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提优练习卷一、填空题。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我跟爸爸妈妈坐高铁去旅游。路上我们经过了长约1670( )的武汉、江大桥,在它的下面是长江。高铁到站后,我们先刷1( )厚的身份证出站,然后走了500( )到地铁站乘坐铁。地铁站的闸机大约有9( )高,30( )宽。地铁一站大约2( ),我们坐了5站才到酒店。2. ( )厘米( )毫米( )厘米( )毫米3.40厘米=( )分米4千米3米=( )米3千米-1400米=( )米870毫米-370毫米=( )分米38分米+22分米=( )米4.在 里填上“>”“<”或“=”。 (“”表示被遮住的一个数字)1千米 999米5厘米 4分米61米 6千米7毫米 8分米4厘米+20毫米 60毫米学校的跑道为200米一圈,绕这样的跑道跑3圈正好是( )米,再跑( )米,就是 1 千米。6.乐乐走200米大约要用5分钟,从她家到图书馆有1千米,她大约要走( )分钟。7.用长25厘米的小棒测量瓶里水的高度(如图),水深( )厘米( )毫米。8.一根木料长3米,锯了5次,锯成了( )段,平均每段长( )分米。9.一根彩带用去了全长的一半还多15分米,这时还剩35分米,这根彩带原来长( )分米,合( )米。10.如图,将3个羽毛球叠在一起后的高度是( )毫米。二、选择题。1.仞(rèn)是我国古代的长度单位,1 仞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双臂伸开的长度,约是16( )。A.分米 B.厘米 C.米2.观察下图,这块橡皮长( )。A.7厘米6毫米 B.5厘米6毫米 C.28毫米3.妈妈上班的路上每小时行50千米,妈妈可能是( )上班的。A.步行 B.骑自行车 C.乘汽车4.把24 分米长的绳子对折3 次,每段长( )分米。A.8 B.6 C.35.桌子的高度是( )分米。A.4 B.8 C. 10三、操作题。1.上图中A瓶和B瓶相比,( )瓶更高,高度是( )毫米。2.画一条与B瓶高度一样长的线段,并标上所画线段的长度。四、解决问题。1.某次降雨时,泉州某地1小时的降水量为60毫米,比往年多了32毫米。往年该地1小时的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合几厘米几毫米 2.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于4月23日至25 日在太原举办。爸爸参会结束后,乘坐下午3时的高铁列车回家,途中行驶约810千米。若高铁列车平均每小时行驶250千米,妈妈要到火车站去接他,下午6时到火车站晚不晚 3.某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起步价 3千米以内收费10元(包括3千米)里程费 超过3千米部分,每500米收费1元乐乐和妈妈乘出租车去博物馆观看敦煌光影艺术展,全程6千米,乐乐妈妈有一张3元的折扣券,一共要付多少元车费 第三单元提优练习一、1.米 毫米 米 分米 厘米 千米2.2 2 3 3.4 4003 1600 5 6 64.> < > < = 5.600 400 6.257.18 1 8.6 5 9.100 10 10. 140二、1. A 2. B 3. C 4. C 5. C三、1. A 222.画出线段的长度是19毫米即可。四、1.60-32=28(毫米) 28毫米=2厘米8毫米2.下午6时-下午3时=3小时 250+250+250=750(千米) 750 千米<810千米 不晚。从爸爸出发到妈妈到达车站的时间为6-3=3(小时),这个时间段爸爸乘坐的高铁列车可以行驶250+250+250=750(千米),还没有到达目的地,所以不晚。3.500+500=1000(米)=1千米 1×2=2(元) (6-3)×2=6(元) 10+6-3=13(元)根据题意,乘出租车收费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起步价10元(3千米及以内);另一部分是剩下的6-3=3(千米)要按照每500米收费1元,也就是说按每一米收费2元,需要2×3=6(元);两个部分一共需要10+6=16(元),再减去折扣券3元,即可获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