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曲靖市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试卷1(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法律规范着我们的__________,保护着我们的__________,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__________。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__________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__________周岁的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__________的、__________的身份代码。我们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__________。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保护未成年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共同责任。(答出任意五个责任主体即可)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__________安全教育。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法律只约束成年人的行为,与小学生关系不大。 ( )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规则,但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 )宪法离我们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很遥远。 ( )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 ( )小明的爸爸拒绝支付他的学费,侵犯了小明的财产权。 ( )公民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是言论自由,不受任何限制。 ( )只有年满18周岁的人才有义务遵守法律。 ( )学校为了升学率,可以劝退成绩差的学生。 ( )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是不被法律允许的。 ( )当我们遇到校园欺凌时,应该勇敢站出来,及时向老师、家长或学校报告。 ( )三、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下列行为中,哪一项体现了法律的作用? ( )A. 小明主动扶起摔倒的老奶奶(道德)B. 交通警察对闯红灯的行人进行处罚(法律)C. 同学们约定上课不讲话(纪律)D. 市场里小商贩大声叫卖(习惯)下列关于宪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所有具体的问题B.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与其他法律一样简单C.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D. 宪法只约束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普通公民没有约束力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公民? ( )A. 在云南曲靖出生的孩子B. 持有中国护照在国外留学的学生C. 在中国工作的外籍教师(无中国国籍)D. 父母都是中国人的海外华侨(未放弃中国国籍)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 (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人身自由权C. 财产所有权D. 文化教育权下列哪一项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基本义务? ( )A. 纳税B. 服兵役C. 劳动D. 遵守公共秩序小红的父母离婚后,父亲拒绝支付小红的抚养费和教育费。小红父亲的行为主要侵犯了小红的( )。A. 人身自由权B. 生命健康权C. 受教育权和被抚养权D. 财产继承权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 )。A. 军人的职责B. 国家领导人的责任C. 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D. 警察的义务下列行为中,属于学校保护的是: ( )A. 父母督促孩子完成作业B. 社区组织未成年人参观博物馆C. 学校开展预防校园欺凌讲座D. 政府拨款改善学校教学设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 )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A. 14B. 16C. 18D. 20小华在网上看到一则“转发有奖”的信息,要求提供家长的银行卡号和密码。小华应该( )。A. 马上转发并填写信息,期待中奖B. 只转发,不填写个人信息C. 不相信,不转发,并告诉家长或老师D. 偷偷用家长的手机试试看四、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3分,共15分)法律的特征包括: ( )A.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 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 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护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 ( )A. 平等权B. 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C. 宗教信仰自由D. 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E. 社会经济权利(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F. 文化教育权利(受教育权、进行科研文艺创作等自由)G. 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答出其中任意四项即可)下列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有: ( )A.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B. 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C.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D. 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E. 依法纳税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的法律法规有: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规定)E.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关规定)当我们作为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寻求保护的途径有: ( )A. 向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求助B. 向老师或学校报告C. 向公安机关(110)、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控告D. 向政府有关部门(如教育部门、民政部门)反映E. 向共青团、妇联、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如拨打12355青少年服务台)请求帮助五、连线题。(将左右两边相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每条线1分,共5分)左边的概念/法律 右边的内容/作用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2. 《未成年人保护法》 B. 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3. 人身自由权 C. 公民享有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权利4. 政治权利 D. 公民的人身、人格尊严和住宅不受侵犯5. 受教育权 E. 既是公民权利也是公民义务F. 协调人际关系,主要靠舆论信念维护六、辨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10分)观点: “小学生年龄小,只要不偷不抢不杀人,就不需要学习法律。” 这个观点对吗?为什么?观点: “遵守法律就是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这个说法全面吗?请结合公民义务谈谈你的看法。七、情境分析题。(共15分)情境一:(7分)小丽是六年级学生,她发现同桌小强最近总是闷闷不乐,身上偶尔还有伤痕。经过询问,小强哭着说是因为父母经常吵架,有时还会打他出气。小丽很担心小强。小强的父母侵犯了小强的什么权利?