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第4节 升华和凝华八年级初中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1.通过观察碘的升华与凝华实验,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直接转化的。2.知道升华和凝华,了解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3.能用升华和凝华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学习目标前面几节课我们已学习了有关物态变化的知识。固态液态气态那么,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否也可以相互转化呢?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知识点一在碘升华凝华管(如图)中放入少量碘并加热。当试管中充满某种气体后将试管取出放入凉水中。仔细观察:1.加热前碘是什么状态的?2.加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3.停止加热并冷却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碘升华和凝华实验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过程中物质需要吸热。固态加热前碘是什么状态?加热后碘是什么状态?气态变化条件: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中物质需要放热。固态停止加热冷却后试管壁上的碘是什么状态?加热时碘是什么状态?放热气态变化条件:干冰是在一个大气压下以-78.5oC存在的固体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可以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在饮料中加入干冰干冰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成冰,但结冰的衣服也会慢慢变干,这是因为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了。用久了的白炽灯白炽灯用久了灯泡会发黑,这是由于钨丝受热发生了( )现象,而钨蒸气又在灯泡壁上发生了( )现象。升华凝华玻璃上的冰花霜樟 脑 球雾凇水蒸气水冰汽化液化凝固熔化升华凝华水循环知识点二 云、雨、雾、露、霜、雪、冰雹是怎样形成的?思考:1.云太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地面上的水汽化为水蒸气,含有水蒸气的高温空气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空气逐渐冷却,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悬浮在高空,形成了云。其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汽化液化凝华2.雨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云后,云中的小水珠或小冰晶,随着气流运动,它们相遇后越聚越大,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吸热熔化成小水珠,与原来的小水珠一起落到地面,形成雨,其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熔化3.雾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这些小水珠附着在悬浮于空气中的灰尘上,形成了雾。其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液化4.露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形成了露。其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液化5.霜、雪霜是地表的水蒸气在温度迅速降低时凝华成的小冰晶;如果高空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可能会以雪的形式降落到地面。涉及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凝华6.冰雹冰雹是体积较大的冰球,云中的小冰晶和小水珠被上升气流带到气温低于0℃的高空,凝结为小冰珠。小冰珠下落过程中,其外层受热熔化成水,并彼此结合,使冰珠越来越大,如果上升气流很强,冰珠就会再升入高空,凝结成更大的冰珠,经过多次上下翻腾,冰珠越来越大。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冰珠就落到地面上,形成冰雹。涉及的物态变化有:————、—————。熔化凝固课堂小结随堂练习1.物质由 态直接变为 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时要 热。2.物质由 态直接变为 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时要 热。3.哈尔滨寒冷的冬天,公园里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减小,这是 现象。固气吸升华气固放4.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上常粘着一些白花花的“粉”,剥开包装纸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其中“粉”的形成是_________现象, “白气” 的形成是_________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凝华液化“粉”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5. 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A.夏天,县气象局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时干冰的物态变化B.秋日清展,公园荷塘中荷叶上形成了晶莹的露C.冬日清晨,公园的松树上有了霜D.春天,屋檐上冰雪消融的过程A液化熔化干冰从固态到气态是升华凝华6.将下列现象与相应的物态变化用线连接起来。雪糕化了洒水的地面变干了樟脑丸越放越小树枝上生成霜用铁水浇铸工件蒸锅上方生成“白气”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课题 第三章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1课时授课教师 授课类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归纳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及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的特点。2.能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总结水循环过程中水的三态变化,具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点: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 本节课设计从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出发,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感知什么是升华,什么是凝华。设计人造雪和碘的升华与凝华实验,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做好实验的关键是控制加热,教材中使用热水对碘加热来揭示固体升华是需要吸热的,其逆过程让气态碘在冷水中放热凝华来揭示气体凝华需要放热。根据碘受热的升华现象,在教学中补充说明升华吸热的应用,例如用干冰在舞台上制造雾气。(要注意碘蒸气有毒,做实验时必须把它封闭起来,以免影响学生健康)教学准备 碘、热水、冷水、带橡皮塞的试管、固体清香剂、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物体能不能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或者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呢?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 升华和凝华1.实验探究:碘的物态变化提出问题: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可以达到500 ℃,怎样让碘在不熔化的情况下直接转化为气体?讨论交流:应该用热水给它加热,因为水的温度不会超过碘的熔点。实验中注意观察:加热前碘锤内碘的状态。碘锤放在热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碘锤放在冷水中,观察出现的现象。 将碘锤分别放在热水和冷水中现象总结:碘受热,颜色由黑变紫,碘由固态变成气态;碘遇冷,颜色由紫变浅,逐渐变黑,瓶壁上有细小发亮的晶粒形成,无液体流下。得出结论:固体与气体之间可以直接转化。2.升华和凝华师生归纳总结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知识点二 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问题:大家知道生活中哪些现象是升华、凝华现象吗 课件展示1:在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在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着的衣服也可以变干课件展示2:霜、雾凇、雪图片。 霜 雾凇 雪霜:夜晚,气温降到0 ℃以下时,地面附近的水蒸汽遇到地面上冷的物体,凝华为冰花附在物体上,这就是霜。霜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雾凇:是严冬时节出现在吉林松花江畔十里长堤的自然现象,与桂林山水、长江三峡、云南石林并称为中国四大奇观。雪:当水蒸气上升到很冷的高空时,水蒸汽凝华成六角形的冰花,冰花聚集在一起,形成雪片或者雪团降落下来,这就是雪。综合分析:用久的灯泡会发黑,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吗?知识点三 水循环提出要求:(1)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一些水的循环现象,总结水的三态循环规律。完成课本P65图3.4-2水的三态联系填空。思考问题:水为何珍贵?水能为人类做些什么?破坏水资源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办? 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梳理本节知识要点。四、板书设计 第4节 升华和凝华一、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二、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教学设计反思 升华和凝华是物态变化中的两种现象,与前面学习的四种现象一起构成完整的物态变化体系。尽管升华和凝华现象并不少见,但不易被学生注意,而且气体不易看见,难以直接观察到。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从生活和实验出发,利用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辅以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不太常见的现象,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实验激趣,问题驱动,充分让学生观察、实践、思考、动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了提高。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3.4升华和凝华教案.doc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3.4升华和凝华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