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六年级暑假月考测试卷:第一至第二单元(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小丽想研究成年人每天不同时段的体温变化情况,他测量了本周一爸爸和妈妈五个不同时段的体温,她可以选择用( )来呈现爸爸妈妈的体温数据。A.复式条形统计图 B.复式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2.求粉刷大厅的圆柱形柱子需要多少涂料,要求出柱子的( )。A.体积 B.表面积 C.侧面积 D.底面积3.如图,将一个圆柱形油桶平躺着从卡车尾部滚动到卡车车厢前端,油桶滚动的路程长( )米。A.11.904 B.11.304 C.10.704 D.无法确定4.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与底面直径之比为( )。A. B. C. D.5.一个圆锥的体积是75.36立方分米,底面半径是4分米,这个圆锥的高是( )分米。A. B. C.24 D.726.一个圆锥的体积是2.4立方分米,高6分米,底面积是( )平方分米。A.0.4 B.0.8 C.1.2 D.47.李晓红放学后先到书店买书,再回家。下面两图记录了她的行程。李晓红从学校到家一共用了( )分钟。A.30 B.36 C.32 D.288.把一个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A.159.48 B.169.56 C.56.52 D.1449.把一根底面半径是2厘米的圆柱形木材截成两段(如图),表面积( )。A.增加12.56平方厘米 B.增加25.12平方厘米 C.增加6.28平方厘米 D.不变10.把一个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圆柱的体积是正方体体积的( )。A.78.5% B.21.5% C.二、填空题11.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8立方厘米,把它削成一个等底等高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12.今年“购物节”预售期间,某仓储中心自动分拣系统小时可分拣万件货物。照这样计算,该自动分拣系统分拣1万件货物要( )小时,8小时可分拣( )万件货物。如果要统计该仓储中心某天分拣的食品类货物占当日货物总数的百分比情况,选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13.完成下面“实验报告”中的有关计算与分析。实验报告内容:测量家中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的滴水情况。方法:用底面直径为6厘米的圆柱形玻璃杯放在水龙头下面接水。测量:1分钟滴水40次,5分钟玻璃杯内水面的高度为2厘米。计算:1小时滴水( )毫升,1昼夜滴水( )升。(用π表示结果)14.一个转盘涂了三种颜色(如图),涂红色的部分占转盘的,涂蓝色的部分占转盘的( )%。15.一个近似圆锥形状的野营帐篷,它的底面半径是2米,高是2.4米。这个帐篷的占地面积是( )平方米,帐篷的空间是( )立方米。16.先把下面的统计表补充完整,再填空。班级 植树棵数 成活棵数 成活率四(1)班 75 ( ) 96%四(2)班 ( ) 49 98%(1)两个班一共植树( )棵,成活率是( )。(2)如果想清楚地看出两个班植树成活的棵数占总棵数的百分之几,选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17.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两场体育盛会向世界展现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国家形象,体现了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实验小学为了解学生对冬奥会的了解程度,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了统计,绘制了下面尚不完整的统计图。(1)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有( )名。(2)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中,“基本了解”的有( )人。扇形图中“基本了解”部分的扇形的圆心角是( )°。(3)在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中,“不了解”的学生占( )%。(4)在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中,“了解”的学生占( )%。18.图中土豆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也就是( )立方分米,如果把该土豆完全浸没到一个底面积是0.4平方分米,高1分米的装有适量水的长方体容器中,水面会上升 ( )分米。19.如图,木匠王师傅将三个棱长为2分米的小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并用木胶粘牢。如果粘黏部分厚度不计,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王师傅把这个长方体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三、判断题20.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六年级的男、女生人数与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其中男生人数占整个圆的,女生人数占整个圆的。( )21.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4倍。( )22.军军绘制的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反映各年级人数与学校总人数的关系。( )23.一个圆锥的体积是6.28立方米,底面积是4平方米,这个圆锥的高是1.57米。( )四、计算题24.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25.计算圆锥的体积。(单位:厘米)五、作图题26.倡导低碳生活,从绿色出行做起。王华在小区进行了“我喜欢的出行方式”的随机调查,并将结果绘制成如下的统计图(每人只选一项)。(1)根据以上信息,请将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王华一共随机调查了( )人。(3)本次调查中,步行的人数比乘私家车出行的人数少( )%。(4)如果全小区有3000人,估计选择步行出行的有( )人。六、解答题27.甲、乙两个工人制作圆锥。