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湛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广东省湛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
1.若复数,,则( )
A. B. C. D.
2.袋中装有6个白球,5个黄球,4个红球,从中任取一球,则取到红球的概率为( )
A. B. C. D.
3.正方形的边长为2,它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如图),则原图形的周长是( )
A.12 B. C.16 D.
4.已知一个圆台母线长为2,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圆心角为的扇环,则圆台上下底面圆周长之差的绝对值为( )
A. B. C. D.
5.如图,两座山峰的高度,为测量峰顶和峰顶之间的距离,测量队在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测得点的仰角为,点的仰角为,且,则两座山峰峰顶之间的距离( )
A.200 m B.400 m C. D.
6.在平行四边形中,,若交于点M,则( )
A. B.
C. D.
7.如图,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点E,F,G分别是棱的中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直线共面
B.
C.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D.过点B,E,F的平面截正方体的截面面积为9
8.如图,以边长为4的菱形的四条边为直径向外作四个半圆,P是这四个半圆弧上的一动点,,则的最大值是( )
A.16 B. C.18 D.20
二、多选题
9.在一次比赛中,7名裁判员对运动员甲的评分分别为8.0,8.5,9.0,8.0,8.5,5.5,8.5,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大于平均数
B.这组数据的80%分位数为8.5
C.这组数据的众数为8.0
D.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后,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会变大
10.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大小和质地都相同,编号分别为1,2,3,4的4个小球,从中依次不放回摸出两个球.设事件“第一次摸出球的编号为奇数”,事件“摸出的两个球的编号之和为5”,事件“摸出的两个球中有编号为2的球”,则( )
A. B.事件A与事件B为独立事件
C. D.事件B与事件C为互斥事件
11.在锐角中,角A,B,C对应的边分别为a,b,c,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角B的范围是
C.若的平分线交BC于D,,,则
D.的取值范围是
三、填空题
12.已知,则 ;
13.若4个数据的平均值为6,方差为5,现加入数据8和10,则这6个数据的方差为 .
14.在三棱锥中,底面ABC,,,的面积为,则三棱锥的外接球表面积的最小值为 .
四、解答题
15.某中学为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激发大家学习数学的兴趣,举办了一场“数学文化素养知识大赛”,分为初赛和复赛两个环节,全校学生参加了初赛,现从参加初赛的全体学生中随机地抽取300人的成绩作为样本,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根据图形,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值.若从成绩不低于70分的学生中,按分层抽样方法抽取24人的成绩,求24人中成绩不低于90分的人数.
(2)用样本估计总体,估计该校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知识初赛成绩的中位数.(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若甲、乙两位同学均进入复赛,已知甲复赛获一等奖的概率为,乙复赛获一等奖的概率为,甲、乙是否获一等奖互不影响,求至少有一位同学复赛获一等奖的概率.
16.已知向量,.
(1)当时,求向量的坐标;
(2)若,求实数x的值;
(3)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7.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平面,,,,.
(1)证明:平面;
(2)求二面角的正切值.
18.在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

(1)求B;
(2)已知D为边AB上的一点,且.
(ⅰ)若,,求AC的长;
(ⅱ)求的取值范围.
19.离散曲率是刻画空间弯曲性的重要指标.设P为多面体M的一个顶点,定义多面体M在点P处的离散曲率为,其中为多面体M的所有与点P相邻的顶点,且平面,平面,…,平面和平面为多面体M的所有以P为公共点的面.已知三棱锥如图所示.
(1)求三棱锥在各个顶点处的离散曲率的和;
(2)若平面ABC,,,三棱锥在顶点C处的离散曲率为,求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
(3)在(2)的前提下,又知点Q在棱PB上,直线CQ与平面AB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求BQ的长度.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A C B D D ABD AB
题号 11
答案 ACD
1.C
利用复数的加法法则计算即得.
【详解】
故选:C.
2.B
由题可得取球的总情况数,及取到红球的情况数,据此可得答案.
【详解】由题可得取球的总情况数为,取到红球的情况数为4,则取到红球的概率为:
.
故选:B
3.C
根据斜二测画法的原理作出原图形,求出边长即可得原图形的周长.
【详解】从直观图可得,
原图形为:
则四边形OABC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其周长为.
故选:C.
4.A
根据圆台母线长与侧面展开图扇环内外圆半径的关系得到一个等式,再利用圆台上下底面圆周长与扇环内外圆周长的比例关系,进而求出圆台上下底面圆周长之差.
【详解】设圆台的侧面展开图扇环的内圆半径为,外圆半径为,()
则圆台母线长为,
设圆台上、下底面圆半径分别为,(),
则,,∴,
圆台上下底面圆周长之差的绝对值为.
故选:A.
5.C
在、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求出、,再在中利用余弦定理计算可得.
【详解】在中,
在中,
在中

故选:C
6.B
由得为线段上的四等分点,根据三角形相似得,然后根据向量的线性运算化简求解即可.
【详解】,为线段上靠近点C的四等分点.
由平行四边形性质知,
即,.
故选:B.
7.D
对于A项,一般考虑寻找两平行线较易说明共面问题;对于B项,三棱锥的体积问题,大都是通过等体积转化,使其易于求解即可;对于C项,充分利用正方体条件,找到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在三角形中求解即得;对于D项,关键是寻找到经过三点的正方体的截面,然后求其面积即可.
【详解】

