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5.4 分式方程【十二大题型】【北师大版】【题型1 分式方程及其解】 1【题型2 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 2【题型3 由分式方程的增根求字母的值】 3【题型4 由分式方程有(无)解求字母的值】 3【题型5 由分式方程的整数解求字母的值】 3【题型6 由由分式方程解的取值范围求字母的值】 4【题型7 换元法解分式方程】 4【题型8 裂项法解分式方程】 5【题型9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 7【题型10 分式方程的新定义问题】 7【题型11 分式方程的规律探究】 9【题型12 分式方程的阅读材料题】 10知识点1: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题型1 分式方程及其解】【例1】(24-25八年级·河南南阳·期中)给出以下方程:,,,,其中分式方程的个数是( )A.1 B.2 C.3 D.4【变式1-1】(24-25八年级·河北秦皇岛·期中)已知分式方程的解为,则a的值为 .【变式1-2】(24-25八年级·全国·课后作业)下列关于x的方程①,②,③1,④中,是分式方程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变式1-3】(24-25八年级·湖南郴州·期中)已知关于的方程的解为,则关于的方程的解为 .知识点2:分式方程的解法分式方程的解法思路:去分母(乘分母最小公倍数)将分式方程先转化为整式方程,再按照整式方程的技巧求解方程。分式方程解方程的步骤:①利用等式的性质去分母,将分式方程转换为整式方程②解整式方程③验根--检验整式方程解得的根是否符合分式方程④作答【题型2 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例2】(24-25八年级·湖南常德·期中)关于x的方程的解与方程的解相同,求a的值.【变式2-1】(24-25八年级·山东烟台·期中)已知分式 (m,n为常数)满足表格中的信息,则的值为 .x的取值 4 a 16分式的值 无意义 0 b【变式2-2】(24-25八年级·河南周口·期末)小明写出下列四个方程:①;②;③;④.其中有解的是 填写序号即可【变式2-3】(24-25八年级·河南南阳·期中)如图是小丽同学完成的一道作业题.结合小丽作业,完成下列问题:小丽作业: 解方程:. 解:去分母,得, 去括号,得,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1)小丽解方程的结果“”是不是原方程的解?请写出判断过程.(2)解方程.并判断所求“结果”是不是原方程的解,简要说明理由.(3)反思以上过程,你有什么疑问或建议请写下来(一条即可).【题型3 由分式方程的增根求字母的值】【例3】(24-25八年级·河北邢台·阶段练习)关于的分式方程.(1)若方程的根为,则 ;(2)若方程有增根,则【变式3-1】(24-25八年级·吉林·期中)若关于x的方程有增根,则a的值为 .【变式3-2】(24-25八年级·四川眉山·期中)若分式方程有增根,则的值为( )A. B. C. D.或【变式3-3】(24-25八年级·湖南娄底·期中)若关于的分式方程有增根,求的值.【题型4 由分式方程有(无)解求字母的值】【例4】(24-25八年级·江苏无锡·期中)若解关于x的方程时,该方程有解,则m (填满足条件).【变式4-1】(24-25八年级·北京顺义·期中)当 时,方程无解.【变式4-2】(24-25八年级·湖南岳阳·期中)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解,则满足 .【变式4-3】(24-25八年级·四川绵阳·开学考试)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无解,则的值为 .【题型5 由分式方程的整数解求字母的值】【例5】(24-25八年级·重庆·开学考试)已知关于x 的分式方程有整数解,且关于y 的不等式组有解且至多5个整数解,则所有满足条件的整数a 的值之和为 .【变式5-1】(24-25八年级·湖南永州·期中)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正整数解,则整数m的值是( )A.2 B.5 C.2或5 D.5或7【变式5-2】(24-25八年级·重庆·阶段练习)如果关于的不等式组无解,且关于的分式方程的解为非负整数,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的和为 .【变式5-3】(24-25八年级·重庆沙坪坝·期末)若关于y的分式方程的解为整数,且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满足条件的整数a的值为( )A. B.4 C. D.4或【题型6 由由分式方程解的取值范围求字母的值】【例6】(24-25八年级·吉林·期中)若关于的分式方程的解是正数,求的取值范围.【变式6-1】(24-25八年级·福建泉州·期中)关于的分式方程的解为非正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变式6-2】(2024八年级·全国·专题练习)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非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变式6-3】(24-25八年级·山东淄博·期中)若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则的取值范围( )A. B.且C. D.且【题型7 换元法解分式方程】【例7】(24-25八年级·陕西西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材料,解答后面的问题.解方程:.解:设,则原方程化为,方程两边同时乘y,得,解得.经检验:都是方程的解.当时,,解得;当时,,解得.经检验:和都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所以原分式方程的解为或.上述这种解分式方程的方法称为换元法.用换元法解:.【变式7-1】(24-25八年级·上海金山·阶段练习)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时,如果设将原方程化为关于的整式方程,那么这个整式方程是 .【变式7-2】(2024八年级·江苏·专题练习)阅读下面材料,解答后面的问题.解方程:.解:设,则原方程化为:,方程两边同时乘得:,解得:,经检验:都是方程的解,当时,,解得,当时,,解得:,经检验:或都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原分式方程的解为或.上述这种解分式方程的方法称为换元法.问题:(1)若在方程中,设,则原方程可化为: ;(2)若在方程中,设,则原方程可化为: ;(3)模仿上述换元法解方程:.【变式7-3】(2024八年级·全国·专题练习)换元法解方程:.【题型8 裂项法解分式方程】【例8】(24-25八年级·江西景德镇·期末)马超同学在学习物理第七章第二节《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时,遇到一个这样的问题:甲、乙两地之间为一座山丘,一同学从甲地到乙地先上坡再下坡,上坡速度为,下坡速度为,上坡和下坡路程相等,则这位同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多少?马超经过计算得出平均速度为.聪明的马超对公式进行变形得到,他马上联想到数学中也有类似变形,例如,,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这一恒等变形过程在数学中叫做裂项.请你利用上述方法,解决以下问题:(1)计算:______;(2)解方程:;(3)若分式方程有增根,求m的值.【变式8-1】(24-25八年级·四川绵阳·开学考试)解方程:.