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归纳出植物和动物在结构上具有一致性的特点,形成生物界是统一的观念,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阐明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3.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说出科学发现的基本特点,举例说出归纳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聚焦·学案一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学案设计](一)认识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二)理解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和意义1.抓住三个“视角”识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 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 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是由 产生的。2.从两个角度理解细胞学说的意义(1)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 。(2)对生物学发展的意义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 水平,并为后来进入 水平打下基础;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三)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分析探讨|探|究|学|习|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第一个指出:“一切植物,如果它们不是单细胞的话,都完全是由细胞集合而成的,细胞是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首次提出了细胞学说这一名词,他指出:“细胞是有机体,动、植物都是这些有机体的集合物,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在动、植物体内。”(1)19世纪建立的细胞学说,它的内容是否阐明了所有生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 (2)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什么规律? (3)施莱登和施旺只是观察了部分动植物的组织,却归纳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结论可信吗?为什么?|认|知|生|成|1.细胞学说的两个“只是”和三个“未涉及”2.细胞学说的三个“易错点”(1)罗伯特·胡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但是他观察到的细胞是死细胞,首次观察到活细胞的是列文虎克。(2)细胞学说强调的是细胞的来源、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而非所有生物。(3)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并未揭示其多样性。3.科学研究方法——归纳法(1)概念: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2)分类: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通过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不过,也需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迁移训练]1.概念理解判断(1)细胞学说揭示了一切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2)人体每个细胞都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可以说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 )(3)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4)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细胞学说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被恩格斯列入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不相符的是( )A.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B.解释了新细胞的来源C.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差异性D.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3.植物学家施莱登通过对花粉、胚珠和柱头组织的观察,发现这些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而且细胞中都有细胞核。在此基础上,他进行了理论概括,提出了植物细胞学说,下面不属于施莱登观点的是( )A.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B.新细胞是从老细胞的细胞核中长出来的C.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D.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4.(教材P5“科学方法”理解应用)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归纳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论证了“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B.细胞学说的建立与科学实验有关,与理性思维无关C.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可信的,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但可能存在例外D.由于完全归纳法的可信度更高,所以在科学研究中经常被采用5.细胞学说促进了解剖学、生理学、胚胎学等学科的融通,从而催生了生物学的问世。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B.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一切生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C.细胞学说形成的技术支持之一是光学显微镜的诞生D.细胞学说为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打下了基础聚焦·学案二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学案设计](一)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探|究|学|习|结合给出的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请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上面各个生命系统的层次。 (2)一只羊具有哪些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如果换成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组成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是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具有从细胞到个体的各个结构层次? (4)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层次是哪一个?说明你的理由。 |认|知|生|成|1.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相互关系(1)细胞→个体:体现了多细胞生物个体的发育历程,同时也体现了生命的进化历程,即由单细胞生物进化到多细胞生物。(2)个体→种群→群落: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3)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体现了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4)从个体到生态系统2.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四点提醒(1)病毒虽然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但因其能增殖产生后代,故仍属于生物。(2)最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比细胞更小的核酸、蛋白质等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因此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3)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结构层次。(4)种群是对于某一区域的同一物种而言的。要判断某区域的某种生物(如羊、鱼、蛇等)是否为一个种群,就要看其是否为同一个物种。如某草地的“一群羊”,因山羊、绵羊分属不同物种,就不能看作一个种群。(三)病毒与生命系统|探|究|学|习|下图是某种病毒的模式图,该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无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1)病毒的生命活动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这是否为“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一个例证? (2)病毒是不是一个生命系统?请说明你的理由。 |认|知|生|成| 病毒相关知识归纳结构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一般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物,因为没有细胞结构,故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分类 按照宿主类型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按照含有的核酸类型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生活方式 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来获取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具有遗传、复制等生物特征[迁移训练]1.