迷宫”,通过趣味体验吸引游客。“玉米迷宫”很快风靡北美,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农场经营“玉米迷宫”更加高效。下图为北美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玉米迷宫”分布示意图、实景图和“美国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玉米迷宫”的高效得益于( )
A.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B.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高
C.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 D.市场需求量大
8.美国东北部发展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光照充足 B.矿产丰富 C.地广人稀 D.土壤肥沃
9.截止到今年5月,《哪吒之魔童闹海》位列全球年度票房榜第一名,刷新了我国动漫电影史的多项纪录。享誉世界的“电影城”好莱坞位于( )
A.美国首都——华盛顿 B.美国人口最多城市——纽约
C.美国人口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城市——波士顿 D.美国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洛杉矶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2019年12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开启两国能源合作新篇章。下图为“俄罗斯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下面对俄罗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B.气候炎热,森林资源贫乏
C.海陆兼备,跨欧、亚、非三大洲 D.地形多样,地势北高南低
11.俄罗斯与我国贸易往来密切,向我国出口最多的商品可能是( )
A.服装、玩具 B.石油、天然气 C.水稻、小麦 D.汽车、电视机
12.中俄能源合作的积极意义有( )
①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 ②利于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
③为其他国家间的合作提供借鉴 ④优化能源结构,缓解两国能源短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下图中左图是“澳大利亚”,右图为“巴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关于两个国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独占一个大陆 B.澳大利亚被南回归线穿过
C.巴西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D.巴西城市分布在西北地区
14.在澳大利亚看不到的景观是( )
A.茂密的热带雨林区——地球之肺 B.悉尼歌剧院聆听最美的旋律
C.举世闻名的大堡礁 D.艾尔斯巨石成为高原上一大奇观
15.澳大利亚的称号有( )
①“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②“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③“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④“咖啡王国” ⑤“足球王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④⑤ D.①③⑤
我县某中学小熙同学今年五一跟随父母,开启了欧洲西部的快乐之旅,顺利完成旅游心愿单。结合下图,请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景点在小熙的“旅游心愿单”中看不到的是( )
A.在“钟表王国”瑞士感受阿尔卑斯山区风光
B.在巴黎卢浮宫欣赏艺术珍品
C.在荷兰欣赏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
D.在意大利坐船游“水城”威尼斯
17.妈妈告诉小熙:目前已举办的24届冬奥会中,欧洲举办了14届。读图,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在( )
A.西部沿海平原 B.格陵兰岛 C.地中海沿岸 D.阿尔卑斯山脉地区
18.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利于开展雪上运动项目的自然条件是( )
①经济高度发达 ②北部、南部山地地形,坡度适宜
③冬季降雪多,积雪量大 ④人口密集,交通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冬奥会举办的意义是( )
①促进国际经济和文化交流 ②带动冰雪运动发展
③缩短参赛国之间的空间距离 ④增加举办地各行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小熙不仅完成了旅游心愿单,还为爷爷带回了法国的名片——“葡萄酒”,法国葡萄酒产量居世界首位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
A.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强,有利于糖分积累 B.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C.南部靠近非洲,对葡萄需求量大 D.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二、解答题
21.【思维推演 以古鉴今】
学习《埃及》这节课时,通过视频学生感受到古埃及文明的辉煌成就。随即老师提出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为什么曾经辉煌的古埃及文明会衰落呢?”经过分组讨论,同学们归纳出了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思维线索。读下图“埃及及周边地区简图”,补全线索并回答问题。
【线索一:埃及的位置与范围】
