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课堂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职业模块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课堂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职业模块

资源简介

《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课堂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一、基础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 《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是一篇________,它通过对闽宁镇发展历程的报道,展现了____战略下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伟大成果。
2. 闽宁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________县,其发展经历了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巨大转变,见证了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
3. 闽宁镇发展的关键在于________协作,在这一过程中,福建为宁夏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方面的支持,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二、字词运用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闽( )宁 维xíng( ) 阡mò( ) 鳞次zhì( )比
携( )手 感kǎi( ) 憧jǐng( ) dǐ( )砺前行
三、选择题
1. 下列对《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闽宁镇从荒凉的戈壁荒滩发展成为富裕美丽小镇的历程。
B. 闽宁镇发展的成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引导和村民们的辛勤付出。
C. 闽宁镇只发展了单一的农业产业,依靠种植葡萄实现了脱贫致富。
D. 文中通过对典型人物和事例的描写,展现了闽宁镇发展的具体成果。
2. 下列关于闽宁镇发展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利用当地光照资源,发展光伏农业,建设光伏大棚,增加农民收入。
B. 借助电视剧《山海情》的热度,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打造文旅园。
C. 培育酿酒葡萄、红树莓种植,肉牛养殖等特色生态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化。
D. 一直依赖福建的资金援助,自身缺乏产业发展的动力和能力。
3. 关于本文的写作特色,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既写了闽宁镇整体的发展,又通过具体人物的故事展现细节。
B.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闽宁镇的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突出发展变化。
C. 只运用了叙述的表达方式,平铺直叙地讲述闽宁镇的发展过程。
D. 大量引用了干部、村民等的原话,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四、课内阅读理解
(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1997年,闽宁两省区负责同志共同商定建设一个移民示范区,这个地方被命名为“闽宁村”。当时,这里是一片戈壁荒滩,自然条件恶劣,缺水少地,村民们生活贫困。但从那一刻起,闽宁协作的大幕拉开,开启了一段改变命运的征程。
最初,移民们面临着诸多困难,住房简陋,土地贫瘠,缺乏发展产业的经验和技术。然而,在福建的帮扶下,他们开始尝试种植各种农作物,从枸杞到玉米,再到后来的酿酒葡萄等特色产业。福建的专家们带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手把手地教村民们。
1. 闽宁村建立的背景是什么?
2. 移民们最初面临哪些困难?福建是如何帮助他们解决的?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如今的闽宁镇,已呈现红瓦白柱、绿树成荫、街道整洁、环境优美的和美景象。光伏农业产业园里,280座光伏大棚每年发电4000多万度,收入3000多万元,农民不仅能获得土地租金,还能在大棚里务工增加收入。红树莓生态产业园蓬勃发展,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同时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采摘。葡萄酒产业更是成为闽宁镇的支柱产业之一,种植葡萄、建设酒庄、举办博览会,拓展“葡萄酒+”新业态 ,全镇葡萄酒综合产值达29.6亿元 。
1. 如今的闽宁镇有哪些发展成果?请简要概括。
2. 从这些发展成果中,可以看出闽宁镇的发展模式有什么特点?
(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闽宁镇原隆村村民万军红,刚搬来的时候,生活十分艰难。后来,在政府和福建帮扶团队的支持下,他开始在光伏农业产业园务工,学习种植技术。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不仅掌握了种植技能,还承包了大棚,收入逐年增加。他感慨地说:“以前想都不敢想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福建的帮扶。”像万军红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各方的帮助,实现了脱贫致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 文中以万军红为例,有什么作用?
2. 结合全文,谈谈闽宁镇的发展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
答案解析
一、基础积累
1. 通讯;乡村振兴
2. 永宁;干沙滩;金沙滩
3. 闽宁;资金;技术;人才
二、字词运用
1. mǐn;形;陌;栉;xié;慨;憬;砥
2. 既;即;即;既;园;圆;园;圆
三、选择题
1. C。闽宁镇发展了多种特色产业,并非单一农业产业,C选项错误。
2. D。闽宁镇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自身具备产业发展的动力和能力,D选项错误。
3. C。本文运用了叙述、描写、说明、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并非只有叙述,C选项错误。
四、课内阅读理解
(一)
1. 背景是1997年闽宁两省区负责同志共同商定建设移民示范区,当时这里是一片自然条件恶劣、缺水少地、村民贫困的戈壁荒滩。
2. 困难:住房简陋,土地贫瘠,缺乏发展产业的经验和技术。福建的帮助:带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手把手教村民种植各种农作物,开启产业发展之路。
(二)
1. 成果:生态环境优美;光伏农业产业园发电创收,增加农民收入;红树莓生态产业园带动就业和旅游;葡萄酒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综合产值高。
2. 特点: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生态产业;产业多元化,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注重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三)
1. 以万军红为例,通过个体的脱贫致富故事,由点到面,具体生动地展现了闽宁镇村民在政府和福建帮扶下生活的巨大变化,体现了闽宁镇发展成果的真实性和普遍性。
2. 启示:政策支持是发展的重要保障;东西部协作能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人民的勤劳和努力是改变命运的关键;发展要结合自身实际,探索适合的产业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