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真题衍生卷 命题区间十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考化学母题必读及衍生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真题衍生卷 命题区间十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考化学母题必读及衍生卷

资源简介

高考真题衍生卷·命题区间十一
角度一
1.D [向20 mL 0.1 mol·L-1H2A溶液中逐滴滴加0.1 mol·L-1 NaOH溶液,随着溶液pH的增大,H2A的百分含量减小,HA-的百分含量先增大后减小,A2-的百分含量增大,所以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H2A、HA-和A2-的百分含量(δ)随pH变化关系曲线。A.c点c(HA-)=c(A2-),Ka2==c(H+)=10-6.6,数量级为10-7,A错误;B.a点c(HA-)=c(H2A),当滴加10 mL NaOH溶液时,H2A和NaOH恰好反应生成NaHA,由于HA-的电离和水解程度不同,c(HA-)≠c(H2A),B错误;C.b点c(H2A)=c(A2-),存在元素守恒:c(H2A)+c(HA-)+c(A2-)=c(HA-)+2c(A2-)=<0.1 mol·L-1,C错误;D.c点c(HA-)=c(A2-),存在电荷守恒:c(OH-)+c(HA-)+2c(A2-)=c(H+)+c(Na+),则3c(A2-)+c(OH-)=c(H+)+c(Na+),D正确。]
2.D [A.由Ksp[M(OH)2]=c(M2+)c2(OH-)=可得,-lgc(M2+)=2pH-lgKsp[M(OH)2]-2lgKw,为线性关系,故曲线Ⅰ表示的溶解平衡曲线,而曲线Ⅱ表示MA的溶解平衡曲线,A正确;B.初始状态a点时,溶液pH约为8.5,此时溶液中主要含A微粒为HA-,在曲线Ⅱ的上方,曲线Ⅰ的下方,生成MA,故发生反应:M2++2HA-===MA↓+H2A,B正确;C.由图2可得,H2A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10-6.5,Ka2==1×10-10.5,Ka1·Ka2==1×10-6.5×1×10-10.5=1×10-17,则当c(A2-)=c(H2A)时,c(H+)=mol·L-1=1×10-8.5mol·L-1,即pH=8.5,C正确;D.初始状态b点在曲线Ⅱ的上方,曲线Ⅰ的下方,生成MA,根据元素守恒,故平衡后溶液中存在c(A2-)+c(HA-)+c(H2A)<0.2 mol·L-1,D错误。]
3.D [根据题意分析,随着pH的增大,H2S电离出的HS-浓度逐渐增大,且比第二步电离产生的S2-的浓度大,所以④代表HS-,③代表S2-,已知Ksp(NiS)>Ksp(CdS),则c(S2-)相同时,c(Ni2+)>c(Cd2+),则②代表Ni2+,①代表Cd2+,据此分析。曲线①代表Cd2+、③代表S2-,由图示曲线①③交点可知,此时c(Cd2+)=c(S2-)=10-13mol·L-1,则有Ksp(CdS)=c(Cd2+)·c(S2-)=10-13×10-13=10-26,A错误;③为pH与-lg c(S2-)的关系曲线,B错误;曲线④代表HS-,由图示曲线④两点坐标可知,c(H+)=时,c(HS-)=10-6.5mol·L-1,Ka1(H2S)===10-7.1,C错误;已知Ka1(H2S)·Ka2(H2S)==,由曲线③两点坐标可知,当c(H+)=10-4.9mol·L-1时,c(S2-)=,故有Ka1(H2S)·Ka2(H2S)===10-21.8,结合C项分析可知,Ka1(H2S)=10-7.1,故有Ka2(H2S)=10-14.7,D正确。]
4.C [从图1可以看出pH=10.25时,碳酸氢根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浓度相同,A项正确;从图2可以看出pH=11、lg [c(Mg2+)]=-6时,该点位于曲线Ⅰ和曲线Ⅱ的下方,不会产生碳酸镁沉淀或氢氧化镁沉淀,B项正确;从图2可以看出pH=9、lg[c(Mg2+)]=-2时,该点位于曲线Ⅱ的上方,会生成碳酸镁沉淀,根据元素守恒,溶液中<0.1 mol·L-1,C项错误; pH=8时,溶液中主要含碳微粒是,pH=8,lg[c(Mg2+)]=-1时,该点位于曲线Ⅱ的上方,会生成碳酸镁沉淀,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CO3↓+H2O+CO2↑,D项正确。]
