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抽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含卷面书写5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阅读古诗文,可以获得各种情感体验。“①_____,②_____”(《关雎》)让我们体验到男子对女子产生爱慕之情并通过弹奏琴瑟来表达好感;“③_____,④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能看出作者从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获得了短暂的快乐之情;“⑤_____,⑥_____”(白居易《卖炭翁》)让我们体会到卖炭翁内心的矛盾与无奈;“⑦_____,⑧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让我们感受到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高尚品格;《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⑨_____,⑩_____”让我们领略到杨万里对艳丽夏景的欣赏之情。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13分)
片段一:
走在最后面的是保尔,他拄着锨,已经非常疲乏。等他过来,冬妮亚和他并排走着,说:“你好,保夫鲁沙!坦白地说,我没想到你会弄成这个样子。难道你不能在政府里搞到一个比挖土强一点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早就当上了委员,或者委员一类的首长呢。你的生活怎么这样不顺心哪……”保尔站住了,用惊奇的眼光打量着冬妮亚。
“我也没想到你会变得这么……酸臭。”保尔想了想,才找到了这个比较温和的字眼。
片段二:
阿尔焦姆:
我想跟你谈谈我的情况。除你以外,我大概不会给任何人写这样的信。你了解我,能理解我的每一句话。我在争取恢复健康的战场上,继续遭到生活的排挤。我受到接连不断的打击。一次打击过后,我刚刚站起来,另一次打击又接zhǒng而来,比上一次更厉害……不过我还是相信我能够重返战斗行列,相信在冲锋陷阵的大军中也会有我的一把刺刀。我不能不相信,我没有权利不相信。十年来,党和共青团教给了我反抗的艺术。领袖说过,没有布尔什维克攻不克的bǎo垒。这句话对我也适用。
你的保尔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差事( ) 打量( ) 接zhǒng( )而来 bǎo( )垒
(2)下列短语结构与“重返战斗”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非常疲乏 B.并排走着 C.恢复健康 D.接踵而来
(3)选段内容出自_____(作者)《_____》,从选段看保尔是_____的人。(3分)
(4)作家张洁说:“这本书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主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我精神生活最重要的支柱。”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为这本书写一段推荐语。(不少于60字)(4分)
3.“和”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八年级(2)班将举行“以和为贵”主题演讲比赛,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12分)
(1)在编制演讲稿提纲时,同学们为了下面三个分观点分别对应哪句名言产生了分歧,你觉得三个观点分别对应哪句名言?(3分)
演讲稿中心观点:以和为贵,“和”是修身之道,是兴家之本,是强国之根。
分观点一:“和”体现修身正己、推己及人的道德观。
分观点二:“和”体现和睦孝顺、融洽和美的家庭观。
分观点三:“和”体现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的理想观。
名言:
A.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B.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C.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D.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①分观点一对应名言( )
②分观点二对应名言( )
③分观点三对应名言( )
(2)有同学用下面这则材料来佐证分观点,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解决。(6分)
a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1年全球风险报告”指出,世界经济复苏的不平衡将增加国家间的不平等,领导力和全球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b国际社会呼吁各国尤其是大国秉持伙伴精神,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复苏。c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_____。d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
