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习近平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______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个里程碑。”材料的“______”处应该填写的是( )A. 土地改革 B. 三大改造 C. 改革开放 D. 香港回归祖国2.魏晋南北朝时期,400多年的混乱使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而南方经济获得迅猛发展,隋定都长安统一全国后,迫切需要密切与南方富庶经济区的联系。材料可用于说明隋朝( )A. 开凿大运河的动机 B. 统一全国的历史背景C. 全国经济水平均衡 D. 短暂而亡的政治原因3.清朝治理方式多样、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政策灵活,为后世提供治理经验。为了加强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清朝统治者在西北地区设置了( )A. 西域都护府 B. 澎湖巡检司 C. 驻藏大臣 D. 伊犁将军4.有学者指出“甲午战争时,偌大的中国犹如一盘散沙,始终无法形成合力抗战的局面,对日战争成为清廷的战争;抗日战争时,面对亡国危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促成了全民抗战局面的形成。”这里分析了两场战争( )A. 对中国产生不同影响 B. 日本侵略的不同意图C. 对世界产生不同影响 D. 进程结局不同的原因5.毛泽东主席五十年代在谈到民族工业时说有四个人不应忘记: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讲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讲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这里毛泽东主席是在( )A. 肯定民族工业创办者的历史贡献 B. 鼓励发展交通运输业C. 表示对革命先烈们的崇敬和缅怀 D. 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6.1978年到1982年,全国工业产值增长49%,城镇个体劳动者增加了8.8倍,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了1.2倍,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上升了8.5%。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我国( )A.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 完成手工业合作化C.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7.如图为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示意图。据此可知古希腊( )A. 殖民活动遍布欧亚非三大洲 B. 是地中海地区最强大国家C. 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D. 对被征服地医实施行省制8.1750年,英国城市人口占比16%,农村人口占比84%;1851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占比分别为54%、46%;1870年分别为70%、30%。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 B. 生态环境的改善C. 居民饮食结构的完善 D. 工业革命的推动9.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告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对这个“新”字的理解准确的是( )A. 宣告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B. 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C.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0.竹枝词是一种以吟咏社会风土人情为主的文学体裁。20世纪初电车刚进入北京时,有竹枝词写道:“电车初试人都怕,说是将来肇祸多。”后来,有人赞叹:“人坐(电)车中称稳便,儿童指点陆行舟。”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 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由排斥到认可 B. 沿海地区轻重工业发展水平不平衡C. 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日益丰富 D. 自由和平等的社会新风尚出现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11.某校历史社团开展“探寻报刊中的历史”主题实践活动。材料一:社团学生依据《申报》相关材料绘制了如图:(1) 依据材料一,概括《申报》报头出版日期标注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1911-1912年《申报》报头出版日期标注变化的原因。材料二:社团学生搜集整理的部分刊物信息刊物 相关信息① ______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1917年1月1日,刊登胡适撰写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1918年5月15日,刊登② ______ 撰写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新潮》 1919年2月1日,刊登傅斯年撰写的《怎样做白话文》一文《少年中国》 1920年5月6日,刊登向警予撰写的《女子解放与改造的商榷》一文(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将①②处填写完整。说出这些文章发表产生的影响。材料三:社团学生依据近代报刊事业相关资料进行研讨近代中国报刊事业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具体表现为文化教育环境的转变以及新思想的传播,电报、电话等新传播技术的推广与使用。近代报刊的发展展示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先进思想观念的启蒙。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了促进社会进步而大量投身报刊事业,国人也逐渐意识到大众传播媒介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到社会发展之中。——摘编自刘景泰《近代中国报刊事业的发展演变探析》(3) 依据材料三,概括推动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因素。写出近代报刊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2.某历史小组以“交往”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完成。【第一部分民族交往】材料一贞观十五年,太宗……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摘自《旧唐书 吐蕃传》材料二宣政院,秩从一品,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遇吐蕃有事,则为分院往镇、亦别有印。——摘自《元史 百官志三》(1) 请写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名称。材料二所述机构的设置有什么重大意义?(2) 新中国成立后,在上述两则材料所涉及的地区推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中央为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兴建的哪一工程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吉祥的天路”?【第二部分中外交往】(3) 请判断卡片1和卡片2中的人物分别是谁。并指出“▲”处应填内容具有怎样的意义?材料三 2024年5月5日至7日,应法国总统马克龙邀请,习近平主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和法国虽然分属东西方文明,价值理念、社会制度不同,但都重视文明交流互鉴。双方可以和而不同,通过对话合作,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及人类的进步作出新的贡献。”(4) 我国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及人类的进步”贡献的中国方案是什么?文明因交流互鉴而繁荣发展。阅读材料三,谈谈你对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认识。13.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伯里克利(1) 根据材料一,指出伯里克利所说的“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种“民主政治”的认识。材料二“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2) 材料二中恩格斯所说的“变革”指的是什么?这场“变革”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三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3) 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和影响。材料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都使用了大量的新式武器,如坦克、毒气弹、远程大炮等。这些武器的使用,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4) 根据材料四,说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及给我们的启示。1.【答案】C2.【答案】A3.【答案】D4.【答案】D5.【答案】A6.【答案】D7.【答案】A8.【答案】D9.【答案】C10.【答案】A11.【答案】【小题1】从帝王年号纪年变为民国纪年,增加了西历纪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民国政府使用民国纪年,宣布改用阳历。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加深【小题2】《青年杂志》;鲁迅【小题3】文化教育环境的转变,新思想的传播,电报、电话等新传播技术的推广与使用;近代报刊业促进社会进步12.【答案】【小题1】事件:文成公主入藏。意义: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小题2】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工程:青藏铁路【小题3】卡片1:鉴真;卡片2:周恩来;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小题4】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认识:文明的和平交流让我们懂得互相学习、开放包容才能共同进步;文明的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交流互鉴增强了不同文明的生机与活力,推动文明的繁荣发展;我们要借鉴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发展本民族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13.【答案】【小题1】核心: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认识:伯里克利时期的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它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但是,这种民主政治也有局限性,它实质上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小题2】变革:文艺复兴。影响: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它打破了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同时,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们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小题3】原因: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生活困苦,不断发动起义,社会矛盾尖锐。影响: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小题4】特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交战双方使用了大量新式武器,战争异常残酷,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启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们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要通过和平谈判、协商等方式解决国际争端,避免战争的爆发;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