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下学期六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考生须知:试题满分为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认真阅读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关要求,将所有议题的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尊重自己与接受别人批评是不矛盾的,过度维护自已也不是真正的“尊重自已”。以下人物的行为中,属于尊重自己的是A.小刚听不得别人批评,每次别人提意见,他都要找理由为自己辩护B.小明说园园跳舞不如红红,园园生气了,一个星期没理睬小明C.丽丽最近上课总是开小差,老师批评了她,丽丽既难过又惭愧D.小吴喜欢下棋,每次赢了就兴高采烈,输了就生气发火2.很多有著高成就的人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全面,对他人宽容而简约。因为对自己要求严格全面,所以从不松懈怠惰;因为对他人宽容而简约,所以人们都乐意做好事。因此我们要提倡宽容,这是因为①宽容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②宽容能让我们心胸开阔③宽容利于我们调整情绪客观大度地面对问题④宽容让我们在面对他人无心之失时大度不计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君子可以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在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以下做法与这一思想相符的是A.同学间在讨论学习方法时,各自坚持自已的方法,否定对方的方法B.与好友看电影时尽管喜好不同,但愿意共同商定所看的影片C,足球社团成员互相指贵对方,意见不合,导致社团活动难以开展D.在班内辩论比赛中,某位辩手完全主导本队辩论策略不听队友建议4.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①要养成反思的好习惯②反思时时都能进行③反思就会取得成功④反思内容来自书本知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我国浙江鸟镇随处可见“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的景致: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冰雪垒砌防风雪、御严寒的“冰屋”: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地理条件,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由此可见A.地球有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所有物品B.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唯一的选择C,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D.人类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6.“蓝星”是人类生存的家园,某同学收集到如下材料,它们所反映出的共同主题表述最贴切的是材料一:201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施行,实施以来效采明显,为人类环保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材料二: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达成斯的全球气候协议,巴黎协定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以应对世界各图曾追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并为之采取积极行动。A.低碳行动人人有责B.垃圾分类文明加分C,共护地球永续发展D.寸土惜绿万物共生7.2025年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开幕。本届运动会场馆全部实现了亚冬会历史上首次100%使用“绿电”,场馆的升级改造遵循“绿色”原则,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和绿色低碳技术结合。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A.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运动会才是成功的运动会B.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举措,有利于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C.人类已经使用新能源代替了化石能源D.清洁能源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必然会带来经济增长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毁损水库大坝、堤防、水闸、护岸、抽水站、排水渠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设施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等。”做出这种规定是因为A.法律能起到约束人们的行为,诚轻自然灾害危害的作用B.我国建立了自然灾害预鳖系统和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C.面对自然灾害,人们要不断探寻科学有效的方法消灭灾害D.个人需要具备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9.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作乐,将各地礼仪传统整合为“周礼”。“周礼”在保留诸侯国内部多元文化的同时,确立了统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规范。以“周礼”为基础各时期确立了适应本时代要求的礼制,作为精神纽带共同维系着华夏文明。从以上材料能够看出①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梢神基础②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礼仪文化③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④区域文明的交融和变迁,构成了中华文明演进的历史画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