概念理解判断(1)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均以细胞为基础。( )(2)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 )(3)水、空气、阳光是生命系统的组成部分。( )(4)卧龙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生态系统。( )(5)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也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多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基础(连线)3.下列与生物体结构层次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绿色开花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B.大熊猫: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C.流感病毒:原子、分子、细胞、个体D.大肠杆菌:细胞、组织、个体4.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缩手反射的完成是以细胞为结构基础B.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其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C.人的生殖和发育是建立在细胞分裂、分化等行为基础上的D.菠菜的单个细胞也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5.“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野池”是由池水等无机环境及菱、蒲、鱼等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B.“野池”里所有的鱼组成了一个种群C.蜻蜓与蒲所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D.“野池”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一、建构概念体系二、融通科学思维1.从结构、功能和来源三个方面简要概括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2.病毒和动植物相比,最大的特点是 。3.举例说明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全部结构层次。 。 。(至少列举两个实例)三、综合检测反馈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的过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B.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不完全归纳法,由该方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C.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并修正D.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活细胞2.研究人员在丹霞山国家公园发现了细菌新物种,并命名为黄色丹霞杆菌。研究人员将黄色丹霞杆菌接种在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上出现了由黄色丹霞杆菌繁殖而来的一个群体,以上信息涉及几个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A.4 B.3C.2 D.13.“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莲与采莲人都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这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荷塘中的所有鱼、所有莲各自构成一个种群C.荷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生态系统D.荷塘里的水等非生物因素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4.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在病毒家族中,常见的病毒有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在宿主细胞外病毒没有生命现象,不同的病毒只能寄生在特定的宿主细胞内,具有专一性。(1)依据材料分析,病毒的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随着病毒不断被发现,人们认识到病毒是一种比细胞更简单的生物,因此,有人提出“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需要修正为“病毒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合对病毒知识的理解,你认为是否需要进行修正,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人根据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流感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提出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的观点,该观点的提出运用了________法。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学案设计](一)器官 显微镜 活细胞 细胞 老细胞 细胞 受精卵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二)1.(1)细胞和细胞产物 (2)相对独立 (3)老细胞分裂2.(1)统一性 (2)细胞 分子(三)(1)提示:不是,它阐明的是动植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2)提示: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3)提示:可信。因为在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科学家不仅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还揭示了动植物的个体与细胞的内在规律性联系,这样的科学归纳比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更具可信度。[迁移训练]1.(1)× (2)× (3)√ (4)×2.选C 施莱登、施旺通过对部分动植物的观察,得出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A正确;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指出了新细胞的来源,B正确;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但没有揭示差异性,C错误,D正确。3.选C 植物学家施莱登采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出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A正确;施莱登通过对部分植物组织的观察提出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并认为新细胞是从老细胞的细胞核中长出来的,B、D正确;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提出的,C错误。4.选C 细胞学说并未论证“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如病毒无细胞结构,A错误;细胞学说的建立与科学实验有关,也与理性思维有关,B错误;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可信的,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但可能存在例外,故还需检测证明等,C正确;在科学研究中经常被采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D错误。5.选B 细胞学说主要是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建立的,A正确;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而不是一切生物)有共同的结构基础,即细胞,B错误;光学显微镜的诞生为细胞学说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支持,C正确;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D正确。[学案设计](一)各种分化的细胞(二)(1)提示:①④⑤⑦②③⑥(2)提示:一只羊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层次。如果换成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层次。(3)提示:不是。如病毒不属于任何层次,植物没有系统层次。(4)提示:细胞层次。一方面,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另一方面,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独立完成某些生命活动,某些生物体还是由单细胞构成的。(三)(1)提示:是。病毒无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说明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提示:不是。病毒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而生命系统是指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的系统。[迁移训练]1.(1)√ (2)× (3)√ (4)√ (5)√2.①-b ②-c ③-a3.选B 植物没有系统层次,A错误;一个大熊猫个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B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错误;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没有组织层次,D错误。4.