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3讲 数轴 题型练习题(含解析) 2025-2026学年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第3讲 数轴 题型练习题(含解析) 2025-2026学年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03讲 数轴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①数轴的定义及其三要素②数轴与有理数的关系 1. 掌握数轴的定义以及三要素,能够熟练的画数轴以及判断数轴。2. 掌握有理数与数轴的关系,能够在数轴上熟练的表示有理数以及判断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有理数。
知识点01 数轴的定义及三要素
1. 数轴的定义:
规定了 正方向 、 原点 、 单位长度 的用来表示数的直线叫做数轴。图示如下:
2. 数轴的三要素:
原点 、 正方向 、 单位长度 是数轴的三要素,在画数轴的时候三要素缺一不可。一般情况下规定 向右 为正方向。单位长度视情况选择大小,同一个数轴的 单位长度 一定要统一。
【即学即练1】
1.下列数轴画的正确的是( )
A. B.
C. D.
【即学即练2】
2.关于数轴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
A.一条直线 B.有原点、正方向的一条直线
C.有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D.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知识点02 数轴与有理数
1. 数轴与有理数的关系:
①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之间的关系是 一一对应 关系。即一个有理数在数轴上只能找到 1 个
点来表示它。数轴上一个点也只能表示 1 个有理数。
②表示正数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一定在原点 右侧 ,表示负数的点一定在原点的 左侧 。数轴上右边的数一定比数轴左边的数 大 。
【即学即练1】
3.画一条数轴,并在数轴上标出下列各数.
﹣3,,﹣1.5,0,+3.5,4
【即学即练2】
4.如图所示,指出数轴上A、B、C、D、E 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即学即练3】
5.点为数轴上表示的点,将点在数轴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到点,则点所表示的数为( )
A.3 B. C.或 D.或7
【即学即练4】
6.若数轴上分别表示m和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4,则m的值为(  )
A.22 B.26 C.-26或22 D.-22或26
题型01 数轴的画法
【典例1】
7.下列表示数轴正确的是( )
A. B.
C. D.
【变式1】
8.图中所画的数轴,正确的是( )
A. B.
C. D.
【变式2】
9.下列各图中,数轴画得正确的是( )
A. B.
C. D.
题型02 数轴与有理数的关系
【典例1】
10.如图,数轴上点P表示的数是( )
A. B.0 C.1 D.2
【变式1】
11.如图,在数轴上,手掌遮挡住的点表示的数可能是( )
A. B. C. D.
【变式2】
12.如图,数轴上表示数的点所在的线段是( )
A. B. C. D.
【变式3】
13.分别写出数轴上A、B、C表示的数:
【变式4】
14.把下列各数:,,0, ,
(1)分别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将上述的有理数填入图中相应的圈内.
题型03 数轴上点与点之间的距离
【典例1】
15.在原点左侧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
A.3 B. C. D.
【变式1】
16.在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等于3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
【变式2】
17.数轴上点A表示,点B表示3,则A、B两点间的距离是(  )
A. B. C.7 D.1
【变式3】
18.在数轴上,点A与点B位于原点的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若点A表示的数为5,则点B表示的数是(  )
A. B. C.5 D.
【变式4】
19.在数轴上,到表示-1的点的距离等于6的点表示的数是( )
A.5 B.-7 C.5或-7 D.8
【变式5】
20.如图,在数轴上点A在原点右侧,距离原点5个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是5,点B距离点A是6个单位长度,则点B表示的数是( )

A.6 B.6或 C.11或 D.11或
题型04 数轴上的动点问题
【典例1】
21.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将点A在数轴上移动7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则点B所表示的数为( )
A.7 B.2 C. D.2或
【变式1】
22.数轴上的点距原点5个单位长度,将点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至点,则点表示的数是( )
A.8 B.2 C.或2 D.8或
【变式2】
23.如图,一个点在数轴上从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个单位长度后,该点所表示的数为,则的值是( )

A. B.4 C. D.3
【变式3】
24.如图所示,直径为单位1的圆从原点沿着数轴无滑动的逆时针滚动一周到达点,则点表示的数是( )
