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石林县 2024-2025 学年下学期期末检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全卷两个大题,共 29 题,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解题作答必须在答题卷(答题卡)上,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不能改 动答题卡上的标题题号)。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 卷 (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涂,每小题 2 分, 共 48 分)1.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 我国宪法的 ()A.基本原则 B.根本制度C.核心价值追求 D.根本宗旨2.2025 年“3·15 晚会”以“共铸诚信 提振消费”为题,继续关注消费领域的违法侵权现象。消费者遇到强制 交易、不公平不合理收费、翁王条款等现象时,正确的做法是( )A.害怕麻烦,既往不咎 B.寻求帮助,依法维权C.寻找机会,进行报复 D.大吵大闹,不依不饶3.2025 年 2 月 17 日,国家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强调要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党和国家鼓励支 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因为民营经济 ( )①与国有经济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③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右边漫画中的举措有利于保障高校毕业生的 ( )A.物质帮助权 B.财产权C.受教育权 D.劳动权5.宪法宣誓制度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 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 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是因为( )①国家工作人员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概括和总和③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6.厘清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学好道德与法治的一个重要方法。下列图示对于概念之间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人大 代表的职权有 ( )①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 ②表决各项决定③提出议案和质询案 ④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8.右图启示我们,当看到他人受非法侵害时,中学生应当 ( )①个人守护正义,有勇有谋②学会自我保护,视而不见③做到见义勇为,讲究策略④制裁违法犯罪,承担责任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9.2024 年 5 月 5 日至 10 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访对推 动中欧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注入更多推动力。这体现国家主席在行使 ( )A.授予荣誉权 B.任免权C.外事权 D.公布法律、发布命令10.在我国,宪法的制定遵循特定的制宪程序,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 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依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即可。这说明 ( )A.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则以及精神相违背 B.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以及社会的安定 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D.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的全局问题11.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到 底是为了 ( )A.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保证宪法的有效实施C.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D.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实现12.根据下图所示内容,下列最适合作为该图标题的是 ( )A.人的一生离不开宪法保护 B.宪法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C.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D.在众多法律中,只有宪法保护我们13.一言不合就“开盒”、意见不同就“人肉”、口角冲突就“挂你”……近年来,网络“人肉开盒”事件时有发生。不少“开盒”事件背后,有未成年人的身影,部分超话、贴吧、网络“校园墙”等成为“开盒”的重 灾区。对此 ( )A.我国公民网络素养普遍低下,规范上网行为迫在眉睫 B.网络泄露信息事件时有发生,要不用或少用网络平台 C.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参与网络暴力事件无可厚非D.公民要增强法治意识,积极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14.2025 年 1 月,四川省资中县一小男孩燃放鞭炮引起沼气爆燃致 8 车受损,引发广泛关注。有网民为博 取眼球,发布“580 万天价赔偿” “小男孩曾推人落水赔偿数万元”等谣言,混淆视听。如果你是一名 网络警察,发现这一情况后,你会对造谣的网民说 ( )A.正确对待成长中遇到的挫折 B.公民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C.父母必须承担家庭保护责任 D.行使网络言论自由有界限15.下列做法中不属于公民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的是( )①小卓的作品被出版社采用收到稿费,他依法向税务部门申请纳税②小轩和小宇在火车站候车大厅追逐打闹,大声嘀哗③小华在家人的鼓励下入伍参军④小月课余时间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讲故事,读报纸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16.全国人大代表杨某华通过广泛走访调研,倾听群众心声,在 2024 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偏远地区教育平衡发展的建议。这说明 (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③人大代表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④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人民对人大代表负责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 ④17.