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A.人面鱼纹盆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
骆驼载乐俑
D.货郎图(局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6.如图是唐·背釉凤首龙柄壶,它新奇的造型,是受到了波斯的鸟首壶、希腊莨苕、
项是符合题意的。
印度绑人等彩响。这表明唐代()

1、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必备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在历史上褒贬
A.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不一,有人说大运河的开通是导致隋朝灭亡的原因,有人评价大运河的开通“其为
B.文学艺术丰富多彩
利也博哉!”从“唯物”的角度出发,对大运河修建正确全面的评价是()
C.昂扬进取积极向上
A.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B.虽劳民伤财,但功在千秋
D.开放包容兼收并蓄
C.推动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使人民付出沉重代价
7.“它是唐末以来蒂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南方地区改局相对稳定,经
2.2024年央视春晚节目《山河诗长安》联动《长安三万里》,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确
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一时期,虽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
“万人将进酒”的盛世大唐风采。小明想从历史书中了解唐朝鼎盛时期,他首先应
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它指的是()
该查找的章节是()
A.五代十国B.明消时期C.魏晋南北朝
D.辽宋夏金
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8.宋朝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
G
3.九品中正制下大叔举握在门阀贵族手中,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
熙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句表达了诗人()
面。隋朝统一全国后,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下选士的标准不再是门
A.对南宋偏安江南的不满
B.对岳飞抗金的痛恨
阀望族,而是霜由考试通过才学水平的竞争而获得的成绩。这表明科举制()
C.对宋朝商业发展的肯定
D.对八股取士的批判
A.有利于公平地选拔人才
B.适应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9.《全球通史》谈到:“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
C.推动了教有的发展
D。加强了中央集权
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文中“商业革命”指()
4.有记挨描述唐朝的生产工具时说,“如纺车,经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简,
A.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
B.出现了商帮
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它描述的是如图哪一生产工具?(
C.流通领域出现了纸币
D.手工业工场涌现
10.右图为1111年的《北宋形势图》。其A、B分别代表的政权是()
A.楼车
B.曲镀犁
C.筒车
D.秧马
5.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
a三a她
会风气的是()
图一《北宋形势图1111年)
A.金西夏
B.辽西夏
C.蒙古西夏
D.辽金
【七年级历史试题共8页】第1页
【七年级历史试愿共8页】第2页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参考答案
28.(1)三省六部制;唐太宗。(2 分)
(2)措施:行政权: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设通判,分知州的权力;(2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财权: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赋税收归中央)(2 分)
答案 B C A C C D A A C B B A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3)明朝;废除了丞相,权分六部(2 分)
答案 B A D D C B C D B A D C
(4)雍正帝,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达到封建社会的顶峰)(4 分)
二.材料分析题(共 50 分,26 题 12 分,27 题 12 分,28 题 12 分,29 题 14 分) 26.(1)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2 分)特点:民族友好往来;民族关系和睦;民族交融等(双 29.(1)特点:政府出面招生(或自由报考、公开考试等)。(2 分)积极作用:为草野寒酸
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2 分)贡献: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武则天创立 向交流、双向学习、兼容并包、平等团结、和平交往等)。(2 分)
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答创立进士科和殿试制度即可,2 分) (2)措施:在东南地区设澎湖巡检司;在云南设置行省;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吐蕃(在西藏地
(2)政策:崇文抑武。(2 分)局面: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2 分) 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2 分)
(3)原因:应试人为了能被录取,只会死读经书,不讲实际学问,考中后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 (3)组织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册封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平定噶尔丹(准噶
者。(2 分)原因:加强思想控制,强化皇权。(2 分) 尔部)叛乱;设台湾府。(两个即可,4 分)
(4)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制度的创新与完善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
的凝聚力。(言之成理即可,2 分)
27.(1)玄奘西行天竺,学习佛教文化;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关键点在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4 分)
(2)印刷术——对人类文明地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火药——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指南针——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
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2 分)(任写一个)
(3)闭关锁国;(2 分)
使中国落伍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导致当时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2 分)
(4)开放则兴,闭关则衰;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外来先进文化;交流促进进步等。(言之成理
即可,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