(1)埃及西邻A 沙漠,东濒红海,北临B 海,南有东非高原,地域相对闭塞,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与外界的交流。
(2)埃及地跨C 、D 两洲,扼守E 运河,自古以来是东西方交通枢纽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导致这里战乱频繁,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线索二:埃及的自然环境与农业】
(3)埃及大部分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沙漠广布,农业活动集中在F 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带,农业发展空间受限;河水的泛滥导致洪涝灾害频发粮食供应不稳定,严重影响了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建言献策】
(4)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思维线索,从因地制宜的角度提出你对埃及经济发展的建议。(至少答出两点)
22.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正式开站,该站被命名为“秦岭站”。其主要用于开展大气环境、海洋基础环境、生物生态等多项科学观察和研究。读下图“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左图)和“秦岭站主楼建筑图”(右图),完成下面问题。
(1)中国在南极地区的五个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站。
(2)秦岭站内部建有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其目的是 。
(3)秦岭站选择在2月开站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此时是南极地区的寒季,气候较寒冷;白昼时间短,便于科学观察
B.此时是南极地区的寒季,气候较寒冷;白昼时间长,便于科学观察
C.此时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候较温暖;白昼时间短,便于科学观察
D.此时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候较温暖;白昼时间长,便于科学观察
(4)南极大陆几乎全被冰川覆盖,占全球现代冰被面积的80%以上。冰层平均厚度为2000米,最厚达4750米。若地球气温持续上升,这些冰层全部融化,那么世界海平面将上升66米。请你为缓解南极地区冰川消融趋势提出合理化建议。
23.“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凤……”日本民歌《北国之春》的歌词艺术地展示了日本地理环境特征。读下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唱日本】
(1)歌曲中的“南来风”指的是右图中的夏季风,随着“南来风”的增强,日本的降水和气温的变化特点是( )
A.降水增多、气温降低 B.降水增多、气温升高 C.降水减少、气温降低 D.降水减少、气温升高
【析日本】
(2)日本西部濒临 海,日本最大的岛屿是 。
(3)日本的文化具有东西方融合的特点,下列关于日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传统服饰为和服 B.官方通用语言是英语 C.寿司传统食品 D.西式和复古建筑并存
(4)日本火山、地震频发,下列做法不利于防震减灾的是( )
A.准备地震应急包 B.民居采用木质结构 C.房屋建于陡坡下方 D.关注地震监测预报
(5)图中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洋沿岸及 内海沿岸。
【叹日本】
每到冬季,日本经常遭受雪灾的困扰,给居民的生产、生活和交通造成严重的影响。
(6)图中岛屿冬季降雪更丰富的地区位于岛屿的 (东侧/西侧),主要原因是 。
A.迎风坡降雪多 B.迎风坡降雪少 C.背风坡降雪多 D.背风坡降雪少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一带一路”大家庭,各国共享国际经济合作带来的丰硕成果。下图为“一带一路”路线图。
(1)“一带一路”参与国主要位于北半球和 半球,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连接亚洲和 洲。
(2)A是 海峡,位于 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郑和七下西洋,有六次经过该海峡。它是沟通印度洋和 洋的天然水道。
(3)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大动脉。借助中欧班列,荷兰、德国的“跨境奶粉”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中国。欧洲西部地区畜牧业发达,这主要得益于其终年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图中能表示其气候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读图,“一带一路”开展十年来,中国与区域B东南亚和区域C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带来巨大收益。请结合实际情况,说出区域C和我国合作的优势条件。(两点即可)
参考答案
1.C 2.C
3.A 4.D
5.A 6.C
7.A 8.B 9.D
10.A 11.B 12.A
13.D 14.A 15.A
16.C 17.D 18.B 19.B 20.A
21.(1) 撒哈拉 地中
(2) 亚洲 非洲 苏伊士
(3)尼罗
(4)发展石油加工工业;发展旅游业;发展运河运输业;发展棉纺织工业。
22.(1)长城
(2)南极气候酷寒,生态极其脆弱,所以秦岭站内部建有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其目的是爱护南极环境,不让南极受到污染,以保护南极地区自然环境。
(3)D
(4)过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等。
23.(1)B
(2) 日本 本州岛
(3)B
(4)C
(5) 太平 濑户
(6) 西侧 A
24.(1) 东 欧
(2) 马六甲 马来 太平洋
(3)C
(4)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