甲用一个圆柱形的木头削出了一个最大的圆锥,乙把一个圆柱形的钢坯熔铸成了一个最大的圆锥。下面是他们的对话,你认为他们俩谁说得不对?说明你的理由。我用的圆柱形木头的体积比制作出的圆锥体积多我制作的圆锥的体积与圆柱形钢坯的体积相等。28.今年6月22日是端午节,某小学在节前就学生对端午节文化习俗了解情况进行了随机调查,了解程度分为:A很了解、B比较了解、C了解较少、D不了解;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下图所示不完整的统计图。 (1)在实际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中,下面方法中( )是最好的。A.以一个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 B.从每个班中随机抽10名学生调查C.以学校合唱队成员为调查对象 D.选一些对端午节文化习俗有了解的学生(2)本次共调查了( )人,对端午节文化习俗“不了解”的占总人数的( )%。(3)本次调查的学生中对端午节文化习俗“了解较少”的有( )人。请根据数据用直条(直条内画上斜线)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4)如果这所小学共有学生2000人,你估计全校学生对端午节文化习俗“比较了解”的大约有( )人。29.赵师傅要把一个正方体木块(如下图),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0.王阿姨从单位下班先到菜场买菜,再回家。下面图①和图②记录了她的行程。(1)王阿姨从单位下班,先买菜再回家,一共用了多少分钟?(2)王阿姨买菜后步行回家时,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31.某种子培育基地用A、B、C、D四种型号的小麦种子共4000粒进行发芽实验,从中选出发芽率高的种子进行推广。通过实验得知,C型号种子的发芽率为98%,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1和图2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1)计算用于实验的D型号种子数是多少?(2)先计算出C型号种子发芽的粒数,然后将图2的统计图补充完整。《六年级暑假分层测试卷:第一至第二单元(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B C A C C A B A1.B【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详解】小丽想研究成年人每天不同时段的体温变化情况,他测量了本周一爸爸和妈妈五个不同时段的体温,她可以选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来呈现爸爸妈妈的体温数据。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2.C【分析】因为圆柱形柱子的上、下底面不用粉刷,只需粉刷圆柱的侧面,那么求粉刷大厅的圆柱形柱子需要多少涂料,要先求出粉刷的面积,也就是求圆柱的侧面积,据此解答。【详解】求粉刷大厅的圆柱形柱子需要多少涂料,要求出柱子的侧面积。故答案为:C3.B【分析】卡车车厢的长是11.904米,油桶的底面半径是0.6米,车厢后面的挡板已经打开,用车厢的长减去油桶的底面半径就是油桶滚动的路程。【详解】11.904-0.6=11.304(米)油桶滚动的路程长11.304米。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圆的特征及应用。4.C【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等于圆柱的高,设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a,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周长=π×直径;求出底面周长,即圆柱的高,再根据比的意义,用圆柱的高∶底面直径,即可解答。【详解】设圆柱的底面直径是a。周长:π×a=aπ圆柱的高∶直径:aπ∶a=(aπ÷a)∶(a÷a)=π∶1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与底面直径之比为π∶1。故答案为: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明确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即圆柱的高与圆柱的底面周长相等;5.A【分析】圆锥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高=体积÷底面积÷,代入数据,即可解答。【详解】75.36÷3.14÷42÷=24÷16×3=×3=(分米)一个圆锥的体积是75.36立方分米,底面半径是4分米,这个圆锥的高是分米。故答案为:A【点睛】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C【分析】已知圆锥的体积是2.4立方分米,高6分米,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Sh可知,圆锥的底面积S=3V÷h,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出圆锥的底面积。【详解】2.4×3÷6=7.2÷6=1.2(平方分米)底面积是1.2平方分米。故答案为:C7.C【分析】通过观察扇形统计图可知,从书店步行回家用的时间占总时间的四分之一,那么从学校坐公交车到书店以及在书店买书用的时间就是从书店步行回家所用的时间3倍。据此可以求出步行回家的时间,再加上从学校坐公交车到书店以及在书店买书用的时间即可求解。【详解】24÷3+24=8+24=32(分钟)所以:李晓红从家到学校一共用了32分钟。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相关实际问题。8.A【分析】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都等于正方体棱长,削去部分的体积=正方体体积-圆锥体积,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圆锥体积=底面积×高÷3,据此列式计算。【详解】6×6×6-3.14×(6÷2)2×6÷3=216-3.14×32×6÷3=216-3.14×9×6÷3=216-56.52=159.48(立方分米)削去部分的体积是159.48立方分米。故答案为:A9.B【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截成两段,则增加两个切面的面积,所以增加两个半径是2厘米圆的面积,根据圆的面积公式:面积=π×半径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详解】3.14×22×2=3.14×4×2=12.56×2=25.12(平方厘米)把一根底面半径是2厘米的圆柱形木材截成两段,表面积增加25.12平方厘米。