A. B. C. D.
【变式4】
25.如图,直径为1的圆上有一点,且点与数轴上表示的点重合,将这个圆在数轴上无滑动的滚动,当点再次与数轴上的某个点重合,那么这个点的位置可能是( )
A.3与4之间 B.6与7之间 C.与之间 D.与之间
题型04 数轴的折叠问题
【典例1】
26.如图,一条数轴上有点A、B、C,其中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10,现以点C为折点,将数轴向右对折,若点A落在射线上且到点B的距离为6,则C点表示的数是(  )
A.1 B. C.1或 D.1或
【变式1】
27.在数轴上,与表示和4的点距离相等的点所表示的数为( )
A. B.0 C.1 D.2
【变式2】
28.在纸上画了一条数轴后,折叠纸面,使数轴上表示的点与表示3的点重合,表示数7的点与点A重合,则点A表示的数是( )
A.5 B. C. D.
【变式3】
29.在白纸上画一数轴,折叠数轴,使数轴上数对应的点与数4对应的点重合.则
(1)数轴上数8对应的点与数 对应的点重合;
(2)若数轴上两点A,B(点A在B的左侧),折叠前A、B两点间的距离为50,折叠后A,B两点间的距离为5,则点A表示的数为 .
【变式4】
30.操作探究: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所示).
折叠纸面,使表示的点与1表示的点重合,回答以下问题:
①2表示的点与数 表示的点重合;
②若数轴上、两点之间距离为9(在的左侧),且、两点经折叠后重合,则点表示的数为: .
31.下列所画的数轴正确的是( )
A. B.
C. D.
32.若有理数,在数轴上点M表示数m,点N表示数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M在点N的右边 B.点M在点N的左边
C.点M在原点的右边,点N在原点的左边 D.点M和点N都在原点的右边
3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B.数轴上的原点表示零
C.在数轴上表示的点于表示的点的距离是
D.数轴上表示的点,在原单位左边个单位
34.数轴上原点以及原点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
A.负数 B.正数 C.非正数 D.非负数
35.在数轴上距2.5有3.5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
A.6 B.-6 C.-1 D.-1或6
36.有一个直径为1的小圆可以在数轴上滚动,若小圆从数轴上表示某个数x的点开始,沿着数轴向右滚动一周以后恰好滚动到表示1的点上,则x的值是( )
A. B. C. D.
37.小明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先向东走了米,又向西走了米,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这一过程在数轴上如图所示,则小明现在的位置A表示的数为( )
A. B. C. D.
38.2024年,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法国巴黎举行.如图,将5个城市的国际标准时间(单位:时)在数轴上表示,那么开幕式的巴黎时间7月26日19时30分对应的是( )
A.纽约时间7月26日14时30分 B.伦敦时间7月26日18时30分
C.北京时间7月27日3时30分 D.汉城时间7月26日3时30分
39.在一条可以折叠的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3,如图,以点C为折点,将此数轴向右对折,若点A在点B的右边,且,则点C表示的数是( )
A. B. C. D.0
40.如图,四个点将数轴上与5两点间的线段五等分,这四个等分点位置最靠近原点的是( )
A.点A B.点B C.点C D.点D
41.在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等于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有理数是 .
42.点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表示的数为,,则点B表示的数为 .
43.如图,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2,将长为3的线段摆放在数轴上,使得点P与中点重合,则点Q表示的数为 .
44.已知点A,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和,若点B在点A的右侧,点C为的中点,且点C到原点的距离为1,则m的值为 .
45.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4,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若P到A、B的距离的比为时,则点P表示的数是 .
46.如图,数轴上A,B,C,D,E分别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数轴上描出A,B,C,D,E五个点;
(2)若把数轴的原点取在点C处,其余都不变,写出点D表示的数.
47.如图,点A、C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分别为、3,已知数轴上从左到右依次有点A、B、C、D,其中A、B两点间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C、D两点间的距离是1个单位长度.

(1)在图中标出点B,D的位置,并写出点B对应的数;
(2)若在数轴上另取一点E,且B、E两点间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求点E所对应的数.
48.邮递员骑车从邮局出发,先向西骑行到达A村,继续向西骑行到达B村,然后向东骑行到达C村,最后回到邮局.
