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西桂林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给我们的又一重要启示,就是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②早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初,马克思就以其远见卓识向人们宣布: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发展着的理论。如果马克思、恩格斯不发展自己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就会停止在《共产党宣言》;如果没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没有列宁、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会终止在1883年或1895年;如果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邓小平以及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很可能成为20世纪的历史遗产了。历史上众多思想学派都随着其创始人的逝世而逐渐走向没落。马克思逝世之后,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依据新的实践、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响力。因此,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在于它坚持了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由于它把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④为了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应深入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实际,深入研究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实际,并密切关注和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成果、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他们中很多人对资本主义结构性矛盾以及生产方式矛盾、阶级矛盾、社会矛盾等进行了批判性揭示,对资本主义危机、资本主义演进过程、资本主义新形态及本质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些观点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和命运,准确把握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新特征,加深对当代资本主义变化趋势的理解。”⑤对于像能动反映论、阶级理论、劳动价值论、资本积累理论、生产资料公有制理论等这样一些已经成为“常识”的理论,我们应结合当代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深化对它们的研究和认识,使之具有新的内涵,从而以新的思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例如,结合人工智能阐述反映论,结合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社会主义阶层结构以及世界格局的变化阐述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结合科学技术新发展、知识产权新变化阐述劳动价值理论,结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阐述资本积累理论,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阐述生产资料公有制理论。⑥有些观点本来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过去没有重视或“没有完全搞清楚”。对此,我们应结合当代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深入开掘、深刻理解、全面把握这些基本理论,如世界历史与经济全球化理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生活本质的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当代中国改革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不断促进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⑦有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已经意识到,并对此有所论述,但又未深入探讨、充分展开、详尽论证,当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却又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使之成为迫切需要解答的“热点”问题。对这些马克思、恩格斯有所论述,但又未深入探讨、充分展开、详尽论证的观点,我们应结合当代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深入探讨、充分展开、详尽论证,使之成熟完善。例如,结合当代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深入探讨、充分展开、详尽论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认识历史需要“从后思索”的思想,关于“生产的国际关系”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思想,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关于股份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的思想,等等。⑧有些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并未涉及,而是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依据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结合当代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提出来的,并成为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原则,因而理所当然地应当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实际上是用新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正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关注和回答重大的现实问题,并使现实问题上升为理论问题。