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真题衍生卷 命题区间三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考化学母题必读及衍生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真题衍生卷 命题区间三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考化学母题必读及衍生卷

资源简介

高考真题衍生卷·命题区间三
角度一
1.D [A.次氯酸是弱酸,不能拆为离子形式,盐酸是强酸,要拆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HClO===2H++2Cl-+O2↑,A错误;B.泡沫灭火器反应原理应是铝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双水解,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CO2↑,B错误;C.六氟合铝酸根离子是配合物,难电离,不能拆,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6F-,C错误;D.酸性条件下,铬酸根离子会转化为重铬酸根离子,D选项所给离子方程式正确,D正确。]
2.B [碱性锌锰电池中MnO2作正极,电极反应为MnO2+H2O+e-===MnO(OH)+OH-,A书写正确;铅酸蓄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B书写错误;将K3[Fe(CN)6]溶液滴入FeCl2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KFe[Fe(CN)6],离子方程式为K++Fe2++[Fe(CN)6]3-===KFe[Fe(CN)6]↓,C书写正确;将TiCl4加入水中产生TiO2·xH2O沉淀,离子方程式为TiCl4+(x+2)H2O===TiO2·xH2O↓+4H++4Cl-,D书写正确。]
3.D [A.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会生成四氨合铜离子,离子方程式为Cu2++4NH3·H2O===[Cu(NH3)4]2++4H2O,故A错误;B.铁粉加入过量稀硝酸中,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离子方程式:===Fe3++NO↑+2H2O,故B错误;C.向Na[Al(OH)4]溶液中加入NaHCO3溶液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钠,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D.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NaHCO3晶体,是将CO2、NH3通入饱和食盐水中生成NaHCO3晶体,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
4.A [A.用过量的Na2S2O3溶液除去底片上的AgBr时有Na3[Ag(S2O3)2]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S2O3)2]3-+Br-,选项A错误;B.久置空气中的Na2S2O3溶液变质,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选项B正确;C.用Na2S2O3溶液吸收工业尾气中足量的Cl2,生成硫酸钠、氯化钠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8Cl-+10H+,选项C正确;D.向Na2S2O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硫和二氧化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SO2↑+H2O,选项D正确;答案选A。]
角度二
5.A [粗盐中主要成分为NaCl。除去Ca2+选用将其转化为沉淀,为了不引入新杂质,所加物质的阳离子为Na+,即选用Na2CO3除去Ca2+,同理可知,除去Mg2+需选用NaOH,除去需选用BaCl2,因所加除杂试剂均过量,因此向粗盐样品中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中,BaCl2先于Na2CO3加入,利用Na2CO3除去Ca2+和多余的BaCl2,因Na2CO3、NaOH均过量,成为新杂质,需要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HCl,至溶液中不再有气泡产生,以此除去Na2CO3、NaOH,然后将溶液蒸干得到较为纯净的食盐产品。]
6.C [氨水显碱性,会与Ag+、Cu2+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 Fe3+、I-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3+与发生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醋酸显酸性,在醋酸溶液中、、Br-、H+均不会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C项正确;硝酸银溶液中的Ag+会与Cl-、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7.B [A.硫酸钡和AgCl均为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则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溶液中可能含或或Cl-,A错误;B.浓硝酸中插入红热的炭,炭与浓硝酸反应为C+4HNO3CO2↑+4NO2↑+2H2O,浓硝酸受热会分解:4HNO3O2↑+4NO2↑+2H2O,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说明发生了炭与浓硝酸的反应,B正确;C.向CH2==CHCHO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碳碳双键、醛基均能与高锰酸钾反应,溶液紫红色褪去,不能证明其含有碳碳双键,C错误;D.铵根离子和稀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不加热得不到氨,所以往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颜色不变蓝,该溶液中也可能含铵根离子,D错误;故答案选B。]
