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下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6分)1.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位于第二周期第ⅣA族B.简单离子半径:C.W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Y的强D.X、Y、W三种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依次升高2.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氨气:NH4Cl NH3↑+ HCl↑B.氢氧化亚铁与硝酸反应:Fe(OH)2 + 2H+ = Fe2+ + 2H2OC.在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 Al3+ + 4OH- = AlO + 2H2OD.溴化亚铁溶液中加足量氯水:2Fe2++4Br-+3Cl2=2Fe3++2Br2+6Cl-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常压下,22.4L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消耗0.2mol,生成0.1mol,转移的电子数为C.浓度为的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D.常温常压下,14gCO和混合气所含原子总数为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非极性键可能存在单质中,也可能存在化合物中B.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不可能含有非极性键C.盐酸中含有H+和Cl-,故HCl为离子化合物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可能是离子化合物5.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①在元素周期表中,Z与Y、W均相邻;②X、Y、W分别位于不同周期;③Y、Z、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Y、Z既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又能形成共价化合物B.Y和Z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Y>ZC.X与Y、Z之间形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微粒只有YX3和X2ZD.Z、W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和稳定性均为H2Z>H2W6.下列除杂方案正确的是选项 待提纯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A Na2CO3(s) NaHCO3 (s) — 灼烧B Cl2(g) HCl(g) 饱和NaHCO3溶液 洗气C Na2CO3溶液 Na2SO4溶液 适量Ba(NO3)2溶液 过滤D Fe(s) Cu(s) 适量稀盐酸 过滤A.A B.B C.C D.D7.某同学设想用如图装置来验证浓硫酸的某些性质,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实验目的 A.吸水性 B.脱水性装置实验目的 C.溶解放热 D.强氧化性装置A.A B.B C.C D.D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检验氨气的存在B.氨气极易溶解于水C.造成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是SO2D.正常雨水因溶有CO2而显酸性,但酸性较弱,不属于酸雨9.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的金属活泼性比氢要强,b为碳棒,下列关于此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棒上发生还原反应B.a是正极,b是负极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形成电流,电流从b极到a极D.溶液中SO向a极移动10.对于以下反应:,在一定温度、压强下,在一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当下列下列说法不能确定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容器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B.B的消耗速率和D的消耗速率之比为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D.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11.有机物()是含有不同官能团的溶剂,可以溶解纤维、树脂、橡胶等难溶物质,广泛应用于涂料、油漆等领域。科研人员采用一步烷氧基化法制备的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含有三种官能团B.一系列的互为同系物C.最多可与反应D.与甲具有相同官能团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还有6种(不含立体异构)12.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与足量溶液反应时消耗6molB.核磁共振氢谱共有13个吸收峰C.虚框内所有原子共面D.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消去、取代、加成反应1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用KSCN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Fe2+B.用BaCl2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C.利用稀盐酸除去NaHCO3中混有的少量的Na2CO3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乙醇的还原性14.分离下列混合物,应选用重结晶操作的是A.汽油和柴油 B.食盐和泥沙C.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D.四氯化碳和水二、解答题(共56分)15.某小组欲研究烷烃的某些性质设计下图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6分)I.烷烃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向下图的B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和甲烷气体,混合均匀后通入C中硬质玻璃管中,夹紧两个弹簧夹,用强光照射硬质玻璃管。(1)将实验室制得的Cl2先通过饱和食盐水的目的是 。(2)写出装置C中CH2Cl2与Cl2反应生成氯仿的化学方程式 。(3)一段时间后,C中玻璃管内的实验现象: 、 。