【变式8-2】(24-25八年级·广东珠海·期末)李华在计算时,探究出了一个“裂项”的方法,如:,利用上面这个运算规律解决以下问题:(1)求的值;(2)证明:;(3)解方程:.【变式8-3】(24-25八年级·广东广州·开学考试)类比推理是一种推理方法,即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作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触类旁通,即用类比的方法提出问题及寻求解决问题中的途径和方法.观察下列计算过程: 这就是解稍复杂的计算中常用到的裂项相消法,即把每项恰当拆分,使得其中部分分数相互抵消,简化计算. 阅读下面一道例题的解答过程: 因式分解: 解:我们可以将拆成和 即原式 在因式分解中,我们有时需要对多项式的某一项拆成两项或多项,其目的是使多项式能进行因式分解,像这样的方法称为拆项法.请用类比的方法,解决以下问题:(1)①已知,则依据此规律____;②请你利用拆项法进行因式分解:_____;(2)若满足,求的值;(3)受此启发,解方程.【题型9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例9】(2024·江苏镇江·模拟预测)欧拉曾经提出过一道问题:两个农妇一共带着100个鸡蛋去市场卖,两人蛋数不同,卖得的钱数相同,于是甲农妇对乙农妇说:“如果你的鸡蛋换给我,我的单价不变,可以卖得15个铜板.”乙农妇回答道:“你的鸡蛋如果换给我,我单价不变,我就只能卖得个铜板.”问两人各有多少个鸡蛋?设甲农妇有x个鸡蛋,则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 )A. B.C. D.【变式9-1】(2024·江苏苏州·模拟预测)某市从今年1月1日起调整居民用水价格,每立方米水费上涨 .小丽家去年12月份的水费是15元,而今年5月的水费则是30元.已知小丽家今年5月的用水量比去年12月的用水量多.求该市今年居民用水的价格.设去年居民用水价格为x元/,根据题意列方程,正确的是( )A. B.C. D.【变式9-2】(24-25八年级·山东泰安·期中)张老师和李老师同时从学校出发,乘车去距学校35千米的新华书店购买书籍,张老师比李老师每小时多走2千米,结果比李老师早到半小时,两位老师每小时各走多少千米? 设李老师每小时走x千米,依题意,得到的方程是 .【变式9-3】(2024·山东青岛·模拟预测)某商店第一次用600元购进铅笔若干支,第二次又用600元购进该款铅笔,但这次每支的进价是第一次进价的倍,购进数量比第一次少了30支.求第一次每支铅笔的进价.设第一次每支铅笔的进价是x元,根据题意得方程: .【题型10 分式方程的新定义问题】【例10】(24-25八年级·北京·阶段练习)新定义:如果两个实数使得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解是成立,那么我们就把实数组成的数对称为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一个“关联数对”.例如:,使得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解是成立,所以数对就是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一个“关联数对”.(1)判断下列数对是否为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关联数对”,若是,请在括号内打“”若不是,打“”.①( );②( ).(2)若数对是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关联数对”,求的值.(3)若数对 是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关联数对”,且关于x的方程有整数解,求整数的值.【变式10-1】(24-25八年级·河南南阳·期中)对于实数a、b,定义一种新运算“”为:,这里等式右边是实数运算.例如:.则方程的解是 .【变式10-2】(24-25八年级·江苏扬州·阶段练习)新定义:如果两个实数使得关于的分式方程的解是成立,那么我们就把实数组成的数对称为关于的分式方程的一个“关联数对”.例如:使得关于的分式方程的解是成立,所以数对就是关于的分式方程的一个“关联数对”.(1)判断下列数对是否为关于的分式方程的“关联数对”,若是,请在括号内打“√”. 若不是,打“×”.①( );②( );③( ); ④( );(2)若数对是关于的分式方程的“关联数对”,求的值;(3)若数对(且,)是关于的分式方程的“关联数对”,且关于的方程有整数解,求整数的值.【变式10-3】20-21八年级·湖南长沙·阶段练习)我们定义:如果两个分式A与B的差为常数,且这个常数为正数,则称A是B的“雅中式”,这个常数称为A关于B的“雅中值”.如分式,则A是B的“雅中式”,A关于B的“雅中值”为2.(1)已知分式判断C是否为D的“雅中式”,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若是,请证明并求出C关于D的“雅中值”;(2)已知分式,P是Q的“雅中式”,且P关于Q的“雅中值”是2,x为整数,且“雅中式”P的值也为整数,求E所代表的代数式及所有符合条件的x的值之和;(3)已知分式(a,b,c为整数),M是N的“雅中式”,且M关于N的“雅中值”是1,求的值.【题型11 分式方程的规律探究】【例11】(24-25八年级·重庆南岸·期中)观察下列方程:(1);(2);(3);(4);…根据以上规律,第个方程以及它的解是( ).A., B.,C., D.,【变式11-1】(24-25八年级·山东潍坊·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将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按照一定规律摆成下列图形,第1幅图中“”的个数为,第2幅图中“”的个数为,第3幅图中“”的个数为,以此类推,若.(为正整数),则的值为 .【变式11-2】(24-25八年级·湖南衡阳·阶段练习)一列方程如下排列:的解是;的解是;的解是;……根据观察得到的规律,写出其中解是的方程: .【变式11-3】(24-25八年级·河北·期末)已知(,且),,,…,.(1)根据上述规律,可得 (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2)当时, ;(3)若的值为5,则的值为 .【题型12 分式方程的阅读材料题】【例12】(24-25八年级·江苏泰州·阶段练习)阅读下列材料:方程有两个解,它们是,;关于x的方程:上有两个解,它们是,;(即)的解是,;的解是,;的解是,;…(1)请观察上述方程与解的特征,比较关于x的方程与它们的关系,猜想它的解是什么?并利用“方程的解”的概念进行验证.(2)由上述的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方程的左边是未知数与其倒数的倍数的和,方程的右边的形式与左边完全相同,只是把其中的未知数换成了某个常数,那么这样的方程可以直接得解,请用这个结论解关于x的方程:.【变式12-1】(24-25八年级·广东广州·期末)阅读以下材料:已知两个两位数,将它们各自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交换位置后,得到两个与原两个两位数均不同的新数,若这两个两位数的和与交换位置后两个新两位数的和相等,则称这样的两个两位数为“臻美数对”,例如,所以与、与都是“臻美数对”.解决如下问题:(1)请判断与是否是“臻美数对”?并说明理由;(2)为探究“臻美数对”的本质,可设“臻美数对”中一个数的十位数字为a,个位数字为b,且;另一个数的十位数字为c,个位数字为d,且,试说明之间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臻美数对”的两数和是的倍数;(3)若有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为,个位数字为;另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为,个位数字为,假设这两个数为“臻美数对”,求出这两个两位数.