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八上§1.5 透镜和视觉(4)学案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眼球的结构; 2、了解眼球折光系统与其成像的调节功能相适应;3、了解眼球的成像特点; 4、了解晶状体的作用;5、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 6、知道视觉在大脑形成。一、知识点梳理:1、对着平面镜观察自己的眼睛,可以看见一圈有颜色的环形物,这就是 ,虹膜中央的小孔叫做_________,光线就是通过________进入眼睛的;2、 _________和_______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__________上,形成物体_______、________的实像;3、眼睛通过__________改变__________的形状,使我们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4、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晶 ( http: / / www.21cnjy.com )状体和玻璃体,在__________上形成像,经视神经传入_____,形成视觉。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地方,也是视网膜上唯一没有任何__________的地方,这个地方叫做_____。若像成在这个位置,我们是看不到的。1二、例题讲解例题1、人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观看节目表演时,演员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正立、缩小的虛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例题2、在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象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 视网膜 B.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C.视网膜 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 视网膜例题3、眼睛正常的人看近物时,晶状体和瞳孔的调节是( )A. 睫状体平滑肌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瞳孔缩小B. 睫状体平滑肌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大,瞳孔增大C. 睫状体平滑肌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大,瞳孔缩小D. 睫状体平滑肌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小,瞳孔增大例题4、如图所示,眼睛和照相机都可以成像,但它们的调节方式不相同。如照相机要拍摄远处景物时,必须 (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使像成在胶片上;而正常人的眼睛看远处物体时,调节晶状体的厚度使之 (填“变薄”或“变厚”),从而使像成在视网膜上。例题5、如图为眼球的结构及模拟成像示意图。(1)图乙中光屏模拟的是[ ] ;凸透镜模拟的是[ ] ,眼球中该结构的凸度可以调节,从而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2)把原凸透镜换成一个凸度稍大的凸透镜,通过移动光屏发现蜡烛的像向 (填“前”或“后”)移动了,这就是近视。要使光屏上仍出现一个清晰的像,可在凸透镜前加一个 。三、课后练习:1、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以下光学仪器中与人眼的成像情况相同的是( )A.放大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显微镜2、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外界物体反射的光落在眼睛的视网膜上,我们就能看清楚物像。光到达视网膜依次经过的结构是( )A.角膜——晶状体——房水——玻璃体——视网膜B.角膜——玻璃体——晶状体——房水——视网膜C.角膜——晶状体——玻璃体——房水——视网膜D.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3、在盲点上引不起视觉的原因是( )A.没有视神经 B.没有感光细胞C.感光细胞过于集中 D.感光细胞分布过少4、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C.视网膜、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视网膜5、眼睛中的眼球在观察某一事物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是由视角决定的。如果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大。下面四种情况,眼睛感觉到最高的物体是( )A.20m远的1.7m高的人 B.40m远的1.7m高的竹竿C.20m远的1.7m高的栏杆 D.18m远的1.7m高的小树6、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如果信号灯光线过强,司机观察信号灯时瞳孔会变小B. 如果要看清远处的信号灯,睫状肌会放松,晶状体变薄C. 信号灯光线经过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最后到达视网膜D. 信号灯会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并在此形成视觉7、如图所示,小丽和小明相距2 m,通过同一块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观看对方,小明刚好通过透镜能看到小丽眼睛正立的像,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小丽从透镜中看到小明倒立、缩小的像B. 若图片中小丽的手将透镜水平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小明看到正立的像有可能变大C. 小丽从透镜中看不到小明的像D. 此时小丽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8、请结合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指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结构2在成像过程中相当于凸透镜B.结构1病变或损伤可通过移植而使病人重见光明C.结构4能将物像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D.若结构2过度变凸,则不易看清近处物体9、下面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A. 只要眼睛与屏幕距离适当,看电视、用电脑、玩手机时间再长也没有关系B. 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C. 乘车时、走路时看书,既节约了时间,对眼睛也没有伤害D. 