当代中国的最大现实就是改革,这一现实的最重要特征就在于,它把现代化、市场化、世界化和社会主义改革这四重重大的社会变革浓缩在同一个时空中进行了,构成了一场前无古人、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它必然为我们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对这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深刻总结与系统回答,凝聚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立场的统一,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面向21世纪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节选自杨耕《在实践中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光明日报》)材料二:①自中国的“普罗米修斯们”从遥远的欧洲“盗来”思想火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程度就一直在深层次上决定着中国的发展节奏。而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达到了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完整准确的理解,促成了对中国国情及中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正确认识。在当年的时空背景下,正是真理标准大讨论所创设的这些条件的有机耦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阶段。②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持续思考中,在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贫穷”的持续探索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领这项伟大而崭新的事业,接续照亮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③“大锅饭”成了“大包干”,“以阶级斗争为纲”变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单一公有制转化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的大地上划出了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市场经济体系。凭借“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实践勇气,凭借“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智慧,改革开放实现了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回答了中国发展之问,回应了时代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现实命题。(节选自关铭闻《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念》,《光明日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克思主义具有旺盛生命力和持久影响力,原因在于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依据新的实践及实际问题不断发展它。B.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重要的原因是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者依据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结合当代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提出来的。D.材料二以“大锅饭”成“大包干”等为例,说明改革开放把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融合,回答了发展的全部问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教条,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不能机械地套用马克思主义理论。B.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正是为了关注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实际以及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成果。C.一些观点结合人工智能阐述已经成为“常识”的反映论,体现了用新的思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D.中国的发展历程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推进,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3.根据材料二的观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的一项是( )A.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B.某大型国企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C.我国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探索出了多种特色发展模式。D.某市某学校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5.在班级举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讨活动上,你作为青年学生代表发言,请结合两则材料,为当代青年如何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具体建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雪山大地(节选)杨志军雪还在下,白花花的牛奶还在下,下到地上就不是液体的牛奶了,是凝冻的酸奶,是提炼出的酥油,是结块的奶酪,是粘连在一起的洞隙密布的奶皮,是溶解后的曲拉。雪还在下,白花花的牛奶带着天上的芳香,不尽不绝地覆盖着草原,没有不白的地方,气度恢宏的冬天总是在告别的时段以最强劲的力量提醒人们牢牢记住它。父亲说:“记住啦,赶紧去吧,已经变成灾难啦。”这香喷喷的灾难,伴随着父亲的走家串户,很快变成了对生命的诅咒——漫长的冬天里体质很弱的牛羊开始死去。父亲心痛地看着那些冻硬的牲畜说:“只要不是病死的,我都收。”但牧人是不要钱的,并不仅仅是因为沁多草原的许多牧人都认识父亲,更是出于习惯:牲畜的冻死意味着牧人的亏欠和悲痛,怜惜来自他们对生活的谨小慎微,来自对牛羊的尊重和依靠,怎么还能卖出去呢 牛羊跟人是一个样子的,一生都在施舍,施舍奶水,施舍皮毛,施舍血肉,原本是施舍给人的,如今因为牧人的照顾不周而冻死饿死,再去吃掉的话就连良心也没有啦。保持良心的办法就是把它们的尸体变成另一种施舍,施舍给狼和秃鹫,施舍给雪豹、猞猁、雪貂、狐狸等食肉动物,而食肉动物吃了这些施舍的牛羊,就不会再去吃别的小动物了。牧人们不知道父亲收去后是要运到城里卖钱的,还以为他行善行到了家,要把牛羊的尸体运送到动物密集的大山里。父亲明白牧人的心思,再也不说给钱了,也不说买卖了,好像他要背着牧人偷偷地卖掉。云散了、雪霁了,风清日朗,没见过如此亮丽的天空,天上是照耀,地上也是照耀,金光和白光交融起来,组合成一种浅蓝色的坚硬的光芒弥漫而去。唯一需要的就是把绑起的头发散开,把盘起的头发放下来,耷拉在眼前,遮住强烈的日光和雪光。牧人们行动起来,按照父亲的吩咐,把冻死的牛羊用牦牛运到了可以通车的地方,然后便去放牧了。父亲骑着马回到县上,等了两天,便等来了去班玛县马可河乡出差的晋美和果果。