【变式12-2】(24-25八年级·湖南邵阳·阶段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关于x的方程:的解是x1=c,x2=;(即)的解是x1=c,x2=;的解是:x1=c,x2=,…(1)观察上述方程及其解的特征,直接写出关于x的方程(m≠0)的解,并利用“方程的解”的概念进行验证;(2)通过(1)的验证所获得的结论,你能解出关于x的方程:的解吗?若能,请求出此方程的解;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已知:,且,求的值.【变式12-3】(24-25八年级·江苏南通·期末)阅读材料:对于非零实数a,b,若关于x的分式的值为零,则解得.又因为,所以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1)理解应用:方程的解为: ______, _______;(2)知识迁移:若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求的值;(3)拓展提升:若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求的值.1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5.4 分式方程【十二大题型】【北师大版】【题型1 分式方程及其解】 1【题型2 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 3【题型3 由分式方程的增根求字母的值】 7【题型4 由分式方程有(无)解求字母的值】 9【题型5 由分式方程的整数解求字母的值】 11【题型6 由由分式方程解的取值范围求字母的值】 13【题型7 换元法解分式方程】 16【题型8 裂项法解分式方程】 19【题型9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 24【题型10 分式方程的新定义问题】 26【题型11 分式方程的规律探究】 33【题型12 分式方程的阅读材料题】 36知识点1: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题型1 分式方程及其解】【例1】(24-25八年级·河南南阳·期中)给出以下方程:,,,,其中分式方程的个数是( )A.1 B.2 C.3 D.4【答案】B【分析】利用分式方程的定义: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中分母不含未知数,不是分式方程;中分母含有未知数,是分式方程;中分母含有未知数,是分式方程;中分母不含未知数,不是分式方程,共有两个是分式方程,故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式方程的定义,掌握定义并进行准确判断是解题的关键.【变式1-1】(24-25八年级·河北秦皇岛·期中)已知分式方程的解为,则a的值为 .【答案】7【分析】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解的意义,将代入分式方程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分式方程的解为,∴,解得:,故答案为:7.【变式1-2】(24-25八年级·全国·课后作业)下列关于x的方程①,②,③1,④中,是分式方程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答案】②【分析】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是方程中的一种,且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有理)方程叫做分式方程,等号两边至少有一个分母含有未知数.【详解】根据分式方程的定义即可判断.符合分式方程的定义的是②.【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方程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方程的定义.【变式1-3】(24-25八年级·湖南郴州·期中)已知关于的方程的解为,则关于的方程的解为【答案】【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解题的关键,分式方程一定要进行检验.将代入关于x的方程中,求出,再将,代入关于y的方程中,求出,再进行检验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方程的解为,∴,解得:当时,关于y的方程是:,∴,∴,经检验:是关于y的方程的解.故答案为:知识点2:分式方程的解法分式方程的解法思路:去分母(乘分母最小公倍数)将分式方程先转化为整式方程,再按照整式方程的技巧求解方程。分式方程解方程的步骤:①利用等式的性质去分母,将分式方程转换为整式方程②解整式方程③验根--检验整式方程解得的根是否符合分式方程④作答【题型2 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例2】(24-25八年级·湖南常德·期中)关于x的方程的解与方程的解相同,求a的值.【答案】【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熟练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步骤,准确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注意要检验.先将方程的解求出,再将该解代入,得到关于a的方程,最后解方程并在检验后得出结论.【详解】解:解方程得;经检验是方程的解;∵两方程的解相同;∴将代入方程中得,解得,经检验是方程的解∴.【变式2-1】(24-25八年级·山东烟台·期中)已知分式 (m,n为常数)满足表格中的信息,则的值为 .x的取值 4 a 16分式的值 无意义 0 b【答案】【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分式的求值,解分式方程,代数式求值等等,分式无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为0,据此可求出m的值;根据当时,分式的值为0,可求出n的值,进而得到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求出a的值,再求出b的值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当时分式无意义,∴,∴;∵当时,分式的值为0,∴,∴;∴,,解得,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故答案为:.【变式2-2】(24-25八年级·河南周口·期末)小明写出下列四个方程:①;②;③;④.其中有解的是 填写序号即可【答案】④【分析】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根据分式方程无解分两种情况:整式方程本身无解;分式方程产生增根,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①,去分母得:,则方程无解;②,,,去分母得:,则原方程无解;③,去分母得:,解得:,经检验时,,则原方程无解;④,,,,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其中有解的是④.故答案为:④.【变式2-3】(24-25八年级·河南南阳·期中)如图是小丽同学完成的一道作业题.结合小丽作业,完成下列问题:小丽作业: 解方程:. 解:去分母,得, 去括号,得,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1)小丽解方程的结果“”是不是原方程的解?请写出判断过程.(2)解方程.并判断所求“结果”是不是原方程的解,简要说明理由.