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是光线进入眼睛的路径10、关爱眼睛,远离近视。下列关于眼与视觉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因为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B.从黑暗处走到明亮的地方,瞳孔会缩小C.近视眼患者看远处物体时,物像会落在视网膜前方D.视网膜上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11、司机对信号灯的关注是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信号灯光线过强,司机观察信号灯时瞳孔会变小B.如果要看清远处的信号灯,睫状肌会放松,晶状体变薄C.信号灯光线经过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最后到达视网膜D.信号灯会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并在此形成视觉12、眼睛的主要部分是 ,它是一个精巧的 成像结构,角膜和 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后,形成物体 的实像,成像在 上,视网膜上有很多的 细胞,这些细胞受到光刺激后发出信息,信息沿着 传到 而形成视觉,我们就看到了物体。13、瞳孔的变化与光线强弱的关系:当光线强时,瞳孔 ,使进入眼球的光线减少;当光线弱时则相反。晶状体的形状通过 来改变,使我们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14、如图是人的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4] 的曲度可以调节;(2)刚从电影院出来,[3]瞳孔将会 ;(填变大或者缩小)(3)只有物像落在[8] 上时,才能看清物体;(4)[5] 病变或者受到损伤,可通过移植使病人重新获得光明;(5)不同人种,[2] 的颜色不同。(第14题图) (第15题图)15、人工视网膜可为失明患者带来福音。人工视网膜主要由装有摄像头的眼镜、电子设备和芯片电极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1)从眼球的成像原理来看,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镜。(2)从反射弧的组成来看,“人工视网膜”相①传送画面数集影像当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 。(3)摄像头中的对焦机构能调节镜头和CCD之间的距离。当配有人工视网膜的人向远处眺望,对焦机构将使镜头与CCD之间的距离变________。参考答案:一、知识点梳理:1、 虹膜 瞳孔 瞳孔2、晶状体 角膜 视网膜 倒立 缩小3、睫状肌 晶状体4、视网膜 大脑 感光细胞 盲点二、例题讲解:例题1、D解析:若将人眼的晶状体当做凸透镜,视网膜当做光屏,那么在人观察物体时,物距往往要远大于2倍焦距,因此成的像应该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符合题意。例题2、C解析:视觉的形成在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可见,形成图象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视网膜和大脑皮层。故C符合题意。例题3、A解析: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视近物时,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视远物时,瞳孔开大肌收缩,瞳孔变大.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视远物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故A符合题意。例题4、减小;变薄。解析:用照相机拍摄远处景物时,物距要增大,像距要减小,所以镜头向后缩,使镜头靠近胶片,减小凸透镜到胶片的距离;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人眼是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厚薄,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凸度),来实现看清不同远近的物体,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例题5、(1)4;视网膜;2;晶状体 (2)前;凹透镜解析:根据甲乙两图分析,图乙中光屏模拟的是[4 ] 视网膜 ;凸透镜模拟的是[ 2] 晶状体 ,眼球中该结构的凸度可以调节,从而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2)把原凸透镜换成一个凸度稍大的凸透镜,通过移动光屏发现蜡烛的像向前移动了,这就是近视。要使光屏上仍出现一个清晰的像,可在凸透镜前加一个凹透镜。三、课后练习:1、C 2、D 3、B 4、C 5、 D 6、D 7、A 8、D9、D 10、A 11、D12、眼球;晶状体;倒立、缩小;视网膜;感光;视神经;大脑13、缩小;睫状肌14、(1)晶状体 (2)缩小 (3)视网膜 (4)角膜 (5)虹膜15、(1)凸透;(2)感受器;(3) 短(或“近”、“小”)。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23张PPT)(浙教版)八年级上1.5 透镜和视觉第1章“第4课时”对环境的察觉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分层作业学习目标科学观念:知道眼的结构;了解眼球的成像特点;了解晶状体的作用;了解眼球折光系统与其成像的调节功能相适应;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知道视觉在大脑形成;科学思维:通过对眼睛各个部分的作用的分析、成像调节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究实践:通过观察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模型,进一步提高观察的能力;态度责任:体会眼球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关注日常生活中眼的卫生保健。新知导入眼睛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据统计, 大脑中约有80% 的信息来自眼睛。那么, 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的呢?探究新知一、光线由瞳孔进入眼睛1、虹膜和瞳孔:对着平面镜观察自己的眼睛,可以看见一圈有颜色的环形物,这就是虹膜。虹膜的颜色完全由父母遗传而来,因人而异。虹膜中央的小孔叫作瞳孔,光就是通过瞳孔进入眼睛的。探究活动在较暗的环境下仔细观察一名同学的瞳孔,然后在他(她)眼前约 10cm的位置,用手电筒照向这名同学的右眼(或左眼),留心观察瞳孔大小的变化。(注意:手电筒的光不能太强,也不要长时间用手电筒照射同学的眼睛,以免对眼睛造成伤害。)这名同学眼睛的瞳孔有什么变化?他(她)的瞳孔变 (填“大”或“小”)了。这样的变化说明:1)在光亮的环境中瞳孔自动调节,可使 (填“较少”或“较多”)的光进入眼睛。2)虹膜可以通过调节 的大小,控制进入眼睛的光量。小较少瞳孔探究新知2、虹膜和瞳孔的功能:(1)虹膜环绕在瞳孔四周,虹膜内环状的括约肌能够控制眼球中心瞳孔的大小;从而可以控制进人眼睛光线的强弱。