5.C [A.由-lgKsp[N(OH)2]=-lg[c(N2+)·c2(OH-)]=-lgc(N2+)-2lgc(OH-)=pN+2pR,得关系式①pN=-2pR-lgKsp[N(OH)2];由-lgKsp(NCO3)=]==pN+pR,得关系式②pN=-pR-lgKsp(NCO3)。从关系式可知:①的斜率的绝对值大于②的,故曲线XY对应的物质是N(OH)2,曲线XZ对应的物质是NCO3,A项错误;B.X点时,pR=5.7,pN=0,由关系式①pN=-2pR-lgKsp[N(OH)2]得lgKsp[N(OH)2]=-2pR-pN=-2×5.7=-11.4,则Ksp[N(OH)2]=10-11.4,其数量级为10-12,B项错误;C.曲线XY中X点表示N(OH)2饱和溶液,向其中通入HCl后,c(OH-)减小(即pR增大),c(N2+)增大(即pN减小),所以能使溶液从X点变成Y点,C项正确;D.向N(OH)2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会产生沉淀N(OH)2,但是c(OH-)变大,D项错误。]
角度二
6.A [量筒的精确度不高,应该用碱式滴定管或移液管量取25.00 mL Na2CO3标准溶液置于锥形瓶中,A错误; Na2CO3溶液显碱性,盛放Na2CO3溶液的容器不能用玻璃塞,以防碱性溶液腐蚀玻璃产生有黏性的硅酸钠溶液而将瓶塞黏住,故应选用带塑料塞的容量瓶配制Na2CO3标准溶液,B正确; Na2CO3有吸水性且有一定的腐蚀性,故应选用烧杯而非称量纸称量Na2CO3固体,C正确; Na2CO3溶液显碱性,甲基橙滴入Na2CO3溶液中显黄色,当滴入最后半滴盐酸时,溶液由黄色突变为橙色且半分钟之内不变色即为滴定终点,故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显橙色,D正确。]
7.解析:(1)根据装置图可知,仪器甲的名称是直形冷凝管,冷凝水应该逆流操作,从b处进,a处出。
(2)环己酮不断蒸出,降低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提高盐酸羟胺的产率。
(3)根据已知信息可知,环己酮与空气接触易爆炸,装置乙没有隔绝空气。
(4)盐酸羟胺熔点为152 ℃,则不能用蒸馏的方式提纯,易溶于水则不能用渗析和萃取分液的方式提纯,因此利用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采取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提纯。
(5)①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结合元素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为4Fe3++2NH2OH===N2O↑+4Fe2++4H++H2O。
②配制题述溶液需要称取样品,需要用到分析天平,最终使用100 mL容量瓶配制溶液,故配制题述盐酸羟胺溶液不需要用到的定量仪器为滴定管,答案选C。
③终点时过量高锰酸钾使得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因此终点现象为当滴入最后半滴酸性KMnO4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④根据关系式有~10Fe3+~5NH2OH·HCl,则样品NH2OH·HCl的质量为×69.5×g≈0.478 g,则样品纯度约为×100%≈95.6%。
答案:(每空2分)(1)直形冷凝管 b (2)将环己酮分离出反应体系,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提高盐酸羟胺的产率 (3)环己酮与空气接触易爆炸,装置乙没有隔绝空气 (4)冷却结晶,过滤 (5)①4Fe3++2NH2OH===N2O↑+4Fe2++4H++H2O ②C ③当滴入最后半滴酸性KMnO4溶液,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④95.6
8.解析:利用丙二酸、糠醛和吡啶反应制备α 呋喃丙烯酸,在三颈烧瓶中95 ℃下回流2小时,停止反应,经调pH、脱色、趁热过滤、抽滤、洗涤可得粗产品,再利用滴定原理测定产品纯度。
(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
(2)与酒精灯加热相比,使用油浴加热的优点是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3)由于反应中有CO2生成,会产生气泡,当不再产生气泡时表明三颈烧瓶中反应已完成。
(4)抽滤使得内外压强差变大,优点是分离固液速率更快,且产品更易于干燥。
(5)①滴定管需要用标准溶液润洗,润洗滴定管的具体操作为从滴定管上口加入少量标准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滴定管内壁,然后从下部放出,重复2~3次。
②α 呋喃丙烯酸中含有1个羧基,则由反应的计量关系可知:n(α 呋喃丙烯酸)=n(NaOH)=cV×10-3mol,产品的质量分数为×100%=%。