如同父亲说的,班玛县的牧人知道钱的好处,养牛养羊就是为了出售。他们不虚此行,收了一车冻肉,就是路不好走,还费油,途中又没有加油站,要是拦住过路的车,高价买一点,就回不来啦。父亲问:“成本算了没有 ”晋美说:“算啦,班玛县的一车肉运到沁多县,能赚一千多,运到西宁的话,差不多能赚三千。”父亲说:“不少啦。”晋美说:“人家一听是沁多县的,就说你们沁多县的草场比我们大,牛羊比我们多,肉是最肥最香的。怎么还跑到我们班玛县来买肉 ”父亲说:“你说实话啦 ”晋美说:“果果差点说实话,我掐住啦。”父亲说:“那就对啦,说了实话,人家会瞧不起沁多县的。牧人宁肯草原超载,也不愿意卖牛羊,这样的事,估计班玛县的人想不到。”晋美说:“对着呢,人家的销售渠道多,还都是直接和内地人打交道。”父亲说:“以后我们恐怕少不了往那里跑。”看着雪消了许多,父亲便要果果再辛苦一趟,立马跟他走。果果说:“我瞌睡死啦。”父亲说:“你慢点开,可以开一会儿睡一会儿。”果果拍着肚子说:“那得先加油,还得吃肚子,听见了没有,打雷的声音。”父亲说:“你快去加油,完了去拉面馆,我和晋美等你。”一路上果果开一会儿睡一会儿,第二天中午才到达堆积着牛羊肉的地方。果果跳下车,惊喜地叫了一声:“这么多 ”两个人装了满满一车,还剩下一半。父亲说:“再来一趟吧。”汽车启动之后,父亲指着远处的山脉说:“往那里开。”“干什么 ”“你不是藏族人吗 ”果果诧异地瞪了父亲一眼。父亲说:“牧人不吃冻死饿死的牛羊,连藏獒都不吃。”“我们可以运到西宁,吃肉的都是城里人。”“原本我也这么想,现在又改变主意啦,城里人当然可以吃,但我们不能卖,我们是买卖人,一分本钱不花就去赚大钱的事不能做,要是我们一开始就投机取巧,以后肯定会有大麻烦。再说啦,要是卖掉的话,草原上狼豹的食物就少啦,活着的牛羊就要遭殃啦。”果果说:“你一会儿是买卖人、一会儿又不是,什么时候‘沁多贸易’变成动物保护组织啦 ”他们把车开上了一道平缓的山梁,朝两边的沟里扔了一些牛羊,又开上另一道山梁,又扔了一些。回来再拉剩下的,又向别的更远的山梁开去。狼跟着他们,秃鹫和黑鹰跟着他们,乌鸦跟着他们,后来又看到雪豹和猞猁跟着他们,再后来又看到漂亮的大狐狸和更加漂亮的雪狐狸跟着他们,连百灵鸟也跟着他们。(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香喷喷的灾难”指大雪覆盖草原导致体质很弱牛羊冻死,引出了父亲在草原走家串户的情节。B.牧人拒绝售卖冻死的牛羊,认为应将其施舍给草原食肉动物,这样还可以消除大雪对草原生命的诅咒。C.父亲向晋美和果果询问在班玛县收购冻肉的成本,既体现出商人逐利的本质,也暗示他的无奈妥协。D.父亲和果果一番对话后,认为做生意不能投机取巧,最终决定将冻死的牛羊都扔到山里喂食食肉动物。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冬天总是在告别的时段以最强劲的力量提醒人们牢牢记住它。”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勾勒出雪域高原典型的生态环境特点。B.小说通过父亲与晋美、果果的对话,既交代了情节发展,又揭示了不同地区之间经济观念差异,使叙事更加真实生动。C.小说语言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如用酥油、奶酪、奶皮、曲拉等形容白雪,人物对话中,多用“啦”,透露了浓郁的生活气息。D.结尾写狼、秃鹫、雪豹等动物跟随车辆的场景,运用夸张手法,生动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图景,升华主题。8.父亲为什么不愿意卖冻死饿死的牛羊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雪山大地》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作品既真实呈现草原生活的严酷,又具盎然的诗意。”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段评价的理解。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陵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召八万余骑攻陵。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单于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陵军战一日数十合,复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矢且尽。单于大喜,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入峡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叹曰:“吾不死,非壮士也。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后闻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司马迁盛言:“陵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诬罔,下迁腐刑。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节选自《汉书·李陵传》)材料二: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节选自《汉书·苏武传》)10.材料一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单于使其子A将骑击陵B陵C军步斗D树木间E复杀F数千人G因发连弩H射单于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向南,名词活用作状语。与《苏武传》中“其一人夜亡”的“夜”用法相同。B.兵,士兵。与《过秦论》中“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的“兵”意思相同。C.罪,归罪,名词活用作动词。与《伶官传序》中“函梁君臣之首”的“函”用法相同。D.《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的军队在浚稽山和单于相遇。李陵的军队非常勇猛,在战斗中杀死很多敌人。匈奴军队一时难以取胜,准备撤走。B.李陵军中的军候管敢被校尉凌辱,出逃投降匈奴,说出李陵的军队没有后援、箭将要用完的实情,使战争形势出现转折。C.李陵军队死伤惨重,没有武器与匈奴继续作战,李陵、韩延年在夜里率众突围,韩延年战死,李陵和四百多士兵投降。D.李陵劝降,苏武表示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若一定要他投降,他就立刻死在面前,李陵被苏武的至诚打动,与之告别。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2)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14.《李陵传》和《苏武传》对李陵的评价有何不同?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听安万善吹觱篥歌李颀南山截竹为觱篥①,此乐本自龟兹②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注】①觱篥(bìlì):又名“笳管”。簧管古乐器,今已失传。以竹为主,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口插有芦制的哨子。②龟兹(qiūcí):古西域城国名,在今新疆库车县一带。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山”句,先点出乐器的原材料;“此乐”句,说明乐器的出处。两句从来源写起,用笔质朴无华。B.“流传”四句,写出了乐曲的美妙动听,有很强的感染力量,人们被音乐深深的感动,都流下泪来。C.“枯桑”四句,正面描摹觱篥声音,有的如寒风吹树的飕飗声,有的如龙吟虎啸,有的如百道飞泉。D.