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海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4一2025学年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诊断(三)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视觉的产生,离不开眼睛、光线、物体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古人对这三者关系的认识,可

以分为两类,一类认为眼睛是光线的接受器,由物体出发的光线进入眼睛,从而引起视觉;另
一类认为眼睛是光线的发射器,眼晴发出光线,触到物体,从而产生视觉。在西方,希腊人对
这两种模式都做过探讨。中国人又如何呢?
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古代与西方古代不同,对视觉的认识比较正确,并不认为眼睛本身

是发光体,而认为只是光的接受器。这种观,点很有代表性,它所表现的是中国传统视觉认识

的主流,我们可以列举很多史料来支持它。但事实上,中国古代同样也存在着眼睛是光线发
射器的观点。《海外北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冥为夜。”这里表露出一种眼睛能
向外发光的思想。
如果说神话不足为凭,那么西晋葛洪的讨论则完全是科学问题。葛洪的观点与历史上的

浑盖之争有关。在汉代,关于天的形状,在我国有一场浑天说和盖天说的论争。浑天说认为
天是圆球状的,当太阳转到地底下时,夜幕就降临了,而盖天说则认为天是平的,太阳在天上
平转,不会落到地底下,晚上人们看不见太阳,是因为它转到北方,离人们太远了。这场争论
一直到晋朝也没有结束。葛洪持浑天说观点,他认为,太阳的直径达一千里,周长为三千里,
其大小抵得上几十个小星星。如果说是太阳转到越来越远的地方,充其量也只是日光照不到

人所在之处了,人仍然应该能看到它,这就像北极之北的星星离人也很远,而人仍能看到它们
e
的道理一样。太阳比星星大得多,它如果转到了北极之北,人当然也应该能看到它。现在既
然能看到北极之北的星星,却看不到北极之北的太阳,这就说明太阳不是向北运行的。葛洪
的观,点隐含了一种目不需要借助外光即能视物的认识,因为这段话的前提是太阳光没有照到
人而人仍能看到它。
人们通常认为,视觉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种真实的反映。但实际上,视觉在反映客观
世界方面,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