(3)反思以上过程,你有什么疑问或建议请写下来(一条即可).【答案】(1)小丽解方程的结果“”不是原方程的解,判断过程见解析(2)解方程得,是原方程的解,理由见解析(3)解分式方程最后一定要检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解分式方程:(1)当时,,此时违背了分母不能为0的条件,据此可得结论;(2)先解分式方程,再把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公分母中,若公分母不为0,则该未知数的值是原方程的解,反之不是;(3)围绕解分式方程最后一定要检验进行阐述即可.【详解】(1)解:小丽解方程的结果“”不是原方程的解,判断过程如下:∵当时,,而分式的不能为0,∴不是原方程的解.(2)解:去分母得:,去括号得:,解得,检验,当时,,∴是原方程的解;(3)解:根据(1)(2)可知,再解分式方程时,求出方程的解之后一定要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中进行检验,若分母为0,则所得的解不是原方程的解,若分母不为0,则所对的解是原方程的解,即解分式方程最后一定要检验.【题型3 由分式方程的增根求字母的值】【例3】(24-25八年级·河北邢台·阶段练习)关于的分式方程.(1)若方程的根为,则 ;(2)若方程有增根,则【答案】【分析】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和分式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使牢记增根的定义.(1)将代入分式方程即可求解;(2)分式方程的增根:使分式方程最简公分母为的未知数的值,根据增根的含义可得答案.【详解】解:(1)将代入得:,解得:;(2),,,的分式方程有增根,,,;故答案为:,.【变式3-1】(24-25八年级·吉林·期中)若关于x的方程有增根,则a的值为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增根问题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让最简公分母为0确定增根;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③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详解】解:,去分母,得,∵方程有增根,∴,∴,∴.故答案为:.【变式3-2】(24-25八年级·四川眉山·期中)若分式方程有增根,则的值为( )A. B. C. D.或【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解整式方程,若整式方程的解使分式方程左右两边不成立(或分母为,那么这个未知数的值叫分式方程的增根.方程两边同乘以得,整理得,由于关于的方程有增根,则有,解得或,然后把或别代入即可求得对应的值.【详解】解:依题意,原式去分母得,整理得,关于的方程有增根,,解得或,当时,;当时,,的值为或,故选:D.【变式3-3】(24-25八年级·湖南娄底·期中)若关于的分式方程有增根,求的值.【答案】的值为或.【分析】本题考查了增根的概念,利用增根的意义即可求解,正确理解增根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详解】方程两边都乘,得,则,∵原方程增根为或,∴把代入整式方程,得,把代入整式方程,得,∴的值为或.【题型4 由分式方程有(无)解求字母的值】【例4】(24-25八年级·江苏无锡·期中)若解关于x的方程时,该方程有解,则m (填满足条件).【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解,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以及增根的定义是正确解答的关键.根据分式方程的解法以及增根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去分母得:,解得:,该方程有解,,,解得:,故答案为.【变式4-1】(24-25八年级·北京顺义·期中)当 时,方程无解.【答案】【分析】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无解的情况,熟悉掌握分式方程无解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去分母后,根据无解时的取值情况运算求解即可.【详解】解:对进行去分母可得:,整理可得:,∵当时,此分式方程无解,∴,∴,解得:,故答案为:.【变式4-2】(24-25八年级·湖南岳阳·期中)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解,则满足 .【答案】且【分析】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含参问题,解题的关键重在结合题干的限定,同时不要忘记分母不能为0,故先去分母得到,再通过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得到,再根据分式方程有意义的条件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去分母得:,去括号得:,移项、合并同类项得:,解得:,∵该方程有解,∴且,∴且,∴且,故答案为:且【变式4-3】(24-25八年级·四川绵阳·开学考试)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无解,则的值为 .【答案】或或【分析】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方程的解法,根据分式方程无解的两种情况即可求出的值.【详解】解:去分母得,,当增根为或时,或解得或,即或时,分式方程无解,当时,即时,整式方程无解,分式方程无解,综上可知,当的值为或或.故答案为:或或.【题型5 由分式方程的整数解求字母的值】【例5】(24-25八年级·重庆·开学考试)已知关于x 的分式方程有整数解,且关于y 的不等式组有解且至多5个整数解,则所有满足条件的整数a 的值之和为 .【答案】【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表示出x,由x为整数确定出a的值,表示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由不等式组有解且至多5个整数解,确定出a的取值,即可求解,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详解】解:分式方程得:,∵分式方程有整数解,∴或或或,且,即,解得:或2或或3或4或或7,不等式组整理得:,即,由不等式组有解且至多5个整数解,得到,解得:,∴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的为和,和为,故答案为:.【变式5-1】(24-25八年级·湖南永州·期中)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正整数解,则整数m的值是( )A.2 B.5 C.2或5 D.5或7【答案】B【分析】先解方程得,,因为分式方程有正整数解,进而可得到整数m的值.【详解】解:原方程为,,可化为整式方程,,解得,经检验,是分式方程的解,∵分式方程有正整数解,当时,,不符合题意;当时,,符合题意,当时,,不符合题意;∴整数m的值是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求出分式方程的整数解.【变式5-2】(24-25八年级·重庆·阶段练习)如果关于的不等式组无解,且关于的分式方程的解为非负整数,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的和为 .【答案】13【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练掌握分式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是解题关键.