①文段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修改。(2分)
②文段中有一处词语使用不当,请修改。(2分)
③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2分)
(3)负责策划的小文拟定下面比赛流程,请你在括号里填写正确的序号。(3分)
举办参赛选手选拔赛→( )→( )→( )→获奖同学发表感言
A.选手进行正式演讲比赛 B.评委评选出奖次、公布名单 C.选手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二、阅读(55分)
【一】(22分)
艾香悠悠溢端午
①“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在我的家乡,每到端午节,人们除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外,还要去采几束艾草,插在自家的门楣上。我对插艾草这一习俗一直情有独钟,那一缕袅袅清香,常常把我牵进思念的故乡。
②儿时家乡的端午节,是氤氲在艾草香里的节日,家家户户门上都插满了艾草。听长辈们讲,艾草能祛病免灾,驱邪避晦,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端午那天,将它插于门楣,可使人身体康健。可这一插,竟有了上千年的岁月。那一束束斜插在门上的艾草,散发出淡雅似草药味的清香。那清香,丝丝缕缕弥漫在屋子里,弥漫在童趣融融的村庄里。轻轻地闭上双眼,深深地吸上一口气,顿感心旷神怡,神清气爽。这一吸,那清香便让人终生难忘,岁月流转,内心一直萦绕着这一份乡野浓情。
③艾草是一种芳香型草本植物,碧绿中出幽幽香气。每年初夏,正是艾草疯长的季节,它们总是挤挨挨地长在溪水岸边,叶片浑身泛着白白的茸毛,不施粉黛,绿油油的,充满着活力。那身姿挺拔瘦直,宛如亭亭玉立的乡村少女,清秀淡雅,温婉脱俗。轻风拂过,便有暗香浮动、带给你拂面的清凉芬芳,让人不由得吟出《诗经》里的佳句:“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④端午节的清晨,母亲总是带着我一大早去河边采艾草。来到河堤边,只见两岸青草苍翠欲滴,河水清清,鱼跃蛙鸣。晨曦中,深绿色的叶子闪闪发光,亮晶晶的露珠儿从繁密的艾叶上滚落下来,很是美丽。只见母亲小心翼翼地采着艾草,洗去上面的泥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母亲总是乐得合不拢嘴。回到家中,母亲还会用碎布块缝制成各种精巧的小香包,内装积存的干枯艾叶,让我们佩于胸前。嗅着淡淡的香草味儿,感受到的是母亲的疼爱和温情。
⑤据说艾草全身是宝,有祛湿、散寒、消炎、抗过敏等功效,被称为“医草”。用艾草泡水洗澡,可以解毒治病。每到端午,母亲总是煮一大锅艾草水,倒入盆中,让我和小弟泡澡。坐在漂浮着艾叶的木盆中,吸着缓缓上升的芬芳香气,相信谁也不会拒绝这份浓缩了大自然草木精华的馈赠。也许是这样的清洗很舒服,小弟的脸上总是露出可爱的笑容。在艾草水的熏蒸下,我们的皮肤变得光洁生香,整个夏天都清清爽爽。
⑥一眨眼,端午佳节又快到了。母亲接连从老家打来了几个电话:“今年端午节要记得回家插艾哦。”“一直记着呢。今年我带上儿子一块回去!”听着母亲的唠叨,那悠悠艾香,又溢满心间。此时我才幡然醒悟,端午插艾草不仅是一种念想,一种母爱的味道,更是一种习俗,一种文化的代代传承。一瞬间,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了那一棵充溢绿意与清香的艾草来。愿那绿茵茵的艾草,生生不息,艾香馥郁而绵长。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用民谣引出家乡端午的习俗,触发了作者的情思,勾起对未来的向往。
B.第②段从视觉、嗅觉等角度描写艾草,表达了对艾草的难忘。
C.第③段引用《诗经》中有关“采艾”的佳句,增加了文章的诗意美、意蕴美。
D.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写往事,发感悟,语言隽永,感情真挚。
5.本文描写生动传神,结合语境,简要赏析第④段中划线句。(5分)
只见两岸青草苍翠欲滴,河水清清,鱼跃蛙鸣。晨曦中,深绿色的叶子闪闪发光,亮晶晶的露珠儿从繁密的艾叶上滚落下来,很是美丽。
6.文章围绕端午节的“艾香”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每事不超过15个字)(4分)
7.文中用大量笔墨描写艾草,请你简要介绍艾草的特点。(4分)
8.文章结尾写“艾香馥郁而绵长”,请简要概括作者在悠悠艾香中寄托了哪些情感?(6分)
【二】(17分)
材料一:
人群类别 推荐睡眠时间
小学生 不少于10小时
初中生 不少于9小时
高中生 不少于8小时
成人 7-8小时
[选自《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材料二:
睡眠的确是一种有效的休息方式,但它主要对睡眠不足者或体力劳动者适用。因为这时候的人们处于“睡眠负债”状态。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已经“睡眠负债”呢?