“忽然”四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觱篥的变调声,先一发热闹,后一变深沉。16.音乐能给人带来不同的心境。在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与李贺听李凭弹箜篌后,两位诗人产生了不同的情感体验。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两位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四、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陆游《书愤》中“ , ”两句只用六个名词组合,回顾了两次抗金之胜,将诗人收复之志具体化。(2)贾谊《过秦论》中,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语句是“ , ”。(3)小刚进行“古诗文中的意象”专题学习时,发现古代文人常借“酒”传情达意。如:“ , 。”五、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雾起身的时候,一团一团,先是翻滚,似乎在滚雪球,越滚越大,越滚越快,转瞬整个河道就都变白了,好像一锅烧开的水,雾气腾腾,又好似披了一层旖旎的白纱。平日里浊浪滚滚的渭河,此刻也变得轻盈无比,婉约多情。一些好奇的雾,离开河床,悄悄爬上岸,爬上树,爬到山腰,迟迟不肯离去。雾里的辣椒,如一盏盏红灯笼,明明灭灭;地头的苹果、核桃、大枣,个个儿开怀大笑。林木也柔媚了起来,含情脉脉,风情万种。勤劳的农民,在山间收获,只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我一直认为,一个有古老河流的地方,就意味着繁华有根、兴旺有据。发源于甘肃渭源、少年时期游荡于鸟鼠山间的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然而,当它听说东方有大海时,毅然呼朋唤友,啸聚大小溪流,呼啸着向东奔去。或浓或淡的雾里,一场又一场的风云际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次第展开。18.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19.文中画横线处引用了一句古诗,它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纤体瓶”“轻体果蔬瓶”“掉秤超模水”……近来,多家茶饮品品牌推出以羽衣甘蓝为主要原料的果蔬饮品,让这一蔬菜身价倍增。羽衣甘蓝从引进到“破圈”,花了几十年时间。谁能想到,如今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网红蔬菜,此前曾因口味不佳一度被当作观赏植物。 ① 看需求。从实惠到品质,从好吃到健康, ② 。近年来,轻食风尚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放弃高糖高油,选择低卡低脂。羽衣甘蓝营养全面,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被誉为“完整的食物”,顺理成章成为健康消费新宠。加之形如牡丹、叶透青紫,美丽外表让注重生活品质的人们怦然心动,也为“颜值经济”添了一把火。看供给。在山东高密,万亩良田家庭农场用7年时间探索种植技术,实现四季供应,如今已成为亚洲最大羽衣甘蓝出口种植基地。同时,多省扩大种植,产能不断提升。稳供给还要质量优。从开发复合饮品改善口感,到建立生产技术规范确保绿色健康,再到研发糕点、酸奶等深加工产品,针对羽衣甘蓝做的文章打动了挑剔的消费者。羽衣甘蓝的走红,是一场供给与需求的双向奔赴,这样的故事并非孤例。……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下列句子中的“轻”与文中加点的“轻”,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谈判时切勿轻敌,任何细节都可能影响最终结果。B.她选择一份轻餐,沙拉配酸奶,健康又有能量。C.云雀轻掠湖面,翅尖点起圈涟漪,转瞬没入薄雾青山。D.小李晚餐时只吃了一点,负担轻,肠胃舒适。六、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言:“水面升得足够高,能助你避开礁石”;亦有人道:“当水面升高时,新的暗礁或已悄然临近。”行船如此,个人成长如此,时代发展更是如此。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广西桂林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D 2.B 3.C 4.①开篇引用提出核心观点,应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②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并通过假设论证,强调发展的必要性。③提出发展路径,从“深化常识理论内涵”“开掘未重视的理论”“完善未充分论证的观点”“补充新提出的观点”等四方面具体说明。④引用习近平的话,总结升华,呼应开篇。 5.①立足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建议青年将理论与科技发展、社会治理等现实结合。②深化理论学习,拓展研究视野:建议青年学习经典著作,结合人工智能等新现象深化理解。③传承发展,聚焦时代命题:建议青年聚焦共同富裕等问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智慧。6.A 7.D 8.①父亲认为投机取巧违背商业伦理;②冻肉是食肉动物的食物来源,出售会破坏生态平衡;③尊重牧人施舍冻肉的习俗,避免伤害其情感;④维护贸易公司长远利益,避免引发麻烦。 9.①严酷现实:大雪冻死牛羊、牧人经济困境、传统与现代观念冲突;②盎然诗意:诗意的语言描写自然之美,冻肉喂食动物展现生态和谐,父亲行为体现人文关怀。10.BEG 11.B 12.C 13.(1)单于军队拦住了他们的退路,凭借险要地势扔下石块,很多士兵被砸死,不能行进。(2)李陵与苏武宴饮了几天,又说:“你一定要听从我的话。” 14.《李陵传》中为李陵辩护,认为他“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虽败犹荣,投降可能是为了“得当以报汉”;对李陵有同情和理解。《苏武传》中李陵劝降苏武时,自惭形秽,感叹“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主要突出李陵的投降之罪,展现他的悔恨和道德困境。15.D 16.(1)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后,感受到强烈的思乡之情(如“远客思乡皆泪垂”),同时暗含知音难觅的孤独(如“世人解听不解赏”)。(2)李贺听李凭弹箜篌后,则惊叹于音乐的奇幻艺术魅力(如“石破天惊逗秋雨”),并沉浸于超现实的想象世界(如“老鱼跳波瘦蛟舞”),情感更偏向对音乐艺术的赞美与浪漫想象。17.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18.(1)渭河发源于甘肃渭源,(2)它少年时期游荡于鸟鼠山间,(3)是黄河的最大支流。 19.①“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是王维的名句,描绘了空山深林的幽静景色,这里引用该诗,生动地表现出雾气笼罩下山间的静谧,虽有农民在收获,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以声衬静,营造了清幽的氛围。②引用诗句可以使表达更加简洁凝练,强化雾中田园的诗意美,增强文学性。20.修改为:从建立生产技术规范确保绿色健康,到开发复合饮品改善口感,再到研发糕点、酸奶等深加工产品,相关企业针对羽衣甘蓝做的文章打动了挑剔的消费者。 21.①羽衣甘蓝为何能逆袭(它是如何翻身的/究竟发生了什么)②人们的饮食追求逐渐变化 22.B23.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