先根据不等式组无解求得,再解分式方程得,然后根据分式方程的解为非负整数得且,最后根据为整数,为非负整数,确定出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解不等式①得:解不等式②得:不等式组无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分式方程的解为非负整数且且解得:且为整数,为非负整数,5,7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的和为:故答案为:13.【变式5-3】(24-25八年级·重庆沙坪坝·期末)若关于y的分式方程的解为整数,且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满足条件的整数a的值为( )A. B.4 C. D.4或【答案】C【分析】先解分式方程,再根据是一个完全平方式求出a的值,最后找出符合条件的值.【详解】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得去括号得移项合并同类项得∵是一个完全平方式,∴,解得,∵关于y的分式方程的解为整数,当时,,经检验,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当时,,此时分式分母为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和完全平方式,求出y的值后注意检验.【题型6 由由分式方程解的取值范围求字母的值】【例6】(24-25八年级·吉林·期中)若关于的分式方程的解是正数,求的取值范围.【答案】的取值范围为且.【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先根据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求出的表达式,然后根据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列不等式求解即可,根据分式方程解的情况求参数的范围,掌握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关于的分式方程的解是正数,∴,解得:且,∴的取值范围为且.【变式6-1】(24-25八年级·福建泉州·期中)关于的分式方程的解为非正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且【分析】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解,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表示出,根据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得到大于,列出关于的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得到的范围.【详解】解:解得,关于的分式方程的解为非正数,,解得:,,,,,的取值范围是且,故答案为:且.【变式6-2】(2024八年级·全国·专题练习)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非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方程的运算法则,以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把m当作已知数,根据解分式方程的运算法则求出x,再根据分式方程的解为非负数,即可得出m的取值范围,再根据分式方程有意义的条件即可求解,【详解】解:,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非负数,解得:,又即,即,故答案为:且【变式6-3】(24-25八年级·山东淄博·期中)若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则的取值范围( )A. B.且C. D.且【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分式方程解的情况求参数,先把原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再解方程,接着根据方程的解为正数求出m的范围,再根据分母不为0,即可确定m的最终取值范围.【详解】解:去分母得:,解得,∵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又∵,∴,∴,综上所述,且,故选:B.【题型7 换元法解分式方程】【例7】(24-25八年级·陕西西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材料,解答后面的问题.解方程:.解:设,则原方程化为,方程两边同时乘y,得,解得.经检验:都是方程的解.当时,,解得;当时,,解得.经检验:和都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所以原分式方程的解为或.上述这种解分式方程的方法称为换元法.用换元法解:.【答案】答案见解析.【分析】按照材料中分式方程换元的方法,可设,原方程化为,按照解分式方程的方法,可求得的值,进而求得的值.【详解】解:设,则原方程化为.方程两边同时乘,得,解得.经检验:都是的解.当时,,解得.当时,,解得.经检验:和都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所以原分式方程的解为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方程的解法,牢记分式方程的解题步骤是解答的关键.【变式7-1】(24-25八年级·上海金山·阶段练习)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时,如果设将原方程化为关于的整式方程,那么这个整式方程是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了换元法解分式方程,用换元法解一些复杂的分式方程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方法,体现了整体思想.设,则,进而将原方程变为,再去分母即可.【详解】解:设,则,原方程可变为:,两边都乘以得,,故答案为:.【变式7-2】(2024八年级·江苏·专题练习)阅读下面材料,解答后面的问题.解方程:.解:设,则原方程化为:,方程两边同时乘得:,解得:,经检验:都是方程的解,当时,,解得,当时,,解得:,经检验:或都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原分式方程的解为或.上述这种解分式方程的方法称为换元法.问题:(1)若在方程中,设,则原方程可化为: ;(2)若在方程中,设,则原方程可化为: ;(3)模仿上述换元法解方程:.【答案】(1)(2)(3)【分析】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法,关键是如何换元,题目比较好,有一定的难度.(1)和(2)将所设的代入原方程即可;(3)利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设,将原方程化为,求出的值并检验是否为原方程的解,然后求解的值即可.【详解】(1)解:将代入原方程,则原方程化为;故答案为:;(2)将代入方程,则原方程可化为;故答案为:;(3)原方程化为:,设,则原方程化为:,方程两边同时乘得:,解得:,经检验:都是方程的解.当时,,该方程无解;当时,,解得:;经检验: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原分式方程的解为.【变式7-3】(2024八年级·全国·专题练习)换元法解方程:.【答案】【分析】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法.