选D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缩手反射的完成是以细胞为结构基础,A正确;HIV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B正确;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建立在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基础上,C正确;菠菜是多细胞生物,其生命活动的完成依赖于各种分化细胞的密切合作,D错误。5.选B “野池”中的菱、蒲、鱼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野池”是由池水等无机环境及生物群落组成的生态系统,A正确;“野池”里所有的鱼包含不同的物种,不能构成一个种群,B错误;蜻蜓具有系统这一层次,而蒲不具有系统这一层次,C正确;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D正确。二、融通科学思维1.①细胞是结构单位,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②细胞是功能单位,细胞对生命活动起作用;③细胞都是通过分裂产生的2.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地进行代谢3.单细胞生物只有细胞、个体层次,植物无系统层次,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三、综合检测反馈1.选C 施莱登和施旺在研究中均仅分别观察部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通过推理得出结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A正确;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不完全归纳法,由该方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B正确;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而后经过后人的整理和修正,C错误;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活细胞,D正确。2.选A 丹霞山国家公园是一个生态系统,培养基上由黄色丹霞杆菌繁殖而来的一个群体为种群,每一个黄色丹霞杆菌为单细胞生物,属于细胞和个体层次,因此题干信息共涉及细胞、个体、种群和生态系统共4个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正确。3.选D 莲是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A错误;种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而荷塘中的所有鱼不是同一物种,故不能构成一个种群,B错误;荷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生物群落,C错误;荷塘里的水等非生物因素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如生态系统中包括生物群落以及生物群落赖以生存的无机环境,D正确。4.解析:(1)通过材料可知,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2)材料中提出,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所以没有细胞,也就没有病毒。因此,虽然病毒的结构比细胞简单,但其生命活动依然离不开细胞,细胞依然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3)由几种病毒的共同点,得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的观点,属于不完全归纳。答案:(1)核酸 蛋白质 (2)不需要,病毒的结构比细胞简单,但其生命活动依然离不开细胞,细胞依然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3)不完全归纳(共88张PPT)走近细胞第1章第一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归纳出植物和动物在结构上具有一致性的特点,形成生物界是统一的观念,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阐明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3.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说出科学发现的基本特点,举例说出归纳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CONTENTS目录1234聚焦·学案一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聚焦·学案二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课时跟踪检测随堂小结 ——即时回顾与评价NO.1聚焦·学案一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学案设计(一)认识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续表(二)理解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和意义1.抓住三个“视角”识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_______________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___________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是由_____________产生的。细胞和细胞产物相对独立老细胞分裂2.从两个角度理解细胞学说的意义(1)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________。(2)对生物学发展的意义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______水平,并为后来进入______水平打下基础;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统一性细胞分子(三)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分析探讨|探|究|学|习|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第一个指出:“一切植物,如果它们不是单细胞的话,都完全是由细胞集合而成的,细胞是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首次提出了细胞学说这一名词,他指出:“细胞是有机体,动、植物都是这些有机体的集合物,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在动、植物体内。”(1)19世纪建立的细胞学说,它的内容是否阐明了所有生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提示:不是,它阐明的是动植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2)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什么规律?提示: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3)施莱登和施旺只是观察了部分动植物的组织,却归纳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结论可信吗?为什么?提示:可信。因为在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科学家不仅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还揭示了动植物的个体与细胞的内在规律性联系,这样的科学归纳比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更具可信度。|认|知|生|成|1.细胞学说的两个“只是”和三个“未涉及”2.细胞学说的三个“易错点”(1)罗伯特·胡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但是他观察到的细胞是死细胞,首次观察到活细胞的是列文虎克。(2)细胞学说强调的是细胞的来源、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而非所有生物。(3)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并未揭示其多样性。3.科学研究方法——归纳法(1)概念: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2)分类: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通过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不过,也需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迁移训练1.概念理解判断(1)细胞学说揭示了一切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 )(2)人体每个细胞都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可以说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 ( )(3)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 )(4)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 )××√×2.细胞学说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被恩格斯列入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不相符的是( )A.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B.解释了新细胞的来源C.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差异性D.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解析:施莱登、施旺通过对部分动植物的观察,得出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A正确;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指出了新细胞的来源,B正确;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但没有揭示差异性,C错误,D正确。3.植物学家施莱登通过对花粉、胚珠和柱头组织的观察,发现这些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而且细胞中都有细胞核。在此基础上,他进行了理论概括,提出了植物细胞学说,下面不属于施莱登观点的是( )A.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B.新细胞是从老细胞的细胞核中长出来的C.