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湛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卷一、单选题1.若复数,,则( )A. B. C. D.2.袋中装有6个白球,5个黄球,4个红球,从中任取一球,则取到红球的概率为( )A. B. C. D.3.正方形的边长为2,它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如图),则原图形的周长是( )A.12 B. C.16 D.4.已知一个圆台母线长为2,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圆心角为的扇环,则圆台上下底面圆周长之差的绝对值为( )A. B. C. D.5.如图,两座山峰的高度,为测量峰顶和峰顶之间的距离,测量队在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测得点的仰角为,点的仰角为,且,则两座山峰峰顶之间的距离( )A.200 m B.400 m C. D.6.在平行四边形中,,若交于点M,则( )A. B.C. D.7.如图,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点E,F,G分别是棱的中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直线共面B.C.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D.过点B,E,F的平面截正方体的截面面积为98.如图,以边长为4的菱形的四条边为直径向外作四个半圆,P是这四个半圆弧上的一动点,,则的最大值是( )A.16 B. C.18 D.20二、多选题9.在一次比赛中,7名裁判员对运动员甲的评分分别为8.0,8.5,9.0,8.0,8.5,5.5,8.5,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大于平均数B.这组数据的80%分位数为8.5C.这组数据的众数为8.0D.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后,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会变大10.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大小和质地都相同,编号分别为1,2,3,4的4个小球,从中依次不放回摸出两个球.设事件“第一次摸出球的编号为奇数”,事件“摸出的两个球的编号之和为5”,事件“摸出的两个球中有编号为2的球”,则( )A. B.事件A与事件B为独立事件C. D.事件B与事件C为互斥事件11.在锐角中,角A,B,C对应的边分别为a,b,c,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角B的范围是C.若的平分线交BC于D,,,则D.的取值范围是三、填空题12.已知,则 ;13.若4个数据的平均值为6,方差为5,现加入数据8和10,则这6个数据的方差为 .14.在三棱锥中,底面ABC,,,的面积为,则三棱锥的外接球表面积的最小值为 .四、解答题15.某中学为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激发大家学习数学的兴趣,举办了一场“数学文化素养知识大赛”,分为初赛和复赛两个环节,全校学生参加了初赛,现从参加初赛的全体学生中随机地抽取300人的成绩作为样本,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根据图形,请回答下列问题:(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值.若从成绩不低于70分的学生中,按分层抽样方法抽取24人的成绩,求24人中成绩不低于90分的人数.(2)用样本估计总体,估计该校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知识初赛成绩的中位数.(保留小数点后两位)(3)若甲、乙两位同学均进入复赛,已知甲复赛获一等奖的概率为,乙复赛获一等奖的概率为,甲、乙是否获一等奖互不影响,求至少有一位同学复赛获一等奖的概率.16.已知向量,.(1)当时,求向量的坐标;(2)若,求实数x的值;(3)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7.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平面,,,,.(1)证明:平面;(2)求二面角的正切值.18.在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 (1)求B;(2)已知D为边AB上的一点,且.(ⅰ)若,,求AC的长;(ⅱ)求的取值范围.19.离散曲率是刻画空间弯曲性的重要指标.设P为多面体M的一个顶点,定义多面体M在点P处的离散曲率为,其中为多面体M的所有与点P相邻的顶点,且平面,平面,…,平面和平面为多面体M的所有以P为公共点的面.已知三棱锥如图所示.(1)求三棱锥在各个顶点处的离散曲率的和;(2)若平面ABC,,,三棱锥在顶点C处的离散曲率为,求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3)在(2)的前提下,又知点Q在棱PB上,直线CQ与平面AB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求BQ的长度.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C A C B D D ABD AB题号 11答案 ACD1.C利用复数的加法法则计算即得.【详解】故选:C.2.B由题可得取球的总情况数,及取到红球的情况数,据此可得答案.【详解】由题可得取球的总情况数为,取到红球的情况数为4,则取到红球的概率为:.故选:B3.C根据斜二测画法的原理作出原图形,求出边长即可得原图形的周长.【详解】从直观图可得,原图形为:则四边形OABC为平行四边形,,,所以其周长为.故选:C.4.A根据圆台母线长与侧面展开图扇环内外圆半径的关系得到一个等式,再利用圆台上下底面圆周长与扇环内外圆周长的比例关系,进而求出圆台上下底面圆周长之差.【详解】设圆台的侧面展开图扇环的内圆半径为,外圆半径为,()则圆台母线长为,设圆台上、下底面圆半径分别为,(),则,,∴,圆台上下底面圆周长之差的绝对值为.故选:A.5.C在、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求出、,再在中利用余弦定理计算可得.【详解】在中,在中,在中.故选:C6.B由得为线段上的四等分点,根据三角形相似得,然后根据向量的线性运算化简求解即可.