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祝福》课堂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祝福》课堂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资源简介

《祝福》课堂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一、基础积累
1. 《祝福》的作者是______,原名______,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除本文外,还有小说集《 》《 》,散文集《______》等 。
2. 小说中描写的“祝福”是绍兴地区的一种______,在______(时间)举行 ,人们通过这种仪式来______。
3. 小说以______为线索,通过描写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揭示了______的本质,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反映出旧社会中广大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
二、字词注音
1. 寒( ) 2. 踌蹰( ) 3. 拓( ) 4. 监( )
5. 惴( ) 6. 俨( )
三、选择题
1.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踌躇 怨府 寒喧 百无聊赖
B. 利害 缪种 俨然 话不投机
C. 呜咽 鄙薄 诡秘 沸反盈天
D. 惊惶 窈陷 拆罪 瘦消不堪
2.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分别代表了他前期和中期的思想和艺术追求,《祝福》就收录在《彷徨》中 。
B. 中国现代文学是指从1917年新文化运动开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的文学,鲁迅、郭沫若、茅盾等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
C. 鲁迅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以笔为武器,批判社会现实,揭示国民性的弱点。
D. 《祝福》是一篇短篇小说,它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展开叙述,使故事更具客观性。
3. 下列对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对鲁镇祝福景象的描写,渲染了一种热闹祥和的氛围,为祥林嫂的出场做铺垫,同时也与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形成鲜明对比。
B.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这段环境描写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也暗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们的麻木。
C. 小说中多次描写雪,如“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既烘托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也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D. 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如“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主要是为了表现鲁四老爷的文化修养和高雅情趣。
4. 下列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祥林嫂是一个勤劳、善良、质朴的劳动妇女,她命运悲惨,多次遭受打击,但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
B. 鲁四老爷是封建礼教的代表人物,他自私、冷漠、顽固,对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不仅不同情,反而百般歧视和迫害。
C. “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串联起了整个故事,同时“我”也对祥林嫂的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D. 柳妈是一个和祥林嫂一样的底层劳动妇女,她对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充满同情,在精神上给予了祥林嫂很多帮助 。
5. 下列对小说主题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通过描写祥林嫂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她个人命运的同情和惋惜。
B. 小说主要批判了鲁四老爷等封建礼教的维护者,揭露了他们的虚伪和丑恶 。
C. 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对劳动妇女的迫害,以及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愚昧。
D. 小说意在呼吁人们关注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提倡社会公平和正义。
四、课内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
1. 文中描写“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这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2. 从对鲁四老爷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
3. “我”回到故乡鲁镇,“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我”和鲁四老爷为什么“谈话总不投机” ?
4. 这几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5. 小说中多次出现“旧历”,如“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这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案
一、基础积累
1. 鲁迅;周树人;呐喊;彷徨;朝花夕拾
2. 祭祀习俗;旧历年底;祈求来年的好运和幸福
3. 祝福;封建礼教吃人的
二、字词注音
1. xuān
2. chóu chú
3. tà
4. jiàn
5. zhuì
6. yǎn
三、选择题
1. C 【解析】A项“寒喧”应为“寒暄”;B项“缪种”应为“谬种”;D项“拆罪”应为“折罪”,“瘦消不堪”应为“瘦削不堪” 。
2. D 【解析】《祝福》是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展开叙述的 。
3. D 【解析】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鲁四老爷的迂腐、守旧以及他作为封建礼教卫道士的本质,并非表现他的文化修养和高雅情趣 。
4. D 【解析】柳妈虽然也是底层劳动妇女,但她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很深,她给祥林嫂讲阴司的故事,使祥林嫂精神上受到更大的打击,并没有在精神上给予祥林嫂帮助 。
5. C 【解析】A选项表述片面,小说不仅仅是对祥林嫂个人命运的同情;B选项只强调了对鲁四老爷的批判,没有全面涵盖小说主题;D选项“呼吁社会公平和正义”并非小说主要表达的主题 。
四、课内阅读理解
1. ①渲染了新年将临的氛围,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特定的时间背景。②以热闹的爆竹声和火药香,与下文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祥林嫂命运的凄凉。③这种热闹喜庆的氛围也暗示了社会的冷漠,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却对祥林嫂的悲惨遭遇视而不见。
2. 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迂腐、守旧、顽固,是封建礼教的代表人物 。从“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可以看出,他思想守旧,对新思想、新事物持排斥态度,还停留在批判康有为的旧观念中 。同时,他对“我”的态度也很冷淡,只是简单寒暄后就无话可说,表现出他的冷漠和与人交往的隔阂。
3. ①“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与鲁四老爷的封建守旧思想格格不入 。②鲁四老爷大骂新党,而“我”的思想和新党有一定关联,这使得我们在思想观念上存在巨大差异,导致谈话无法深入 。③鲁四老爷的迂腐和顽固,使他难以接受新的思想和观点,而“我”又无法认同他的封建思想,所以谈话总不投机。
4. 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②通过对鲁四老爷和故乡人们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状态,暗示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③“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引出了对祥林嫂故事的叙述,同时“我”的态度和情感也为全文奠定了基调。
5. ①“旧历”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传统的农历时间,突出了鲁镇的传统习俗和封建氛围 。②强调“旧历”,暗示了中国社会在辛亥革命后,封建传统依然根深蒂固,人们的思想观念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③“旧历”也象征着封建礼教和旧制度,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深化了小说批判封建礼教的主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