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学会 “棚、驮、磨、坊、挡、伯、浅、刻、突、哩、唉、试、蹄、既、愿、意、麦、该、掉” 等生字,能正确读写并理解课后词语,如 “愿意、麦子、为难、身边、四周、立刻、突然、吃惊、认真、脚步、难为情” 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通过语气、动作表现角色特点。理解故事内容,明白 “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这一道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实践的能力。能借助关键词语讲述故事,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正确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对话,体会角色情感。理解故事内容,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二)教学难点理解老牛和松鼠对河水深浅说法不同的原因,体会不同角色的视角差异。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故事中的道理解决问题。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游戏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猜谜语:“小小马儿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像战鼓,驮着货物走四方。”(谜底:马)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马吗?马能帮助人们做什么呢?” 引导学生交流马的作用。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认识一匹可爱的小马,它遇到了一个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小马过河》的故事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课文的停顿。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棚” 是后鼻音,“驮” 读第二声,“磨” 是多音字,在 “磨坊” 中读 mò。生字组词游戏:“萝卜蹲”。将生字卡片发给学生,抽到卡片的学生说出一个词语,然后边做蹲起动作边说:“×× 蹲,×× 蹲,×× 蹲完 ×× 蹲。” 下一个学生接着说出另一个词语,依次类推,说错或反应慢的学生被淘汰。出示课后词语,学生齐读,理解词语意思。通过图片、动作、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如 “为难” 可以让学生表演遇到困难时的表情和动作。(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提问:“马棚里住着谁?”(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引导学生想象:“小马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它们会做些什么呢?”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分角色朗读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体会小马的活泼和愿意帮妈妈做事的心情。提问:“老马让小马做什么?小马是怎么回答的?”(老马让小马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小马连蹦带跳地说很愿意帮妈妈做事)指导朗读:“小马连蹦带跳地说”,要读出小马的高兴和兴奋。学习第五至十一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思考:“小马在驮麦子的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难?”(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提问:“小马为难了,它是怎么想的?”(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角色扮演:请学生分别扮演小马、老牛、松鼠,表演他们之间的对话。讨论:“老牛和松鼠对河水的深浅说法一样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老牛和松鼠的体型特点进行分析。老牛体型高大,河水刚没小腿,所以觉得水很浅;松鼠体型矮小,河水对它来说很深,还淹死过伙伴。提问:“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后,分别是怎么做的?”(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听了松鼠的话,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指导朗读:老牛的话要读得温和、缓慢,松鼠的话要读得急切、尖声。学习第十二至十六自然段:指名朗读,提问:“小马回家后,妈妈是怎么说的?”(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讨论:“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理解要自己动脑筋思考,亲自去实践。提问:“小马再次来到河边,松鼠又大叫起来,小马是怎么回答的?”(让我试试吧)角色扮演:表演小马第二次过河的情景,体会小马的勇敢和自信。提问:“小马过河后发现了什么?”(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总结全文:提问:“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引导学生说出遇到问题要自己动脑筋思考,亲自去实践,不能光听别人说。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你是怎么做的?”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四)课堂小结,巩固提升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总结生字词和重点句子,加强记忆。表扬在课堂上表现优秀的学生,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基础性作业:书写生字词,每个生字写 3 遍,词语写 2 遍。朗读课文,背诵老马对小马说的话。录制音频,选择一个角色,用合适的语气朗读对话,并标注角色语气(如老牛:温和缓慢;松鼠:急切尖声)。提升性作业:如果小马第二次过河时遇到新动物(如小鹿、乌龟),它们会怎么说?请添加 1 个新角色的对话,并设计小马的反应。思考:如果小马还是不敢过河,那么老马会带它到河边,亲自示范如何试探水深。请你想象一下,老马会怎么说、怎么做?综合性作业:小组合作完成剧本、道具制作及表演,录制视频并剪辑音效(如水流声、松鼠的 “叽叽” 声)。设计书签标语(如 “听别人的话,更要试自己的路”),送给朋友,传递道理。五、板书设计(一)文字板书小马过河老马 —— 小马 —— 驮麦子 —— 小河挡住去路老牛:水很浅,刚没小腿松鼠:水很深,会淹死妈妈: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小马:试一试 —— 河水既不浅也不深(二)图片板书在黑板上画出小马、老牛、松鼠、老马的图片,以及一条小河。用箭头表示小马的行走路线和与其他角色的对话。在图片旁边标注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和道理。通过以上板书设计,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故事的主要角色、情节发展和蕴含的道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引导学生理解老牛和松鼠说法不同的原因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刻,需要进一步引导。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