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语文花开七年级现代文阅读 组合训练8 名著+散文(传统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语文花开七年级现代文阅读 组合训练8 名著+散文(传统文化)

资源简介

语文花开七年级现代文阅读 组合训练8 名著+散文(传统文化)
( 语文花开七年级现代文阅读 组合训练8 名著+散文(传统文化))学校将举办“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读书会,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分享经典】你要在读书会上展示名著阅读笔记,请你将有关内容补充完整。
明代小说家①   (填人名)所著的《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的书,鲁迅先生称之为“②   ”,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小说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各路神佛妖魔在天上地下、龙宫冥府、山林湖海,尽情地施展各自神通,如孙悟空就有七十二变、③   等超凡能力,其他神妖如猪八戒、二郎神、牛魔王、红孩儿等也都各有所长,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2.【任务二:走近鲁迅】读书会上,同学们就“消除与经典的隔膜”的话题积极发言,请你根据语境将对话补充完整,要求清楚、连贯、不偏离主题。
主持人:消除与经典的隔膜,首先要认识作者,拉近我们与作者的距离。比如读《朝花夕拾》,你看到了鲁迅身上具有怎样的性格品质呢?
小语:《〈二十四孝图〉》写鲁迅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①   ”的故事,表达了鲁迅对灭绝人性的“孝道”的猛烈抨击,从中我看到了具有战斗精神的鲁迅。
小文:②《   》中,鲁迅深情回忆了保姆阿长,表达了对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的敬意和怀念,从中我看到了饱含深情的鲁迅。
小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在百草园拔何首乌、③   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从中我看到了富有童真童趣的鲁迅。
主持人:感谢大家的精彩发言。阅读《朝花夕拾》,拉近了我们与鲁迅的距离,看到了具有战斗精神的鲁迅,饱含深情的鲁迅,富有童真童趣的鲁迅。希望大家多读经典,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3.【任务三:表达观点】读书会上,同学们就“怎样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有的同学认为:阅读经典,有时代的隔膜,有语言的隔膜,劳神费力。请你写一段文字,劝说同学们多读经典,并与同学们分享“消除与经典的隔膜”的措施。要求:观点明确,措施可行,不少于 80字。
( 语文花开七年级现代文阅读 组合训练8 名著+散文(传统文化))散文阅读
草茎上的流年(传统文化)
①草尖拱出地面,旋转着嫩绿的茎叶,它缓缓地爬上我的脚背,沿脚踝绕上腿肚,呼啦啦覆盖了我的腰身,俨然绿色的河在我的身上倒流。
②家乡人把狗尾巴草叫咪咪猫。狗尾巴和猫咪的共同点,大概是身上都毛茸茸的,依此给一种穗子上布满绒毛的小草冠名,贴切又亲切。
③我用咪咪猫编兔子的本事,最先是和我二姐学的。编兔子不难,比和她下跳棋容易多了。和她下棋,我总是输,而编兔子,是不分输赢的。我一直觉得自己比她编得好看。
④在我学会编草兔子不久,二姐又向我展示了咪咪猫的另一种玩法。她揪下一根咪咪猫,掐断细长的穗柄,将穗柄那端朝着天空,放进她握起来的拳头里。只见她的拳头一松一紧,一紧一松,随着她的口令,咪咪猫听懂话似的从她的手心里往外攀爬,一厘厘露出头和腰身来。二姐一边做动作,一边口里念念有词,像是给手心里的咪咪猫施展魔法:咪咪猫,上高窑。金蹄蹄,银爪爪。上树树,逮雀雀。逮了雀雀喂老猫,扑棱扑棱飞完了。在她叽里咕噜说完最后三个字“飞完了”时,原本待在她手心里的咪咪猫,果真踩着节点爬了出来,一下子没了踪影。
⑤之后,有狗尾巴草的地方,随时放飞猫咪,也放飞烦恼焦虑,放飞我们对未来的期盼……
⑥今年秋天,返回故乡途中,忽见路边长满了咪咪猫。我弯腰揪下两根,一根递给二姐。二姐一愣,随即掐掉长柄,把咪咪猫握在手心里,咪咪猫,上高窑,金蹄蹄,银爪爪……
⑦这些儿时承载了美与快乐的草茎,在岁月的风尘里,纷纷成为发黄的老物件,如一张张过期的年画。我怀念童年,也许童年天真无邪、无比欢乐的我就像年画一样已经成为过去。也许咪咪猫一直陪伴着我,直至永远。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童年之我”的叙述,语言生动,目的是为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B.“成年之我”的叙述,突出了“我”百感交集之后的沧桑。
C.作者用童年视角记叙时表达的感情和童年的感情不同。
D.用不同的视角叙述和选材变化,可以反应层次的变化,使文章层次丰富。
5.作者在选文第②段中提到,咪咪猫“贴切又亲近”,“贴切”的原因是   , “亲切”的原因是   。
6.分析第⑤段加点词“放飞”的语言表现力。
