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泉州市高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地理试题注意事项:①本试卷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其中选择题30题,每小题2分,共 60分,非选择题4题,共 40分。②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③试题答案(含选择题、非选择题的答案)统一填写在答案卷指定的相应位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推动“人口红利”向“银发红利”转变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银发红利”主要指利用老龄化条件下的人力资源,提高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图1示意2000年--2020年全国、辽中南城市群(沈阳、大连等)和珠三角城市群人口老龄化(60 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 1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据此完成1~3题。1.我国人口老龄化明显加快的时间是( )A.2000年 B.2005 年 C.2010年 D.2020 年2.影响珠三角与辽中南城市群人口老龄化差异的主要内素是( )A.自然环境 B.生育政策 C.社会福利 D.人口迁移3为发挥“很发红利”的作用,直炒的措施是( )A.扩大大龄就业 B.增设养老机构 C.增加社会福利 D.提高教育水平职住偏离指数(k)反映的是一定区域内就业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关系,k小于 0.75为居住主导型,k在0.75~1.25 为职住平衘型,k大于1.25 为就业主导型。图2示意2020年某市职住偏离指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4~6题。4.尚未形成就业中心集聚的区域为( )A.甲 B.乙 C.丙 D.丁5.甲对应的城市功能区为( )A.居住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文教区6.职住偏离促使城市功能区优化,应对职往偏离现状,该市可采取的措施( )A.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B.改善市区环境质量C.调整郊区产业结构 D.增加市区住宅面积环洱海地区是典型的高原湖泊区,聚落整体上呈现环洱海集聚分布,西侧聚落密度高于东侧,西侧民居一般坐西朝东。早期渔业是当地居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近年来当地致力于推动湖泊地区绿色所持续发展,促进“湖-村一人”和谐共生。图3示意环洱海地区概况。据此完成 7~9题。7.影响东、西侧聚落密度差异的主要内素是( )A.水源 B.土壤 C.气候 D.地形8.西侧民居独特朝向的目的是( )A.方便取水 B. 获得光照C.军事防御 D. 躲避山风9.推测未来环洱海地区居民的主要就业方向是( )A.洱海捕鱼 B.耕地劳作 C.旅游服务 D.外出务工河北邯郸某县推行柴胡-玉米间作套种模式(图 4),其中夏玉米每年6月播种,9 月收获间作套种的柴胡幼苗生长需避免强光,采收前的成熟期则需充足光照。调查发现,西北间作套种的单产增产效果优于华北产区。据此完成 10~12题。10.推测柴胡出苗期、成熟期大致时间( )A.5月 8月 B.5月 10月C.7月 8月 D.10月 7月11.该县推行柴胡一玉米间作套种模式大要日的是( )A.减少土壤侵蚀 B.提高王地光热利用率C.增加玉米产量 D.降低病虫害草害影响12.与华北产区相比,推测西北柴胡一玉米间作套种的单位面积增产较高的原因( )A.种植株距较大 B.播种面积较大C.种植密度较高 D.生长周期较长漆树是原产于我国的重象经济树种,喜光一喜暖,不耐严寒,一般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避风山区栽植。生漆品质受漆树年龄、山地坡向等因素的影响,优质生漆漆酚含量高。水分少。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日益重视,以生漆为代表的天然涂料价格连年上涨,但生漆产量大幅下降。图5示意某山不同坡向生漆漆酚总量、水分、油分占比(单位:%)。据此完成 13~15题。13.该山生漆品质最佳的漆树所在坡向( )A.偏东 B.偏西 C.偏南 D.偏北14.推测山区树主要分布的地形部位( )A.山顶 B.山脊 C.山腰 D.山谷15.生漆产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①渿树疏于管理 ②其他经济林大量种植 ③化工油漆的冲击 ④)受气候变化的影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SHEIN(希音)公司是我国快时尚跨境电商龙头,其商业模式主要依托互联网深耕女装赛道SHEIN 在全球各地设立本土化网站及APP,设计师通过大数据分析全球社交媒体和搜索趋势,实时捕捉潮流信息并完成设计。公司依托自有供应链及物流系统,完成生产并直接配送至全球消费者,库存周期仅7天,近乎“零库存”。图6示意SHEIN公司生产销售流程。据此完成16~18题。16.与传统服装企业相比,SHEIN 模式对工业区位的改变主要体现在( )A.利用物流系统,加快产品运输 B.利用高技术人才,提高产品质量C.利用网络技术,强化市场反馈 D.利用自有供应链,提高生产效率17.在生产销售流程②中,供应商工厂每单生产不超过 100件主要为了( )A.减少存储费用 B.及时调整生产 C.提高生产速度 D.保证产品质量18.SHEIN 在全球各地设立本土化网站及 APP 是为了( )A.满足消费偏好 B.降低运营成本 C.完善物流体系 D.