(1)以邮局为原点,以向东方向为正方向,以1个单位表示,在数轴上表示A,B,C三个村庄的位置;
(2)C村离A村有多远?
(3)邮递员一共骑行了多少千米?
49.六一到了,嘉嘉和同学要表演节目.嘉嘉骑车到同学家拿东西,再到学校,她从自己家出发,向东骑了2km到达淇淇家,继续向东骑了1.5km到达小敏家,然后又向西骑了4.5km到达学校.演出结束后又向东骑回到自己家.
(1)以嘉嘉家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km,在图中的数轴上,分别用点A表示出淇淇家,用点B表示出小敏家,用点C表示出学校的位置;
(2)求淇淇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
(3)如果嘉嘉骑车的速度是,那么嘉嘉骑车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50.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所示).
(1)操作一:折叠纸面,使表示数1的点与表示数﹣1的点重合,则此时表示数4的点与表示数 的点重合;
(2)操作二:折叠纸面,使表示数6的点与表示数﹣2的点重合,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示数9的点与表示数 的点重合;
②若这样折叠后,数轴上的A,B两点也重合,且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0(点A在点B的左侧),求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多少?
③在②的条件下,在数轴上找到一点P,设点P表示的数为x.当PA+PB=12时,直接写出x的值.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第03讲 数轴(2个知识点+5类热点题型讲练+习题巩固)-【帮课堂】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24)》参考答案:
1.C
【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轴的画法,根据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逐项分析判断,即可求解.
【详解】A,没有原点,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单位长度不统一,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正确,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单位标记不正确,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详解】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故可知:D正确.
故选D.
3.见解析
【分析】根据正数在原点右边,负数在原点左边即得.
【详解】解:如图: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上数的表示,属于基础题.
4.见解析
【分析】本题是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确定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应从两方面来把握,一是根据点在原点的左、右来确定点的符号;二是根据离原点的距离来确定数值.
【详解】解:观察各点所在位置,可知A点表示,B点表示,C点表示,D点表示,E点表示.
5.C
【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轴上点的平移规律,掌握规律是解题的关键.平移规律:向右加,向左减;据此即可求解.
【详解】解:∵点为数轴上表示的点,
∴将点在数轴上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到,将点在数轴上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到,
∴点所表示的数为或
故选:C.
6.C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去掉绝对值即可求解.
【详解】根据题意,得,
即或,
解得:或,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以及绝对值的意义的知识,根据题意得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的概念,熟练掌握数轴的定义是解题关键.根据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分析得出即可.
【详解】解:A、该选项的数轴中的单位长度不一致,不正确;
B、该选项的数轴中的负数排列错误,应从原点向左依次排列,不正确;
C、该选项的数轴是正确的数轴,故此选项正确;
D、该选项的数轴中的正负数标颠倒,也不正确.
故选:C.
8.D
【分析】根据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解:A选项中没有正方向,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选项中没有原点,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选项中单位长度不一样,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选项中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都是对的,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数轴的三要素,掌握数轴的三要素是解题的关键.
9.A
【分析】根据数轴的三要素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解:A、正确,故A选项符合题意;
B、单位长度不统一,则B选项错误,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没有正方向,则C选项错误,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正方向应该向右,则D选项错误,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的三要素,熟练掌握其三要素是解题的关键.
10.A
【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轴,掌握数轴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数轴的定义和特点可知,点P表示的数为,从而求解.
【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点P表示的数为,
故选:A.
11.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由题意得,手掌遮住的数大于且小于0,据此可得答案.
【详解】解:由题意得,手掌遮住的数大于且小于0,
∴四个选项中只有A选项中的数符合题意,
故选:A.
12.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与数轴,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结合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由数轴可知,数轴上表示数的点所在的线段是,
故选:A.
13.数轴上A、B、C表示的数分别是:-2.5,0,3.5
【分析】直接根据实数与数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解:数轴上A、B、C表示的数分别是:-2.5,0,3.5.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熟知数轴上各点与全体实数是对应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1)画图见解析
(2)填表见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分类,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熟记有理数的分类是解本题的关键;
(1)根据正数在原点的右边,负数在原点左边,在数轴上表示各数即可;
(2)根据有理数的分类逐一填入集合内即可.