7.作者在童年时和长大后放飞咪咪猫,蕴含着不同的情感,请对此加以分析。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吴承恩;神魔小说;火眼金睛
2.郭巨埋儿;阿长与〈山海经〉;摘覆盆子
3.经典作品中或许有着时代、语言等隔膜,但其中的那些“真”“善”“美”,那些仁义敦厚的秉性和高达明远的智慧,那些对自由和理想坚韧无畏的追求,能够感染每一个人,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一把标杆,我们应该多阅读经典作品。措施: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阅读经典作品,比如从作者的角度、历史背景的角度、文化背景的角度等,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朝花夕拾》;《西游记》
【解析】【点评】(1)(2)本题考查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语言表达类的题目,要做到“准确、简明、连贯、得体”四个方面,同时还应掌握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用类文体的基本写作方法和技巧。
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的书,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小说中孙悟空就有七十二变、火眼金晴等超凡能力。
故答案为:吴承恩;神魔小说;火眼金睛
2.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在《朝花夕拾》的《<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的“孝道”的批判。
故答案为:郭巨埋儿;阿长与〈山海经〉;摘覆盆子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阅读经典作品,并不是想把我们培养成文坛大家,并不是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文化学者,而是希望经典中的那些真善美,那些仁义敦厚的秉性,高达明远的智慧,那些坚韧无畏的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能够感染每一个人,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一把标杆,学习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故答案为:经典作品中或许有着时代、语言等隔膜,但其中的那些“真”“善”“美”,那些仁义敦厚的秉性和高达明远的智慧,那些对自由和理想坚韧无畏的追求,能够感染每一个人,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一把标杆,我们应该多阅读经典作品。措施: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阅读经典作品,比如从作者的角度、历史背景的角度、文化背景的角度等,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答案】4.D
5.狗尾巴草和猫咪有共同特点,都是毛茸茸的;这是家乡人的叫法,同时猫咪也是与人亲近的动物
6.三个“放飞”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增强语气,加强情感,突出强调了“我”对“放飞”游戏的喜爱和对二姐会如此有趣的游戏的崇拜,表达了作者对无忧无虑、憧憬未来的童年的怀念之情。
7.咪咪猫是文章线索,贯穿了“我”从小到大的生活。小时候二姐教“我”编咪咪猫和放飞咪咪猫的游戏,体现了姐妹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长大后,归家途中“我”与二姐再次放飞承载着美与快乐的咪咪猫,表达“我”对过去纯真生活的回忆和怀念之情,以及对成长过程中变化的感慨。
【知识点】抒情性(写景)散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人物行为思想变化原因;体会作者情感态度;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3)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
(4)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需根据文章内容以及主旨思想作答。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A .“童年之我” 的叙述(如学编草兔子、玩咪咪猫的细节),目的是展现童年与二姐的欢乐时光,以及草茎承载的纯真记忆,而非 “拉近与读者距离”,错误。
B.”成年之我” 的叙述(如 “今年秋天返回故乡,递咪咪猫给二姐”),突出的是对童年的怀念与时光流逝的感慨,而非 “百感交集之后的沧桑”,“沧桑” 一词过重,错误。
C .童年视角下的叙述(如 “我一直觉得自己比她编得好看”)与童年的感情一致,均是纯真的快乐与童趣;成年视角则多了怀念,二者虽有不同,但选项中 “作者用童年视角记叙时表达的感情和童年的感情不同”,错误。
