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卷)期末反馈问卷2025.6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这体现了: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②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③人大代表行使审议权和表决权④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大代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下列有关中国共产党与宪法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①宪法是由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体现党的意志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行政首先坚持依宪行政③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也领导人民实施宪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5年6月1日起试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是我国首次针对3到6岁儿童的学前教育进行立法,通过立法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该法的实施体现了:A.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B.国家保障公民文化权利C.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基本原则 D.从根本上实现幼有所育4.2025年3月11日,中国乒乓球协会发布8条文明观赛倡议,为乒坛”饭圈”行为再次划定红线。结合漫画及材料,这警示我们:①应理性表达观点,拒绝参与网络暴力和造谣行为②网络自由不受限制,可随意发表对赛事和运动员的看法③在网络空间行使言论自由权利时,需遵守道德和法律④为维护偶像形象,可以适当使用攻击性语言反击批评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任何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下列关系示意图,你认为“?”处应填入的是:A.赵兵18岁后积极参加人大代表投票选举B.李想经营的公司按时缴纳国家各项税费C.张明高中毕业后志愿参加服兵役登记D.王刚顺利完成全部九年义务教育6. 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4周年。民法典最大的亮点就是人格权的独立成编。下列案例适用于此部分条文的是:A.醉酒后不听劝告驾车出行 B.在景区文物上乱刻乱画C.签订合同后只发一半货物D.保安强行检查顾客的背包7.2025年央视“3 15”晚会曝光了 “知名母婴品牌残次料竟被翻新售卖”“水产品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等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对此,以下推论恰当的是:A.消费者缺乏诚信意识—自认倒霉默默承受B.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民政部门严加查处C.商家不讲诚信—消费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D.与商家和解未果—纠集亲朋好友围堵商家8.提出代表议案建议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方式,办好代表议案建议是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的重要途径,以下议案的形成和落实路径符合逻辑的是:①人大代表紧绕人民需求撰写议案②政府执行、落实人大通过的议案③人大代表行使表决权,通过议案④人民前往人大代表之家反映需求A.①→③→②→④ B. ④→③→②→① C.①→②→④→③ D. ④→①→③→②9下列内容属于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是:①小道从事科学研究 ②小德向某国家机关提出建议③小法参加郑州市人大代表的选举 ④小治通过合法劳动取得劳动报酬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0.下列事件与国家机关职权对应错误的是:11.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自上映以来,口碑和票房一路走高!哪吒一出生便背负“灾星”的污名,但他勇敢挑战不公的命运,为了父母和百姓,与好友携手共战困难,扭转命运。哪吒能扭转命运在于他:A.诚实守信,助人为乐 B.顽强拼搏,追求公正C.遵纪守法,勇担责任 D.行己有耻,止于至善12.我国检察机关积极参与打击治理涉缅北等地区电信网络诈骗专项行动,截至2025年3月9日,已依法批捕涉诈人员4.1万余人,起诉3.4万余入。这体现出:A.违法行为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受刑罚处罚B.检察院作为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是法律的最主要特征D.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权,满足人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6分)【监督权力,廉洁为民】13.(6分)阅读材料,完成不列要求.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六事廉为本赋》中提出“功废于贪,行成于廉”,主张国家工作人员要廉洁为民。围绕国家工作人员如何实现廉洁为民。某班同学积极开展讨论。(1)结合材料,分析民营经济发展得益于我国坚持哪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4分)你认为廉洁为民“需要人民的监督”还是“需要监察委员会监察”?结合所学知识,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维护权益.理清关系】14.(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5年,某中学学生小林在社交媒体发布同学小张的私密照片并恶意评论,引发网络暴力。小张父母向法院起诉,要求小林赔礼道歉并删除照片。法院审理认为,小林的行为侵犯了小张的隐私权和名誉权,判决小林承担相应法律责任。问题:(1)小张的维权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4分)(2)从权利与义务关系角度,分析小林的行为.(6分)【认识宪法 增强意识】1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5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某校开展“宪法进校园”活动,学生小明在笔记本上记录了以下内容:1.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3.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1)结合材料,说明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6分)(2)作为中学生,如何增强宪法意识?(6分)【坚定制度自信,推动经济发展】1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件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作出一系列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2025年2月1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安排,2025年将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从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时代强音,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工作部署,再到两会会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热烈讨论,民营经济发展正迎来一派好春光。(1)结合材料,分析民营经济发展得益于我国坚持哪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4分)材料二:人头攒动的商业街、机器轰鸣的车间厂房、繁华热闹的旅游景区……2月的江淮大地,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脉动强劲。在安徽,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60. 7%的地区生产总值、59.7% 的税收、74. 1%的发明专利授权量、8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和92. 5%的企业数量,呈现出“66 789” 的发展特征,成为推动安徽省经济增长的中要力量。(2)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给了我们哪些感悟。(6分)(3)请你为当地政府发展民营经济献计献策。(4分)【崇尚法治精神,点亮幸福生活】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校开及以“崇尚法治精神、践行法治精神”为主题的活动。【把法治精神写入法律文本】同学们学习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对比了其中某条修订前后的变化。(2)结合所学,分析上述条文如此修订的依据。(4分)【让法治精神融入社会生活】同学们列举国家采取的一些重大举措和制度,分享法治精神融入生活的美好。(2)结合材科,运用所学,完成表格填写。(6分)【用法治精神照亮前行之路】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证。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则是法治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法治的基本精神。(3)请你从自主、平等、公平、正义中任选一项,说说你准备如何践行。 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