故答案为:B10.A【分析】假设正方体棱长是2分米,把正方体削成最大的圆柱,则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都等于正方体的棱长2分米;根据正方体体积公式,计算出正方体的体积;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体积;再用圆柱的体积除以正方体的体积,即可求出圆柱的体积是正方体体积的百分之几。【详解】假设正方体棱长是2分米。2×2×2=4×2=8(立方分米)2÷2=1(分米)3.14×12×2=3.14×1×2=6.28(立方分米)6.28÷8×100%=0.785×100%=78.5%所以,圆柱的体积是正方体体积的78.5%。故答案为:A11.12【分析】根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可知: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所以据此用18×=6立方厘米即可求出圆锥的体积,再用圆柱的体积减去圆锥的体积就是削去部分的体积。【详解】18-18×=18-6=12(立方厘米)削去部分的体积是12立方厘米。12. 30 扇形【分析】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即可求出这种自动分拣系统的工作效率,再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代入数据可解第一问;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代入数据可解第二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其作用是能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折线统计图: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并用折线的上升和下降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其作用是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以一个圆的面积表示物体的总数量,以相应的扇形面积表示各有关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数。其作用是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由题意统计该仓储中心某天分拣的食品类货物占当日货物总数的百分比情况可知,应选择扇形统计图。【详解】(万件/时)(小时)(万件)今年“购物节”预售期间,某仓储中心自动分拣系统小时可分拣万件货物。照这样计算,该自动分拣系统分拣1万件货物要小时,8小时可分拣30万件货物。如果要统计该仓储中心某天分拣的食品类货物占当日货物总数的百分比情况,选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13. 216π 5.184π【分析】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先求出5分钟滴水的体积,1小时=60分,60÷5=12(个),求出60分钟里有12个5分钟,再用5分钟滴水的体积×12,求出1小时滴水的体积,再化成毫升;1昼夜=24小时,再用1小时滴水的体积×24,再换算成升,即可解答。【详解】1小时=60分钟60÷5=12(个)π×(6÷2)2×2×12=π×32×2×12=π×9×2×12=π×18×12=216π(立方厘米)216π立方厘米=216π毫升1昼夜=24小时216π×24=5184π(毫升)5184π毫升=5.184π(升)1小时滴水216π毫升,1昼夜滴水5.184π升。14.;50【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转盘是360°,涂红色的部分是60°,求涂红色的部分占转盘的分率,用60°÷360°解答;根据图可知,涂蓝色部分是180°,求涂蓝色部分占转盘的百分之几,用180°÷360°×100%解答。【详解】60°÷360°=180°÷360°×100%=0.5×100%=50%一个转盘涂了三种颜色,涂红色的部分占转盘的,涂蓝色的部分占转盘的50%。15. 12.56 10.048【分析】根据圆的面积=,代入数据即可求出帐篷的占地面积;再根据圆锥的体积=,代入数据即可求出帐篷的所占空间。【详解】3.14×2 =3.14×4=12.56(平方米)==0.8×4×3.14=3.2×3.14=10.048(立方米)所以这个帐篷的占地面积是12.56平方米,帐篷的空间是10.048立方米。16.72;50(1)125;96.8% (2)扇形【分析】已知四(1)班植树75棵,成活率是96%,即成活的棵数占植树棵数的96%,把植树棵数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用植树棵数乘96%,求出成活棵数;已知四(2)班成活49棵,成活率是98%,即成活的棵数占植树棵数的98%,把植树棵数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用成活棵数除以98%,求出植树棵数;据此把表格补充完整。(1)把两个班的植树棵数相加,即是两个班一共植树的总棵数。根据“成活率=成活的棵数÷总棵数×100%”,用两个班成活的总棵数除以两个班植树的总棵数,即可求出两个班植树的成活率。(2)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据此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详解】四(1)班成活棵数:75×96%=75×0.96=72(棵)四(2)班植树棵数:49÷98%=49÷0.98=50(棵)填表如下:班级 植树棵数 成活棵数 成活率四(1)班 75 ( 72 ) 96%四(2)班 ( 50 ) 49 98%(1)75+50=125(棵)(72+49)÷125×100%=121÷125×100%=0.968×100%=96.8%两个班一共植树(125)棵,成活率是(96.8%)。(2)如果想清楚地看出两个班植树成活的棵数占总棵数的百分之几,选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17.(1)50(2) 15 108(3)10(4)10【分析】(1)从条形统计图可知,“了解较少”的学生有25人;从扇形统计图中可知,“了解较少”的学生占参加问卷调查学生总数的50%。用25除以50%即可求出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有多少名;(2)“基本了解”的学生占参加调查学生总数的30%,用(1)求出的参加总人数乘30%即可求出“基本了解”的有多少人;整个圆的圆心角是360°,“基本了解”的学生占30%,用360°乘30%即可求出“基本了解”部分的扇形的圆心角;(3)“不了解”的学生有5名,用5除以参加调查的总人数即可解答;(4)把参加调查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1分别减去“基本了解”、“了解较少”和“不了解”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了解”的学生占百分之几。