在节假日睡到自然醒(注意,不是睡懒觉或者睡回笼觉),计算你的睡眠时长然后减去工作日的睡眠时长,如果相差2个小时以上,即说明你正处于“睡眠负债”的状态。如何偿还“睡眠债务”呢?可以试试:
(1)有安排地多睡一会儿。例如,在节假日的前一天提前1个小时上床睡觉,第二天早晨推迟1个小时醒来,这样就可以偿还2小时的“睡眠债务”。补觉也是偿还“睡眠债务”的方法,但是想要睡个昏天黑地以便一次性还清“睡眠债务”,只会扰乱你的生物钟,同时引发新的疲劳。
(2)繁忙的间隙打个盹儿。美国NASA曾针对宇航员在太空中睡眠时间会缩短30分钟至2.5小时的问题,积极开展了名为“NASA Naps”的午睡研究。……
(选自《成年人最好的生活方式:学会“有效休息”》,有删改)
材料三:
如果你是脑力劳动者,大脑皮层极度兴奋,而身体却处于低兴奋状态,对待这种疲劳,睡眠能起到的作用不大,因为你需要的不是通过“静止”恢复体能,而是要找个事儿把神经放松下来。变换活动内容才是积极的休息方式,这样可以使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休息。因此,你可以理解为什么周末两天不出门依旧无精打采,而下班后游泳半小时就能令你神采奕奕。
当你无法选择由脑力劳动转入体力劳动时,还可以尝试在脑力劳动内部转换。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就讲过他的心得:“我本不是一个生来适于研究学问的人,因为我用功的时间稍长一些就感到疲倦。但是,连续研究几个不同的问题,我便能够轻松愉快地一个一个地寻思下去,因为这一个问题可以消除另一个问题所带来的疲劳。”所以,如果你有好几个问题要处理,可以交替进行,减少长时间解决同一问题的疲惫感。
(选自《原来这才叫休息!科学家揭示真正的“假期休息模式”》,有删改)
材料四:
就像我们的身体过度劳累时的倦怠一样,如果大脑参与过多的思考、推理和记忆活动,或承载极大的精神压力时,人就会陷入心智疲劳。
为了战胜心智疲劳,确保自己获得足够的心智休息,我们需要保持生活的井井有条、井然有序。同时,制定合理的决策,确保大脑分批处理任务,集中处理工作,而不是时刻处于运转状态。减少自我攻击、自我批评、自我破坏和精神内耗,是确保心智获得休息的重中之重。如果你的内心住着一个自己始终不满意的人格,你就永远无法休息片刻。
(选自《假期怎么休息?越休息越累?或许你正陷入心智疲劳》,有删改)
9.根据以上四则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睡眠是一种有效的休息方式,主要对睡眠不足者或脑力劳动者适用。
B.自然醒睡眠时长减去工作日的睡眠时长,相差1个小时,即说明你正处于“睡眠负债”的状态。
C.脑力劳动者疲劳时,转入体力劳动的休息效果优于脑力劳动内部转换。
D.大脑参与过多的思考、推理和记忆活动,或承载极大的精神压力,容易让人陷入心智疲劳。
10.结合以上材料,概括脑力劳动者如何缓解疲劳最有效。(4分)
11.下面的两句话,哪一句放入材料二的省略号处更好,为什么?(4分)
①结果显示,白天平均假寐26分钟的宇航员,认知能力提高了34%,注意力提高了54%。
②结果显示,白天平均假寐一会的宇航员,认知能力提高了不少,注意力提高了很多。
12.临近考试,小语同学发现还有很多学习问题没有解决,因而心生焦虑。他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努力刷题,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一段时间后,他感觉疲惫不堪,学习效率反而更低了。请你结合材料对小语进行劝说,结合材料提出建议帮他走出困境。(6分,至少写两点建议)
【三】(16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
【乙】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三朝名臣言行录》
13.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①不知其旨也_____ ②然后能自强也_____
③众兄弟既成诵_____ ④温公尝言_____
14.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②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16.两则短文分别告诉我们关于学习上的什么道理?请简答。(6分)
三、写作(55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5分)
人创造工具,人从来不是工具。面对机器的高效,面对AI的全能,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所以存在,仅仅因为我们是人——因生活而坚韧不拔的人,因梦想而起舞燃烧的人,因相信而赤诚勇敢的人,因挚爱而舍生忘我的人。
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提示与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身份信息。
