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二单元 第8课 回忆鲁迅先生课文导入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字词积累内容解读内容精讲结构梳理主题归纳艺术特色拓展迁移课后作业目录 CONTENTS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课文导入学习目标重点:1.速读课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抓住主要事件和人物描写,分析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并体会作者对鲁迅的情感。难点:品读细节,探究抓住细节展现人物精神品格的写作方法。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 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原名张迺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主要作品:《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在东京》等。作者简介写作背景1934年,萧红与萧军从青岛来到上海投奔鲁迅,鲁迅热心地接待了这两位贫困、寂寞的文学青年。鲁迅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思想上、创作上、生活上的良师益友。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范。字词积累kāi揩 阖 舀 捆碟 调羹 绞肉 悠然深恶痛绝 不以为然héyǎokǔndiégēngjiǎoyōuwùwéi字词积累揩:调羹:校对:深恶痛绝:南方方言,普通话叫勺子或汤匙。按原稿核对抄件或付印样张,看有没有错误。擦,抹。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深:很,十分。恶:厌恶。痛:痛恨。绝:极点。第一部分(1-13)写日常起居。第二部分(14-34)写与青年朋友交往、与许先生的日常生活。第三部分(35-66)与家人相处的情景及他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内容解读研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1)神情姿态:鲁迅的笑、鲁迅走路的姿态乐观开朗、平易近人。(2)饮食起居:喜欢北方饭、对萧红做的韭菜合子吃的开心简单随和、体恤他人。(3)待人接物:读青年来信、不在意自己原稿和校样、陪客人严格、宽容、和蔼、热情。内容解读本文叙述了鲁迅先生哪些生活琐事 刻画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4)休闲娱乐:开玩笑、看电影、翻书休息幽默风趣、珍惜时间。(5)工作习惯:深夜工作、病中工作不同寻常、忘我精神,(6)日常琐事:吃鱼丸、包书严谨、细致、认真。内容解读可敬的长者,可亲的父亲,有血有肉的伟人,幽默风趣的智者……内容精讲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1、动作描写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内容精讲课文描写鲁迅的性格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夸张的写法,豁达爽朗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2、语言描写“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内容精讲课文描写鲁迅的性格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用语言直观地表现了鲁迅幽默风趣的形象。3、神态描写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内容精讲课文描写鲁迅的性格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出神地勾画先生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容。4、侧面描写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那怕一点点小事。”内容精讲课文描写鲁迅的性格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从许先生的角度表现了鲁迅的求真、务实。5、细节描写“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他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内容精讲课文描写鲁迅的性格用了哪些描写方法?通过神情、语言、动作的描写,把一个伟大的人物回忆得有血有肉,可知可感,令人亲近。1.更真实。这些平凡的生活琐事让读者看到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2.更直观。大量对鲁迅先生工作生活的叙述,让我们直接感受到先生的为人处世的特点,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以及他思想性格方面的独特之处。内容精讲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本文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更真挚。运用细节描写,通篇基本是白描,几乎无一评论,无一直接抒情,而真情毕现。4.更有趣味。关于鲁迅的富有生活趣味的描写,激发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5.更有表现力。文中许先生的一句话十分恰当:“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内涵丰富。内容精讲结构梳理主题归纳这篇回忆性散文,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让我们亲临到鲁迅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先生关心、扶持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革命的崇高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艺术特色1.语言质朴浅白,清新隽永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的一些琐事,语言朴实,刻画了一个真实、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在文中,作者很少用“他”来指称鲁迅,多称“鲁迅先生”,更多的时候,作者将这种崇敬和爱戴之情不露痕迹地融在了对琐事的叙述中。艺术特色2.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捕捉细节作者把自己与鲁迅先生交往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原生态地表达出来,把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情绪记忆真实地加以再现。这种把生活碎片、细节、意象性的事件加以串并的结构方法,更接近生活的本真状态,也更具有一位女性作家直觉思维的特性,从而更便于凸显具体生活中的鲁迅。散文: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其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空限制,但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拓展迁移回忆性散文是叙事散文的一种,只是在叙述上用回忆过去的方式,对过去发生的事件进行阐述、回忆、描写。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可以写一件事的始末,也可以写某些片段。以叙述为主,可兼有抒情、议论。语言朴实自然,具有文献价值。拓展迁移课后作业例句:鲁迅先生,我想对您说:“您留给了我们一笔巨大的物质精神财富,其中有您爱国爱民的精神,有您关心帮助他人的品格,有您对读书的思考。但是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您对珍惜时间的感悟。”1.请以“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段话。课后作业2.结合课文内容及自己对鲁迅的了解,补充对联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下联: 。例:无私宽广不求报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