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D.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解析:植物学家施莱登采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出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A正确;施莱登通过对部分植物组织的观察提出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并认为新细胞是从老细胞的细胞核中长出来的,B、D正确;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提出的,C错误。4.(教材P5“科学方法”理解应用)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归纳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论证了“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B.细胞学说的建立与科学实验有关,与理性思维无关C.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可信的,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但可能存在例外D.由于完全归纳法的可信度更高,所以在科学研究中经常被采用√解析:细胞学说并未论证“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如病毒无细胞结构,A错误;细胞学说的建立与科学实验有关,也与理性思维有关,B错误;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可信的,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但可能存在例外,故还需检测证明等,C正确;在科学研究中经常被采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D错误。5.细胞学说促进了解剖学、生理学、胚胎学等学科的融通,从而催生了生物学的问世。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B.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一切生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C.细胞学说形成的技术支持之一是光学显微镜的诞生D.细胞学说为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打下了基础√解析:细胞学说主要是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建立的,A正确;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而不是一切生物)有共同的结构基础,即细胞,B错误;光学显微镜的诞生为细胞学说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支持,C正确;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D正确。NO.2聚焦·学案二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学案设计](一)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探|究|学|习|结合给出的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请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上面各个生命系统的层次。提示:①④⑤⑦②③⑥(2)一只羊具有哪些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如果换成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组成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一只羊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层次。如果换成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层次。(3)是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具有从细胞到个体的各个结构层次?提示:不是。如病毒不属于任何层次,植物没有系统层次。(4)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层次是哪一个?说明你的理由。提示:细胞层次。一方面,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另一方面,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独立完成某些生命活动,某些生物体还是由单细胞构成的。|认|知|生|成|1.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相互关系(1)细胞→个体:体现了多细胞生物个体的发育历程,同时也体现了生命的进化历程,即由单细胞生物进化到多细胞生物。(2)个体→种群→群落: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3)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体现了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4)从个体到生态系统2.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四点提醒(1)病毒虽然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但因其能增殖产生后代,故仍属于生物。(2)最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比细胞更小的核酸、蛋白质等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因此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3)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结构层次。(4)种群是对于某一区域的同一物种而言的。要判断某区域的某种生物(如羊、鱼、蛇等)是否为一个种群,就要看其是否为同一个物种。如某草地的“一群羊”,因山羊、绵羊分属不同物种,就不能看作一个种群。(三)病毒与生命系统|探|究|学|习|下图是某种病毒的模式图,该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无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1)病毒的生命活动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这是否为“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一个例证?提示:是。病毒无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说明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病毒是不是一个生命系统?请说明你的理由。提示:不是。病毒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而生命系统是指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的系统。|认|知|生|成| 病毒相关知识归纳结构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一般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物,因为没有细胞结构,故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分类 按照宿主类型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按照含有的核酸类型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生活方式 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来获取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具有遗传、复制等生物特征1.概念理解判断(1)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均以细胞为基础。 ( )(2)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 ( )(3)水、空气、阳光是生命系统的组成部分。 ( )(4)卧龙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生态系统。 ( )(5)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也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 )迁移训练√×√√√2.多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基础(连线)3.下列与生物体结构层次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绿色开花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B.大熊猫: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C.流感病毒:原子、分子、细胞、个体D.大肠杆菌:细胞、组织、个体√解析:植物没有系统层次,A错误;一个大熊猫个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B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错误;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没有组织层次,D错误。4.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缩手反射的完成是以细胞为结构基础B.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其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C.人的生殖和发育是建立在细胞分裂、分化等行为基础上的D.菠菜的单个细胞也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解析: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缩手反射的完成是以细胞为结构基础,A正确;HIV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B正确;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建立在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基础上,C正确;菠菜是多细胞生物,其生命活动的完成依赖于各种分化细胞的密切合作,D错误。