D .文章通过 “童年视角”(学编草兔子、玩咪咪猫的玩法)与 “成年视角”(如今与二姐重温旧戏)的转换,选材从 “儿时玩乐” 到 “今时重逢”,展现了时光流转中草茎承载的记忆变化,使文章层次丰富,正确。
故答案为:D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与概括。第②段中,根据“家乡把狗尾巴草叫做咪咪猫”,可知“咪咪猫”是家乡人对狗尾巴草的叫法,猫咪这种动物很可爱,喜欢与人亲近,因此“咪咪猫”这一称呼也显得“亲近”。根据“狗尾巴和猫咪的共同点,大概是身上都毛茸茸的,依此给一种穗子上布满绒毛的小草冠名,贴切”可知,狗尾巴草的形态与猫的毛发相似,都是毛茸茸的,不仅外形像,而且给人的触觉感受也相似,因此把狗尾巴草称为“咪咪猫”这种称呼显得贴切。
故答案为:狗尾巴草和猫咪有共同特点,都是毛茸茸的;这是家乡人的叫法,同时猫咪也是与人亲近的动物
6.本题考查词语赏析。结合第⑤段“有狗尾巴草的地方,随时放飞猫咪,也放飞烦恼焦虑,放飞我们对未来的期盼”,连用三个“放飞”这种重复使用同一词语的手法,是反复的修辞手法,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结合第④段“二姐又向我展示了咪咪猫的另一种玩法”“在她叽里咕噜说完最后三个字'飞完了’时,原本待在她手心里的咪咪猫,果真踩着节点爬了出来,一下子没了踪影”可知,三处“放飞”的描写,突出强调了“我”对“放飞”咪咪猫这一游戏的喜爱,以及对二姐会玩如此有趣的游戏的崇拜之情;结合第⑦段“这些儿时承载了美与快乐的草茎,在岁月的风尘里,纷纷成为发黄的老物件,如一张张过期的年画。我怀念童年,也许童年天真无邪、无比欢乐的我就像年画-样已经成为过去。也许咪咪猫一直陪伴着我,直至永远”可知,成年后的“我”,对二姐教的“放飞”游戏依然念念不忘,可见二姐对“我”的成长具有深远意义,表现了“我”对童年时的无忧无虑、对未来充满憧憬的美好生活的怀念之情。这种重复也加深了读者对作者情感变化的印象。
故答案为:三个“放飞”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增强语气,加强情感,突出强调了“我”对“放飞”游戏的喜爱和对二姐会如此有趣的游戏的崇拜,表达了作者对无忧无虑、憧憬未来的童年的怀念之情。
7.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情感。本文题目为“草茎上的流年”,这里的“草茎”是被家乡人称为“咪咪猫”的狗尾巴草。可知咪咪猫是文章的叙事和情感线索。结合第③段“我用咪咪猫编兔子的本事,最先是和我二姐学的”、第④段“在我学会编草兔子不久,二姐又向我展示了咪咪猫的另一种玩法”可知,咪咪猫作为童年记忆的象征,贯穿了“我”童年的生活,表现了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二姐教“我”把用咪咪猫编成兔子,教我玩放飞咪咪猫的游戏,写出了二姐的心灵手巧,表现了“我”和姐之间深厚的情感。结合第⑥段“今年秋天,返回故乡途中,忽见路边长满了咪咪猫。我弯腰揪下两根,一根递给二姐”、第⑦段“这些儿时承载了美与快乐的草茎,在岁月的风尘里,纷纷成为发黄的老物件,如一张张过期的年画。我怀念童年,也许童年天真无邪、无比欢乐的我就像年画一样已经成为过去。也许咪咪猫一直陪伴着我,直至永远”,可知童年时期的我,天真,快乐,无忧无虑,童年给我的感觉是美好的。成年后的我,怀念这童年的时光,用童年的这段时光作为自己继续成长的动力与源泉。“童年的我”和“成年的我”,是由“咪咪猫”串联起来的,文章在叙述放飞“咪咪猫”的过程中,自然承转,前后照应。“我”的情感也由曾经的天真浪漫到后期的怀念、难忘。这是一种成长必然经历的转变。成年后对童年时放飞咪咪猫的游戏的重复和怀念,表达了“我”对童年纯真时光的怀念和对成长过程的感慨。
故答案为: 咪咪猫是文章线索,贯穿了“我”从小到大的生活。小时候二姐教“我”编咪咪猫和放飞咪咪猫的游戏,体现了姐妹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长大后,归家途中“我”与二姐再次放飞承载着美与快乐的咪咪猫,表达“我”对过去纯真生活的回忆和怀念之情,以及对成长过程中变化的感慨。
1 / 1语文花开七年级现代文阅读 组合训练8 名著+散文(传统文化)
( 语文花开七年级现代文阅读 组合训练8 名著+散文(传统文化))学校将举办“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读书会,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分享经典】你要在读书会上展示名著阅读笔记,请你将有关内容补充完整。
明代小说家①   (填人名)所著的《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的书,鲁迅先生称之为“②   ”,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小说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各路神佛妖魔在天上地下、龙宫冥府、山林湖海,尽情地施展各自神通,如孙悟空就有七十二变、③   等超凡能力,其他神妖如猪八戒、二郎神、牛魔王、红孩儿等也都各有所长,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2.【任务二:走近鲁迅】读书会上,同学们就“消除与经典的隔膜”的话题积极发言,请你根据语境将对话补充完整,要求清楚、连贯、不偏离主题。
主持人:消除与经典的隔膜,首先要认识作者,拉近我们与作者的距离。比如读《朝花夕拾》,你看到了鲁迅身上具有怎样的性格品质呢?
