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晨昏诺日朗》课堂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晨昏诺日朗》课堂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资源简介

《晨昏诺日朗》课堂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一、基础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 《晨昏诺日朗》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化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散文集《________》《山居笔记》等。
2. 诺日朗瀑布位于________,是中国大型钙化瀑布之一,其名字在藏语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
3. 本文通过作者对诺日朗瀑布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不同时段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诺日朗瀑布雄浑、瑰丽的自然之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___________之情。
二、字词运用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山jǐ( ) cáo( )杂 guǎng( ) 粗犷 晶莹tī( )透
天lài( ) 步( )duó 深suì( ) 奔放不jī( )
三、选择题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先写黄昏时初见诺日朗瀑布,后写清晨再次观赏,时间线索清晰,展现了瀑布不同时段的独特魅力。
B. 文章对诺日朗瀑布声音的描写细腻生动,从最初的如叹息般的细微声响,到后来震天撼地的轰鸣,层次感十足。
C. 作者将诺日朗瀑布比作“群龙飞舞”,是为了突出瀑布水量小,形态优美。
D. 诺日朗瀑布的源头是一片平静的湖水,这体现了大自然动静相生的奇妙。
2.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木丛中流出来,突然跌入深谷,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
B. 诺日朗瀑布如一条奔腾的巨龙,呼啸着,咆哮着,向山谷深处奔去。
C. 那轰鸣声,仿佛是千军万马在奔腾,气势磅礴。
D. 远处的诺日朗瀑布像是大地奏响的雄浑乐章,震撼人心。
3. 以下对文中描写诺日朗瀑布的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云雾迷蒙的天上,仿佛是裂开了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中汹涌而下”,运用想象,生动展现瀑布源头的壮观。
B. “奔泻的瀑布中,迸射出千万道金红色的光芒,这是从对面山上射过来的早霞”,从视觉角度描绘了晨雾中瀑布的奇幻色彩。
C. “大瀑布跟前实在不是久留之地,因为空气中充满浓密的水雾,使人难以呼吸”,间接表现了瀑布气势过于磅礴,让人难以承受。
D. “平静的湖水如同一块硕大无朋的翡翠,绿得透明而深邃”,运用比喻,突出湖水的碧绿与深邃,与瀑布的磅礴形成鲜明对比,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四、课内阅读理解
(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沿着湿漉漉的林间小道,我一步一步走近诺日朗。那轰鸣的水声也越来越大,迎面飘来的水雾也越来越浓。等走到瀑布跟前时,头发、脸和衣服都湿了。这时抬头仰观大瀑布,才真正领略到了那惊天动地的气势。云雾迷蒙的天上,仿佛是裂开了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中汹涌而下,浩浩荡荡,洋洋洒洒,一落千丈,在山谷中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此时诺日朗的形象和声音,吻合成一个气势磅礴的整体。站在这样的大瀑布面前,感觉自己只是漫天飘漾的水雾中的一颗微粒。我想起许多年前在雁荡山看瀑布时的情景,站在著名的大龙湫瀑布跟前,产生的联想是在看一条巨龙被钉在崖壁上挣扎。此刻,却是群龙飞舞,自由的水之精灵在宁静的山谷中合唱出一曲震撼天地的壮歌,使人的灵魂为之颤栗。面对这雄浑博大、激情横溢的自然奇景,人是多么渺小,多么驯顺!
1. 这段描写诺日朗瀑布的文字,从哪些角度表现其“气势磅礴”?
2. 文中为什么提到“许多年前雁荡山看瀑布时的情景”?
3. “此刻,却是群龙飞舞,自由的水之精灵在宁静的山谷中合唱出一曲震撼天地的壮歌”,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然而,大瀑布跟前实在不是久留之地,因为空气中充满浓密的水雾,使人难以呼吸。赶紧往后退,退入林间小道。走出一段再往后看,诺日朗竟然面目一新:奔泻的瀑布中,迸射出千万道金红色的光芒,这是从对面山上射过来的早霞。飘忽的水雾又把这些光芒糅合在一起,缤纷迷眩地飞扬、升腾,形成一种神话般的气氛……这时,远处的山路上传来了欢跃的人声,是早起的游人赶来看瀑布了。
上午坐车上山时,绕过诺日朗背后的山坡,只见三面青山环抱着一大片碧绿的湖水,平静的湖水如同一块硕大无朋的翡翠,绿得透明而深邃,使人怀疑这究竟是不是水。当地的藏族群众把这样的高山湖泊称为“海子”。陪我来的朋友指着这一湖碧水,不动声色地告诉我:“这就是诺日朗。”
这就是诺日朗 实在难以把这一片止水和奔腾咆哮的大瀑布联系在一起。朋友说的却是事实。三面环山的海子有一面是长长的缺口,这正是大瀑布跌落深谷的跳台,也就是我在谷底仰望诺日朗时看到的那道云雾天外的豁口。走近海子,我发现清澈见底的湖水正在缓缓流动,方向当然是那一道巨大的豁口。这汇集自千峰万壑的高山流水,虽然沉静于一时,却终究难改奔腾活泼的性格。诺日朗瀑布,正是压抑后的一次爆发和喷泻。只要这看似沉静的压抑还在,诺日朗的激情便永远不会消退。
1. 文中描写诺日朗瀑布“面目一新”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2. 作者为什么难以将平静的湖水与奔腾咆哮的瀑布联系在一起?
