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 课后培优检测(含答案) 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5 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 课后培优检测(含答案) 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3.5 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 ——七年级数学华东师大版(2024)上册课后培优检测
1.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能够缩短航程,这样做的道理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连接两点间线段的长度是两点间的距离
2.如图是生活中打靶瞄准现象,对于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线动成面
C.点动成线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共有10条线段 B.射线DC与射线CD是同一条射线
C.点P在直线AD外 D.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直线AB和直线BA表示同一条直线 B.过一点能作无数条直线
C.射线AB和射线BA表示不同射线 D.射线比直线短
5.如图,田亮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
A.垂线段最短 B.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经过两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
6.已知点C在直线上,若,,E为线段的中点,则的长为( )
A.或 B.或 C. D.
7.毛泽东主席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例如山西临猗黄河大桥是山西省西南部通往陕西省渭南、铜川等地的重要运输通道.建成后,运城市至陕西省铜川市的通车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2.5小时,极大地缩短了两地之间的交通时间.用所学数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恰当的是( )
A.过一点可以画多条直线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连接两点间线段的长度是两点间的距离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画直线厘米
B.若,,那么或4
C.河道改直可以缩短航程,是因为“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D.在直线AB上任取4点,以这4点为端点的线段共有6条
9.如图,已知线段,延长AB到点C,使,点D为线段AC的中点,则线段BD的长为__________.
10.图中共有__________条不同的线段.
11.如图,小华从点C到书店B去,他想尽快的赶到书店,请你帮助他选择一条最近的路线______,数学依据是______.
12.如图,是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厘米.
13.如图所示,点C是线段AB延长线上一点,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求证:.
14.如图,点C,D在线段上,,,D为线段的中点.
(1)求线段的长;
(2)若E是直线上一点,且,求线段的长.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能够缩短航程,这样做根据的道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故选:C.
2.答案:D
解析: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会让打靶瞄的更准.
故选:D.
3.答案:B
解析:A.题图中共有10条线段,分别为AP,BP,CP,DP,AB,AC,AD,BC,BD,CD,故A正确;
B.射线DC与射线CD端点与方向都不相同,是两条不同的射线,故B错误;
C.点P在直线AD外,C正确;
D.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知,故D正确.故选B.
4.答案:D
解析:A、B、C选项的说法都正确;射线、直线都是无限长的,不能比较长短,故D选项的说法错误,故选D.
5.答案:C
解析: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
∴线段AB的长小于点A绕点C到B的长度,
∴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故选C.
6.答案:B
解析:①如图所示,
,,
∴,
∵点E是的中点,
∴;
②如图所示,
∴,
∵点E是的中点,
∴;
故选:B.
7.答案:C
解析:把弯曲的路径改直,就能缩短路程,用所学数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恰当的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故选:C
8.答案:D
解析:A、直线没长度,故本选项错误;
B、若,,不能确定C在不在直线AB上,那么AC=不一定为8或4,故本选项错误;
C、河道改直可以缩短航程,是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本选项错误;
D、在直线AB上任取4点,以这4点为端点的线段共有6条,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9.答案:1.5
解析:因为,,所以.
所以.
因为点D为线段AC的中点,所以.
所以.
10.答案:10
解析:题图中的线段有AB,AC,AD,AE,BC,BD,BE,CD,CE,DE,共10条.
11.答案: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解析:选择一条最近的路线③,数学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故答案为: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2.答案:24
解析:由图可知,,

又,

长方形的周长是:,
故答案为:24.
13.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
∴,,
∴.
14.答案:(1)5
(2)7或17
解析:(1),
∵D为线段的中点,
∴;
(2)∵,
∴,
若E在A的左侧,则,
若E在A的右侧,则,
∴线段的长为17或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