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地表形态的变化 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地表形态的变化 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资源简介

2.2地表形态的变化 练习
一、单选题
丹娘沙丘位于青藏高原雅鲁藏布大峡谷,河谷中夏季云雾缭绕,冬季风力强劲,且水位季节变化大。美丽的沙丘与碧蓝的雅鲁藏布江水、远方的雪山、近处的峻岭、蓝天白云组合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下面左图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右图为“丹娘沙丘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 )
A.冰川堆积 B.流水堆积 C.风力堆积 D.海浪堆积
2.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是( )
A.印度洋海滩 B.青藏高原疏松的土壤
C.塔克拉玛干沙漠 D.附近沙洲和河漫滩
3.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读下面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形成①~④地景观的地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景观中的奇峰怪石为流水堆积作用形成
B.②景观中的地貌为风积地貌
C.③景观为早期受岩浆侵入影响变质的岩层,后抬升至地面形成
D.④景观为壮观的大峡谷,由岩层断裂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5.下列四种现象中,与②景观成因相似的是( )
A.我国西北地区的戈壁 B.华北平原
C.广西桂林石灰岩洞的形成 D.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科考人员在我国西北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亿—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读该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两题。
6.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岩浆活动
7.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
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8.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海拔范围为1000~2000米,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范围达100~200米。读黄土高原某地区景观图,回答问题。
黄土高原面上覆盖的黄土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风力搬运作用
C.风力堆积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
9.读下图,按形成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
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唤起了人们对桂林山水的神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还有( )
A.石芽、漏斗、落水洞 B.石钟乳、石笋、石柱
C.天生桥、石林、洼地 D.溶洞、地下河、峰丛
读“我国某地地表形态和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各题。
12.庐山是(  )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死火山
13.九江至黄梅之间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主要是(  )
A.流水侵蚀—断裂陷落—流水堆积
B.岩浆活动—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岩浆活动—流水侵蚀—断裂陷落
D.流水侵蚀—褶皱弯曲—风力堆积
读部分板块构造示意图,回答下面各题。
14.图中板块共有( )
A.1块 B.2块 C.3块 D.4块
15.图中虚线圈内的板块边界可能位于( )
A.冰岛 B.非洲东部 C.太平洋西岸 D.大西洋西岸
16.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无关的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马里亚纳海沟 C.日本岛弧 D.安第斯山脉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峡谷主要是由构造运动导致地表迅速隆起、河流剧烈下切而形成。下图为太行山某峡谷横剖面示意图。
(1)指出该峡谷的主要形态特征。
(2)推测该峡谷地貌未来的变化趋势。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丹霞地貌分布广泛,类型丰富,成因独特。青海省东部诸多中生代和新生代断陷盆地中广泛分布着陆生红色砂砾岩层,并形成了具有高原特色、形态各异的丹霞地貌景观,其中黄河和湟水谷地两侧以及黄河、湟水支流次一级谷地两侧是丹霞地貌的集中分布区。位于黄河谷地的化隆县拉木峡,分布着典型的丹霞地貌。如图为化隆县拉木峡的“峡谷丹山”地貌剖面图。
(1)简述青海省丹霞地貌的分布特点。
(2)简述化隆县拉木峡丹霞方山的形成过程。
(3)比较我国南方和青海丹霞地貌外力作用的差异。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丹娘沙丘位于西藏自治区米林县丹娘乡。它遥望皑皑的雪峰,背靠葱茏的青山,面对碧蓝的雅鲁藏布江。风力不仅给这里送来了湿润,也成就了一片沙海。下图分别为丹娘沙丘周边地形图、丹娘沙丘景观图。
(1)丹娘沙丘和江心沙洲分别属于什么地貌?丹娘沙丘自河岸向北,沉积物颗粒大小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2)图中A处江心沙洲最终会与河流南岸还是河流北岸相连?试分析原因。
20.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图中甲、乙两地构造地貌的名称及其形成原因。
(2)从板块运动角度,说明①处多岩浆活动的原因。
(3)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丙处易发育成河谷的原因。
《2.2地表形态的变化 练习》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D A B A C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A C C A
17.(1)谷坡陡峻;谷底狭窄;深度大于宽度;河谷呈V形;谷坡发育有孤峰、石柱。
(2)随着流水的下切,峡谷继续加深;两侧谷坡受到地表流水、外力风化侵蚀等作用,谷坡后退,峡谷展宽;孤峰、石柱受到流水、风化侵蚀作用,逐渐变小,最终坍塌消失。
18.(1)分布广泛,不均衡;集中分布在有厚厚红色砂砾岩层的地区和河谷、盆地。
(2)在断陷盆地,碎屑物沉积并逐渐固结,形成厚厚红色砂砾岩;地壳发生抬升、挤压和断裂,形成垂直节理发育的中低山脉;流水沿着岩层裂隙进行侵蚀,随着侵蚀作用的继续,崖壁逐渐变得陡峭,形成丹霞地貌;在重力作用下,岩石发生崩塌,崖壁更加陡峻,形成方山地貌。
(3)南方丹霞地貌:流水下蚀为主要作用,流水溶蚀为次要作用。
青海丹霞地貌:在流水作用的同时,风力侵蚀作用普遍;物理风化和盐风化作用比较强烈。
19.(1)丹娘沙丘属于风积地貌;江心沙洲属于河流堆积地貌。从河岸向北,风力搬运距离加大,沙粒由粗逐渐变细。
(2)与河流北岸相连。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岸侵蚀,北岸堆积;A处江心沙洲位于河流凸岸,北岸堆积作用更强,随着时间推移,最终会与河流北岸相连。
20.(1)构造地貌名称:甲处为背斜谷,乙处为向斜山。
形成原因:甲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形成谷地;乙处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性致密,不易被侵蚀,久之相对高耸形成山岭。
(2)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时,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产生强大的压力,使岩浆上升。
(3)丙地位于断裂破碎地带,岩石松软,易遭到风化和流水侵蚀,在其长期作用下,形成河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