【详解】(1)解: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
(2)
.
15.C
【分析】本题考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原点左侧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故选C.
16.3或-3
【分析】根据在数轴上,点到原点的距离是该点对应数的绝对值即可求解;
【详解】解:∵,
∴在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等于3的点所表示的数有3或-3;
故答案为:3或-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掌握在数轴上,点到原点的距离是该点对应数的绝对值是解题的关键.
17.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掌握数轴上两点的距离为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成为解题的关键
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的数的差的绝对值,即: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即可.
【详解】解:,即A、B两点间的距离是7.
故选:C.
18.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根据题意得到点A与点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点A与点B位于原点的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点A与点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又∵点A表示的数为5,
∴点B表示的数是,
故选D.
19.C
【详解】答:在数轴右面到-1距离为6的点是5;
在数轴左边到-1距离为6的点式-7
20.D
【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根据题意可列的式子,进而求解,求解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点B距离点A是6个单位长度,
则,或,
∴点B表示的数是11或,
故选:D.
21.D
【分析】本题考查数轴上的点平移法则,理解左减右加是解题关键.数轴上点的平移,根据左减右加的方法,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点A表示数,左移7个单位,得,
点A表示数,右移7个单位,得,
故点B表示的数是2或,
故选:D.
22.D
【分析】根据数轴上点的移动可直接进行求解.
【详解】解:由数轴上的点距原点5个单位长度,则有点表示的数为5或-5,然后再将点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至点,则点表示的数为8或-2;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轴上点的表示,熟练掌握数轴上点的表示是解题的关键.
23.B
【分析】本题以数轴为背景考查了两点之间距离公式、解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根据题意,数形结合,由数轴上两点之间距离的表示方法列式求解即可得到答案,熟记数轴上两点之间距离的表示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
∴,
故选:B.
24.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利用数轴的特征和圆的周长公式解答即可.
【详解】∵直径为单位1的圆的周长为,直径为单位1的圆从原点沿着数轴无滑动的逆时针滚动一周到达A点,
∴A点表示的数是.
故选:D.
25.D
【分析】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直接求出圆的周长,进行利用点位置即可得出答案,正确求出圆的周长是解此题的关键.
【详解】解:∵这个圆在数轴上无滑动的滚动,
∴滚动一周行进的距离为圆的周长(前进或者后退的距离),
∵该圆的直径为,
∴周长为,
∴当点再次与数轴上的某个点重合,可能是或,分别约为或(取),位于和之间或与之间,
故选:D.
26.C
【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轴,分类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先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点A落在对应点表示的数,在利用中点公式求出C点表示的数.
【详解】设是点的对应点,由题意可知点是和的中点
当点在的右侧,,表示的数为,
那么C表示的数为:,
当点在的左侧,,表示的数为,
那么C表示的数为:,
故选:C.
27.C
【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轴上两点之间的中点的求法,根据数轴上两点的中点的求法,即两数和的一半,直接求出即可.
【详解】解:数轴上与表示和4的点距离相等的点所表示的数为,
故选:C.
28.D
【分析】此题考查了数轴,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先确定折叠处表示的数,进一步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解:∵折叠后点与点3重合,
∴纸面的折叠处是,
∵表示数7的点与点A重合,
∴点A表示的数是.
故选:D.
29. 或
【分析】(1)本题考查折叠的性质,以及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记折叠处为点,根据题意得到折叠出表示的数字,利用8到的距离和其对应点到的距离相等,即可解题.
(2)本题考查折叠的性质,以及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根据折叠前A、B两点间的距离为50,折叠后A,B两点间的距离为5,得到,再分类讨论,①,②,根据上述两种情况分析,即可得到点A表示的数.
【详解】(1)解:记折叠处为点,
数轴上数对应的点与数4对应的点重合,
点表示的数为,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8到的距离和其对应点到的距离相等,
又,,
数轴上数8对应的点与数对应的点重合;
故答案为:.