扩大实体规模某农业合作社原可以统农机租赁为主,服务范围局限周边3个村庄。2023 年转型为“全程机械化+智慧农业”服务组织,引入无人农机、物联网墒情监测系统,并与周边10 个行政村签订托管协议,服务面积扩大至8万亩,每亩成本降低 20%粮食增产15%。图7示意农业合作社服务组织流程。据此完成 19~21题。19.该农业合作社实现服务范围扩展的主要条件( )A.劳动力 B.政策 C.市场 D.技术20.该农业合作社服务组织流程使用无人机进行动态监测,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北斗卫星导航 D.人工智能21.若该农业合作社计划在我国西南山区推广服务,应该( )A.发挥传统农机作用 B.研发小型智能农机C.拓展产品加工服务 D.建设大型仓储设施城市轻轨是利用电力牵引及专用轨道的公共交通,可适应地面高架或地下等,通常服务于城市内部或连接市区与郊区。图8示意某城市轻轨景观。据此完成22~24 题。22.修建城市轻轨可以( )A.加强市际联系 B.吸引工厂布局C.缓解交通拥堵 D.促进商品流通23.城市轻轨采用高架主要目的( )A.消除噪声污染 B.减少占用耕地C.节约建设成本 D.保证行车通畅24.某城市轻轨线路沿主干道铺设,且站点间距较短(平均2千米左右)。该布局最可能服务( )A.远郊工业区货运需求 B.中心城区客流通勤C.旅游风景区观光交通 D.集装箱的集散运输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国土开发和保护的重大战略。图9示意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据此完成 25~27题。25.图例I所示区域的经济开发的优势是( )①经济发达,人口密集 ②科技创新能力强③临海,自然环境优美 ④农矿产品丰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6.图例Ⅱ代表主体功能区是( )A.优化开发区域 B. 重点开发区域C. 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27.各主体功能区开发方向( )A.Ⅰ--建自然保护区 B.Ⅱ--加快推进城镇化C.Ⅲ--优化产业结构 D.Ⅳ--保障农产品供给永暑礁是我国南海的珊瑚岛礁,永署岛(图10)是在永暑礁的基础上,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礁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而成的岛屿,面积约2.8km2。据此完成28~30题。28.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甲水域属于( )A.内水 B.毗连区 C.专属经济区 D.公海29.永暑岛建设过程中,为减少对海洋生态的影响,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人工培育和移植珊瑚 B.定期投放化学药剂净化海水C.禁止船舶在周边航行 D.大规模引入外来海洋物种30.我国在永暑礁建设永暑岛的主要意义是( )A.扩大农业耕地面积 B.促进南海渔业发展C.发展南海海岛旅游 D.维护南海海洋权益二、非选择题(4题,共40分)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走马岭古城遗址地处江汉平原南部的近陵向平原延伸的地带,坐落在上津湖以东的台地上城内古河道与城外宽阔的城壕(护城河)、与上津湖连通,形成了“城在水中央、水在城中央”内外双环结构的布局方式。图 11 示意走马岭古城景观。项目式学习:AI智能体赋能地理问题的思考——-以走马岭古城为例活动过程:某地理学习小组利用某 APP 构建考古 A1 智能体,并与 AI 智能体对话,输入走马岭古城以上相关信息,并发出提问。若您是A1智能体,结合材料,对以下两个问题给出正确的解答。(1)在图示范围内,从地形角度分析走马岭古城选址的合理性。(4分)(2)分析“城在水中央、水在城中央”布局方式的优势。(4分)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意大利阿尔齐尼亚诺是欧洲高端及革制造中心。其皮革产业始于19 世纪末,依托西欧国家的高品质牛羊皮原料(疤痕少、皮质均匀),结合家族传承的手工制技艺,形成从原皮处理到成品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为奢侈品牌提供定制皮革,年产值超30亿欧元。材料二:该地 600 余家制革企业高度集聚,配套化工、机械、设计企业密集分布,实现“半小时供应链”协作,但在过去一段时间粗放发展导致波河支流水污染。图13示意该地皮革生产近年推行的循环经济模式流程。(1)说明阿尔齐尼亚诺发展皮革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4分)(2)说明阿尔齐尼亚诺皮革产业高度集聚带来的效益。(4分)(3)该地推行循环经济模式之后实现了“生态-经济”双赢,请从生态和经济任选一个角度并加以说明。(4分)3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泉州某学校开展“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题调查活动,以G324国道线泉州段为例,收集如下相关树料:G324国道线是泉州最早的一条国道,北联莆田,南接厦门,贯穿泉州南北7个县(市、区)。随着城市发展、中心城区扩容,G324国道线沿线经历号次东移,丰泽段从市郊变为中心市区,出现了“国道兼做城市主干道、过境车辆和通勤车辆混行”情况。2024年启动G324国道线泉州段改线,从原有国道“穿城”变改线“出城”,预计2026年建成通车,届时泉州将再添一条南北交通要道。图14示意部分原G324线和G324改线工程。(1)从自然角度,分析原G324国道线在泉州段选线的合理性。(4分)(2)G324 国道泉州段改线从“穿城”变为“绕城”布局,分析对泉州城市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