下列关于监督权的说法,正确的有 ( ) ·①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② 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公民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 检举的权利③公民行使监督权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④公民任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18. 以下是小明家庭成员的收入情况,其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金额共计 ( )爸爸:国企员工,每年工资为 10 万元; 妈妈:在小区里开了一个小超市,年收入 15 万元; 哥哥:某私企程序员,除工资外,还以技术入股等方式获得分红,年收入 20 万元。A. 10 万 B. 20 万 C. 25 万 D. 35 万19. 以下是小明同学收集的生活中一些“微行为”和作出的分析,其中你赞同的是 ( )序号 微行为 分析① 小明喜欢给他人取侮辱性的绰号 小明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② 小华积极参加班长竞选投票活动 小华行使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③ 张某将自己的两万元捐赠给社区用于防疫 张某积极履行法定义务④ 小文将同桌的文章发表至某期刊并领取稿酬 小文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A. ① B. ② C. ③ D. ④20.小道同学在学习“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相关内容时,根据记忆,整理了以下笔记。其中,你认同 的是 ()A.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B.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C.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D.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少数民族依法行使高度自治权21.小明的爸爸在打工时不幸从高处掉下,导致瘫痪,不能出去正常工作,也赚不到钱,使得小明家的生 活遇到了很大困难。当地居委会建议小明的爸爸申请社会救济。这是因为 ( )A.我国宪法赋予公民享有合法财产所有权不受侵犯的权利B.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物质帮助权C.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D.在 我 国 , 公 民 在 丧 失 劳 动 能 力 的 情 况 下 有 从 国 家 和 社 会 获 得 物 质 帮 助 的 权 利22.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下列情景中公民人身自由受到非法侵犯的是 ( )①公安机关出于侦查案件需要对犯罪嫌疑人李某的手机进行监听②影楼未经赵某同意,将赵某的照片用于广告宣传③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端正坐姿,禁止随意走动④超市工作人员因怀疑刘某盗窃超市商品而对其搜身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23.一名游客在武汉大学校园观赏樱花时,突然跨过护栏用力摇动枝干,袋时“落英缤纷” ,下起了“樱花 雨”。此举非但没有让在场众人感受到樱花之美,反倒被众人纷纷指资。因为该游客 ( )A.只享受权利,没承担义务 B.只承担义务,不享受权利C.有公民意识,没守法观念 D.有道德观念,没责任意识24.依据《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自 2014 年起,教育部门连续 11 年为盲 人考生在高考中提供盲文试卷。考试还为盲人考生提供若干便利服务,包括设置进出考场绿色通道、 安排一层考场或设立单独考场方便出入,以及合理延长考试时间等。这表明 ( )①特殊群体享有特权 ②国家保障公民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③制度保障公平正义 ④政府提高执政水平,维护公共利益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第Ⅱ 卷 (非选择题,共 52 分) 二、非选择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位置。共 52 分)25.(9 分)【学法懂法 明理践行】以下是中学生松松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 — 松松到商场买东西时,被误以为行窃,商场保安对他搜身检查后才放他走。松松说:“这件 事就这么过去吧,算我倒霉。”(1)判断:松松的说法是 。(1 分)理由: 。(2 分)情境二 松松被其他同学欺负后,和他的好朋友约定放学后殴打对方。 (2)判断:松松的做法是 。(1 分)理由: 。(2 分)情境三 看到某高宫因腐败落马的新闻,松松说:“领导位高权重,享有特权是可以理解的。” (3)判断:松松的观点是 。(1 分)理 由 : 。 (2 分 )26.(7 分)【崇尚法治 珍视自由】低空飞行是指飞行器在距地面或水面较低高度范围内的飞行活动。它是近年来“低空经济”发展的核 心载体。同时,无人机“黑飞”威胁公共安全,无人机航拍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请结合材料,运用“法治与自由”的相关知识,评析漫画中无人机机主的言行。(7 分)27.(10 分)【依法治国 维护正义】 材料一 【良法·正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一一九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三十六次会议于 2022 年 9 月 2 日通过,现予公布,自 2022 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2022 年 9 月 2 日(1)材料一中的国家机关在行使什么职权 (写出一个国家机关及职权即可,2 分)材料二 【条文·正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一条 为了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加 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 本法。(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根据宪法制定的理由。(4 分)材料三 【行动·正能】2024 年 12 月,昆明市反诈中心联合昆明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度伋分局,成功打处一个以“杀洋 盘”为手段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 16 名犯罪嫌疑人,现场查获作案电脑 17 台、手机 250 部、用 于“翻墙”的路由器 9 台。据介绍,昆明警方将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一查到底、严惩不贷。(3)结 合 材 料 三 , 从 正 义 的 角 度 分 析 昆 明 警 方 坚 决 打 处 “杀 洋 盘 ”的 必 要 性 。 (4 分 )28.(10 分) 【与法同行 严于律己】材料一 某机电集团毕某,他认真学习,工作后由一名普通工人成为机电维修高级技师。他立足本职 岗位,在几十年锲而不舍的钻研下,完成技术革命和技术改造 70 多项,为企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先后 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职工创新能手”等荣誉称号。毕某是全市唯一一位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 的一线工人,但是他总是不忘按时足额缴纳税款。