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徐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一、单选题赤道式日晷晷面与赤道平行,晷针指向北极星。图1为2025年6月9日正午时刻拍摄的徐州某学校赤道式日晷照片。完成下面小题。1.该日晷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设计为56°,其依据是( )A.当地纬度 B.当地经度 C.当地海拔高度 D.黄赤交角度数2.该日后若对该日晷连续观测一周,可发现正午晷针影子( )A.始终指向正南 B.始终指向正北 C.先变长再变短 D.先变短再变长3.该晷盘仅北面刻有时间刻度,故其无法指示时间的节气是( )A.清明 B.芒种 C.夏至 D.大雪瑞士阿尔卑斯山脉海拔1810米处的图勒湖冬季封冻时间较长。图勒湖上建有一座高山水库漂浮式太阳能发电站,该电站采用双面均能发电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效率高。下图为图勒湖漂浮式太阳能发电站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4.安装双面太阳能电池板,主要考虑的是当地( )A.太阳高度变化 B.下垫面反射量 C.太阳辐射强度 D.平均日照时间5.该电站冬季比山麓低海拔地区相同规模装置发电量大的原因是( )①地面积雪多②大气逆辐射强③用电需求较大④大气更加稀薄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6.规模化发展漂浮式电站的困难主要是( )A.技术突破难度大 B.占用土地空间广C.建设维护成本高 D.渔业养殖干扰强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甲处为(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8.奠定该地区地势整体格局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沉积作用 C.板块挤压 D.板块张裂下图为一次气旋过境时某观测点获取的气象数据统计图,其中箭头和线段长短分别表示风向和风速。完成下面小题。9.该地降雨概率最大的时段是( )A.清晨 B.午后 C.黄昏 D.子夜10.该气旋过境时的移动方向最可能是( )A.东移 B.西移 C.南移 D.北移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由南海贯穿流和印尼贯穿流组成。受季风等因素的影响,南海贯穿流的平均流速从表层到底层逐渐减小,其水体输送量呈现明显季节变化;印尼贯穿流的强弱变化会对澳大利亚西北海岸气候产生影响。下图为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1.推测南海贯穿流水体输送量最大的月份为(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12.导致印尼贯穿流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海水( )A.温度差 B.水位差 C.密度差 D.盐度差13.当印尼贯穿流减弱时,澳大利亚西北海岸( )A.变湿、升温 B.变湿、降温 C.变干、降温 D.变干、升温海滩形状受海浪影响较大。对于大多数海滩而言,海浪大小存在着季节性变化,从而导致沿岸海滩也发生相应变化。下图为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沿岸某地(35°N)不同月份海水和海滩形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4.乙图对应的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5.回退浪是海浪拍打海岸后海水后退形成的海浪。与乙月相比,甲月回退浪小的根本原因是( )A.海滩含水量易饱和 B.沙砾多且坡度陡C.滩肩被淹没区域大 D.海浪运动速度慢16.乙月形成海底沙坝的主要原因是( )A.地表径流携带泥沙至海底堆积 B.基岩因重力坍塌滑动至海底C.洋流扰动海底带来的泥沙堆积 D.滩肩泥沙受侵蚀至海底堆积拆船业是将报废船只拆除的工业部门。由于现代大型船舶结构复杂、零部件众多,且自身携带残油等废品,拆船过程较为繁琐。下图为1956—2020年世界拆船中心转移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7.影响世界拆船中心转移路径的主导因素是( )A.科技水平 B.造船数量 C.海岸线长度 D.劳动力成本18.成为世界拆船中心后,孟加拉国( )A.逐渐成为世界航运的中心 B.石油资源消耗量迅速增长C.接收污染物跨境转移增多 D.船舶制造技术大幅度提升19.1998年前后废船拆解量出现低值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世界贸易量②钢铁价格③劳动力数量④交通运输方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车网互动(V2G)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车辆与电网的双向能量流动。2025年我国在上海、广州、深圳等等9个城市开展了车网互动试点,利用新能源汽车在用电低谷时充电储能、用电高峰时放电反向输送给电网。