在光亮的环境中,瞳孔缩小使较少的光进入眼睛;在较暗的环境中,瞳孔扩大使较多的光进入眼睛。(2)虹膜调节瞳孔的大小还有利于远近不同物体的对焦,使得我们在阴暗处也能看得清楚。探究新知二、眼球的结构和功能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的大部分藏在头颅骨的眼眶内,只露出很小一部分,这样有利于保护眼球。此外,眼球前有眼睑,可随时合上,以防止异物进入眼睛,具有保护眼睛的功能。2、眼球折光系统:(1)眼球折光系统的组成:眼球折光系统主要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2)折光系统的作用:眼球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主要作用的是晶状体,视网膜相当光屏。物体在上面成像的性质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探究新知3、视觉的形成:当我们看一个物体时,来自该物体的光经过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 最后到达视网膜。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视网膜上有很多感光细胞,这些细胞受到光刺激后发出信息,信息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而形成视觉,我们就看到了物体。探究新知注意:视网膜成像;而视觉形成在大脑。探究新知4、视觉的调节:眼睛通过睫状肌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使我们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1)看清近处物体:当我们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会聚能力变强,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物体;(2)看清远处物体:当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会聚能力变弱,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物体。科学拓展探究新知视频:眼与视觉(点击图片播放)课堂练习1、人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观看节目表演时,演员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正立、缩小的虛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D课堂练习2、在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象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 视网膜B.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C.视网膜 大脑皮层D.大脑皮层 视网膜C课堂练习3、眼睛正常的人看近物时,晶状体和瞳孔的调节是( )A. 睫状体平滑肌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瞳孔缩小B. 睫状体平滑肌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大,瞳孔增大C. 睫状体平滑肌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大,瞳孔缩小D. 睫状体平滑肌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小,瞳孔增大A课堂练习4、如图所示,眼睛和照相机都可以成像,但它们的调节方式不相同。如照相机要拍摄远处景物时,必须 (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使像成在胶片上;而正常人的眼睛看远处物体时,调节晶状体的厚度使之 (填“变薄”或“变厚”),从而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减小变薄课堂练习5、如图为眼球的结构及模拟成像示意图。(1)图乙中光屏模拟的是[ ] ;凸透镜模拟的是[ ] ,眼球中该结构的凸度可以调节,从而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2)把原凸透镜换成一个凸度稍大的凸透镜,通过移动光屏发现蜡烛的像向 (填“前”或“后”)移动了,这就是近视。要使光屏上仍出现一个清晰的像,可在凸透镜前加一个 。4 视网膜2 晶状体前凹透镜课堂总结透镜和视觉(眼睛)人眼的结构视觉的形成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眼球眼睑、睫毛、眼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通过睫状肌改变晶状体的形状1.5 透镜和视觉(4)……眼睛分层作业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3、预习“视力缺陷与矫正 ”相关内容。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2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八上科学§1.5透镜和视觉(4)教学设计课题 1.5透镜和视觉(4)……眼睛 单元 一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上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浙教版八上第1章第5节《透镜和视觉》的第4课时,主要内容为眼睛。教材在学习了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规律、感觉的形成部位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人体中的折光系统:眼睛。眼睛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其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教材从眼球的结构特点引入其折光系统,到视觉的形成过程、成像特点等较为详细的介绍,既巩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点及应用,又为后续视力缺陷及其矫正打基础,故本节课也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眼的结构;了解眼球的成像特点;了解晶状体的作用;了解眼球折光系统与其成像的调节功能相适应;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知道视觉在大脑形成;科学思维:通过对眼睛各个部分的作用的分析、成像调节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究实践:通过观察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模型,进一步提高观察的能力;态度责任:体会眼球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关注日常生活中眼的卫生保健。