5.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野池”是由池水等无机环境及菱、蒲、鱼等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B. “野池”里所有的鱼组成了一个种群C.蜻蜓与蒲所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D. “野池”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解析: “野池”中的菱、蒲、鱼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野池”是由池水等无机环境及生物群落组成的生态系统,A正确;“野池”里所有的鱼包含不同的物种,不能构成一个种群,B错误;蜻蜓具有系统这一层次,而蒲不具有系统这一层次,C正确;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D正确。随堂小结 ——即时回顾与评价NO.3一、建构概念体系二、融通科学思维1.从结构、功能和来源三个方面简要概括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病毒和动植物相比,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细胞是结构单位,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②细胞是功能单位,细胞对生命活动起作用;③细胞都是通过分裂产生的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地进行代谢3.举例说明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全部结构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举两个实例)单细胞生物只有细胞、个体层次,植物无系统层次,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三、综合检测反馈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的过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B.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不完全归纳法,由该方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C.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并修正D.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活细胞√解析:施莱登和施旺在研究中均仅分别观察部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通过推理得出结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A正确;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不完全归纳法,由该方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B正确;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而后经过后人的整理和修正,C错误;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活细胞,D正确。2.研究人员在丹霞山国家公园发现了细菌新物种,并命名为黄色丹霞杆菌。研究人员将黄色丹霞杆菌接种在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上出现了由黄色丹霞杆菌繁殖而来的一个群体,以上信息涉及几个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A.4 B.3C.2 D.1√解析:丹霞山国家公园是一个生态系统,培养基上由黄色丹霞杆菌繁殖而来的一个群体为种群,每一个黄色丹霞杆菌为单细胞生物,属于细胞和个体层次,因此题干信息共涉及细胞、个体、种群和生态系统共4个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正确。3.“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莲与采莲人都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这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荷塘中的所有鱼、所有莲各自构成一个种群C.荷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生态系统D.荷塘里的水等非生物因素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解析:莲是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A错误;种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而荷塘中的所有鱼不是同一物种,故不能构成一个种群,B错误;荷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生物群落,C错误;荷塘里的水等非生物因素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如生态系统中包括生物群落以及生物群落赖以生存的无机环境,D正确。4.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在病毒家族中,常见的病毒有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在宿主细胞外病毒没有生命现象,不同的病毒只能寄生在特定的宿主细胞内,具有专一性。(1)依据材料分析,病毒的成分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随着病毒不断被发现,人们认识到病毒是一种比细胞更简单的生物,因此,有人提出“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需要修正为“病毒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合对病毒知识的理解,你认为是否需要进行修正,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人根据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流感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提出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的观点,该观点的提出运用了________法。解析:(1)通过材料可知,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2)材料中提出,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所以没有细胞,也就没有病毒。因此,虽然病毒的结构比细胞简单,但其生命活动依然离不开细胞,细胞依然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3)由几种病毒的共同点,得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的观点,属于不完全归纳。答案:(1)核酸 蛋白质 (2)不需要,病毒的结构比细胞简单,但其生命活动依然离不开细胞,细胞依然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3)不完全归纳课时跟踪检测NO.412345678910111213A级 强基固本1.生活在水田中的水稻和水牛相比,水稻不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 )A.细胞 B.组织C.器官 D.系统√67891011121312345解析:水稻是植物,水牛属于哺乳动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所以,水稻和水牛相比,水稻不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系统,D正确。156789101112132342.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不相符的是( )A.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B.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及细胞产物构成的C.人体每个细胞都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D.新细胞是通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产生的√15678910111213234解析: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及细胞产物构成,这反映了生物界的统一性,A、B正确;人是多细胞生物,人体每个细胞各有分工,但需要共同合作完成各项生命活动,C错误;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由老细胞分裂而来,D正确。3.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归纳法包括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B.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可信的C.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的是完全归纳法D.细胞学说的提出运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15678910111213234√解析: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称为归纳法,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A正确;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不正确的,正确与否还需实验来验证,B正确;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C错误;在观察了部分动植物细胞的基础上提出细胞学说,采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D正确。1567891011121323415678910111213234√4.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科学家们在不同的水平对生物进行研究。下列关于科学家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维萨里和比夏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分别认识到生物体的器官和组织水平B.