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过关验收卷·专题11.B [A.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正确;B.熟石膏的成分为2CaSO4·H2O,B错误;C.敦煌莫高窟壁画颜料中所用的铁红,其成分为Fe2O3,C正确;D.青铜属于铜合金,属于金属材料,D正确;故选B。]2.B [A.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Ca(OH)2与K2CO3反应生成KOH,Ca(OH)2和KOH均是强碱,能够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可用草木灰等制作松花蛋,故A错误;B.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用热的纯碱溶液去除衣服上的油污,故B正确;C.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在酵母菌作用下分解成乙醇,故C错误;D.盐酸与小苏打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但不能用于演示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泡沫灭火器是利用铝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双水解,生成CO2并产生大量泡沫进行灭火的,故D错误;答案选B。]3.A [A.过氧乙酸分子中存在过氧键,使得其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用作消毒剂是利用了其强氧化性,A错误;B.植物油属于油脂,油脂在碱性环境下水解发生皂化反应,可以生产肥皂,B正确;C.硫酸锌或硫酸亚铁添加到奶粉中是由于其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锌、铁,故C正确;D.“尿不湿”材料选用聚丙烯酸钠树脂,该树脂结构中含有羧酸钠结构,属于亲水基团,所以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可制成高吸水性树脂,故D正确;答案选A。]4.A [A.反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为,为顺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故A错误;B.乙醚的分子式为C4H10O,结构简式为CH3CH2OCH2CH3,故B正确;C.的中心原子硫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6-3×2)=3,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故C正确;D.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OOH,键线式为,故D正确;故答案为A。]5.D [没有给出液体的具体体积,不能计算,A错误;每个甘油分子含有3个羟基,9.2 g甘油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其中含有羟基数为0.3NA,B错误;没有给出氧气是否在标准状况下,不能计算,C错误;正丁烷和异丁烷只是碳架不同,含有的共价键数相同,38 g正丁烷和20 g异丁烷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1 mol,故其中共价键数目为13NA,D正确。]6.A [A.pH=1的H2SO4溶液中c(H+)=0.1 mol·L-1, 所以n(H+)=1 L×0.1 mol·L-1=0.1 mol, 即含有H+数目为0.1NA,A正确;B.Br2+2NaOH===NaBr+NaBrO+H2O,Br2中Br为0价,NaBr中Br为-1价,NaBrO中Br为+1价,所以1 mol Br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B错误;C.SO2与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为SO3,生成物的分子数小于2NA,C错误;D.1 mol SO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Na2SO3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所得溶液中数小于NA,D错误;答案选A。]7.B [1 L 0.5 mol·L-1 NH4Al(SO4)2溶液中和Al3+水解,则和Al3+的数目之和小于NA,A错误;常温常压下,2 mol NO和1 mol O2混合可生成2 mol NO2,由于存在2NO2 N2O4,则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2NA,B正确; KIO3+6HI===3I2+KI+3H2O反应中,HI中部分碘元素从-1价升高到0价、KIO3中碘元素从+5价降低到0价,则1 mol KIO3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5NA,C错误; 在氢氧碱性燃料电池中,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 +2H2O+4e- ===4OH-;当正极上有1 mol气体参与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NA,D错误。]8.D [CO2的结构式为O===C===O,标准状况下11.2 L CO2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目为0.5 mol×4×NA mol-1=2NA,A正确;反应②、③需要用酶作催化剂,无法在高温下进行,B正确;反应②中,3.2 g CH3OH生成HCHO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C正确; DHA含有2个羟基,1 mol DHA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可消耗2 mol乙酸,D错误。]9.A [A.实验室中的碘水一般是将碘单质溶于KI溶液配制而成,发生反应:,A正确;B.一水合氨是弱碱,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B错误;C.以铜为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阳极Cu失去电子生成Cu2+,阳极电极反应式:Cu-2e-===Cu2+,C错误;D.CH2BrCOOH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2(OH)COONa,离子方程式为+H2O+Br-,D错误;故选A。]10.C [甲、乙、丙是三种可溶性物质,其中甲是碱,可知甲中有OH-、Na+或Ba2+,而碳酸钡和硫酸钡是沉淀,所以甲只能是Ba(OH)2,乙是NaHSO4,丙是Na2CO3或者丙是NaHSO4,乙是Na2CO3,故A错误;由A分析可知,乙、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CO2↑,故B错误;Ba(OH)2与NaHSO4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Ba(OH)2与Na2CO3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现象相同,故C正确;乙和丙都含有钠元素,焰色试验相同,不能利用焰色试验鉴别乙和丙,故D错误。]