小语:《〈二十四孝图〉》写鲁迅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①   ”的故事,表达了鲁迅对灭绝人性的“孝道”的猛烈抨击,从中我看到了具有战斗精神的鲁迅。
小文:②《   》中,鲁迅深情回忆了保姆阿长,表达了对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的敬意和怀念,从中我看到了饱含深情的鲁迅。
小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在百草园拔何首乌、③   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从中我看到了富有童真童趣的鲁迅。
主持人:感谢大家的精彩发言。阅读《朝花夕拾》,拉近了我们与鲁迅的距离,看到了具有战斗精神的鲁迅,饱含深情的鲁迅,富有童真童趣的鲁迅。希望大家多读经典,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3.【任务三:表达观点】读书会上,同学们就“怎样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有的同学认为:阅读经典,有时代的隔膜,有语言的隔膜,劳神费力。请你写一段文字,劝说同学们多读经典,并与同学们分享“消除与经典的隔膜”的措施。要求:观点明确,措施可行,不少于 80字。
【答案】1.吴承恩;神魔小说;火眼金睛
2.郭巨埋儿;阿长与〈山海经〉;摘覆盆子
3.经典作品中或许有着时代、语言等隔膜,但其中的那些“真”“善”“美”,那些仁义敦厚的秉性和高达明远的智慧,那些对自由和理想坚韧无畏的追求,能够感染每一个人,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一把标杆,我们应该多阅读经典作品。措施: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阅读经典作品,比如从作者的角度、历史背景的角度、文化背景的角度等,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朝花夕拾》;《西游记》
【解析】【点评】(1)(2)本题考查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语言表达类的题目,要做到“准确、简明、连贯、得体”四个方面,同时还应掌握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用类文体的基本写作方法和技巧。
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的书,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小说中孙悟空就有七十二变、火眼金晴等超凡能力。
故答案为:吴承恩;神魔小说;火眼金睛
2.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在《朝花夕拾》的《<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的“孝道”的批判。
故答案为:郭巨埋儿;阿长与〈山海经〉;摘覆盆子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阅读经典作品,并不是想把我们培养成文坛大家,并不是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文化学者,而是希望经典中的那些真善美,那些仁义敦厚的秉性,高达明远的智慧,那些坚韧无畏的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能够感染每一个人,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一把标杆,学习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故答案为:经典作品中或许有着时代、语言等隔膜,但其中的那些“真”“善”“美”,那些仁义敦厚的秉性和高达明远的智慧,那些对自由和理想坚韧无畏的追求,能够感染每一个人,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一把标杆,我们应该多阅读经典作品。措施: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阅读经典作品,比如从作者的角度、历史背景的角度、文化背景的角度等,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 语文花开七年级现代文阅读 组合训练8 名著+散文(传统文化))散文阅读