(4)若2molC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测得生成4种有机取代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的氯气的物质的量是 mol。Ⅱ.验证CH4是否具有还原性。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5)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图中无水CuSO4逐渐变蓝,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现象,则CH4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已检查)制备Fe(OH)2白色沉淀。(14分)请填写下列空白:(1)仪器1的名称是 。装置5的作用是 。(2)实验开始时,关闭K2、打开K1,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打开K2、关闭K1,发现装置3中溶液不能进入装置4中。请改进装置,使溶液能进入装置4中: 。(3)装置改进后,将装置3中反应后溶液压入装置4中,在装置4中立即析出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请写出装置4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 ,若始终没有观察到白色沉淀,从实验操作过程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备乙酸乙酯,如图1:(12分)(1)反应前加入三种药品(①乙醇②乙酸③98%浓硫酸)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写出乙酸和乙醇反应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时向试管A中加几块碎瓷片,其作用是 。(3)图1方案有明显缺陷,请提出改进建议: 。(4)①能否用图2的C装置替代图1的B装置? (填“能”或“否”)。②能否用图2的D装置替代图1的B装置? (填“能”或“否”),理由是 。(5)分离乙酸乙酯的操作为分液,进行该操作需要图3中的仪器有 (填字母)。(6)若实验所用乙酸的质量为6.0g,乙醇的质量为5.0g,得到纯净的产品质量为4.4g,则乙酸乙酯的产率是 。(产率指的是某种生成物的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7)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二者在浓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混合物中含有的分子有_______(填字母)。A.1种 B.2种 C.3种 D.4种18.以和为主的氮氧化物是造成光化学烟雾、雾霾和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14分)Ⅰ.为防止氮的氧化物(、)污染空气,可用活性炭或一氧化碳还原氮氧化物。(1)在一定条件下,与反应生成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提高此反应的速率,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A.及时转移出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C.升高温度 D.恒温恒容条件下,通入稀有气体增大压强(2)恒温条件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活性炭(足量)和,发生反应:。反应至时,实验测得的物质的量为,则内,以表示的反应速率 。Ⅱ.氨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还原氮氧化物,其反应为(未配平)。(3)下列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填标号)。A.工业合成需要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下进行B.可用来生产碳铵和尿素等化肥C.可用浓硫酸或无水氯化钙干燥(4)硝酸工业排放的废气中常含有、等,消除它们对环境的破坏作用,工业上可采用氨转化法。已知氨恰好能将含和共的混合气体完全转化为,则混合气体中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若用通式表示氮氧化物,则每摩尔氨可将 的转化为。Ⅲ.工业上也常用溶液吸收法处理氮氧化物()。已知:①不能与溶液反应。②;。(5)①当被溶液完全吸收时,的值不可能是 (填标号)。A.1.3 B.1.6 C.1.8 D.2.0②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1.2%的溶液完全吸收,则需要溶液至少 。③用足量的溶液完全吸收,每产生(标准状况)(全部逸出)时,吸收液的质量就增加,则中的值为 。(6)氨转化法和溶液吸收法处理尾气共同的优点是 。19.氮元素的氢化物和氧化物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都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氮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 。(2)NH3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N2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2O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①N2(g)+2O2(g)=N2O4(l)△H1=-19.5kJ·mol-1②N2H4(l)+O2(g)=N2(g)+2H2O(g)△H2=-534kJ·mol-1写出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反应式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C A C A D C B A题号 11 12 13 14答案 C B D C15.(1)降低氯气的溶解度,除去氯气中的HCl杂质(2)CH2Cl2+Cl2CHCl3+HCl(3) 玻璃管内壁上有油状液滴生成 气体颜色变浅(4)5(5)CH4+4CuO4Cu+CO2+2H2O16. 分液漏斗 液封,防止空气进入装置4 在装置2、3之间添加控制开关 FeSO4+2NaOH=Fe(OH)2↓+Na2SO4 4Fe(OH)2+O2+2H2O=4Fe(OH)3 装置4内的空气没有排尽17.(1) ①③②(2)防止暴沸(3)将试管B中水换成饱和碳酸钠溶液(4) 否 否 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会水解生成乙酸钠和乙醇,使乙酸乙酯的量减少(5)af(6)50%(7)C18.(1)AD(2)0.042(3)C(4)(5) A 250(6)将有毒气体转化成无毒的物质,防止有毒气体的污染19. 5 2NH3+NaClO=N2H4+NaCl+H2O 2N2H4(l)+N2O4(l)=3N2(g)+4H2O(g)△H=-1048.5kJ/mol O2+2H2O+4e-=4OH-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