【详解】,为线段上靠近点C的四等分点.由平行四边形性质知,即,.故选:B.7.D对于A项,一般考虑寻找两平行线较易说明共面问题;对于B项,三棱锥的体积问题,大都是通过等体积转化,使其易于求解即可;对于C项,充分利用正方体条件,找到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在三角形中求解即得;对于D项,关键是寻找到经过三点的正方体的截面,然后求其面积即可.【详解】 对于A项,如图①,分别连接,,在正方体中,易得矩形,故有,又E, G分别是棱的中点,则,故,即可确定一个平面,故A项正确;对于B项,如图②,,故B项正确;对于C项,如图③,连接,因平面,故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即,在中,,故C项正确;对于D项,如图④,连接,易得,因平面平面,则为过点B,E,F的平面与平面的一条截线,即过点B,E,F的平面即平面.由可得四边形为等腰梯形,故其面积为: ,即D项错误.故选:D.8.D根据给定条件,利用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由点的位置分类探讨确定取最大值的位置,再取中点,利用数量积的运算律及定义求出最大值.【详解】当点在半圆或半圆的弧上时,在方向上的投影的数量为非正数;当点在半圆的弧上时,在方向上的投影的数量在内,;当点在半圆的弧上时,在方向上的投影的数量不小于2,因此当取最大值时,点在半圆的弧上,取中点,则,而,,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所以的最大值是20.故选:D9.ABD根据给定条件,利用平均数、80%分位数、众数的意义依次求解判断.【详解】给定数据由小到大排列为,对于A,平均数,中位数8.5,A正确;对于B,由,得这组数据的80%分位数为8.5,B正确;对于C,这组数据的众数为8.5,C错误;对于D,新数据组的平均数为,D正确.故选:ABD10.AB根据古典概型计算判断A,独立事件乘法公式计算判断B,根据概率性质计算判断C,应用互斥事件的定义判断D.【详解】对于A:由古典概率的计算易得,故A正确;对于B:因为,,,所以,即事件A与事件B为独立事件,故B正确;对于C:因为,故C错误;对于D:当摸出的两个球编号为2,3时,事件B与事件C同时发生,故D错误,故选:AB11.ACD由正弦定理可得,化简得,再结合题意可对A判断;由A可得,再结合为锐角三角形即可对B判断;利用正弦定理可求得,从而可得,从而可对C判断;由,再令,结合在上单调递增,可对D判断.【详解】A、B:由正弦边角关系有,所以,又且,,所以,故A正确;由上,可得,故B错误:C:如下图示,设,则,,由,则,且,则,所以,而,且,则,所以,故C正确;D:由,而,且在上单调递增,则值域为,故D正确.故选:ACD.12.先求,进而得,最后复数的模即可.【详解】由有,所以,所以,故答案为:.13./设原来4个数据依次为,,,,根据平均数和方差得到方程,并求出加入数据8和10后的平均数和方差.【详解】设原来4个数据依次为,,,,则,因为方差为5,所以,即,所以,则.现加入数据8和10,则其平均数为,则这6个数据的方差为.故答案为:14.由面积公式可得,由余弦定理结合基本不等式可求,根据正弦定理可得外接圆半径,由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如图,取的外接圆圆心,过点作平面的垂线,则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在该垂线上,且,在中,,即,所以,即(当且仅当时取等号),设外接圆半径为,由正弦定理得,即,所以外接球的半径,则,故三棱锥的外接球表面积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15.(1),24人中成绩不低于90分的人数为2,(2)(3)【详解】(1)由题意可知,解得,成绩位于的频率之比为,故24人中成绩不低于90分的人数为,(2)由于,,故中位数位于,设中位数为,则,解得,(3)甲乙两个人都未复赛获一等奖的概率为,故至少有一位同学复赛获一等奖的概率为16.(1)(2),(3),(1)由特殊角三角函数的计算和平面向量加法的坐标运算可得结果;(2)由向量平行的坐标关系列式求解;(3)先根据向量数量积的坐标公式化简函数,再根据二倍角公式化简,最后根据正弦函数性质可得最值.【详解】(1)当时,,,则.(2)若,则,即,所以,.(3)因为,,所以.因为,所以当时,取得最大值,,当时,取得最小值,.17.(1)证明见解析(2)(1)先证明,从而证明,再由,可证明平面;(2)作,与交于点,,与交于点,连接,可得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证明,,从而计算各边长,再计算二面角的正切值.【详解】(1)证明:在直角梯形中,由,,得,由,得,即,又平面平面,从而平面,所以,又,,从而平面;(2)作,与交于点,,与交于点,连接,由(1)知,所以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在直角梯形中,由,得,又平面平面,得平面,从而,由于平面,得.在中,由,,得;在中,由,,,得,,,所以二面角的正切值为.18.(1)(2)(1);(2)【详解】(1)由题意知,又由正弦定理得,所以.又,所以,所以,所以,因为,所以,所以, 又因为,所以.(2)(ⅰ)因为,根据余弦定理得,所以,因为,所以,在中,由正弦定理知,,即,所以,进而,所以故,(ⅱ)因为,所以,在中,由正弦定理得,所以;又在中,;所以,因为,所以,所以,所以的取值范围是.19.(1)2(2)(3)(1)根据所给的定义,表示,再相加,即可求解;(2)先根据题设中垂直关系结合点C处的离散曲率求得、,然后过点A作于点,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平面,即可求解点面距离;(3)过点作交于,连结,得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设,表示出,再利用余弦定理求,再由余弦值,转化为正切值,得到关于的等式求解即可得答案.【详解】(1)根据离散曲率的定义得,,,又因为,所以.(2)∵平面平面,∴,又∵,平面,∴平面,∵平面,∴,∵,即∴,∴,过点A作于点,由平面平面,得,又平面,则平面,因此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为线段的长,在中,,∴点到平面的距离为.(3)过点作交于,连结,∵平面,∴平面,∴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依题意可得,,,,,设,则,在中, ,又,所以,则,∴,解得:或(舍)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