③A.称量样品时,将样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所测结果偏小,A不符合题意;B.加热回流阶段,油浴时没有搅拌,出现焦化现象,样品损失,所测结果偏小,B不符合题意;C.滴定过程中,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读数偏小,所测结果偏小,C不符合题意;D.滴定前,尖嘴管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读数偏大,所测结果偏大,D符合题意。
答案:(每空2分)(1)球形冷凝管 (2)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3)无气泡产生 (4)分离固液速率更快,且产品更易于干燥 (5)①从滴定管上口加入少量标准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滴定管内壁,然后从下部放出,重复2~3次 ②% ③D
角度三
9.解析:由流程可知,该类稀土矿(含铁、铝等元素)加入酸化MgSO4溶液浸取,得到浸取液中含有RE3+、Mg2+、Fe2+、Fe3+、Al3+、等离子,经“氧化调pH”使Fe3+、Al3+形成沉淀,经过滤除去,滤液1中含有RE3+、Mg2+、等,加入月桂酸钠,使RE3+形成(C11H23COO)3RE沉淀,滤液2主要含有MgSO4溶液,可循环利用,滤饼加盐酸,经加热搅拌溶解后,再冷却结晶,析出月桂酸,再固液分离得到RECl3溶液。
(1) “氧化调pH”目的是除去含铁、铝等元素的离子,需要将Fe2+氧化为Fe3+,以便后续除杂,所以化合价有变化的金属离子是Fe2+。
(2)由表中数据可知,Al3+沉淀完全的pH为4.7,而RE3+开始沉淀的pH为6.2~7.4,所以为保证Fe3+、Al3+沉淀完全,且RE3+不沉淀,要用NaOH溶液调pH至4.7≤pH<6.2,该过程中Al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
(3)“滤液2”中Mg2+浓度为2.7 g·L-1,即0.112 5 mol·L-1,根据Ksp[(C11H23COO)2Mg]=c(Mg2+)·c2(C11H23COO-),若要加入月桂酸钠后只生成(C11H23COO)3RE,而不产生(C11H23COO)2Mg,则c(C11H23COO-)<
= mol·L-1=4×10-4mol·L-1。
(4)①“加热搅拌”有利于加快RE3+溶出、提高产率,其原因是加热搅拌可加快反应速率;② “操作X”的结果是分离出月桂酸,由信息可知,月桂酸(C11H23COOH)熔点为44 ℃,故“操作X”的过程为先冷却结晶,再固液分离。
(5)该工艺中,可再生循环利用的物质有MgSO4。
(6)①YCl3中Y为+3价,PtCl4中Pt为+4价,而Pt3Y中金属均为0价,所以还原YCl3和PtCl4熔融盐制备Pt3Y时,生成1 mol Pt3Y转移15 mol电子;②碱性溶液中,氢氧燃料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1)Fe2+ (2)4.7≤pH<6.2 Al3++3OH-===Al(OH)3↓ (3)4.0×10-4 (4)①加热搅拌可加快反应速率 ②冷却结晶(1分) (5)MgSO4(1分) (6)①15(1分) ②O2+4e-+2H2O===4OH-
10.解析:高钴渣(含Co、Zn、Pb、Cu、Fe、Cd、Mn等金属元素)加入过量稀硫酸进行酸浸,生成难溶于水的PbSO4,Co、Zn、Cu、Fe、Cd、Mn等金属元素均生成相应的可溶性盐,向滤液中加入Na2S溶液,将Cu2+转化为CuS沉淀除去,故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CuS,向溶液中加入MnO2,调节pH,并将Fe2+氧化为Fe3+,将Fe3+转化为Fe(OH)3而除去,故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Fe(OH)3,加入Zn将溶液中的Cd2+还原为Cd而除去,向溶液中加入Na2S2O8溶液调节pH=3,将Mn2+氧化为MnO2而除去,故产品1为MnO2,再继续加入Na2S2O8溶液调节pH=5,由已知④得,生成的产物为Co(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H+,过滤得到滤液,滤液中还含有的金属离子除Na+外还有Zn2+。
(1)由分析知,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CuS。
(2)由分析知,“沉铁”步骤中加入产品1为二氧化锰,可调节pH,将Fe2+氧化为Fe3+,由已知②③中数据可知,要使Fe3+完全沉淀,Co2+不沉淀,该步骤中调节pH的范围可以为4.0(3)由分析知,“置换”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Cd2+===Cd+Zn2+。
(4)由分析得,“步骤3”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H+,滤液中存在的主要金属离子除Na+外还有Zn2+。