【详解】(1)25÷50%=50(名)(2)50×30%=15(名)360°×30%=108°(3)5÷50×100%=10%(4)1-50%-30%-10%=10%【点睛】本题考查统计图表和百分数的综合应用。从统计图中找出需要的信息并综合运用是解题的关键。18. 200 0.2 0.5【分析】由题意可知:容器中水上升的体积就是这个土豆的体积,然后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详解】800-600=200(毫升)200毫升=200立方厘米=0.2立方分米图中土豆的体积是200立方厘米,也就是0.2立方分米。0.2÷0.4÷1=0.5÷1=0.5(分米)水面会上升0.5分米。【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一般利用“排水法”,把不规则物体放入容器中,上升部分的水的体积等于不规则物体的体积。19. 56 24 6.28【分析】根据题干,粘成后长方体的体积就是这几个正方体的体积之和,而粘成后的表面积减少了2×2=4个正方体的面,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最大的圆锥的底面直径等于小正方体的棱长,圆锥的高是小正方体棱长的3倍,根据半径=直径÷2,圆锥的体积公式,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解。【详解】(平方分米)(立方分米)(立方分米)木匠王师傅将三个棱长为2分米的小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并用木胶粘牢。如果粘黏部分厚度不计,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56平方分米,体积是24立方分米。王师傅把这个长方体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6.28立方分米。20.×【分析】六年级人数只有男生、女生,把男生、女生人数之和看作一个整体,用一整个圆的面积表示,即男、女生人数所占的分率之和是100%。【详解】男、女生人数之和不可能大于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一个整体,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关系,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各部分表示的分率之和是100%。21.×【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再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圆锥的底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4倍,如果高不变,那么圆锥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4倍,据此判断。【详解】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圆锥的底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4倍,如果高不变,那么圆锥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4倍。题干中未指明圆锥的高的变化情况,因此题干中的结论是错误的。故答案为:×22.√【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军军绘制的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反映各年级人数与学校总人数的关系。原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3.×【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可知,圆锥的高=圆锥的体积×3÷底面积,据此解答。【详解】6.28×3÷4=18.84÷4=4.71(米)即一个圆锥的体积是6.28立方米,底面积是4平方米,这个圆锥的高是4.71米;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锥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24.表面积:401.92平方分米;体积:602.88立方分米【分析】分析题目,先根据圆的半径=C÷π÷2求出圆柱的底面半径,再根据圆柱的表面积=2πr2+2πrh,圆柱的体积=πr2h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详解】25.12÷3.14÷2=8÷2=4(分米)3.14×42×2+4×2×3.14×12=3.14×16×2+8×3.14×12=50.24×2+25.12×12=100.48+301.44=401.92(平方分米)3.14×42×12=3.14×16×12=50.24×12=602.88(立方分米)图形的表面积是401.92平方分米,体积是602.88立方分米。25.100.48立方厘米【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把数代入公式即可求解。【详解】3.14×(8÷2)2×6×=3.14×4×4×6×=100.48(立方厘米)所以圆锥的体积是100.48立方厘米。26.(1)见详解(2)150(3)25(4)360【分析】(1)把调查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骑自行车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32%,对应的是48人,求单位“1”,用骑自行人数÷32%,求出调查的总人数;用乘私家车的人数÷调查的总人数×100%,求出乘私家车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用1减去骑自行车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减去乘私家车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减去步行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求出乘公共交通工具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据此补充完整扇形统计图;再用调查总人数×步行