利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设,将原方程化为,求出y的值并检验是否为原方程的解,然后求解x的值即可.【详解】解:原方程可化为,设,则原方程可化为,方程两边同时乘y,得,解得,经检验,都是方程的解;当时,,该方程无解;当时,,解得,经检验,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所以原分式方程的解为.【题型8 裂项法解分式方程】【例8】(24-25八年级·江西景德镇·期末)马超同学在学习物理第七章第二节《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时,遇到一个这样的问题:甲、乙两地之间为一座山丘,一同学从甲地到乙地先上坡再下坡,上坡速度为,下坡速度为,上坡和下坡路程相等,则这位同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多少?马超经过计算得出平均速度为.聪明的马超对公式进行变形得到,他马上联想到数学中也有类似变形,例如,,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这一恒等变形过程在数学中叫做裂项.请你利用上述方法,解决以下问题:(1)计算:______;(2)解方程:;(3)若分式方程有增根,求m的值.【答案】(1)(2)(3)4或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字类的规律探索,解分式方程:(1)根据题意把所求式子裂项求解即可;(2)把裂项变成,再化简解分式方程即可;(3)先把式子,裂项变成,,再化简得到,再根据分式方程有增根进行讨论求解即可.【详解】(1)解:;(2)解:∵,∴,∴,解得,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3)解:∵,∴∴,∴,∴,∵原方程有增根,∴当时,,当时,,当时,(舍去)综上所述,m的值为4或8.【变式8-1】(24-25八年级·四川绵阳·开学考试)解方程:.【答案】【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熟练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步骤是解题的关键.先去分母非常麻烦,通过观察分式特点,联想到“”, 可考虑化积为差,裂项抵消来简化运算,然后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再进行计算,最后验根即可.【详解】解:原方程变形为:,合并,得,去分母,得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变式8-2】(24-25八年级·广东珠海·期末)李华在计算时,探究出了一个“裂项”的方法,如:,利用上面这个运算规律解决以下问题:(1)求的值;(2)证明:;(3)解方程:.【答案】(1)(2)见解析(3)【分析】(1)根据“裂项”的方法,计算即可;(2)根据“裂项”的方法,计算证明即可;(3)首先根据“裂项”的方法化简方程左边,然后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计算即可.【详解】(1)解:;(2)证明:,∵,∴,∴;(3)解:,,,,,,,,,检验: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原方程的解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分式方程,解本题的关键在理解题意,充分利用运算规律计算.【变式8-3】(24-25八年级·广东广州·开学考试)类比推理是一种推理方法,即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作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触类旁通,即用类比的方法提出问题及寻求解决问题中的途径和方法.观察下列计算过程: 这就是解稍复杂的计算中常用到的裂项相消法,即把每项恰当拆分,使得其中部分分数相互抵消,简化计算. 阅读下面一道例题的解答过程: 因式分解: 解:我们可以将拆成和 即原式 在因式分解中,我们有时需要对多项式的某一项拆成两项或多项,其目的是使多项式能进行因式分解,像这样的方法称为拆项法.请用类比的方法,解决以下问题:(1)①已知,则依据此规律____;②请你利用拆项法进行因式分解:_____;(2)若满足,求的值;(3)受此启发,解方程.【答案】(1)①;②;(2);(3).【分析】(1)①类比题材即可得解,②类比题材即可因式分解;(2)根据绝对值和偶次方的非负性得,,然后代入所求式子利用裂项相消法即可求解;(3)利用拆项法因式分解后再利用裂项相消法化简方程,解化简后的分式方程即可.【详解】(1)解:①∵∴类比得,故答案为:;②,故答案为:;(2)解:∵满足,即∴,,解得,,∴,;(3)解:,,,,,,,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原方程的解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因式分解与解分式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理解裂项相消法的应用以及熟练求解分式方程.【题型9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例9】(2024·江苏镇江·模拟预测)欧拉曾经提出过一道问题:两个农妇一共带着100个鸡蛋去市场卖,两人蛋数不同,卖得的钱数相同,于是甲农妇对乙农妇说:“如果你的鸡蛋换给我,我的单价不变,可以卖得15个铜板.”乙农妇回答道:“你的鸡蛋如果换给我,我单价不变,我就只能卖得个铜板.”问两人各有多少个鸡蛋?设甲农妇有x个鸡蛋,则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 )A. B.C. D.【答案】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设甲农妇有x个鸡蛋,则乙农妇有个鸡蛋,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解:设甲农妇有x个鸡蛋,则乙农妇有个鸡蛋,根据题意,得:,整理得.故选:A.【变式9-1】(2024·江苏苏州·模拟预测)某市从今年1月1日起调整居民用水价格,每立方米水费上涨 .小丽家去年12月份的水费是15元,而今年5月的水费则是30元.已知小丽家今年5月的用水量比去年12月的用水量多.求该市今年居民用水的价格.设去年居民用水价格为x元/,根据题意列方程,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A【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正确表示出用水量是解题关键.利用总水费单价用水量,结合小丽家今年5月的用水量比去年12月的用水量多,进而得出等式即可.【详解】解:设去年居民用水价格为x元/,根据题意列方程:,故选:A.【变式9-2】(24-25八年级·山东泰安·期中)张老师和李老师同时从学校出发,乘车去距学校35千米的新华书店购买书籍,张老师比李老师每小时多走2千米,结果比李老师早到半小时,两位老师每小时各走多少千米? 设李老师每小时走x千米,依题意,得到的方程是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方程的应用.李老师每小时走x千米,张老师每小时走千米,利用张老师比李老师早到半小时,再建立分式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李老师每小时走x千米,张老师每小时走千米,根据时间的关系可列方程为:,故答案为:.【变式9-3】(2024·山东青岛·模拟预测)某商店第一次用600元购进铅笔若干支,第二次又用600元购进该款铅笔,但这次每支的进价是第一次进价的倍,购进数量比第一次少了30支.求第一次每支铅笔的进价.