罗伯特·胡克和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认识到生物体的细胞水平C.施莱登和施旺利用科学观察和完全归纳法,形成了细胞学说的理论D.魏尔肖对细胞学说提出了修正,指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15678910111213234解析:维萨里和比夏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分别认识到生物体的器官和组织水平,A正确;罗伯特·胡克和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认识到生物体的细胞水平,B正确;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观察动植物组织提出细胞学说,C错误;魏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补充,D正确。156789101112132345.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底栖生物种类丰富,每年3~5月,斑尾塍鹬、大滨鹬、大杓鹬等鸻鹬类水鸟迁徙至鸭绿江口湿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中所有的鸻鹬类鸟群属于一个群落B.湿地中所有底栖生物属于一个种群C.鸟类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比植物多了系统D.湿地属于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15678910111213234解析:群落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不同种群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湿地中所有的鸻鹬类鸟群不能构成一个群落,A错误。种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底栖生物种类丰富,不属于一个种群,B错误。植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没有系统,由器官直接构成个体;动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器官构成系统,再由系统构成个体,C正确。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D错误。6.下列事实或证据不能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是( )A.病毒需要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B.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释放氧气C.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进行运动和分裂D.缩手反射需要一系列不同的细胞共同参与完成15678910111213234√15678910111213234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能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A正确;叶绿体是细胞器不是细胞,因此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条件下能释放氧气不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B错误;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进行运动和分裂,因此能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C正确;缩手反射需要一系列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能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D正确。156789101112132347.“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12月的巫山县神女峰景区,漫山红叶,层林尽染,美不胜收。巫山红叶有200多个品种,以黄栌、乌桕、枫叶为主。下列关于神女峰景区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排序正确的是( )①黄栌叶肉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 ②神女峰景区的全部红叶植物 ③黄栌的表皮细胞 ④黄栌的一片叶 ⑤神女峰景区的所有黄栌 ⑥整个神女峰景区 ⑦神女峰景区的所有生物 ⑧寄生在黄栌叶肉细胞中的病毒 ⑨黄栌叶的保护组织 ⑩一株黄栌A.①⑧③⑨④⑩⑤⑦⑥ B.③⑨④⑩②⑤⑦⑥C.③⑨④⑩②⑦⑥ D.③⑨④⑩⑤⑦⑥√15678910111213234解析:①黄栌叶肉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②神女峰景区的全部红叶植物包括多个种群,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③黄栌的表皮细胞属于细胞层次,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④黄栌的一片叶属于器官层次;⑤神女峰景区的所有黄栌指的是同种生物所有个体,为种群层次;⑥整个神女峰景区包括了该区域的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为生态系统层次;⑦神女峰景区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⑧寄生在黄栌叶肉细胞中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因而不构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⑨黄栌叶的保护组织属于组织层次;⑩一株黄栌属于个体层次。D正确。156789101112132348.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了“植物细胞学说”,动物学家施旺通过研究,发表《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及生长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两位科学家的成果,标志着细胞学说的建立。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B.细胞学说的提出,离不开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的结合C.细胞有它自己的生命,因此细胞都是独立的D.细胞学说认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15678910111213234解析: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A错误;细胞学说的提出,离不开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的结合,B正确;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C错误;细胞学说并未涉及病毒,D错误。156789101112132349.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是一个种群B.一个酵母菌既是一个个体也是一个细胞C.病毒比细胞更小,是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单位D.一片树林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群落√15678910111213234解析:由于鲤鱼是一个物种,所以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是一个种群,A正确;由于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所以一个酵母菌既是一个个体也是一个细胞,B正确;细胞是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单位,病毒虽然比细胞更小,但病毒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错误;群落是某个区域中所有的生物,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等所有生物,D正确。1567891011121323410.(11分)某自然保护区中,山上马尾松等植物茂盛,生存着野猪、白鹭等飞禽走兽。此外,溪流中还有鱼、虾生存,土壤中有各种细菌和真菌。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去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________。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是________。(2)马尾松是此山的主要树种之一,与野猪相比,马尾松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具有_________;细菌既是________结构层次,又是________结构层次。15678910111213234(3)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看,该溪流中所有的鲫鱼构成__________。该保护区中所有的生物构成__________。(4)病毒必须寄生在________中才能生存,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解析:(1)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2)与野猪相比,马尾松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具有系统;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结构层次,又是个体结构层次。15678910111213234(3)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构成种群,故该溪流中所有的鲫鱼构成种群;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群落,故该保护区中所有的生物构成群落。(4)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中任何一个层次。答案:(1)细胞 生物圈 (2)系统 个体 细胞 (3)种群 群落 (4)活细胞 不属于15678910111213234B级 发展提能11.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有星罗棋布的湖泊,空旷无边的草场以及皑皑的雪山,还有众多濒危野生动植物,如红景天、藏羚羊、野牦牛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既属于群落层次,也属于生态系统层次B.