草茎上的流年(传统文化)
①草尖拱出地面,旋转着嫩绿的茎叶,它缓缓地爬上我的脚背,沿脚踝绕上腿肚,呼啦啦覆盖了我的腰身,俨然绿色的河在我的身上倒流。
②家乡人把狗尾巴草叫咪咪猫。狗尾巴和猫咪的共同点,大概是身上都毛茸茸的,依此给一种穗子上布满绒毛的小草冠名,贴切又亲切。
③我用咪咪猫编兔子的本事,最先是和我二姐学的。编兔子不难,比和她下跳棋容易多了。和她下棋,我总是输,而编兔子,是不分输赢的。我一直觉得自己比她编得好看。
④在我学会编草兔子不久,二姐又向我展示了咪咪猫的另一种玩法。她揪下一根咪咪猫,掐断细长的穗柄,将穗柄那端朝着天空,放进她握起来的拳头里。只见她的拳头一松一紧,一紧一松,随着她的口令,咪咪猫听懂话似的从她的手心里往外攀爬,一厘厘露出头和腰身来。二姐一边做动作,一边口里念念有词,像是给手心里的咪咪猫施展魔法:咪咪猫,上高窑。金蹄蹄,银爪爪。上树树,逮雀雀。逮了雀雀喂老猫,扑棱扑棱飞完了。在她叽里咕噜说完最后三个字“飞完了”时,原本待在她手心里的咪咪猫,果真踩着节点爬了出来,一下子没了踪影。
⑤之后,有狗尾巴草的地方,随时放飞猫咪,也放飞烦恼焦虑,放飞我们对未来的期盼……
⑥今年秋天,返回故乡途中,忽见路边长满了咪咪猫。我弯腰揪下两根,一根递给二姐。二姐一愣,随即掐掉长柄,把咪咪猫握在手心里,咪咪猫,上高窑,金蹄蹄,银爪爪……
⑦这些儿时承载了美与快乐的草茎,在岁月的风尘里,纷纷成为发黄的老物件,如一张张过期的年画。我怀念童年,也许童年天真无邪、无比欢乐的我就像年画一样已经成为过去。也许咪咪猫一直陪伴着我,直至永远。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童年之我”的叙述,语言生动,目的是为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B.“成年之我”的叙述,突出了“我”百感交集之后的沧桑。
C.作者用童年视角记叙时表达的感情和童年的感情不同。
D.用不同的视角叙述和选材变化,可以反应层次的变化,使文章层次丰富。
5.作者在选文第②段中提到,咪咪猫“贴切又亲近”,“贴切”的原因是   , “亲切”的原因是   。
6.分析第⑤段加点词“放飞”的语言表现力。
7.作者在童年时和长大后放飞咪咪猫,蕴含着不同的情感,请对此加以分析。
【答案】4.D
5.狗尾巴草和猫咪有共同特点,都是毛茸茸的;这是家乡人的叫法,同时猫咪也是与人亲近的动物
6.三个“放飞”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增强语气,加强情感,突出强调了“我”对“放飞”游戏的喜爱和对二姐会如此有趣的游戏的崇拜,表达了作者对无忧无虑、憧憬未来的童年的怀念之情。
7.咪咪猫是文章线索,贯穿了“我”从小到大的生活。小时候二姐教“我”编咪咪猫和放飞咪咪猫的游戏,体现了姐妹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长大后,归家途中“我”与二姐再次放飞承载着美与快乐的咪咪猫,表达“我”对过去纯真生活的回忆和怀念之情,以及对成长过程中变化的感慨。
【知识点】抒情性(写景)散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人物行为思想变化原因;体会作者情感态度;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3)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
(4)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需根据文章内容以及主旨思想作答。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A .“童年之我” 的叙述(如学编草兔子、玩咪咪猫的细节),目的是展现童年与二姐的欢乐时光,以及草茎承载的纯真记忆,而非 “拉近与读者距离”,错误。
B.”成年之我” 的叙述(如 “今年秋天返回故乡,递咪咪猫给二姐”),突出的是对童年的怀念与时光流逝的感慨,而非 “百感交集之后的沧桑”,“沧桑” 一词过重,错误。