(5)沉淀前后Mn2+的浓度分别为0.69 g·L-1和1.5×10-4g·L-1,若溶液体积不变,则锰的沉淀率为×100%≈99.98%。
答案:(每空2分)(1)CuS (2)调节pH,将Fe2+氧化为Fe3+,将Fe3+转化为Fe(OH)3除去 b (3)Zn+Cd2+===Cd+Zn2+ ===+6H+ Zn2+ (5)99.98%命题区间十一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选择题每小题4分,第7题18分,第8题14分,第9题15分,第10题14分,共85分)
结合图像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1.(2024·湖南卷T14衍生题)向20 mL 0.1 mol·L-1H2A溶液中滴加0.1 mol·L-1NaOH溶液,H2A、HA-、A2-的百分含量δ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a2的数量级为10-6
[B]a点对应的V(NaOH)=10 mL
[C]b点c(HA-)+2c(A2-)=0.1 mol·L-1
[D]c点3c(A2-)+c(OH-)=c(H+)+c(Na+)
2.(2024·新课标卷T7衍生题)一定温度下,M2+在不同pH的Na2A溶液中存在形式不同,Na2A溶液中pM[pM=-lgc(M2+)]随pH的变化如图1所示,Na2A溶液中含A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2所示。
已知:
①MA、M(OH)2均为难溶物;
②初始c(Na2A)=0.2 mol·L-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Ⅰ表示M(OH)2溶解平衡曲线
[B]初始状态a点发生反应:M2++2HA-===MA↓+H2A
[C]c(A2-)=c(H2A)时,pH=8.5
[D]初始状态的b点,平衡后溶液中存在c(A2-)+c(HA-)+c(H2A)=0.2 mol·L-1
3.(2023·辽宁卷)某废水处理过程中始终保持H2S饱和,即c(H2S)=0.1 mol·L-1,通过调节pH使Ni2+和Cd2+形成硫化物而分离,体系中pH与-lg c关系如图所示,c为HS-、S2-、Ni2+和Cd2+的浓度,单位为mol·L-1。已知Ksp(NiS)>Ksp(Cd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sp(CdS)=10-18.4
[B]③为pH与-lg c(HS-)的关系曲线
[C]Ka1(H2S)=10-8.1
[D]Ka2(H2S)=10-14.7
4.(2023·北京卷)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一定温度下Mg2+在不同pH的Na2CO3体系中的可能产物。
已知:ⅰ.图1中曲线表示Na2CO3体系中各含碳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
ⅱ.图2中曲线Ⅰ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c(Mg2+)·c2(OH-)=Ksp[Mg(OH)2];曲线Ⅱ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Ksp(MgCO3)[注:起始c(Na2CO3)=,不同pH下由图1得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图1,pH=,=
[B]由图2,初始状态pH=11、lg[c(Mg2+)]=-6,无沉淀生成
[C]由图2,初始状态pH=9、lg[c(Mg2+)]=-2,平衡后溶液中存在=0.1 mol·L-1
[D]由图1和图2,初始状态pH=8、lg [c(Mg2+)]=-1,发生反应:===MgCO3↓+CO2↑+H2O
5.(2024·黑吉辽卷T15衍生题)室温下、NCO3的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pN=-lg c(N2+),pR=-lg c(OH-)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XZ对应的物质是N(OH)2
[B]室温下,N(OH)2的Ksp的数量级为10-11
[C]曲线XY中X点时,向溶液通入HCl,能使溶液从X点变成Y点
[D]向N(OH)2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会产生沉淀,c(OH-)变小
中和滴定及拓展应用
6.(2022·山东卷)实验室用基准Na2CO3配制标准溶液并标定盐酸浓度,应选甲基橙为指示剂,并以盐酸滴定Na2CO3标准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量筒量取25.00 mL Na2CO3标准溶液置于锥形瓶中
[B]应选用带塑料塞的容量瓶配制Na2CO3标准溶液
[C]应选用烧杯而非称量纸称量Na2CO3固体