红景天和野牦牛都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等9个结构层次C.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都是以个体为基础的D.组成藏羚羊细胞的一个分子不能进行生命活动,故其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15678910111213234解析: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生态系统层次,A错误。红景天为植物,无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系统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个体4个结构层次;野牦牛是动物,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5个结构层次,B错误。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则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都是以细胞为基础的,C错误。组成藏羚羊细胞的一个分子是一个系统,但不能进行生命活动,不是生命系统,D正确。1567891011121323412.科学家指出,未来100年内仍有18个大熊猫种群的灭绝风险高于50%,15个大熊猫种群的灭绝风险高于90%,对大熊猫的保护任重道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科学家以种群为单位研究大熊猫,因为种群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大熊猫和它的生存环境一起形成群落,不同群落的集合就是生态系统C.大熊猫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D.保护大熊猫,需要从分子和原子开始对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展开研究√15678910111213234解析: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细胞,A错误;大熊猫和它的生存环境中所有生物一起形成群落,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生态系统,B错误;大熊猫为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C正确;分子和原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错误。1567891011121323413.(12分)某同学在归纳细菌、桃树、松鼠的生命系统各层次时,列出了下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细菌 √ √ × × √ √ 桃树 √ √ √ × √ √ 松鼠 √ √ √ √ √ √ (表中“√”表示“具有”,“×”表示“不具有”)15678910111213234(1)表中有一个“√”归纳得不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桃树为什么没有“系统”这一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678910111213234(3)为什么三种生物到种群以后的层次是共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三种生物都具有“细胞”层次,说明了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15678910111213234答案:(1)“细菌”一栏中的“组织”归纳得不正确。因为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没有形成组织 (2)植物体是由器官直接构成的,没有“系统”层次 (3)所有种群构成群落,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所以三种生物到种群以后的层次是共同的 (4)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时跟踪检测(一)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A级 强基固本1.生活在水田中的水稻和水牛相比,水稻不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 )A.细胞 B.组织C.器官 D.系统2.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不相符的是( )A.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B.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及细胞产物构成的C.人体每个细胞都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D.新细胞是通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产生的3.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归纳法包括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B.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可信的C.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的是完全归纳法D.细胞学说的提出运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4.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科学家们在不同的水平对生物进行研究。下列关于科学家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维萨里和比夏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分别认识到生物体的器官和组织水平B.罗伯特·胡克和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认识到生物体的细胞水平C.施莱登和施旺利用科学观察和完全归纳法,形成了细胞学说的理论D.魏尔肖对细胞学说提出了修正,指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5.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底栖生物种类丰富,每年3~5月,斑尾塍鹬、大滨鹬、大杓鹬等鸻鹬类水鸟迁徙至鸭绿江口湿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中所有的鸻鹬类鸟群属于一个群落B.湿地中所有底栖生物属于一个种群C.鸟类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比植物多了系统D.湿地属于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6.下列事实或证据不能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是( )A.病毒需要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B.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释放氧气C.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进行运动和分裂D.缩手反射需要一系列不同的细胞共同参与完成7.“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12月的巫山县神女峰景区,漫山红叶,层林尽染,美不胜收。巫山红叶有200多个品种,以黄栌、乌桕、枫叶为主。下列关于神女峰景区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排序正确的是( )①黄栌叶肉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 ②神女峰景区的全部红叶植物 ③黄栌的表皮细胞 ④黄栌的一片叶 ⑤神女峰景区的所有黄栌 ⑥整个神女峰景区 ⑦神女峰景区的所有生物 ⑧寄生在黄栌叶肉细胞中的病毒 ⑨黄栌叶的保护组织 ⑩一株黄栌A.①⑧③⑨④⑩⑤⑦⑥ B.③⑨④⑩②⑤⑦⑥C.③⑨④⑩②⑦⑥ D.③⑨④⑩⑤⑦⑥8.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了“植物细胞学说”,动物学家施旺通过研究,发表《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及生长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两位科学家的成果,标志着细胞学说的建立。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B.细胞学说的提出,离不开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的结合C.细胞有它自己的生命,因此细胞都是独立的D.细胞学说认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9.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是一个种群B.一个酵母菌既是一个个体也是一个细胞C.病毒比细胞更小,是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单位D.一片树林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群落10.得分(11分)某自然保护区中,山上马尾松等植物茂盛,生存着野猪、白鹭等飞禽走兽。此外,溪流中还有鱼、虾生存,土壤中有各种细菌和真菌。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去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________。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是________。(2)马尾松是此山的主要树种之一,与野猪相比,马尾松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具有___________;细菌既是__________结构层次,又是__________结构层次。(3)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看,该溪流中所有的鲫鱼构成________。该保护区中所有的生物构成________。(4)病毒必须寄生在________中才能生存,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级 发展提能11.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有星罗棋布的湖泊,空旷无边的草场以及皑皑的雪山,还有众多濒危野生动植物,如红景天、藏羚羊、野牦牛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既属于群落层次,也属于生态系统层次B.