11.B [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反应方程式为2Fe2++3Cl2+4Br-===2Fe3++6Cl-+2Br2,A错误;电解饱和食盐水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H2↑+Cl2↑+2OH-,B正确;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的离子方程式为===BaSO4↓+2H2O,C错误;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OH-===CaCO3↓+NH3·H2O+H2O,D错误。]12.C [加入过量的碱产生的气体为NH3,溶液有。由信息②知加入过量的碱产生了沉淀Fe(OH)3,溶液中有与Fe3+会发生双水解不能共存,则溶液中不存在。由信息③知溶液中有。由分析知A项正确;受热分解为氧化铁,B项正确;溶液中一定有和Fe3+而阴离子有,由题意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同,溶液中电荷不守恒,所以一定还有Cl-和,溶液中这五种离子刚好电荷守恒,所以一定不存在和Al3+、K+,C项错误、D项正确。]13.A [A.该组离子间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加入少量HCl溶液,H+优先与[Al(OH)4]-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H++[Al(OH)4]-===Al(OH)3↓+H2O,A正确;B.该组离子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加入少量Ba(NO3)2溶液后,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Fe3++NO↑+2H2O+BaSO4↓,B错误;与不能大量共存,醋酸为弱酸,不能拆开,加入过量醋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SiO3↓+2CH3COO-,C错误;D.通入少量SO2后优先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D错误;答案选A。]14.A [H2S3O6+4Cl2+6H2O===3H2SO4+8HCl反应中,硫元素从平均+价升高到+6价、氯元素从0价降低到-1价,则还原剂为H2S3O6、氧化剂为氯气、氧化产物为硫酸、还原产物为氯化氢。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8,A正确; 即使没有发生反应,氯水中加AgNO3溶液也可产生白色氯化银沉淀,则不能用AgNO3溶液检验上述反应是否发生,B错误;据分析H2S3O6在上述反应中表现还原性,C错误; 没有指明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11.2 L Cl2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D错误。]15.C [过程1中,ClO-转化为Cl-,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1价,化合价降低,ClO-作氧化剂,Ni2O3转化为NiO2,Ni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4价,化合价升高,Ni2O3作还原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A项正确;过程2中,NiO2和ClO-反应生成Ni2O3、Cl-和O,离子方程式为2NiO2+ClO-===Cl-+Ni2O3+2O,B项正确;用NaClO碱性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SO2,离子方程式为===+H2O,C项错误;Ca2+与结合生成难溶的CaSO4,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因此用Ca(ClO)2代替NaClO脱硫效果更好,D项正确。]16.D [制备KMnO4的流程如下:MnO2、KOH和O2在熔融状态下反应生成K2MnO4,反应后加水溶浸,使K2MnO4等可溶性物质溶解,并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使溶液酸化,并使K2MnO4发生歧化反应,生成KMnO4和MnO2,过滤除去MnO2,滤液进行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后可得到KMnO4晶体。A.玻璃中含有SiO2,高温下能与强碱KOH反应,因此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固体,A错误;B.酸化时K2MnO4发生歧化反应生成KMnO4,KMnO4具有强氧化性,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l2,因此酸化时不能改用盐酸,B错误;C.酸化反应完成后过滤,因为高锰酸钾加热易分解,故通过“结晶”获取KMnO4晶体时应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C错误;D.“熔融”、“酸化”过程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该流程中涉及到的氧化还原反应至少有2个,D正确;故选D。]17.D [A.高锰酸钾用硫酸酸化,实验Ⅰ中检验出溶液中含有,不能说明S2-被氧化为,故A错误;B.实验Ⅰ中,高锰酸钾过量,溶液呈酸性在强酸性溶液中被还原为Mn2+,Mn2+与过量的高锰酸根离子反应生成M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O===5MnO2↓+4H+,故B错误;C.实验Ⅱ溶液呈弱碱性,KMnO4被还原为MnO2,MnO2继续被S2-还原为Mn2+,Mn2+与S2-反应生成浅粉色沉淀MnS,故C错误;D.根据实验Ⅰ、Ⅱ可知,试剂的滴加顺序和溶液酸碱性影响物质变化,故D正确。]18.B [根据信息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可以写出①②③④的有关方程式:①+5Br-+6H+===3Br2+3H2O②Br2+CH2(COOH)2===BrCH(COOH)2+HBr③+4Ce3++5H+===HBrO+4Ce4++2H2O④HBrO+4Ce4++BrCH (COOH)2+H2O===2Br-+4Ce3++3CO2↑+6H+将②③④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乘以3,然后将①②③④的有关方程式相加,得出总反应为===4Br-+9CO2↑+6H2O。由①的离子方程式可知,每转移5 mol电子时,生成3 mol Br2,则每转移0.5 mol电子时,可生成0.3 mol Br2,A正确;②③反应中均有元素化合价改变,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②反应生成强酸HBr使c(H+)增大,③反应消耗H+,使c(H+)减小,B错误;根据信息,④反应中HBrO既将BrCH(COOH)2氧化为CO2,还要实现Br-和Ce3+的再生,故离子方程式为HBrO+4Ce4++H2O+BrCH(COOH)2===2Br-+4Ce3++3CO2↑+6H+,C正确;由分析的总反应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与CH2(CO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D正确。]19.解析:(1)工序③中发生的反应为铬酸钠溶液与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重铬酸钠和碳酸氢钠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HCO3↓。