(2)解:折叠前A、B两点间的距离为50,折叠后A,B两点间的距离为5,
①当时,
由题知,,
由上面两式整理可得,,解得,
点表示的数为,点A在B的左侧,
点A表示的数为,
②当时,
由题知,,
由上面两式整理可得,,解得,
点表示的数为,点A在B的左侧,
点A表示的数为,
综上所述,点A表示的数为或.
故答案为:或.
30.
【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熟练掌握两点间的距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①先求出折痕表示的数,进而可求出与2重合的数;
②由、两点经折叠后重合可知表示的点是线段的中点,据此其求解即可.
【详解】①折痕表示的数为,
与2重合的数是.
故答案为:;
②∵、两点经折叠后重合,
∴表示的点是线段的中点,
∵数轴上、两点之间距离为9(在的左侧),,
∴点表示的数为:.
故答案为:.
31.B
【分析】根据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再结合各个选项中的数轴的特点,可以判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解:A、原点左侧的数据标错,应该是从左到右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正确,本选项符合题意;
C、没有原点,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单位长度不一样,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的定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数轴的特点,知道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32.A
【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根据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可得出结果.理解数轴上的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数轴上的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大,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有理数,在数轴上点M表示数m,点N表示数n,
∴点M在点N的右边,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无法判断点M,N在原点的左边还是右边,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3.C
【分析】根据有理数及数轴的相关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A、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确;
B、数轴上的原点表示零,正确;
C、在数轴上表示-3的点于表示+1的点的距离是|-3-1|=4,故本选项错误;
D、数轴上表示的点,在原单位左边个单位,正确.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注意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34.C
【分析】根据数轴上点的特点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解:数轴上原点以及原点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是非正数,故C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点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数轴上原点左边的点表示负数,原点右边的点表示正数.
35.D
【详解】由题意得:当所求点在2.5的左侧时,则距离3.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2.5 3.5= 1;
当所求点在2.5的右侧时,则距离3.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2.5+3.5=6.
故所表示的数是 1或6.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的有关知识,是基础题,难点在于解答本题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36.A
【分析】根据题意表示出圆滚动的距离,然后根据终点为1求解即可.
【详解】∵小圆从数轴上表示某个数x的点开始,沿着数轴向右滚动一周以后恰好滚动到表示1的点上,
∴x的值是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的表示方法.
37.B
【分析】本题考查了相反意义的量,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等知识.熟练掌握相反意义的量,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是解题的关键.
由题意知,,进而可得A表示的数为.
【详解】解:由题意知,,
∴A表示的数为,
故选:B.
38.B
【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轴,以及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根据数轴可以求得每个地方与巴黎的时间差,据此求得每个地方的时间,从而进行判断.正确理解数轴表示的时间差是关键.
【详解】解: A、纽约时间为:7月26日19时30分时7月26日13时30分,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伦敦时间为:7月26日19时30分时7月26日18时30分,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北京时间为:7月26日19时30分时7月27日2时30分,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汉城时间为:7月26日19时30分时7月27日3时30分,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9.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数轴和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求出的长度.根据图1算出的长度13,图2中的,用就是的长度,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得出点表示的数.
【详解】解:图1:,
图,

点表示的数是:,
故选:B
40.C
【分析】本题考查了等分点和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应,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可以把四个点分别求出来,即可判断.
【详解】解:数轴上与5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为,
平均每条线段的长度为:,
所以,点A表示的数是,点B表示的数是,点C表示的数是,点D表示的数是,
因此,位置最靠近原点的是点C,
故选:C.
41.
【分析】本题考查数轴上两点距离的意义,还可以根据相反数的特点解答,即在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有两个,这两个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的意义解答即可.
【详解】解:在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等于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有理数是,
故答案为:.
42.4
【分析】根据平移规律计算,,解答即可,本题考查了数轴上的平移,熟练掌握平移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根据平移规律,得,,
故点B表示的数是4,
故答案为:4.
43.0或
【分析】分两种情况,当在的左边或在的右边时,求出点P表示的数,即可求解.
【详解】解:由题意可得:,的中点表示的数为,
即点P表示的数为,
当在的左边时,此时点Q表示的数为,
当在的右边时,此时点Q表示的数为,
故答案为:0或
【点睛】此题考查了数轴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求得的中点表示的数,学会分类讨论的思想求解问题.