他们的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哪项保护要求?(3分)小丽可以怎样帮助小强?(至少写出两点,4分)情境二:(8分)小刚在玩一款网络游戏时,收到一个陌生网友发来的信息,声称可以免费赠送游戏里的“极品装备”,但需要小刚提供家长的手机号和验证码。小刚应该相信这个陌生网友并照做吗?为什么?(3分)面对网络上的类似诱惑或陷阱,未成年人应该怎么做?(至少写出两点,2分)小刚的行为和想法可能忽略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网络保护”的哪些要求?(3分)八、实践与思考题。(10分)“我是守法小公民,权利义务记心间”请结合本学期所学知识,完成以下任务:权利树: 画一棵大树(或列表),在树干/中心位置写上“我的基本权利”,然后在树枝/分支上写出至少4项你所知道的中国公民(包括你)享有的基本权利。(4分)(示例:受教育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财产权)义务清单: 列出至少3项你作为小学生应该履行的法律和道德义务。(3分)(示例:遵守校纪校规、尊敬师长、努力学习、爱护公物、遵守交通规则)行动宣言: 选择上面列出的一项权利和一项义务,写一句话说明你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珍惜这项权利并履行这项义务。(3分)(示例:珍惜受教育权:我每天都会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履行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在公共场所我会自觉排队,不大声喧哗,遵守规则。)答案部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行为, 权利, 关系宪法, 基础, 依据 (或:根基、准则等)十八 (18)唯一, 终身不变义务监护, 抚养 (或:保护、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 学校, 社会, 网络, 政府, 司法 (答出任意五个即可)网络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法律与每个公民相关,从小就要学习)√× (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侵犯的是受教育权)× (言论自由不是绝对的,需遵守法律,不损害他人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任何年龄的公民都有遵守法律的义务)× (违反《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BCCBC (劳动) / (受教育权也是,但选项未列出)CCCB (16)C四、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A, B, C (D是道德的特征)A, B, C, D, E, F, G (答出其中四项即可,多答正确不扣分)A, B, C, D, E (都是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A, B, C, D, E (都包含保护未成年人的条款或精神)A, B, C, D, E (都是有效的求助途径)五、连线题。(每条线1分,共5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 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未成年人保护法》 ———— A. 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人身自由权 ———— D. 公民的人身、人格尊严和住宅不受侵犯政治权利 ———— C. 公民享有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权利受教育权 ———— E. 既是公民权利也是公民义务六、辨析题。(每题5分,共10分)判断: 错。(1分)理由: (4分)法律不仅规定禁止性行为(如偷抢杀),也规定人们的权利(如受教育权、人身自由权)和义务(如遵守交通规则、爱护公物)。小学生学习法律,有助于从小树立法治观念,了解自己的权利(如受保护权、受教育权),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如防范侵害、拒绝不良行为)。学习法律能帮助小学生明确基本的行为规则和底线(如诚信、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知道什么是法律允许做的、要求做的和禁止做的,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做守法小公民。因此,小学生学习法律非常必要。判断:不全面。(1分)理由: (4分)“遵守法律就是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这句话只强调了公民义务中不作为的一面(即不违法)。公民的义务还包括积极作为的一面,即法律要求必须做的事情。例如:遵守法律和公共秩序。依法纳税(达到条件时)。依法服兵役(符合条件时)。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公民有劳动的义务(有劳动能力时)。公民有受教育的义务(适龄儿童少年)。因此,全面履行公民义务,既要“勿以恶小而为之”(不做法律禁止的事),也要“勿以善小而不为”(积极履行法律要求做的事)。七、情境分析题。(共15分)情境一:(7分)侵犯权利与违反保护要求: (3分)侵犯权利: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或免受家庭暴力权)。违反保护要求:家庭保护(父母应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帮助措施: (每点2分,共4分) 示例:安慰小强,告诉他这不是他的错,父母打人是不对的。鼓励小强向信任的老师、其他长辈(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学校心理老师寻求帮助。在征得小强同意后,小丽可以告诉班主任老师情况,请老师介入帮助。如果情况严重(如经常性殴打),可以建议小强或由小丽(在老师指导下)拨打未成年人保护热线(如12355)或向公安机关报告。情境二:(8分)应该相信吗?为什么? (判断1分,理由2分,共3分)答:不应该相信。理由:这是一种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或信息窃取手段)。索要家长手机号和验证码通常是为了盗取账户信息、进行转账或其他非法活动。天上不会掉馅饼,“免费送极品装备”往往是诱饵。应该怎么做? (每点1分,共2分) 示例:不轻信陌生网友的“免费赠送”、“中奖”等信息,尤其是索要个人信息(姓名、住址、电话、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或要求转账的。不点击不明链接,不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立即拒绝并拉黑该网友,必要时向游戏平台举报。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寻求他们的建议和帮助。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在网上透露个人和家庭信息。忽略了“网络保护”的要求: (3分)忽略了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有责任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预防其沉迷网络。忽略了未成年人自身应提高网络素养,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学会辨别不良信息和抵制网络诱惑。忽略了应警惕网络诈骗,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轻易向陌生人提供敏感信息。八、实践与思考题。(10分)评分标准: 内容正确、具体、可行,体现对权利义务的理解。权利树: (4分)画出树或列表基本结构(1分)。写出4项基本权利(每项0.75分,共3分)。权利名称正确即可,如:受教育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财产权、休息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等。义务清单: (3分)列出3项义务(每项1分)。义务需合理、具体,如:遵守校纪校规、尊敬师长、努力学习(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爱护公物、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孝敬父母(家庭美德/道德义务)、不说谎(诚信)等。行动宣言: (3分)选择一项权利和一项义务(1分)。说明具体行动(2分):行动需清晰、可行,体现珍惜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识。示例:珍惜人身自由权:我会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不在危险的地方玩耍,遇到他人限制我自由的情况会大声呼救或求助。履行遵守交通规则的义务:我过马路时一定走斑马线,看红绿灯,不翻越护栏。珍惜财产权:我会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尊重他人的财物,不随意拿取他人物品。履行爱护公物的义务:不在课桌椅、墙壁上乱涂乱画,轻关轻放门窗,爱护学校的图书和体育器材。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13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