8.D [离子组中[Al(OH)4]-能促进发生电离,两者会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根离子而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离子组能大量共存,加入氯气后,Br-、Fe2+均能被氧化,发生的反应还有2Fe2++Cl2===2Fe3++2Cl-,B错误;离子组在常温下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后、均能与碱反应,发生的反应还有===+H2O,C错误;离子组能大量共存,加入铜粉后,Fe3+与Cu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D正确。]
9.B [Ag+和给出的四种阴离子都不能大量共存,所以原溶液中没有Ag+,C错误;溶液呈无色,说明原溶液中没有;无色溶液中加入足量氢碘酸,产生黄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存在S2-和,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单质硫,在此反应中,若过量,则可以和氢碘酸反应生成气体SO2;生成的气体A可能是CO2,也可能是SO2,还有可能是CO2和SO2的混合气,所以不能说明原溶液中有;溶液B中加足量NaOH溶液共热,有气体生成,说明原溶液中有。CO2和S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错误;溶液B与足量NaOH溶液加热生成0.02 mol气体D,即0.02 mol NH3,说明无色溶液含有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浓度为=2 mol·L-1,B正确;实验中加入了含钠元素的NaOH溶液,所以灼烧火焰呈黄色,不能说明原无色溶液含有Na+,D错误。]
角度三
10.C [明矾在水中电离出的Al3+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使其沉淀,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盐撒在雪上时,融化的积雪和盐形成盐水,盐水的低冰点特性使盐水不易结冰,这一过程为物理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暖贴是基于铁在潮湿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的原理,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符合题意;荧光指示牌被照发光利用了光的反射,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11.A [A.铜锈为碱式碳酸铜,和硝酸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A符合题意;B.ClO2具有强氧化性,常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B不符合题意;C.青蒿素氢化制备双氢青蒿素是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C不符合题意;D.三元催化器会将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转化为氮气和二氧化碳,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
12.C [淡黄色沉淀是S,在反应过程中硫元素由+4价降低到0价,发生还原反应体现氧化性,A项正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与还原性物质反应紫色会褪去,所以可以证明Fe3O4中有还原性物质,即Fe(Ⅱ),B项正确;产生的红棕色气体NO2可能是浓硝酸受热分解得到,未与炭发生反应,C项错误;先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证明NaClO在溶液中发生了水解,后来褪色,是因为水解产生了漂白性物质HClO,D项正确。]
13.C [反应Ⅰ是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和CuSO4,Cu和S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Ⅱ所得溶液pH在3~4之间,则c(H+)在10-4~10-3mol·L-1之间,结合亚硫酸Ka2=6.3×10-8可得=在6.3×10-5~6.3×10-4之间,故反应Ⅱ所得溶液中溶质以NaHSO3为主,即反应Ⅱ是SO2与Na2CO3反应生成CO2和NaHSO3,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Ⅲ中Cu2+转化为Cu2O(Cu为+1价),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由H2SO3的Ka2=6.3×10-8可知,当pH=11时===6.3×103,溶液中溶质主要为Na2SO3,Na2SO3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低温真空蒸发可防止Na2SO3被氧化,同时可降低蒸发温度,减少能耗,B错误;溶液Y的溶质主要为Na2SO3,Na2SO3可以吸收SO2(气体Ⅰ),故Na2SO3溶液可返回反应Ⅱ所在操作单元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C正确;结合C项分析知,化合物X为Na2SO3,Na2SO3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在Cu2O产量不变时,增大,即n(CuSO4)不变时,参与反应Ⅲ的Na2SO3增多,可使溶液酸性减弱,pH增大,需补加NaOH的量减少,D错误。]
14.D [铁离子的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加热煮沸可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使水解程度加深,生成较多的氢氧化铁,从而使溶液显红褐色,A正确;在5 mL FeCl3溶液中滴加2滴同浓度的Na2SO3溶液,根据现象和分析可知,Fe3+既发生了水解反应,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又被亚硫酸根离子还原,得到亚铁离子,加入铁氰化钾溶液后,出现特征蓝色沉淀,B正确;实验③中在5 mL Na2SO3溶液中滴加2滴同浓度少量FeCl3溶液,根据现象和分析可知,仍发生铁离子的水解反应,但未来得及发生铁离子的还原反应,即水解反应比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快,C正确;结合三组实验,说明铁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混合时,铁离子的水解反应占主导作用,比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快,因证据不足,不能说明亚硫酸离子对铁离子的水解作用无影响,事实上,亚硫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可促进铁离子的水解反应,D错误。]