3. 如何理解“诺日朗瀑布,正是压抑后的一次爆发和喷泻。只要这看似沉静的压抑还在,诺日朗的激情便永远不会消退”这句话的含义?
(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落日的余晖淡淡地从薄云中流出来,洒在起伏的山脊上。在金红色的光芒中,山脊上那些松树的轮廓晶莹剔透,仿佛是琥珀和珊瑚的雕塑。眼帘中的这种景象神秘、宁静,像一幅辉煌的油画。
汽车在无人的公路上疾驰,我的目标是诺日朗。路旁树林里忽然飘出水声,开始声音不大,如同一种气韵,悠长的叹息从极远的地方飘过来。声音渐渐响起来,先是如急雨打在树叶上,嘈杂而清脆。继而如狂风卷过树林时发出的呼啸,很快这响声便发展成震天撼地的轰鸣。给人的感觉是路边的丛林中正奔跑着千军万马,人马的嘶鸣和呐喊从谷中冲天而起,在空气中扩散弥漫,笼罩了暮色中的天空和山林。
1. 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诺日朗瀑布的声音变化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文中描写落日余晖下的山脊和松树,有什么作用?
3. 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前往诺日朗瀑布途中的心情是怎样的?
答案解析
一、基础积累
1. 余秋雨;文化苦旅
2. 九寨沟;男神
3. 黄昏;清晨;赞美与敬畏
二、字词运用
1. 脊;嘈;犷;剔;籁;踱;邃;羁
三、选择题
1. C。作者将诺日朗瀑布比作“群龙飞舞”是为了突出瀑布气势磅礴、雄浑壮观,而非水量小,C选项理解错误。
2. A。A项是对瀑布形态的直接描写,没有使用修辞手法;B、C、D项分别把瀑布比作巨龙、千军万马、雄浑乐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3. D。“平静的湖水如同一块硕大无朋的翡翠,绿得透明而深邃”,运用比喻,突出湖水的碧绿与深邃,与瀑布的磅礴形成鲜明对比,运用的是对比手法,而非动静结合,D选项分析错误。
四、课内阅读理解
(一)
1. 从听觉角度,描写了瀑布轰鸣声由小变大;从触觉角度,写走近瀑布时头发、脸和衣服被水雾打湿;从视觉角度,描绘了瀑布如天水从巨大豁口汹涌而下、水花飞扬的壮观景象;从心理感受角度,写站在瀑布前感觉自己渺小,灵魂颤栗。
2. 通过联想比较,将雁荡山大龙湫瀑布比作被钉在崖壁上挣扎的巨龙,而诺日朗瀑布是群龙飞舞,突出诺日朗瀑布雄浑激越、奔腾宣泄的特点,使读者对诺日朗瀑布的印象更深刻 。
3.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瀑布比喻成“群龙”,形象地写出瀑布气势磅礴、动态感强烈的特点;赋予瀑布中的水以“自由” “合唱”等人的行为,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诺日朗瀑布由衷的赞美之情。
(二)
1. 描绘出清晨阳光照耀下诺日朗瀑布奇幻、美丽的景象,丰富了瀑布的形象,增添了瀑布的神秘色彩,也表现出作者对瀑布不同景象的惊叹与赞美。
2. 因为两者呈现出的状态截然不同,湖水平静、深邃,像一块安静的翡翠;而瀑布奔腾咆哮、气势磅礴,巨大的反差让作者难以将它们联系起来。
3. 诺日朗瀑布的水源是看似平静的湖水,湖水的平静如同一种压抑,而瀑布的奔腾是这种压抑后的爆发。只要湖水不断汇聚,这种“压抑”就会一直存在,瀑布也就会一直保持奔腾的激情,永不停息,表达了大自然强大的生命力和永恒的活力。
(三)
1. 作者运用了比喻和由远及近、从小到大的顺序来描写声音变化。先把瀑布声音比作悠长的叹息,再比作急雨打叶、狂风呼啸,最后比作千军万马奔跑、嘶鸣和呐喊。好处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瀑布声音逐渐变大、气势逐渐增强的过程,让读者如临其境,更真切地感受到瀑布的磅礴气势。
2. 描写落日余晖下的山脊和松树,营造出神秘、宁静的氛围,与后文瀑布的震天撼地的轰鸣形成鲜明对比,以静衬动,突出瀑布声音的震撼力,也为下文写瀑布作铺垫。
3. 可以看出作者充满期待、兴奋好奇的心情。从“我的目标是诺日朗”以及对沿途景色和瀑布声音变化的细致描写,能感受到作者对即将见到的诺日朗瀑布满怀憧憬,被途中的景象深深吸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