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图片版,含部分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图片版,含部分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七校”期末联考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8一2035年)》提出,2035年广州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000万人左右。
下图为2015一2020年广州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变化折线图。据此完成1一2题。

20001
1867.66
1600
18501140435.14984.14904
15就.59
…常住人口
1200
854.19870.49897.87927.6995372985.川
一户箱人口
800
400
201520162017201820192020年
1.广州提出2035年常住人口2000万人左右,其“2000万”指的是
A.土地承载力
B.环境人口容量
C.环境承载力
D.人口合理容量
2.2015一2020年广州市常住人口的增量远超户籍人口的主要原因有
①户籍政策限制大
②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③经济发展速度快
①社会婚姻观念更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地名与所在区域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河湟谷地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
带,是由黄河及其支流湟水冲积而成,该区域集中了青海省60%的耕地、2/3以上的人口。下表
为河湟谷地3000多个行政村地名分类统计表。据此完成3~4题。
【高一“七校”期末联考·地理第1页(共6页)】
ZH250688A
类型
主要用字(词)
数量/个
比例/%

沟、山、湾、台、滩、崖、岭、坡、坪、峡
652
21

树、草、柳、桦、马、羊、牛、虎
128
4.1

河、泉、水、湾、滩
128
4.1
语言类
藏语、蒙古语、土语、撒拉语、方言
854
27.5
军事历史类
营、堡、城、屯
424
13.7
交通经济类
街、巷、园、路、道、铺、店
259
8.3
姓氏类
李、王、马、杨、刘、陶、张、沈
223
7.2
寓托类
团结、丰、安、宁、永
212
6.8
建筑类
寺、城、堡、窑、桥、庙
194
6.2
3.对河湟谷地①类地名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A.土壤
B.植被
C.河流
D.地形
4.河湟谷地语言类地名出现的比例最高,表明该地区
A.多民族聚居
B.自然资源丰富
C.地形复杂多样
D.地处军事要地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与人居环境的矛盾日渐突出,大城市中心地区的空间
极度缺乏。花城广场被誉为广州的“城市客厅”,位于广州城市新中轴线珠江新城中心。近年来,
广州市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遵循竖向分层利用、由浅入深的原则,将花城广场土地利用空间
开发为地面层和地下三层(下图)。据此完成5~6题。
开放式活动空
间和绿地公园
711171717170
地下一层:商业、人行通道、车行隧道、旅游大巴停车场
地下二层:停车场
停车场
地下三层:停车场
APM线
注:APM线指广州市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
5.下列开发花城广场地下空间的主要目的有
①优化功能分区②保障人居环境③拓展城市空间④提升用地效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与地上商业空间相比,建设地下商业空间应更多考虑
A.消防、通风排烟和排水系统规划
B.地下空间功能、形态与结构布局
C.地下停车场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D.地下通道与地铁、公交站的距离
【高一“七校”期末联考·地理第2页(共6页)】
ZH250688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