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八年级物理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4小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2分;第7~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撑竿跳高运动员将竿压弯,松手后,撑杆会恢复原状,一这说明撑竿具有
A.弹性
B.塑性
C.脆性
D.韧性
2.班级大扫除时,小明发现许多现象与摩擦有关,下列做法中能减小摩擦的是
A.书柜下装有滚轮便于移动位置
B.用力将抹布压在玻璃上擦玻璃
C.用更粗糙的材料制成黑板刷的刷面
D.水桶的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3.下列关于生活实例与其所运用的物理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注射器把药液注入肌肉,是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
B.水坝修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C.货轮在通过三峡船闸时,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D.汽车行驶时,车内的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外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4、下列词语中涉及的物理现象和对应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四两拨千斤一一省力杠杆
B.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脚底抹油溜得快—一减小摩擦
D.磨刀不误砍柴工一
减小压强
5.如图所示,教室里悬挂着的吊灯处于静止状态,
假如吊灯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吊灯将
A.匀速竖直下落
B.加速竖直下落
C.保持静止
D.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如图所示,是滑雪运动员从高处加速下滑的情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所受合力为零
B.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做了功
C.运动员加速下滑,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D.运动员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7.在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人形机器人与舞蹈演员配合表演了创意融合舞蹈《秧B0T》节
目,展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的完美融合,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行走时与舞台之间有摩擦
B.机器人行走时与舞台之间没有摩擦
C.手绢抛出后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具有惯性
D.手绢抛出后会下落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
八年级物理第1页,共6页
2化A=体用Y门mnPp
8.踢毽子起源于我国汉代,高承《事物纪原》记:
“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
三四成群走踢…”,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踢键
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踢毽子时脚感到疼的施力物体是毽子
B.脚将毽了踢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在飞行过程中,毽子受到重力和脚对它的踢力
D.毽子离开脚后持续运动,说明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9.水平桌面上底面积相同的两个容器甲和乙分别装有
不同的液体,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容器
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小球对甲容器底有压力,
两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液体密度大于乙中液体密度
B.甲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乙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C.小球在甲容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容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D、将甲中液体倒入乙容器中一部分,乙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可能不变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0.钢笔在极墨水时,要先用手将笔胆捏瘪,排除里面的空气,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松手后墨水在的作用下进入笔胆。
11.五一假期,小明和父母乘飞机去海南探亲。在飞机上升的过程中,外界大气压强
(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飞机飞行过程中,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快,压强
因此获得了向上的升力。
12.为了记录运动会中精彩的瞬间,学校邀请摄影师携带无人机来进行航拍。当无人机悬停在
空中时,升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无人机的重力:重为.30N的无人
机沿水平飞行100m,无人机所受重力做的功为J。
13.如图,滚摆沿着悬线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它的动能转化为能。滚摆下降后又会上升,但
每次上升的高度都在逐渐减小,说明滚摆的机械能在(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14.驾驶员的头枕和安全带在安全驾驶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图所示,头枕是为了减小汽车在
(选填“追尾前车”或“被后车追尾”)时由于愤性造成的伤害,轿车在水平路面上
高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一(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
头枕
安全带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5.如图甲所示,足够高的圆柱形薄壁容器,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将一个质量为
2kg、底面积为100cm的均匀长方体竖直放入容器中,受到容器的支持力为4W,此时物体
所受浮力为
N。若再加入适量的水使长方体刚好漂浮,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面的高
度与图甲相比增加了
cm。(p*=1.0×10kg/m3,g取10N/kg)
八年级物理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