设第一次每支铅笔的进价是x元,根据题意得方程: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了列分式方程.设第一次每支铅笔的进价是元,则第二次每支铅笔的进价是元,根据数量总价单价结合第二次比第一次少购进30支,即可得出关于的分式方程.【详解】解:设第一次每支铅笔的进价是元,则第二次每支铅笔的进价是元,根据题意得:,故答案为:.【题型10 分式方程的新定义问题】【例10】(24-25八年级·北京·阶段练习)新定义:如果两个实数使得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解是成立,那么我们就把实数组成的数对称为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一个“关联数对”.例如:,使得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解是成立,所以数对就是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一个“关联数对”.(1)判断下列数对是否为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关联数对”,若是,请在括号内打“”若不是,打“”.①( );②( ).(2)若数对是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关联数对”,求的值.(3)若数对 是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关联数对”,且关于x的方程有整数解,求整数的值.【答案】(1)①×;②√;(2);(3)或【分析】(1)根据“关联数对”定义分别判断即可;(2)根据“关联数对”定义计算即可;(3)根据“关联数对”定义计算即可;【详解】(1)解:当,时,分式方程为:分式方程,方程无解,故①的答案是×,当,时,分式方程为:分式方程,方程的解为:,∵,故②的答案是√;(2)解:∵数对是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关联数对”,∴,,∴,解得:;(3)解:∵数对 是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关联数对”,∴,,∴,∴,化简得:,解得:,∵关于x的方程有整数解,∴或,解得:或或1或,∵,∴或【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分式方程的解,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等知识,理解“关联数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变式10-1】(24-25八年级·河南南阳·期中)对于实数a、b,定义一种新运算“”为:,这里等式右边是实数运算.例如:.则方程的解是 .【答案】【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解分式方程,新定义,根据新定义得到,解分式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即,∴,解得,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故答案为:.【变式10-2】(24-25八年级·江苏扬州·阶段练习)新定义:如果两个实数使得关于的分式方程的解是成立,那么我们就把实数组成的数对称为关于的分式方程的一个“关联数对”.例如:使得关于的分式方程的解是成立,所以数对就是关于的分式方程的一个“关联数对”.(1)判断下列数对是否为关于的分式方程的“关联数对”,若是,请在括号内打“√”. 若不是,打“×”.①( );②( );③( ); ④( );(2)若数对是关于的分式方程的“关联数对”,求的值;(3)若数对(且,)是关于的分式方程的“关联数对”,且关于的方程有整数解,求整数的值.【答案】(1)①;②;③;④(2)(3)【分析】本题考查了新定义,分式方程的解,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等知识,理解“关联数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根据“关联数对”定义分别判断即可;(2)根据“关联数对”定义计算即可;(3)根据“关联数对”定义,结合方程的解为整数,计算即可.【详解】(1)解:当,时,分式方程为,,∵,∴①不是关于的分式方程的“关联数对”;当,时,分式方程为,解得:,,②不是关于的分式方程的“关联数对”;当,时,分式方程为,解得,,③是关于的分式方程的“关联数对”;当,时,分式方程为,此方程无解,④是关于的分式方程的“关联数对”;故答案为:①;②;③;④.(2)解:数对是关于的分式方程的“关联数对”,,解得:,,解得;(3)解:数对,且,是关于的分式方程的“关联数对”,,,,解得,∵可化为,∴,解得:,方程有整数解,整数,即,又,,.【变式10-3】20-21八年级·湖南长沙·阶段练习)我们定义:如果两个分式A与B的差为常数,且这个常数为正数,则称A是B的“雅中式”,这个常数称为A关于B的“雅中值”.如分式,则A是B的“雅中式”,A关于B的“雅中值”为2.(1)已知分式判断C是否为D的“雅中式”,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若是,请证明并求出C关于D的“雅中值”;(2)已知分式,P是Q的“雅中式”,且P关于Q的“雅中值”是2,x为整数,且“雅中式”P的值也为整数,求E所代表的代数式及所有符合条件的x的值之和;(3)已知分式(a,b,c为整数),M是N的“雅中式”,且M关于N的“雅中值”是1,求的值.【答案】(1)C不是D的“雅中式”,理由(2),27(3)或或或【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定义情境下的分式的运算,分式的化简,分式的值,解分式方程,因式分解的应用,方程的整数解问题,代数式的值,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先化简,再计算,再根据“雅中值”的定义可得答案;(2)由定义可得:整理可得:的表达式,再化简 根据为整数,且“雅中式”的值也为整数,得到:是的因数,从而可得答案;(3)由定义可得: 整理可得:从而可得:,再消去,结合因式分解可得结合、、为整数,分类讨论后可得答案.【详解】(1)解:C不是D的“雅中式”,理由如下:不是的“雅中式”.(2)解: 关于的“雅中值”是,,,,为整数,且“雅中式”的值也为整数,是的因数,可能是:的值为:的值为:(3)解: 是的“雅中式”,且关于的“雅中值”是1,整理得:由上式恒成立:消去可得:、、为整数为整数,当时,此时:当时,此时:当时,此时:当时,此时:综上:的值为:或或或【题型11 分式方程的规律探究】【例11】(24-25八年级·重庆南岸·期中)观察下列方程:(1);(2);(3);(4);…根据以上规律,第个方程以及它的解是( ).A., B.,C., D.,【答案】B【分析】先由所给方程找出规律,根据规律写出第个方程再求该方程的解.【详解】解:(1)可化为;(2)可化为;(3)可化为;经观察,第个方程为:.将方程两边同乘以,得,即.由题意知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方程的规律及其解,解题的关键是应先根据所给方程找出规律,根据规律列出第个方程,最后求解.【变式11-1】(24-25八年级·山东潍坊·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将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按照一定规律摆成下列图形,第1幅图中“”的个数为,第2幅图中“”的个数为,第3幅图中“”的个数为,以此类推,若.(为正整数),则的值为 .【答案】4047【分析】本题考查了找规律-图形类,先根据已知图形得出,代入到方程中,再利用所得规律化简即可.【详解】解:由图形知,,,,,可化为:,,,解得:或0(不合题意,舍去),故答案为:4047.