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课件(共13张PPT内嵌视频) 沪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课件(共13张PPT内嵌视频) 沪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第1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第5章 奇妙的二氧化碳
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溶解性
无色
无味
气态
比空气大
学生自学活动:
课本142——143页
能溶于水
活动1:在构建中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生归纳:
是真的吗?
观察思考
1.将盛有空气的小气球置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慢慢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发生的现象。
2.向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矿泉水瓶中迅速倒入约占容积1/3的水,立即旋紧瓶盖并充分振荡,观察发生的现象
通过以上实验,你对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有什么认识
小气球慢慢的浮起来
塑料瓶变瘪
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溶解性
无味
气态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
无色
活动1:在构建中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

活动1:在构建中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
基础实验:二氧化碳是否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提出猜想:
二氧化碳 (填“能”或“不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设计实验:
实验1、将白色滤纸条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取出后烘干,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2、打开一个汽水瓶的盖子,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注意导管口不能插入汽水中),将导管伸入滴加了紫色石蕊溶液的蒸馏水中,轻轻振荡汽水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3、将实验2中的试管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
紫色石蕊溶液变成了红色
红色石蕊溶液变成了紫色
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
二氧化碳和水能使石蕊变成红色
结论分析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碳酸不稳定,受热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碳酸受热分解,使紫色石蕊变回紫色)
(碳酸有酸性,使紫色石蕊变红)
活动1:在构建中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
信息卡:紫色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性物质变红色
将两根高低不同的蜡烛放入烧杯中,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实验现象:
分析和结论:
随着二氧化碳的倒入,两支蜡烛从低到高依次熄灭
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基础实验
2.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设计实验:
活动1:在构建中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真的能灭火吗?
打开可乐瓶盖时,有大量气体逸出,请设计实验证明逸出气体中含有CO2
设计实验:
实验现象: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
与结论:
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
碳酸钙(白色沉淀)
活动1:在构建中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
基础实验:
将汽水中逸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溶解性
无色
无味
气态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化学性质
不能燃烧
不支持燃烧
能与水反应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碳酸有酸性,使紫色石蕊变红)
碳酸不稳定:
(碳酸受热分解,使紫色石蕊变回紫色)
碳酸钙(白色沉淀)
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活动1:在构建中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
你能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读《石灰吟》吗
观察思考
1.取一小块片状石灰石,仔细观察,看看是否容易捏碎、敲碎。
2.用坩埚钳夹持石灰石,放在酒精喷灯外焰上灼烧几分钟后,放在陶土网上冷却,看看石灰石灼烧后是否容易捏碎、敲碎。
3.将石灰石灼烧后的产物投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4.将烧杯静置片刻,取少量上层澄清的液体置于试管中,向液体中吹气,观察现象。
不容易
容易
粉末,部分溶解
变浑浊
烧石灰
生变熟
光合作用(气体肥料)
二氧化碳灭火
化工原料
碳酸饮料
性质
用途
活动2:从应用中感受二氧化碳的价值
决定
体现
干冰
(固态的二氧化碳)
加压,降温
吸热升华
干冰的用途:
舞台上的“烟雾”
制冷剂(贮存食品)
人工降雨
活动2:从应用中感受二氧化碳的价值
韩愈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希望每一位同学可以多练多思,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为难”老师,共同探讨,寻求答案。
期待与同学们在课后时间也能一起探索化学知识的海洋。
谢谢大家
课堂寄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