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攸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初一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20道小题,均为单项选择)
读下面气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非洲分布纬度最高的气候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2.关于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A. 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B. 从大陆中心向沿海四周更替
C.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D.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3.据各地气候降水推断,图中四条河流中,流量最大的是
A. 甲河 B. 乙河 C. 丙河 D. 丁河
4. 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被誉为“赤道雪峰”,形成该自然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人为因素 D. 地形因素
5.图中热带雨林气候没有延伸到赤道东部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人为因素 D. 地形因素
读“南亚地形图、南亚地区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6.南亚的地势特点是
A.北部地势起伏小 B.中间高,南北低
C.东高西低 D.南北高,中间低
7.下列关于南亚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
B.南亚地区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
C.南亚水量最大的河流是印度河
D.影响当地农业发展最大的因素是降水不足
8.图中四城市中,最适合发展麻纺织工业的是
A.①孟买 B.②加尔各答 C.③班加罗尔 D.④新德里
2023年3月10日,中国、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三方在北京签署协议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两国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读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所在地区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属于湖泊的是:
A.红海 B.地中海 C.黑海 D.里海
10.下列关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所在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处“五海三洲之地”
B.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佛教的发源地
C.居民多为阿拉伯人
D.石油资源丰富,主要销往西欧、美国等地
11.从波斯湾运往欧洲的石油,最短的海上运输路线是
A.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欧洲
B.波斯湾→印度洋→非洲好望角→太平洋→欧洲
C.波斯湾→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
D.波斯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
读欧洲西部地形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2.下列关于本区自然环境叙述错误的是:
A.三面临海,海岸线曲直
B.地势中部低,南北高
C.河流群多,水资源丰富
D.气候丰富多样,无寒带气候
13.受气候影响,欧洲西部多数国家主要农业是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渔业 D.园艺业
14.本区多瑙河航运价值大,下列原因不正确的是
A.流量大
B.地势平坦,水流平缓
C.水量、水位季节变化大
D.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15.本区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季风气候
B. 高山气候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开站后,该站与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联动,开展近岸海洋、海冰环境调查等科学考察。下图为中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6.秦岭站开站时,南极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昼夜平分 D.出现极夜
17.秦岭站位于中山站的
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18.乘考察船从秦岭站经中山站至长城站进行科考,依次经过的大洋为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钢铁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铁矿石和煤炭,耗水量大,需要充足的劳动力。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矿产品主要出口国之一,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的铁矿品质优,但是本国钢铁工业规模较小。下图为澳大利亚矿产、钢铁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澳大利亚的钢铁工业中心主要分布在
A.内陆地区 B.西部沿海
C.北部沿海 D.东部和南部沿海
20.澳大利亚钢铁工业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
①铁矿和煤矿分布区相距遥远
②钢铁工业中心煤炭资源匮乏
③钢铁工业中心水资源匮乏
④人口少,劳动力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综合题(40分)
21.(认识大洲)图1是亚洲地形结构统计图,图3是亚洲气候分布图及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图4是亚洲北纬30°纬线地形剖面图。阅读地图,回答问题。
(1)综合各图概括亚洲地形特点

(2)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分布最广的是 气候, ②→③→④年平均气温逐渐_________(降低、升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3)②、③、④都属于_________气候,共同特点_________,反映了亚洲气候具有_________气候显著的特点。
(4)看图对比 ②、③两地气候,分析特点的异同:
相似点是:
主要区别点是 。
22.(了解地区)南亚地区由于降水量的时间分配很不稳定,自然灾害频发,导致粮食生产不稳定。左图为南亚部分农作物分布图、右图为甲地气候资料图。(10分,每空1分)
(1)南亚地跨五带中的热带和_____带,以_____气候类型为主。
(2)甲、乙两地相比较,降水量较丰富的是_____地,主要原因是_____。
(3)南亚地区6-10月盛行来自_____洋的西南季风,若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雨季_____(长/短),容易造成_____灾害,对农业生产不利。
(4)南亚棉花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地形区)的西部,黄麻主要分布在_____下游,甲地适宜发展的是 _____(棉纺织麻纺织)产业。
23.(走进国家)下图示意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1、2每小题3分,3、4小题各2分)
(1)俄罗斯地跨_______两半球,_______(重要纬线)穿过北部,首都是_______。
(2)甲是_______山脉,该山脉以东的河流大多注入_______,由此可知,该区域地势特点为_______。
(3)横贯东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主要沿俄罗斯南部山区修建,其主要自然和社会经济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你是否赞同“俄罗斯大力开发西伯利亚地区”,请表达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探究与实践)对比下面两国,加强探究式学习,寻求发展真理
(10分,1、3、4每小题2分,2小题4分)
1、两国同为移民大国,分别以英语和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由此推断两国早期移民大多来自 洲,但两国发展水平不同,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称为 。
2.两国人口、城市均分布不均,概括两国城市人口集中分布特点?简要分析原因
特点:
原因:
3.图中甲、乙两地都是人口稀疏区,请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
甲地人口稀疏原因:
乙地人口稀疏原因:
巴西有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世界面积最大的植被是 ,
其生态功能主要有 (任写一点)。2025年期末考试七年级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D D D A B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B C C B B D D C
二、综合题
二、综合题(40分)
21.(1)特点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分,一点1分) 。
(2)温带大陆性 气候, 气温逐渐_降低__,纬度位置(3分)
(3)属于_季风气候,共同特点_雨热同期,有_季风气候。(3分)
(4)②、③两地气候的异同:(2分,每小问1分)
相似点是: 都是雨热同期, 气候温暖
主要区别点是 ②气候有明显干湿季 。
22.(1)北温带,以热带季风气候类型为主。(2分)
(2)___甲__地,原因是甲地位于山地迎风坡 。(2分)
(3)印度洋, ___长__(长/短),造成___洪涝__灾害。(3分)
(4) 德干高原____,在恒河下游,是 棉纺织_产业。(3分)
23.(10分1、2每小题3分,3、4小题各2分)
(1)_东西_____两半球,____北极圈;__莫斯科_____。
(2)甲是_乌拉尔山脉,注入__北冰洋,特点为_南高北低______。
(3)原因是南部纬度较低,气候暖和;人口集中,经济较发达;资源丰富。(三点写了两点就给2分)
(4)你是否赞同“俄罗斯大力开发西伯利亚地区”,请表达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赞同,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开发有利于发展经济;
不赞同,当地自然环境恶劣,开发容易破坏生态环境。
23.(10分1小题2分,2、3小题各4分)
1、来自 欧洲 洲,称为 南北合作 。
2.两国人口、城市均分布不均,概括两国城市人口集中分布特点?简要分析原因
特点: 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原因: 开发历史悠久;自然环境优越 ;沿海交通便利; (写了两点就可以)
3.图中甲、乙两地都是人口稀疏区,请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
甲地人口稀疏原因: 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
乙地人口稀疏原因: 热带雨林,气候湿热
热带雨林,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实现地球碳中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