C .童年视角下的叙述(如 “我一直觉得自己比她编得好看”)与童年的感情一致,均是纯真的快乐与童趣;成年视角则多了怀念,二者虽有不同,但选项中 “作者用童年视角记叙时表达的感情和童年的感情不同”,错误。
D .文章通过 “童年视角”(学编草兔子、玩咪咪猫的玩法)与 “成年视角”(如今与二姐重温旧戏)的转换,选材从 “儿时玩乐” 到 “今时重逢”,展现了时光流转中草茎承载的记忆变化,使文章层次丰富,正确。
故答案为:D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与概括。第②段中,根据“家乡把狗尾巴草叫做咪咪猫”,可知“咪咪猫”是家乡人对狗尾巴草的叫法,猫咪这种动物很可爱,喜欢与人亲近,因此“咪咪猫”这一称呼也显得“亲近”。根据“狗尾巴和猫咪的共同点,大概是身上都毛茸茸的,依此给一种穗子上布满绒毛的小草冠名,贴切”可知,狗尾巴草的形态与猫的毛发相似,都是毛茸茸的,不仅外形像,而且给人的触觉感受也相似,因此把狗尾巴草称为“咪咪猫”这种称呼显得贴切。
故答案为:狗尾巴草和猫咪有共同特点,都是毛茸茸的;这是家乡人的叫法,同时猫咪也是与人亲近的动物
6.本题考查词语赏析。结合第⑤段“有狗尾巴草的地方,随时放飞猫咪,也放飞烦恼焦虑,放飞我们对未来的期盼”,连用三个“放飞”这种重复使用同一词语的手法,是反复的修辞手法,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结合第④段“二姐又向我展示了咪咪猫的另一种玩法”“在她叽里咕噜说完最后三个字'飞完了’时,原本待在她手心里的咪咪猫,果真踩着节点爬了出来,一下子没了踪影”可知,三处“放飞”的描写,突出强调了“我”对“放飞”咪咪猫这一游戏的喜爱,以及对二姐会玩如此有趣的游戏的崇拜之情;结合第⑦段“这些儿时承载了美与快乐的草茎,在岁月的风尘里,纷纷成为发黄的老物件,如一张张过期的年画。我怀念童年,也许童年天真无邪、无比欢乐的我就像年画-样已经成为过去。也许咪咪猫一直陪伴着我,直至永远”可知,成年后的“我”,对二姐教的“放飞”游戏依然念念不忘,可见二姐对“我”的成长具有深远意义,表现了“我”对童年时的无忧无虑、对未来充满憧憬的美好生活的怀念之情。这种重复也加深了读者对作者情感变化的印象。
故答案为:三个“放飞”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增强语气,加强情感,突出强调了“我”对“放飞”游戏的喜爱和对二姐会如此有趣的游戏的崇拜,表达了作者对无忧无虑、憧憬未来的童年的怀念之情。
7.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情感。本文题目为“草茎上的流年”,这里的“草茎”是被家乡人称为“咪咪猫”的狗尾巴草。可知咪咪猫是文章的叙事和情感线索。结合第③段“我用咪咪猫编兔子的本事,最先是和我二姐学的”、第④段“在我学会编草兔子不久,二姐又向我展示了咪咪猫的另一种玩法”可知,咪咪猫作为童年记忆的象征,贯穿了“我”童年的生活,表现了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二姐教“我”把用咪咪猫编成兔子,教我玩放飞咪咪猫的游戏,写出了二姐的心灵手巧,表现了“我”和姐之间深厚的情感。结合第⑥段“今年秋天,返回故乡途中,忽见路边长满了咪咪猫。我弯腰揪下两根,一根递给二姐”、第⑦段“这些儿时承载了美与快乐的草茎,在岁月的风尘里,纷纷成为发黄的老物件,如一张张过期的年画。我怀念童年,也许童年天真无邪、无比欢乐的我就像年画一样已经成为过去。也许咪咪猫一直陪伴着我,直至永远”,可知童年时期的我,天真,快乐,无忧无虑,童年给我的感觉是美好的。成年后的我,怀念这童年的时光,用童年的这段时光作为自己继续成长的动力与源泉。“童年的我”和“成年的我”,是由“咪咪猫”串联起来的,文章在叙述放飞“咪咪猫”的过程中,自然承转,前后照应。“我”的情感也由曾经的天真浪漫到后期的怀念、难忘。这是一种成长必然经历的转变。成年后对童年时放飞咪咪猫的游戏的重复和怀念,表达了“我”对童年纯真时光的怀念和对成长过程的感慨。
故答案为: 咪咪猫是文章线索,贯穿了“我”从小到大的生活。小时候二姐教“我”编咪咪猫和放飞咪咪猫的游戏,体现了姐妹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长大后,归家途中“我”与二姐再次放飞承载着美与快乐的咪咪猫,表达“我”对过去纯真生活的回忆和怀念之情,以及对成长过程中变化的感慨。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