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6.2 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共28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6.2 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共28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十年禁渔大保护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共筑我们的生命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01.观昨日长江,探共生之困
02.论今日长江,思共生之法
03.绘明日长江,谋共建之策
总议题:从“十年禁渔”探究万物共生,共筑生命家园
>
>
>
观昨日长江,探共生之困
第一部分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西向东横贯了11个省区市,滋养了无数两岸人民。
长江流域大约有1000多种生物,包含鱼类424种,其中特有鱼类183种,是全球七大生物多样性丰富河流之一。
思考:从长江生物的多样性,体现人与自然应是一种怎样关系?
角度一:人与自然关系
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知识小结: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954年第二次断流
1342年第一次断流
长江之困
水土流失
工业污染
过度捕捞
长江之困
长江部分水系严重断流、河湖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完整性指数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
本是孕育生命的母亲河却遭受破坏,这说明了人类生活与哪一理念相违背了?
从长远出发是否该坚持这一理念?
议学讨论
角度二:人对自然的态度
③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
⑤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知识小结: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
>
论今日长江,思共生之法
第二部分
共生之法:十年禁渔
2019年6月26日,农业农村部召开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工作视频会议部署长江禁捕工作。
2020年11月19日,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设立长江口禁捕管理区的通告》
2020年11月23日,农业农村部设立长江口禁捕管理区并启动专项整治联合执法行动。
2021年1月1日零时起,我国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实施暂定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
2024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意见》。
思考:十年禁渔的实施对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什么启示?
(1)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十年禁渔:各省市行动
重庆市开发“渝钓通”APP,引导休闲垂钓实名登记16.1万余人,完善垂钓管理,不断扩大护江“朋友圈”。
思考:沿江省市的行动对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什么启示?
江西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
湖南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之以恒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扎实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湘剑护农”“洞庭清波”等专项行动。
知识小结: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03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01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02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
>
>
绘明日长江,谋共建之策
第三部分
绿色标杆守护长江岸线:方大九钢
议学任务
根据方大九钢的绿色发展之路,你认为长江经济发展“含绿量”提升有哪些秘诀呢?
长江岸线“含绿量”秘诀一:建设绿色清洁钢城
开展大气环保设施技改升级工作,严抓大气污染防治,是江西省第一家实现烧结全烟气脱硫及全国极少数实现烧结脱硫设施“一用一备”的钢铁企业。
投资4.7亿元建设超高温亚临界发电站及高炉鼓风机“汽改电”系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10万吨,相当于种了6200万棵树。
(1)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2)必须严守资源利用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长江岸线“含绿量”秘诀二:建设生态景区
企业精雕细琢建设三江塔、九州园、景观金鱼池等钢铁文化景点,已成为3A旅游景区,让员工入厂就能看花、见绿、赏景。同时依托钢铁生产基地,精心建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旅游路线,逐渐成为江西地区研学活动的“网红点”。
(3)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路。
议一议: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为了经济增长不惜牺牲了环境,你认为二者矛盾吗?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怎样的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路。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
(4)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利用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知识小结:我国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国家)
伴随着“十年禁渔”的推进,禁渔全面实施以来成效初显,长江流域重现“水清岸绿、鱼跃鸟飞”的美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全社会共识。
为推动“绿文化”,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①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习惯。
② 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无包装、简易包装、大容量包装产品。
③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
④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
⑤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骑自行车。
⑥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
知识小结:我们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个人)
美丽中国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内涵: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
时代图景: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知识小结: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国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 (国家)
美丽中国新时代图景
我们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个人)
感谢您的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