44.1或5
【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轴上表示有理数,两点间距离,线中点的计算,先求出的长度,再根据中点公式求出的长度,然后分情况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解:点A,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和,点B在点A的右侧,

点C为的中点,

点C到原点的距离为1,
点C表示的数是1或,
当点C表示1时,,解得:,
当点C表示时,,解得:,
综上所述,m的值为1或5,
故答案为:1或5.
45.或0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解绝对值方程,设点P表示的数是x,根据题意列绝对值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点P表示的数是x,
则,,
∵P到A、B的距离的比为,
∴,
∴或,
解得:或0,
∴点P表示的数是或0,
故答案为:或0.
46.(1)见解析
(2)D表示
【分析】(1)根据有理数与数轴的关系解答即可;
(2)以点C为原点画出数轴解答即可.
【详解】(1)如图,
(2)如图,
点D表示的数是.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正确画出数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7.(1)图见解析,
(2)或
【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有理数加减运算.
(1)先根据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求出点B和点D表示的数,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
(2)直接根据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根据题意得点B为,点D为
在数轴上表示为:

(2)点B对应的数为,且B、E两点间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

即点E所对应的数为或.
48.(1)图形见详解
(2)C村离A村
(3)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数轴,正确找到三个村庄的位置,掌握正负数表示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易错点在求邮递员骑行的路程时还要加上最后回到邮局的那段路程.
(1)根据题意标出A,B,C的位置,注意正方向是东方.
(2)数轴上用较大数减去较小数即可得到两点间的距离.
(3)将邮递员走过的路程全部加起来,注意最后还要加上从C村回到邮局的那段路程.
【详解】(1)(1)A,B,C三个村庄的位置如图所示:
(2)(2)(千米)
答:C村离A村6千米.
(3)(3)(千米)
答:邮递员一共骑行了18千米.
49.(1)画图见解析
(2)3km
(3)30min
【分析】本题考查了正负数的应用以及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两点间的距离,正确掌握相关性质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1)先根据时间乘速度等于路程,以及结合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即可作答.
(2)求两点间的距离,即运用有理数的减法列式进行计算,即可作答.
(3)先得出路程,再除以速度,即可作答.
【详解】(1)解:根据题意得:
∵以嘉嘉家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km,且向东骑了2km到达淇淇家,继续向东骑了1.5km到达小敏家,
则;
∴淇淇家的位置对应的数为2,小敏家的位置对应的数为3.5,学校的位置对应的数为,如图所示:

(2)解:依题意,.
答:淇淇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3km.
(3)解:依题意,
则,
∴.
答:嘉嘉骑车一共用了30min.
50.(1)-4
(2)①-5;②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3,7;③x的值为-4或8.
【分析】(1)先求出中心点,再求出对应的数即可;
(2)①求出中心点是表示2的点,再根据对称求出即可;②求出中心点是表示2的点,求出A、B到表示2的点的距离是5,即可求出答案;③根据点P在数轴上的位置,分类讨论,当点P在点A的左侧时,当点P在点A、B之间时,当点P在点A的右侧时,根据各种情形求解即可.
【详解】(1)解:∵折叠纸面,使数字1表示的点与-1表示的点重合,可确定中心点是表示0的点,
∴4表示的点与-4表示的点重合,
故答案为∶-4;
(2)解:①∵折叠纸面,使表示数6的点与表示数﹣2的点重合,可确定中心点是表示2的点,
∴表示数9的点与表示数-5的点重合;
故答案为∶ -5;
②∵折叠后,数轴上的A,B两点也重合,且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0(点A在点B的左侧),
∴A、B两点距离中心点的距离为10 ÷2= 5,
∵中心点是表示2的点,
∴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3,7;
③当点P在点A的左侧时,
∵PA+PB=12,
∴-3-x+7-x=12,
解得x=-4;
当点P在点A、B之间时,此时PA+PB=12不成立,故不存在点P在点A、B之间的情形;
当点P在点A的右侧时,
∵PA+PB=12,
∴x-(-3)+x-7=12,
解得x=8,
综上x的值为-4或8.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的应用,能求出折叠后的中心点的位置是解此题的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