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求出步行的人数;用调查总人数×乘公共交通工具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求出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人数,补充完整条形统计图;(2)把调查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骑自行车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32%,对应的是48人,求单位“1”,用骑自行人数÷32%,求出调查的总人数;(3)用步行人数与乘私家车人数的差,除以乘私家车人数,再乘100%,即可求出步行的人数比乘私家车出行的人数少百分之几;(4)用3000×步行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即可求出选择步行出行的人数。【详解】(1)48÷32%=150(人)24÷150×100%=0.16×100%=16%1-32%-16%-12%=68%-16%-12%=52%-12%=40%150×12%=18(人)150×40%=60(人)图如下:(2)48÷32%=150(人)王华一共随机调查了150人。(3)(24-18)÷24×100%=6÷24×100%=0.25×100%=25%本次调查中,步行的人数比乘私家车出行的人数少25%。(4)3000×12%=360(人)如果全小区有3000人,估计选择步行出行的有360人。27.甲,理由见解析【分析】根据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所以圆柱形木头的体积比制作出的圆锥体积多2倍,而乙做法只是改变了形状,体积不变,乙说法正确,据此得解。【详解】甲说得不对。已知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甲说法中的“比制作出的圆锥体积多”是把圆锥体积看作单位“1”,而实际上多的是圆柱形木头体积的,而不是圆锥体积的;乙说法将圆柱形钢坯熔铸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形状改变了,体积不变,乙说得对。(答案合理即可)28.(1)B;(2)400;5;(3)80;(4)800【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从每个班中随机抽10名学生调查最合适;(2)把调查总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百分数除法的意义,用比较了解的人数除以比较了解的人数的百分比,即可求出调查总人数;再根据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再乘100%,则用不了解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再乘100%就是不了解的占总人数的百分比;(3)根据减法的意义,用总人数减A很了解、比较了解、不了解的人数就是了解较少的人数;(4)把2000人看作单位“1”,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2000×40%即可求出全校学生对端午节文化习俗“比较了解”的大约人数。【详解】(1)在实际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中,从每个班中随机抽10名学生调查是最好的。(2)160÷40%=400(人)20÷400×100%=5%本次共调查了400人,对端午节文化习俗“不了解”的占总人数的5%。(3)400-140-160-20=80(人)本次调查的学生中对端午节文化习俗“了解较少”的有80人。如图: (4)2000×40%=800(人)全校学生对端午节文化习俗“比较了解”的大约有800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观察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并且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进行计算、解答和画图。29.56.52立方厘米【分析】正方体内最大的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都等于这个正方体的棱长6厘米,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V圆锥=πr2h即可解答。【详解】×3.14×(6÷2)2×6=×3.14×32×6=3.14×3×6=9.42×6=56.52(立方厘米)答:这个圆锥的体积是56.52立方厘米。【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V圆锥=πr2h,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圆锥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内在联系。30.(1)60分钟(2)80米【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步行回家用的时间占总时间的,坐公交车到菜场和买菜用的时间占总时间的,坐公交车到菜场和买菜共用45分钟,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总时间。(2)首先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出步行回家用的时间,然后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列式解答即可。【详解】(1)分钟)答:一共用了60分钟。(2)分钟)千米米米)答:平均每分钟走80米。【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31.(1)800粒;(2)1372粒;图见详解【分析】(1)由于用语实验的种子数是单位“1”,用1减去各种型号所占的百分率即可求出D型种子所占的百分率,之后用总粒数乘D型号种子占的百分率即可;(2)用4000乘C型号种子的百分率求出其种子数,再乘它的发芽率得出C型号种子的发芽数,最后补充完成统计图即可。【详解】(1)4000×(1-25%-20%-35%)=4000×0.2=800(粒)答:用于实验的D型号种子数是800粒。(2)4000×35%×98%=1400×0.98=1372(粒)统计图如下:【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统计图的绘制以及百分数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已知信息解决实际问题。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