[D]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显橙色
7.(18分)(2024·山东卷T19衍生题)盐酸羟胺(化学式为NH2OH·HCl)是一种无机物,可合成抗癌药,主要用作还原剂,其熔点为152 ℃,易溶于水,受潮遇热易分解。实验室以环己酮肟、盐酸为原料制备盐酸羟胺的反应原理为
制备盐酸羟胺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搅拌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已知:
①环己酮肟溶于乙醇、乙醚;环己酮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沸点155.6 ℃,与空气混合易爆炸。
②盐酸羟胺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溶解度/(g/100 g H2O)
0 9.6
20 46.7
40 54.9
60 63.2
80 71.1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_,进水口应为________(填图中字母)。
(2)反应过程中,将环己酮不断蒸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装置乙有明显错误,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后,将混合液用乙醚萃取环己酮肟并分离,从剩余液中获得较大产率的盐酸羟胺的实验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
(5)称取0.500 0 g由上述方法制得的盐酸羟胺产品,加水配制成100 mL溶液。量取20.0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酸化,再加入过量硫酸铁铵[NH4Fe(SO4)2]溶液充分反应,接着加入足量磷酸溶液(与Fe3+形成无色配合物),最后用0.050 0 mol·L-1酸性KMnO4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酸性KMnO4溶液的体积平均为11.00 mL。反应原理为
ⅰ.NH2OH·HCl NH2OH+HCl
ⅱ.Fe3+将NH2OH氧化为N2O气体
+Fe2+―→……
①Fe3+将NH2OH氧化为N2O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配制上述盐酸羟胺溶液不需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有________(填字母)。
A.分析天平   B.100 mL容量瓶   C.滴定管
③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计算该产品中盐酸羟胺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8.(14分)(2024·安徽卷T16仿真题)α 呋喃丙烯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其实验室制备原理如下:
+CH2(COOH)2+CO2↑+H2O
制备α 呋喃丙烯酸的步骤如下:向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丙二酸、糠醛和吡啶,在95 ℃下回流2小时,停止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混合物倒入装有10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固体碳酸钠中和至弱碱性,加入活性炭后煮沸5~10 min脱色,趁热过滤;滤液在冰水浴中边搅拌边滴加浓盐酸至不再有沉淀生成,抽滤,用冷水洗涤2~3次,得到粗产品。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与酒精灯加热相比,使用油浴加热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颈烧瓶中反应已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离出晶体时需减压抽滤,装置如图所示,抽滤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精确测定产品纯度,拟用以下实验方案:
称取m g α 呋喃丙烯酸样品,加入1∶1的乙醇水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作指示剂,用浓度为c mol·L-1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做3组平行实验,所消耗NaOH溶液的平均体积为V mL。