在家里,他不仅用正确的言行影响教育孩子,而且对 年迈的父母也非常孝顺。(1)材料一中的主人公履行了什么义务 (至少写出两个方面,4 分)材料二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些“任性”的行为:自习课上,有的同学乱喊乱叫,影响他人学习: 电影院里,有的观众不断谈论电影情节,干扰他人观影;动车上,有的乘客播放手机视频音量过大,妨 碍他人休息 …… 这些“任性”的行为与我们文明大国的形象格格不入。(2)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角度,对材料二中这些“任性”的行为进行评析。(6 分)29.(16 分)【学法用法 依法维权】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幸福人生提供保障。为了深刻体会公民的基本权利,某校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研学小组决定开启项目化学习活动。下列是他们拟定的项目方案。任务:开展公民基本权利行使与保护的深度调研;制订一份相关的调研方案。 要求:分工完成调研工作;半个月后进行调研总结;向学校提交调研报告。阶段一 聚焦主题搜集资料为了加深对侵权行为的全面正确理解,并使报告图文并茂,大家搜集到下列图片。(1)你 认 为 上 述 图 片 分 别 涉 嫌 侵 犯 公 民 的 哪 一 基 本 权 利 (2 分 )阶段二 参与活动合作探究具体实施开始了,调查走访、问卷调研、交流探讨 …… 大家很快就进入了角色。调研 同校的小强等几名八年级学生正在参加某单位组织的冬令营活动。在活 动期间,小强等人发现,该冬令营给学生提供住宿的场所在硬件设施上没有达 到相应的安全标准,比如宿舍没有逃生通道、宿舍里没有烟雾报警器、宿舍电 线乱拉等。小强等几名学生征求研学小组的意见,想知道是否可以举报此 事 ……(2)研学小组成员一致表示:可以,支持。请你说明支持的理由,并为小强他们提供一个合法的举报方 式。(6 分)为了自身安全,小强等几名学生决定不再参加冬令营活动,但对方说“人可以不参与,但所交的费 用不退”。小强等几名学生多次与对方交涉也无果 ……(3)小强等几名学生再次求助于研学小组,请你为他们献上“锦囊妙计”。(4 分)阶段三 总结反思提升素养半个月到了,研学小组决定召开项目化活动总结反思会,集思广益撰写调研报告。(4)假如你是小组成员之一 ,请你代表小组对这次活动的收获进行总结与展示。(4 分)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涂,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5 CBCDC 6-10 AABCC 11-15 CADDD 16-20 CCDAB 21-24 BDAC二、非选择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位置。共 52 分) 25.(1)错误的。(1 分)理由:商场保安对松松搜身侵犯了他的人身自由权,松松应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不是忍气吞声。(2 分)(2)错误的。(1 分)理由:松松被欺负后,应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如告诉老师、家长等,殴打对方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属于违法行为。(2 分)(3)错误的。(1 分)理由: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领导干部也 不例外。(2 分)26.①无人机机主的言行是错误的,他没有正确认识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1 分)②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 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2 分)③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 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2 分)④ 无人机机主 在行使使用无人机的自由时,不得威胁公共安全、侵犯个人隐私,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由和权 利。(2 分)27.(1)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② 国家主席行使公布法律、发布命令的职权。(2 分, 任答一个即可)(2)①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② 宪法是其 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每点 2 分,共 4 分)(3)① 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② 昆明警方坚决打处“杀洋盘”诈骗 团伙,是维护社会正义的表现,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③ 有利于惩治违法犯罪行为,彰显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每点 2 分,共 4 分,任答 2 点即可)28.(1)①受教育的义务; ②劳动的义务; ③依法纳税的义务; ④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每点 2 分,共 4 分, 任答 2 点即可)(2)①这些“任性”的行为是错误的,没有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2 分)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2 分)③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 利。材料中在自习课乱喊乱叫、电影院大声谈论等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应依法行使权利, 自觉履行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2 分)29.(1)图一涉嫌侵犯公民的名誉权(或人格尊严);图二涉嫌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2 分)(2)① 理由:冬令营提供的住宿场所未达到安全标准,侵犯了学生的生命健康权,学生有权对这种违法行 为进行举报。(3 分)②举报方式:可以向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举报,或拨打 110 向公安机关举报。(3 分)(3)① 与对方协商解决;②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 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④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每点2 分,共 4 分,任答 2 点即可)(4)①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加深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明确了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如何依法维权; ② 提 高了我们的法治意识和实践能力,学会了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③ 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 责任意识,为今后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了基础。(每点 2 分,共 4 分,任答 2 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