重点 眼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难点 视觉的形成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眼睛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据统计, 大脑中约有80% 的信息来自眼睛。 那么, 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的呢?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一、光线由瞳孔进入眼睛 1、虹膜和瞳孔: 对着平面镜观察自己的眼睛,可以看见一圈有颜色的环形物,这就是虹膜。虹膜的颜色完全由父母遗传而来,因人而异。 虹膜中央的小孔叫作瞳孔,光就是通过瞳孔进入眼睛的。 探究活动: 在较暗的环境下仔细观察一名同学的瞳孔,然后在他(她)眼前约 10cm的位置,用手电筒照向这名同学的右眼(或左眼),留心观察瞳孔大小的变化。(注意:手电筒的光不能太强,也不要长时间用手电筒照射同学的眼睛,以免对眼睛造成伤害。) 这名同学眼睛的瞳孔有什么变化? 他(她)的瞳孔变 (填“大”或“小”)了。 这样的变化说明: 1)在光亮的环境中瞳孔自动调节,可使 (填“较少”或“较多”)的光进入眼睛。 2)虹膜可以通过调节 的大小,控制进入眼睛的光量。 参考:变小 较少 瞳孔2、虹膜和瞳孔的功能: (1)虹膜环绕在瞳孔四周,虹膜内环状的括约肌能够控制眼球中心瞳孔的大小;从而可以控制进人眼睛光线的强弱。 在光亮的环境中,瞳孔缩小使较少的光进入眼睛; 在较暗的环境中,瞳孔扩大使较多的光进入眼睛。 (2)虹膜调节瞳孔的大小还有利于远近不同物体的对焦,使得我们在阴暗处也能看得清楚。 二、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的大部分藏在头颅骨的眼眶内,只露出很小一部分,这样有利于保护眼球。此外,眼球前有眼睑,可随时合上,以防止异物进入眼睛,具有保护眼睛的功能。 2、眼球折光系统: (1)眼球折光系统的组成: 眼球折光系统主要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 (2)折光系统的作用: 眼球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主要作用的是晶状体,视网膜相当光屏。物体在上面成像的性质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3、视觉的形成: 当我们看一个物体时,来自该物体的光经过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 最后到达视网膜。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 视网膜上有很多感光细胞,这些细胞受到光刺激后发出信息,信息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而形成视觉,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4、视觉的调节: 眼睛通过睫状肌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使我们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1)看清近处物体: 当我们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会聚能力变强,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物体; (2)看清远处物体: 当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会聚能力变弱,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物体。 科学拓展:颜色的分辨视频:眼与视觉 外观眼睛,认识虹膜、瞳孔从观察瞳孔变化等活动入手,认识瞳孔的作用,体会光线瞳孔如何调节进入眼睛的光线强弱瞳孔的扩大与缩小由虹膜调节通过读图来认识眼球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视觉的形成前提重点是眼球的折光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巩固凸透镜成像规律视觉的形成固然与眼球折光系统有关,但视网膜只是成像,真正的视觉形成的大脑由于环境光线强弱不同,位置远近不同,视觉的调节是必须的,认识到调节的作用,从而可看清远处或近处的物体最后通过视频教学巩固所学,强化记忆课堂练习 1、人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观看节目表演时,演员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D ) A.正立、缩小的虛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2、在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象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C )A.视网膜 视网膜 B.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C.视网膜 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 视网膜 3、眼睛正常的人看近物时,晶状体和瞳孔的调节是( A )A. 睫状体平滑肌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瞳孔缩小B. 睫状体平滑肌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大,瞳孔增大C. 睫状体平滑肌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大,瞳孔缩小D. 睫状体平滑肌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小,瞳孔增大4、如图所示,眼睛和照相机都可以成像,但它们的调节方式不相同。如照相机要拍摄远处景物时,必须 (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使像成在胶片上;而正常人的眼睛看远处物体时,调节晶状体的厚度使之 (填“变薄”或“变厚”),从而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参考:减小 变薄5、如图为眼球的结构及模拟成像示意图。(1)图乙中光屏模拟的是[ ] ;凸透镜模拟的是[ ] ,眼球中该结构的凸度可以调节,从而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2)把原凸透镜换成一个凸度稍大的凸透镜,通过移动光屏发现蜡烛的像向 (填“前”或“后”)移动了,这就是近视。要使光屏上仍出现一个清晰的像,可在凸透镜前加一个 。参考:(1)4;视网膜;2;晶状体 (2)前;凹透镜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板书设计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浙教版八上科学 1.5 透镜和视觉(4).pptx 2025浙教版八上科学 1.5 透镜和视觉(4)学案.doc 2025浙教版八上科学 1.5 透镜和视觉(4)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眼和视觉.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