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学科期末检测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2025.6)考生须知: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全卷采用闭卷形式。2.全卷共6页,分判断题、选择题和综合题三部分。3,答策必须全部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F涂黑)1.牦牛、藏山羊能适应青藏地区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的高原环境:2就目前来看,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则普遍较低。3.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4.“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它的推行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6.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7建设法治社会,我们要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9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工程。这所要解决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空间分布不均衡B.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C开发利用难度大D.总量少,种类不够齐全10嘉兴市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围绕“运河文化探源”这一主题进行社会调查。他们来到市图书馆翻阅地方志,到运河边寻觅古迹,在网上搜索相关网页·。由此可知,他们采用的调查方法有①资料查阅②人物访谈⑧调查问卷④实地考察A.①②B.①④c.②⑧D.⑧④11.20世纪50年代中期,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某国际会议上强调“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这次会议上,周恩来作出的重要贡献有A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D.就印度支那问题提出了意见12新中国的成立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下列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中美正式建交②我国“重返”联合国③田中角荣访华④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⑧①④D.①⑧④②13,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B.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C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D.1956年,中国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八年级(下)期末检测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第1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