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新课预习.培优卷)-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B.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电影投影机投到屏幕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D.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一定都比物体小2.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6cm处,则透镜成(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3.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满烟雾,倒扣在桌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束,如图所示.要使射人杯中的光束发散,应在杯底放置的器材是( )A.平板玻璃 B.平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4.如图所示是摄影爱好者小明用照相机拍摄的夜郎国家森林公园的美景。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底片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底片上呈现的是景色倒立、放大的实像B.拍照时,远方的山到镜头的距离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C.拍照时,底片到镜头的距离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D.要想使照片中的树木大一些,需要使镜头远离树木,调小底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5.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5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则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A.5厘米 B.10厘米 C.15厘米 D.20厘米6.王老师在改作业时自言自语道:“老了,作业本上的字都看不清了,放远点就好了。”由此可知,能解释王老师视力障碍的模型和所需佩戴眼镜的镜片分别是图中的(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7.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B.当u=16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的C.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向8cm处移动的过程中,成虚像且像逐渐变大D.成实像时,若将物体远离透镜,则光屏也应远离透镜才能呈现清晰的像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15cm和20cm的凸透镜L1和L2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凸透镜是L1,小明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B.若凸透镜是L1,小明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C.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60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D.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70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二、填空题9.某些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一个 ,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10.哈尔滨文旅火爆全网,南方的游客亲身体验了什么是泼水成冰.打磨冰块,使其中间厚边缘薄,就可以制造出冰质的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这种透镜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装上镜架,你就打造了一副可以矫正 (选填“近”或“远”)视眼的眼镜.11.我国古书《淮南万毕术》中曾有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这是说将坚冰削磨成 透镜,正对阳光,把艾绒放在透镜的 处就能把艾绒点燃。被削磨成透镜的冰与被削磨前相比,密度 。12.“虚拟试衣镜”亮相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该款“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观察到试穿衣服时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视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他们,监视顾客移动的摄像头相当于 镜,所成的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像(选填“实”或“虚”);若镜头的焦距为10 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cm.13.如图所示,是一台“刷脸取款”的ATM机。客户站在ATM机前,光源自动打开,拍照成功后,按提示操作,即可取钱。摄像头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在拍摄范围内,人脸离镜头越 (选填“近”或“远”),拍出的像越大。三、作图题14.如图所示,分别画出光线ab对应的水中的入射光线和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15.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重合,F是凸透镜的焦点,水中有一平面镜。一束与水面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进入水中,再经过水中的平面镜反射后恰好过P点。请画出: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1)小明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探究u<f的成像规律,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没办法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他接下来的操作是 ;(2)如图乙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当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此时观察到的像与原来相比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小芳同学在实验中,她按如图丙所示装配仪器(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把光屏向 调(选填“上”或“下”);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遮住部分透镜,观察到像 完整(选填“仍然”或“不”),亮度将 (选填“不变”、“变暗”或“变亮”)。答案1.B2.D3.C4.B5.D6.D7.D8.B9.凸透镜;放大;虚像10.凸透镜;会聚;远11.凸;焦点;不变12.凸透;缩小;实;2013.实;近14.15.16.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缩小;照相机;右;变大;上;仍然;变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