红景天和野牦牛都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等9个结构层次C.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都是以个体为基础的D.组成藏羚羊细胞的一个分子不能进行生命活动,故其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12.科学家指出,未来100年内仍有18个大熊猫种群的灭绝风险高于50%,15个大熊猫种群的灭绝风险高于90%,对大熊猫的保护任重道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科学家以种群为单位研究大熊猫,因为种群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大熊猫和它的生存环境一起形成群落,不同群落的集合就是生态系统C.大熊猫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D.保护大熊猫,需要从分子和原子开始对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展开研究13.得分(12分)某同学在归纳细菌、桃树、松鼠的生命系统各层次时,列出了下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细菌 √ √ × × √ √桃树 √ √ √ × √ √松鼠 √ √ √ √ √ √(表中“√”表示“具有”,“×”表示“不具有”)(1)表中有一个“√”归纳得不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桃树为什么没有“系统”这一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三种生物到种群以后的层次是共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三种生物都具有“细胞”层次,说明了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课时跟踪检测(一)1.选D 水稻是植物,水牛属于哺乳动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所以,水稻和水牛相比,水稻不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系统,D正确。2.选C 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及细胞产物构成,这反映了生物界的统一性,A、B正确;人是多细胞生物,人体每个细胞各有分工,但需要共同合作完成各项生命活动,C错误;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由老细胞分裂而来,D正确。3.选C 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称为归纳法,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A正确;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不正确的,正确与否还需实验来验证,B正确;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C错误;在观察了部分动植物细胞的基础上提出细胞学说,采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D正确。4.选C 维萨里和比夏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分别认识到生物体的器官和组织水平,A正确;罗伯特·胡克和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认识到生物体的细胞水平,B正确;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观察动植物组织提出细胞学说,C错误;魏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补充,D正确。5.选C 群落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不同种群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湿地中所有的鸻鹬类鸟群不能构成一个群落,A错误。种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底栖生物种类丰富,不属于一个种群,B错误。植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没有系统,由器官直接构成个体;动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器官构成系统,再由系统构成个体,C正确。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D错误。6.选B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能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A正确;叶绿体是细胞器不是细胞,因此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条件下能释放氧气不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B错误;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进行运动和分裂,因此能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C正确;缩手反射需要一系列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能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D正确。7.选D ①黄栌叶肉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②神女峰景区的全部红叶植物包括多个种群,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③黄栌的表皮细胞属于细胞层次,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④黄栌的一片叶属于器官层次;⑤神女峰景区的所有黄栌指的是同种生物所有个体,为种群层次;⑥整个神女峰景区包括了该区域的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为生态系统层次;⑦神女峰景区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⑧寄生在黄栌叶肉细胞中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因而不构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⑨黄栌叶的保护组织属于组织层次;⑩一株黄栌属于个体层次。D正确。8.选B 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A错误;细胞学说的提出,离不开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的结合,B正确;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C错误;细胞学说并未涉及病毒,D错误。9.选C 由于鲤鱼是一个物种,所以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是一个种群,A正确;由于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所以一个酵母菌既是一个个体也是一个细胞,B正确;细胞是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单位,病毒虽然比细胞更小,但病毒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错误;群落是某个区域中所有的生物,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等所有生物,D正确。10.解析:(1)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2)与野猪相比,马尾松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具有系统;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结构层次,又是个体结构层次。(3)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构成种群,故该溪流中所有的鲫鱼构成种群;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群落,故该保护区中所有的生物构成群落。(4)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中任何一个层次。答案:(1)细胞 生物圈 (2)系统 个体 细胞 (3)种群 群落 (4)活细胞 不属于11.选D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生态系统层次,A错误。红景天为植物,无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系统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个体4个结构层次;野牦牛是动物,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5个结构层次,B错误。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则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都是以细胞为基础的,C错误。组成藏羚羊细胞的一个分子是一个系统,但不能进行生命活动,不是生命系统,D正确。12.选C 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细胞,A错误;大熊猫和它的生存环境中所有生物一起形成群落,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生态系统,B错误;大熊猫为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C正确;分子和原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错误。13.(1)“细菌”一栏中的“组织”归纳得不正确。因为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没有形成组织 (2)植物体是由器官直接构成的,没有“系统”层次 (3)所有种群构成群落,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所以三种生物到种群以后的层次是共同的 (4)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docx 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pptx 课时跟踪检测(一)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