【变式11-2】(24-25八年级·湖南衡阳·阶段练习)一列方程如下排列:的解是;的解是;的解是;……根据观察得到的规律,写出其中解是的方程: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了方程的解,观察方程得出规律是解题的关键.根据观察,可发现规律:第一个的分子是分母是解的二倍,第二个分子是减比解小1的数,分母是2,可得答案.【详解】解:由一列方程如下排列:的解是,的解是,的解是,得第一个的分子是分母是解的二倍,第二个分子是减比解小1的数,分母是2,解是的方程:,故答案为:.【变式11-3】(24-25八年级·河北·期末)已知(,且),,,…,.(1)根据上述规律,可得 (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2)当时, ;(3)若的值为5,则的值为 .【答案】【分析】(1)把代入中即可求得;(2)再求出,,,,,则可得出规律,即可求得,从而求得当时的值;(3)由(2)的结论,当的值为5时,得关于的方程,解方程则可求得的值.【详解】(1)把代入中,得,故答案为:;(2)当时,;当时,;当时, ,当时,;当时,;…,由此可得:每三次一循环,而,即,当时,;故答案为:;(3),则,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是分式的规律探索问题,考查了分式的运算,解分式方程等知识,关键是由特殊出发得到一般规律.【题型12 分式方程的阅读材料题】【例12】(24-25八年级·江苏泰州·阶段练习)阅读下列材料:方程有两个解,它们是,;关于x的方程:上有两个解,它们是,;(即)的解是,;的解是,;的解是,;…(1)请观察上述方程与解的特征,比较关于x的方程与它们的关系,猜想它的解是什么?并利用“方程的解”的概念进行验证.(2)由上述的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方程的左边是未知数与其倒数的倍数的和,方程的右边的形式与左边完全相同,只是把其中的未知数换成了某个常数,那么这样的方程可以直接得解,请用这个结论解关于x的方程:.【答案】(1)见解析(2),.【分析】(1)找到规律:的解为,,据规律解题即可.(2)根据例题解方程即可求解.【详解】(1)猜想的解是,.验证:当时,方程左边,方程右边,方程成立;当时,方程左边,方程右边,方程成立;的解是,;(2)由得,,,,.【点睛】考查解分式方程,通过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可以得出结论.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认真审题,寻找规律.【变式12-1】(24-25八年级·广东广州·期末)阅读以下材料:已知两个两位数,将它们各自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交换位置后,得到两个与原两个两位数均不同的新数,若这两个两位数的和与交换位置后两个新两位数的和相等,则称这样的两个两位数为“臻美数对”,例如,所以与、与都是“臻美数对”.解决如下问题:(1)请判断与是否是“臻美数对”?并说明理由;(2)为探究“臻美数对”的本质,可设“臻美数对”中一个数的十位数字为a,个位数字为b,且;另一个数的十位数字为c,个位数字为d,且,试说明之间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臻美数对”的两数和是的倍数;(3)若有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为,个位数字为;另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为,个位数字为,假设这两个数为“臻美数对”,求出这两个两位数.【答案】(1)是,理由见详解(2),理由见详解;证明见详解(3)【分析】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分式的运算和分式方程,读懂题意是解题关键.(1)根据“臻美数对”的定义即可求解;(2)结合“臻美数对”的定义及整式的加减即可求解;(3)由(2)的结合分式的加减即可求解.【详解】(1)解:将与各自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交换位置可得:,,与是“臻美数对;(2),理由如下:由题意得:,移项合并同类项可得:,左右两边同时除以9可得:;两“臻美数对”的和为:两“臻美数对”的和是的倍数;(3)这两个数为“臻美数对”,即解得:,,;,,这两个数分别为:.【变式12-2】(24-25八年级·湖南邵阳·阶段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关于x的方程:的解是x1=c,x2=;(即)的解是x1=c,x2=;的解是:x1=c,x2=,…(1)观察上述方程及其解的特征,直接写出关于x的方程(m≠0)的解,并利用“方程的解”的概念进行验证;(2)通过(1)的验证所获得的结论,你能解出关于x的方程:的解吗?若能,请求出此方程的解;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已知:,且,求的值.【答案】(1),,验证见解析;(2),;(3)【分析】(1)根据材料总结即可得出方程的解,然后代入验证即可;(2)通过配凑的方法构造出与材料中的方程相同的形式,然后结合(1)的思路求解即可;(3)同样运用配凑的方法进行变形,从而求出a与b之间的关系式,结合已知条件判断符合题意的情况,再变形求解即可.【详解】(1)观察发现,,,将代入得:左边右边,将代入得:左边右边,∴,,是方程的解;(2)能,,,解法如下:对于方程,,左右同时减1变形为,,根据(1)的结论可得,或,∴,;(3)对于方程,左右同时加1变形为,,∴或,∵,∴只有成立,对上式整理得:,即:,∴左右同时除以得:,∴.【点睛】本题考查与分式方程相关的探究问题,首先要理解材料中的信息,总结出一般规律,然后熟练运用整体思想求解是解题关键.【变式12-3】(24-25八年级·江苏南通·期末)阅读材料:对于非零实数a,b,若关于x的分式的值为零,则解得.又因为,所以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1)理解应用:方程的解为: ______, _______;(2)知识迁移:若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求的值;(3)拓展提升:若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求的值.【答案】(1)3,(2)21(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完全平方公式、代数式求值等知识点,理解阅读材料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根据材料所给的结论解答即可;(2)由题意可得,再由完全平方公式可得,然后代入计算即可;(3)由可得,令,则,进而得到,即,然后验证其符合题意,最后代入计算即可.【详解】(1)解:∵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即的解为:.故答案为:.(2)解:∵,∴,∴.(3)解:∵,∴,令,则,∵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方程的解为:,即,∴,∵,∴符合题意,∴.1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5.4 分式方程【十二大题型】(举一反三)(北师大版)(原卷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举一反三系列(北师大版).docx 专题5.4 分式方程【十二大题型】(举一反三)(北师大版)(解析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举一反三系列(北师大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