参与车网互动的车辆可通过电网获得一定收益。完成下面小题。20.车网互动选择在上海等城市进行试点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众多素质高 B.技术创新能力突出C.辐射带动作用大 D.电力资源严重短缺21.车网互动车辆获得收益的主要途径是( )A.国家补贴 B.谷峰电价差 C.汽车租赁费 D.用电价格低22.车网互动技术可以( )①提高电网运行效率②降低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价格③降低国家电网电价④提升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综合题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大雪山主峰贡嘎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是世界上高差最大的山体之一。受季风环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东、西坡山地垂直自然带差异显著。贡嘎山东坡1000—1600米河谷地带旱生灌丛发育。材料二 下图为贡嘎山垂直自然带谱图。(1)简述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地貌的形成过程。(2)分析贡嘎山东坡1000—1600米河谷地带旱生灌丛发育的原因。(3)若仅考虑青藏高原持续隆升,推测贡嘎山山顶和东坡山麓自然带的变化。(4)有研究认为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分析其原因。24.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建于1970年的赵口引黄灌区位于豫东黄淮海平原,是河南省最大灌区,赵口闸是位于黄河干流地上河的引水口。2024年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工程完工,配套了更多的水系连通工程,使得部分灌渠能排泄到天然河道,并且设置了多处水闸,能在较大范围内实现精准灌溉。材料二 下图为赵口引黄灌区水系示意图。(1)判断赵口引黄灌区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2)写出二期工程建设前后土壤含盐量的变化并分析原因。(3)说明赵口引黄灌区水系连通工程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25.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荔枝原产于中国岭南地区,上市时间一般为春夏之交。荔枝难以保鲜,古有“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的说法。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古代荔枝地理分布及北运路线图。(1)从荔枝主产区推测荔枝的生长条件。(2)分析四川产区在我国荔枝产区中分布最北的主要自然条件。(3)依据古代将荔枝从岭南北运至长安(西安)的路线图,分析在运输过程中荔枝保鲜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4)针对荔枝极难保鲜的特性,请从采摘角度为古代荔枝保鲜提出建议。参考答案1.A 2.B 3.D4.B 5.D 6.C7.B 8.C9.A 10.D11.C 12.B 13.D14.D 15.B 16.D17.D 18.C 19.A20.B 21.B 22.D23.(1)板块挤压导致地壳抬升;河流流经,地势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长期的地壳抬升与流水下切共同作用,形成山高谷深地貌。(2)该地带位于河谷,气流下沉,降水少;地形封闭,热量不易散失,蒸发旺盛;土壤水分少,适合旱生灌丛生长。(3)山顶:极高山冰雪带范围扩大;山麓:自然带向低海拔方向移动(或常绿阔叶林带下界降低)。(4)地壳隆升使山体重量增加,超过岩石承受能力,易发生崩塌、滑坡;隆升过程中,流水侵蚀、风力侵蚀等外力作用增强,与内力抬升趋于平衡,山脉高度趋于稳定。24.(1)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理由:灌渠从黄河引水,向东南方向延伸;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2)变化:土壤含盐量降低。原因:二期工程增加排水系统,可将多余水分和盐分排出;精准灌溉减少大水漫灌,降低地下水位,减少盐分上升。解析:从排水和灌溉方式改变分析盐分减少的原因。(3)保障粮食安全,通过精准灌溉提高农业产量;保障水资源安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维护生态安全,减少土壤盐碱化等生态问题。25.(1)喜温暖湿润气候;需充足光照;喜排水良好的土壤。(2)四川产区多盆地地形,北部有山脉阻挡冷空气,冬季气温较高;河谷地带热量充足,适合荔枝生长。(3)运输距离长,时间久;夏季气温高,荔枝易变质;沿途地形复杂,运输颠簸导致保鲜困难。(4)选择清晨或傍晚采摘,避开高温时段;采摘时保留果梗,减少果实损伤;轻拿轻放,避免果皮破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