角度四
15.解析:(1)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温度下C主要生成CO和CO2,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可知TiCl4、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约是5∶2∶4,所以TiO2与C、Cl2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5TiO2+6C+10Cl25TiCl4+2CO+4CO2。②随着温度升高,CO2与C发生反应:C+CO22CO,导致CO含量升高。
(2)“降温收尘”后钒元素主要以VOCl3形式存在,加入Al得到VOCl2渣,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配平方程式为3VOCl3+Al===3VOCl2+AlCl3。
答案:(每空4分)(1)①5TiO2+6C+10Cl25TiCl4+2CO+4CO2 ②随着温度升高,CO2与C发生反应C+CO22CO (2)3VOCl3+Al===3VOCl2+AlCl3
16.解析:(1)“溶浸”过程Au与氯化钠、氯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HAuCl4,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3H2O。
(2)HAuCl4被一水合肼还原生成金,一水合肼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生成氮气,“还原”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AuCl4+3N2H4·H2O===4Au+3N2↑+16HCl+3H2O或4HAuCl4+11N2H4·H2O===4Au+3N2↑+8N2H6Cl2+11H2O。
(3)“电解”[Ag(S2O3)2]3-生成Ag,其电极反应式为===。
答案:(每空4分===+3H2O
(2)4HAuCl4+3N2H4·H2O===4Au+3N2↑+16HCl+3H2O(或4HAuCl4+11N2H4·H2O===4Au+3N2↑+8N2H6Cl2+11H2O)
===命题区间三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选择题每小题4分,第15题12分,第16题12分,共80分)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
1.(2024·全国甲卷T2衍生题)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置于阳光下:2H++ClO-===2HCl+O2↑
[B]泡沫灭火器反应原理:===2Al(OH)3↓+3CO2↑
[C]向Na3AlF6溶液中滴加氨水:===
[D]向K2CrO4溶液中滴加稀硫酸:+H2O
2.(2023·湖南卷)下列有关电极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碱性锌锰电池的正极反应:MnO2+H2O+e-===MnO(OH)+OH-
[B]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Pb2++2H2O-2e-===PbO2+4H+
[C]K3[Fe(CN)6]溶液滴入FeCl2溶液中:K++Fe2++[Fe(CN)6]3-===KFe[Fe(CN)6]↓
[D]TiCl4加入水中:TiCl4+(x+2)H2O===TiO2·xH2O↓+4H++4Cl-
3.(2024·新课标卷T4衍生题)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离子方程式能完全表示相应事实的是(  )
[A]向CuSO4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
[B]将还原性铁粉加入过量的稀硝酸中:===3Fe2++2NO↑+4H2O
[C]向Na[Al(OH)4]溶液中加入NaHCO3溶液:+H2O===Al(OH)3↓+CO2↑
[D]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NaHCO3晶体:===
4.(2024·湖北卷T7仿真题)硫代硫酸钠(Na2S2O3)主要用于照相时作定影剂,也可用作氰化物的解毒剂,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用过量的Na2S2O3溶液除去底片上的AgBr时有Na3[Ag(S2O3)2]生成:===[Ag(S2O3)2]3-
[B]久置空气中的Na2S2O3溶液变质:===+2H+
[C]用Na2S2O3溶液吸收工业尾气中足量的Cl2:===+8Cl-+10H+
[D]向Na2S2O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2H+===S↓+SO2↑+H2O
离子共存与离子检验
5.(2022·广东卷)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时,需除去Ca2+、Mg2+和,所用试剂包括BaCl2以及(  )
[A]Na2CO3、NaOH、HCl    [B]Na2CO3、HCl、KOH
[C]K2CO3、HNO3、NaOH [D]Na2CO3、NaOH、HNO3
6.(2022·湖北卷)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0.1 mol·L-1氨水中:Ag+、Cu2+、、
[B]在0.1 mol·L-1氯化钠溶液中:Fe3+、I-、Ba2+、
[C]在0.1 mol·L-1醋酸溶液中:、、Br-、H+
[D]在0.1 mol·L-1硝酸银溶液中:K+、Cl-、Na+、
7.(2024·黑吉辽卷T8仿真题)由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向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该溶液中存在或
[B]向浓硝酸中插入红热的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炭可与浓硝酸反应生成CO2
[C]向CH2===CHCHO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证明其含有碳碳双键
[D]向试管中盛装的某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不变蓝,证明该溶液中不含