(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抽测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2.(1)chāi liang 踵 堡
(2)C
(3)尼古拉 奥斯特洛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也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立场坚定、刚毅坚强、乐观自信(人物特点答对任何一点即得分)
(4)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写一段推荐语即可,不少于60字。
示例: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叙述一个与命运抗争感人的故事,谱写一曲英雄的赞歌,成就一部不朽的名著,它以朴实的语言展示不平凡的心灵,用精彩的情节揭示一个面对病魔的残酷折磨和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却努力奋斗,找到回归抗战队伍的办法和精神的寄托的红军英雄人物形象。英雄的形象是蕴藏其中的明珠,读者的称誉是戴在它头上的桂冠,人心的鼓舞赋予它永存的价值。
3.(1)C B A
(2)①将双引号(“”)改为书名号(《》)
②“增加”改为“加剧”③示例:休戚与共
(3)排序为CAB
4.A
5.这句话是对晨曦中母亲采集艾草时的环境描写,“青草苍翠”“鱼跃蛙鸣”“闪闪发光”“亮晶晶”等词生动的表现了清晨的河堤富有生机活力的景象,衬托了母亲采集艾草时幸福喜悦的心情,表现了母亲对家人的爱。
6.①家家户户门上插艾草祛病免灾。②母亲采艾草为我们缝制香包。③母亲煮艾草水让我们泡澡解毒。④答应母亲端午节带儿子回去插艾。
7.示例:碧绿色芳香型草本植物,叶片浑身泛着白白的茸毛,有淡雅似草药味的清香;易生长,全身是宝,有祛湿、散寒、消炎、抗过敏等功效,被称为“医草”。
8.对故乡的眷恋;对浓浓母爱的赞美;对端午传统习俗的热爱;对传统文化代代传承的美好愿望。(前两个各1分,后两个各2分)
9.D
10.(1)变换活动内容
(2)交替解决不同的问题
11.①句更适合,该句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即美国NASA对宇航员的午睡研究数据,“白天平均假寐26分钟的宇航员,认知能力提高了34%,注意力提高了54%”。通过具体的数字,准确地说明了打盹儿对于提高认知能力和注意力的效果,可以偿还睡眠债务。使说明更精确、语言更准确,增强了说明内容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12.参考建议:①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给不同的科目和复习内容。②要保证睡眠充足。睡眠是有效的休息方式,尤其对睡眠不足的人更为重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精力,提高学习效率。③要学会休息与放松。可在学习间隙进行短暂的休息和放松,比如进行深呼吸、伸展运动或简单的冥想。这些活动可以缓解紧张情绪,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④要调整好心态。面对考试的压力,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可以尝试与家人、朋友或老师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寻求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也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⑤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除了学习,还应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
13.味美 自我勉励 已经 曾经
14.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15.①《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②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16.甲文告诉我们教和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教导别人也是一种学习;乙文告诉我们读书要专心和刻苦,尽量做到熟读成诵。
17.参考译文:
【甲】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乙】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17.按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