①滴定管需要用标准溶液润洗,润洗滴定管的具体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产品的纯度是________(以质量分数表示)。
③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称量样品时,将样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侧托盘
B.加热回流阶段,油浴时没有搅拌,出现焦化现象
C.滴定过程中,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D.滴定前,尖嘴管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以水溶液中离子平衡为主要考查内容的工艺流程题
9.(15分)(2022·广东卷)稀土(RE)包括镧、钇等元素,是高科技发展的关键支撑。我国南方特有的稀土矿可用离子交换法处理,一种从该类矿(含铁、铝等元素)中提取稀土的工艺如下:
已知:月桂酸(C11H23COOH)熔点为44 ℃;月桂酸和(C11H23COO)3RE均难溶于水。该工艺条件下,稀土离子保持+3价不变;(C11H23COO)2Mg的Ksp=1.8×10-8,Al(OH)3开始溶解时的pH为8.8;有关金属离子沉淀的相关pH见下表。
离子 Mg2+ Fe3+ Al3+ RE3+
开始沉淀时的pH 8.8 1.5 3.6 6.2~7.4
沉淀完全时的pH / 3.2 4.7 /
(1)“氧化调pH”中,化合价有变化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
(2)“过滤1”前,用NaOH溶液调pH至________的范围内,该过程中Al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滤2”后,滤饼中检测不到Mg元素,滤液2中Mg2+浓度为2.7 g·L-1。为尽可能多地提取RE3+,可提高月桂酸钠的加入量,但应确保“过滤2”前的溶液中c(C11H23COO-)低于________mol·L-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①“加热搅拌”有利于加快RE3+溶出、提高产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操作X”的过程为先________,再固液分离。
(5)该工艺中,可再生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6)稀土元素钇(Y)可用于制备高活性的合金类催化剂Pt3Y。
①还原YCl3和PtCl4熔融盐制备Pt3Y时,生成1 mol Pt3Y转移________mol电子。
②Pt3Y/C用作氢氧燃料电池电极材料时,能在碱性溶液中高效催化O2的还原,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4分)(2024·湖南卷T16衍生题)充分利用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以某湿法炼锌厂产出的高钴渣(含Co、Zn、Pb、Cu、Fe、Cd、Mn等金属元素)为原料回收钴和锰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除Cd后的滤液中含有Co2+和Mn2+;
②pH<3.7时,Co2+还原性小于Mn2+,pH>3.7时,Co2+还原性大于Mn2+;
③部分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
金属离子 Fe2+ Fe3+ Co2+ Zn2+ Mn2+
完全沉淀的pH 8.3 3.2 8.7 8.2 10.1
④不同pH下,Co2+被Na2S2O8氧化的产物如下表:
pH pH<3 3Co2+的氧化产物 CoO2 Co(OH)3 Co3O4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沉铁”步骤中加入产品1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步骤中调节pH的范围可以为________(填字母)。
a.pH<2.8   b.4.0<pH<4.5   c.8.2<pH<10.1
(3)Cd与Zn同族,“置换”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3”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液中存在的主要金属离子除Na+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5)沉淀前后Mn2+的浓度分别为0.69 g·L-1和1.5×10-4g·L-1,若溶液体积不变,则锰的沉淀率为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