(2)碳酸氢钠代替高温连续氧化工序中的氢氧化钠发生的主要反应为高温下Fe(CrO2)2与氧气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铬酸钠、氧化铁、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CrO2)2+7O2+16NaHCO38Na2CrO4+2Fe2O3+16CO2+8H2O;若将碳酸氢钠换为碳酸钠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答案:(除注明外,每空4分===+2NaHCO3↓ (2)4Fe(CrO2)2+7O2+16NaHCO38Na2CrO4+2Fe2O3+16CO2+8H2O Na2CO3(2分)20.解析:(1)“还原焙烧”时,Fe2SiO4与C发生还原反应生成Fe、SiO2和CO,化学方程式为Fe2SiO4+2C+CaO2Fe+CaSiO3+2CO↑。(2)PbO ZnO经硫酸溶解、过滤后得含锌滤液及硫酸铅沉淀,硫酸铅沉淀与氨水和碳酸氢铵反应,生成碳酸铅、硫酸铵和水,化学方程式为。答案:(每空4分)(1)Fe2SiO4+2C+CaO+2CO↑专题1 化学语言与概念(总分:5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共40分。第1~16题每小题2分,第17~18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4·酒泉二模)2024年3月4日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会议中指出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甘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丝绸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B]古陶瓷修复所用的熟石膏,其成分为CaSO4·2H2O[C]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颜料中所用的铁红,其成分为Fe2O3[D]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青铜刀是我国最早冶炼的青铜器,青铜刀的主要成分为金属材料2.(2024·广州二模)劳动开创未来,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和涉及的化学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A] 帮厨活动:用草木灰和生石灰等制作松花蛋 蛋白质在碱性环境中发生盐析[B] 家务劳动:用热的纯碱溶液去除衣服上的油污 Na2CO3的水溶液具有碱性[C] 学农活动:将糯米蒸煮后加入酒曲酿制成米酒 葡萄糖在酵母菌作用下水解成乙醇[D] 社区服务:演示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盐酸与小苏打反应产生大量CO23.(2024·琼海二模)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解释错误的是( )[A]过氧乙酸(CH3COOOH)用于消毒剂,是利用了该物质水溶液呈酸性[B]用植物油和烧碱制肥皂,是利用了植物油在碱性环境下发生皂化反应[C]硫酸锌或硫酸亚铁添加到奶粉中,是由于其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微量元素[D]幼儿“尿不湿”材料选用聚丙烯酸钠树脂,是因为其含有强吸水基团4.(2024·菏泽三模)化学用语可以准确、简洁地表达物质结构,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达错误的是( )[A]反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B]乙醚的结构简式:CH3CH2OCH2CH3[C]SO3的VSEPR模型:[D]丙酸的键线式: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L-1的NaF溶液中含有F-的数目小于0.1NA[B]9.2 g甘油中含有羟基数为0.1NA[C]足量镁条在1.12 L氧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38 g正丁烷和2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A6.(2024·广州二模)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有关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的叙述正确的是( )[A]1 L pH=1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1NA[B]1 mol Br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C]标准状况下,22.4 L SO2与O2充分反应,生成物的分子数为2NA[D]1 mol SO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 所得溶液中数为NA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L 0.5 mol·L-1 NH4Al(SO4)2溶液中和Al3+的数目之和为NA[B]常温常压下,2 mol NO和1 mol O2混合得到的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2NA[C]KIO3+6HI===3I2+KI+3H2O中,1 mol KIO3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6NA[D]在氢氧碱性燃料电池中,当正极上有1 mol气体参与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8.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实现CO2到淀粉的全合成,其合成路线如下: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 CO2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目为2NA[B]反应②、③无法在高温下进行[C]反应②中,3.2 g CH3OH生成HCHO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D]1 mol DHA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可消耗乙酸分子数目为NA9.(2024·岳阳二模)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将碘单质溶于碘化钾溶液中:[B]用浓氨水吸收烟气中的SO2:===+H2O[C]以铜为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阳极电极反应式:2Cl--2e-===Cl2↑[D]CH2BrCOOH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CH2BrCOOH+OH-CH2BrCOO-+H2O10.已知甲、乙、丙是三种可溶性物质。其中甲是碱,乙、丙是盐,它们分别溶于水后电离产生的所有离子如表所示。阳离子 Na+、H+、Ba2+阴离子 OH-、、下列分析结果一定正确的是( )[A]甲是Ba(OH)2,乙是NaHSO4[B]乙、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CO2↑[C]甲分别与乙、丙溶液混合后,现象相同[D]可利用焰色试验鉴别乙和丙1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 Fe2++Cl2===2Fe3++2Cl-[B]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2Cl-+2H2OH2↑+Cl2↑+2OH-[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SO4↓+H2O[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2++OH-===CaCO3↓+H2O12.