对于A项,如图①,分别连接,,在正方体中,易得矩形,
故有,又E, G分别是棱的中点,则,故,即可确定一个平面,故A项正确;
对于B项,如图②,,故B项正确;
对于C项,如图③,连接,因平面,故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即,
在中,,故C项正确;
对于D项,如图④,连接,易得,
因平面平面,则为过点B,E,F的平面与平面的一条截线,
即过点B,E,F的平面即平面.
由可得四边形为等腰梯形,
故其面积为: ,即D项错误.
故选:D.
8.D
根据给定条件,利用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由点的位置分类探讨确定取最大值的位置,再取中点,利用数量积的运算律及定义求出最大值.
【详解】当点在半圆或半圆的弧上时,在方向上的投影的数量为非正数;
当点在半圆的弧上时,在方向上的投影的数量在内,;
当点在半圆的弧上时,在方向上的投影的数量不小于2,
因此当取最大值时,点在半圆的弧上,取中点,则,
而,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所以的最大值是20.
故选:D
9.ABD
根据给定条件,利用平均数、80%分位数、众数的意义依次求解判断.
【详解】给定数据由小到大排列为,
对于A,平均数,中位数8.5,A正确;
对于B,由,得这组数据的80%分位数为8.5,B正确;
对于C,这组数据的众数为8.5,C错误;
对于D,新数据组的平均数为,D正确.
故选:ABD
10.AB
根据古典概型计算判断A,独立事件乘法公式计算判断B,根据概率性质计算判断C,应用互斥事件的定义判断D.
【详解】对于A:由古典概率的计算易得,故A正确;
对于B:因为,,,
所以,即事件A与事件B为独立事件,故B正确;
对于C:因为,故C错误;
对于D:当摸出的两个球编号为2,3时,事件B与事件C同时发生,故D错误,
故选:AB
11.ACD
由正弦定理可得,化简得,再结合题意可对A判断;由A可得,再结合为锐角三角形即可对B判断;利用正弦定理可求得,从而可得,从而可对C判断;由,再令,结合在上单调递增,可对D判断.
【详解】A、B:由正弦边角关系有,
所以,又且,,所以,故A正确;
由上,可得,故B错误:
C:如下图示,设,则,,
由,则,且,则,
所以,
而,且,则,所以,故C正确;
D:由,
而,且在上单调递增,则值域为,故D正确.
故选:ACD.
12.
先求,进而得,最后复数的模即可.
【详解】由有,所以,所以,
故答案为:.
13./
设原来4个数据依次为,,,,根据平均数和方差得到方程,并求出加入数据8和10后的平均数和方差.
【详解】设原来4个数据依次为,,,,则,
因为方差为5,所以,
即,
所以,
则.
现加入数据8和10,则其平均数为,
则这6个数据的方差为

故答案为:
14.
由面积公式可得,由余弦定理结合基本不等式可求,根据正弦定理可得外接圆半径,由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如图,取的外接圆圆心,过点作平面的垂线,
则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在该垂线上,且,
在中,,即,
所以,
即(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设外接圆半径为,由正弦定理得,即,
所以外接球的半径,则,
故三棱锥的外接球表面积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15.(1),24人中成绩不低于90分的人数为2,
(2)
(3)
【详解】(1)由题意可知,解得,
成绩位于的频率之比为,
故24人中成绩不低于90分的人数为,
(2)由于,

故中位数位于,
设中位数为,则,解得,
(3)甲乙两个人都未复赛获一等奖的概率为,
故至少有一位同学复赛获一等奖的概率为
16.(1)
(2),
(3),
(1)由特殊角三角函数的计算和平面向量加法的坐标运算可得结果;
(2)由向量平行的坐标关系列式求解;
(3)先根据向量数量积的坐标公式化简函数,再根据二倍角公式化简,最后根据正弦函数性质可得最值.
【详解】(1)当时,,,
则.
(2)若,则,即,
所以,.
(3)因为,,
所以.
因为,
所以当时,取得最大值,,
当时,取得最小值,.
17.(1)证明见解析
(2)
(1)先证明,从而证明,再由,可证明平面;(2)作,与交于点,,与交于点,连接,可得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证明,,从而计算各边长,再计算二面角的正切值.
【详解】(1)证明:在直角梯形中,由,,得,
由,得,即,
又平面平面,从而平面,
所以,又,,从而平面;
(2)作,与交于点,,与交于点,连接,
由(1)知,所以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直角梯形中,由,得,
又平面平面,得平面,从而,
由于平面,得.
在中,由,,得;
在中,由,,,得,
,,
所以二面角的正切值为.
18.(1)
(2)(1);(2)
【详解】(1)由题意知,
又由正弦定理得,所以.
又,所以,所以,
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

又因为,所以.
(2)(ⅰ)因为,
根据余弦定理得,所以,
因为,所以,
在中,由正弦定理知,,即,所以,
进而,所以故,
(ⅱ)因为,所以,
在中,由正弦定理得,所以;
又在中,;
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19.(1)2
(2)
(3)
(1)根据所给的定义,表示,再相加,即可求解;
(2)先根据题设中垂直关系结合点C处的离散曲率求得、,然后过点A作于点,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平面,即可求解点面距离;
(3)过点作交于,连结,得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设,表示出,再利用余弦定理求,再由余弦值,转化为正切值,得到关于的等式求解即可得答案.
【详解】(1)根据离散曲率的定义得,


又因为

所以.
(2)∵平面平面,∴,
又∵,平面,∴平面,
∵平面,∴,
∵,即
∴,∴,过点A作于点,
由平面平面,得,
又平面,则平面,
因此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为线段的长,在中,,
∴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3)过点作交于,连结,
∵平面,∴平面,
∴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依题意可得,,

,,
设,则,
在中, ,
又,所以,
则,
∴,解得:或(舍)
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