8.(2023·重庆卷T2仿真题)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且加入相应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选项 离子 加入 试剂 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 K+、、[Al(OH)4]-、 盐酸 H++[Al(OH)4]-=== Al(OH)3↓+H2O
[B] Na+、Fe2+、Br-、Mg2+ 氯气 ===
、Na+、、 +OH-===NH3·H2O
[D] Fe3+、Cl-、、K+ 铜粉 2Fe3++Cu===2Fe2++Cu2+
9. 10 mL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存在如下离子,取该溶液进行下述实验(不考虑水解),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阳离子 、Na+、Ag+、Al3+
阴离子 、S2-、、
[A]气体A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说明无色溶液中含有
[B]溶液B与足量NaOH溶液加热生成0.02 mol气体D,说明无色溶液含有的浓度为2 mol·L-1
[C]生成黄色沉淀C,说明无色溶液含有Ag+
[D]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F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无色溶液含有Na+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
10.(2023·全国乙卷)下列应用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使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 [B]雪天道路上撒盐融雪
[C]暖贴中的铁粉遇空气放热 [D]荧光指示牌被照发光
11.(2024·山东卷T1衍生题)下列应用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稀硝酸用于溶解铜锈
[B]ClO2常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青蒿素氢化制备双氢青蒿素
[D]三元催化器处理机动车尾气
12.(2021·山东卷)下列由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
[A]向NaHSO3溶液中滴加氢硫酸,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具有氧化性
[B]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Fe3O4粉末,紫色褪去,证明Fe3O4中含Fe(Ⅱ)
[C]向浓硝酸中插入红热的炭,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炭可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
[D]向NaClO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先变红后褪色,证明NaClO在溶液中发生了水解反应
13.(2023·山东卷改编)一种制备Cu2O的工艺路线如图所示,反应Ⅱ所得溶液pH在3~4之间,反应Ⅲ需及时补加NaOH以保持反应在pH=5条件下进行。常温下,H2S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3×10-2,Ka2=6.3×1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Ⅰ、Ⅱ、Ⅲ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低温真空蒸发主要目的是防止NaHSO3被氧化
[C]溶液Y可循环用于反应Ⅱ所在操作单元中吸收气体Ⅰ
[D]若Cu2O产量不变,参与反应Ⅲ的X与CuSO4物质的量之比增大时,需补加NaOH的量不变
14.(2022·湖南卷)为探究FeCl3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FeCl3和Na2SO3溶液浓度均为0.1 mol·L-1)。
实验 操作与现象
① 在5 mL水中滴加2滴FeCl3溶液,呈棕黄色;煮沸,溶液变红褐色
② 在5 mL FeCl3溶液中滴加2滴Na2SO3溶液,变红褐色;再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③ 在5 mL Na2SO3溶液中滴加2滴FeCl3溶液,变红褐色;将上述混合液分成两份,一份滴加K3[Fe(CN)6]溶液,无蓝色沉淀生成;另一份煮沸,产生红褐色沉淀
依据上述实验现象,结论不合理的是(  )
[A]实验①说明加热促进Fe3+水解反应
[B]实验②说明Fe3+既发生了水解反应,又发生了还原反应
[C]实验③说明Fe3+发生了水解反应,但没有发生还原反应
[D]整个实验说明对Fe3+的水解反应无影响,但对还原反应有影响
陌生情境中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5.(12分)(2022·湖南卷,节选)钛(Ti)及其合金是理想的高强度、低密度结构材料。以钛渣(主要成分为TiO2,含少量V、Si和Al的氧化物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钛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降温收尘”后,粗TiCl4中含有的几种物质的沸点:
物质 TiCl4 VOCl3 SiCl4 AlCl3
沸点/℃ 136 127 57 180
回答下列问题:
(1)TiO2与C、Cl2在600 ℃的沸腾炉中充分反应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分压如下表:
物质 TiCl4 CO CO2 Cl2
分压/ MPa 4.59×10-2 1.84×10-2 3.70×10-2 5.98×10-9
①该温度下,TiO2与C、Cl2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随着温度升高,尾气中CO的含量升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钒”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2分)(2024·全国甲卷T26仿真题)利用某阳极泥(含Au和Ag单质)回收贵金属Au并合成高能量密度材料
[Ag(NH3)2]+[Ag3(N5)4]-的工艺流程如下。
(1)“溶浸”过程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还原”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过程生成Ag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