某溶液仅由、Cl-、、、、Fe3+、Al3+和K+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且各离子浓度相等,取适量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取该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产生无色气体;②将①过滤、洗涤、灼烧,得到固体a;③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以上实验,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根据操作①,推断一定存在[B]②中固体a为氧化铁[C]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Al3+,可能含有K+[D]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l-、、、Fe3+13.(2024·合肥二模)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也正确的是( )选项 微粒组 加入试剂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 K+、、、 少量HCl溶液 H++[Al(OH)4]-===Al(OH)3↓+H2O[B] H+、Fe2+、、Na+ 少量Ba(NO3)2溶液 ===3Fe3++NO↑+2H2O[C] Cl+、Na+、、 过量醋酸溶液 ===H2SiO3↓[D] Fe3+、H+、、 通入少量 === +4H+14.工业上用H2S3O6溶液吸收Cl2:H2S3O6+4Cl2+6H2O===3H2SO4+8H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8[B]用AgNO3溶液可以检验上述反应是否发生[C]H2S3O6在上述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D]11.2 L Cl2参与反应转移1 mol电子15.工业上常用NaClO碱性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SO2。为了提高吸收效率,常用Ni2O3作为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四价镍和氧原子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可加快对SO2的吸收,该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1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B]过程2的离子方程式是2NiO2+ClO-===Cl-+Ni2O3+2O[C]吸收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是===+2H+[D]用Ca(ClO)2代替NaClO脱硫效果更好16.(2024·济宁二模)工业上可通过“酸性歧化法”和“电解法”制备KMnO4。“酸性歧化法”中,利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先生成K2MnO4,进而制备KMnO4的流程如图所示。实验室中模拟“酸性歧化法”制备KMn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加快“熔融”反应速率,可将矿石粉碎,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固体[B]“酸化”时若改用盐酸,则反应为===+MnO2+2H2O[C]“结晶”获取KMnO4晶体时采用蒸发结晶[D]该流程中涉及到的氧化还原反应至少有2个17.(2024·临沂二模)某小组研究Na2S溶液与KMnO4溶液反应,探究过程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Ⅰ 紫色变浅(pH<1),生成棕褐色沉淀(MnO2)Ⅱ 溶液呈淡黄色(pH≈8),生成浅粉色沉淀(MnS)已知:在强酸性溶液中被还原为Mn2+,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被还原为MnO2。ⅱ.单质硫可溶于Na2S溶液,溶液呈淡黄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Ⅰ中检验出溶液中含有,说明S2-被氧化为[B]实验Ⅰ中生成MnO2的离子方程式为+2H2O===5MnO2+4H+[C]实验Ⅱ中KMnO4被还原为Mn2+,继续与S2-反应生成MnS[D]上述实验表明,试剂的滴加顺序和溶液酸碱性影响物质变化18.酸性溶液中,在Ce3+、Br-的催化下将氧化为CO2的反应过程中发生以下几个反应:①与在酸性环境下反应生成Br2和H2O;②Br2与CH2(COOH)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③将Ce3+氧化为Ce4+,本身被还原为HBrO;④HBrO和Ce4+把BrCH(COOH)2彻底氧化,并实现催化剂的再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中每转移0.5 mol电子时,可生成0.3 mol Br2[B]②③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均使溶液中c(H+)增大[C]④的离子方程式为HBrO+4Ce4++H2O+BrCH(COOH)2===2Br-+4Ce3++3CO2↑+6H+[D]恰好完全反应时与CH2(CO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19.(10分)绿色化学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某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熔盐液相氧化法制备高价铬盐的新工艺,该工艺不消耗除铬铁矿、氢氧化钠和空气以外的其他原料,不产生废弃物,实现了Cr-Fe-Al-Mg的深度利用和Na+内循环。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工序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质Ⅴ可代替高温连续氧化工序中的NaOH,此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代替NaOH的化学试剂还有________(填化学式)。20.(8分)(2024·岳阳二模)铅渣由多种氧化物及它们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固溶体、共晶混合物所组成。对铅渣进行综合利用,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Cu、Fe、Pb、Zn、Sb)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还原焙烧”时,Fe2SiO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挥发烟尘中的主要氧化物为PbO ZnO。“转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过关验收卷 专题1化学语言与概念--《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考化学母题必读及衍生卷.docx 专题过关验收卷·专题1 参考答案与详解.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