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京市昌平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材料一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诸多新概念、新名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面前。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前沿分支,是指智能体(如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汽车等)通过物理实体与环境实时交互,实现感知、认知、决策和行动一体化。具身智能主要是基于物理实体,能够与物理世界进行感知和交互,以及有行动的一种智能系统。它区别于 DeepSeek 或者 ChatGPT等离身智能,以及只存在于虚拟空间、数字空间、信息空间的智能。具身智能本身代表的是人工智能技术走进物理世界,与不同的硬件本体结合,这个硬件可以是一个机器手臂、四足机器人、六足机器人、轮式机器人,也可以是人形机器人。如果说离身智能只是“动嘴皮子”,具身智能则需要在物理世界“干活”,是一个“实干家”。智能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它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具有物理的身体,二是能够与物理世界构成感知、思考、交互和行动的能力。它可以是轮式、轮带式、复合型,甚至是机械臂类型的机器人。与智能机器人相比,传统的智能化设备没有安装传感器,完全靠程序驱动,不会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响应,只是机械地执行,缺少感知、交互和思考物理世界的过程。智能机器人融合了视觉感知、学习理解、智能计算等一系列智能技术,使机器人在环境中能够感知、决策、行动,它偏向于一种类脑智能。人形机器人属于智能机器人的一类,除了长得像人,应该是功能和思考行为都模拟人的一种机器人,它也被称为具身智能体的最佳载体。人形机器人技术大概经历基础科研、工业应用、生活服务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探索第三阶段的关键期。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如一汽红旗、北汽越野的零配件搬运,蔚来汽车的车辆瑕疵检测,以及一些智能装备企业的线缆分拣等,将人们从简单重复、危险度高的工作岗位中解脱出来。尽管业界人士十分看好具身智能,特别是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前景,但人形机器人距离大规模落地应用,特别是进入寻常百姓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操作的效能、安全和成本这三要素是衡量一项新技术能否进入产业化的重要标准。从目前实验角度来看,拥有智能大脑的人形机器人可能会更加灵活、高效,但从机械操作等能力来看,人形机器人特别是双足人形机器人的效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人形机器人在未来10年内将走进工业、特种、危险等场景,只有经过这些场景的充分验证,才有可能进入家庭。(取材于王伟的相关文章)材料二人形机器人展现出的技能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真正实现量产还需要解决多种工程化的问题,在技术、供应链和市场等多个环节都需要持续优化。目前,零部件硬件性能不过关,是制约量产的关键因素之一。人形机器人需要具备重量轻、体积小、能量密度高以及耐冲击性强等特点,但现有零部件材料和工艺难以完全满足这些需求。例如,传统电机能耗高、续航时间短,本体厂商需要高效率、低功耗的电机。从上游供应链来看,某些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低、成本高昂,需依赖供应商与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共同研发。零部件技术的突破必须建立在规模化量产的基础上,而量产能力的形成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制造工艺的持续优化。应当以具体应用场景为切入点,逐步提升零部件性能。随着场景应用的深入,新的性能需求会自然显现。以人形机器人关节为例,初期可能只需要满足机器人基本运动功能,但随着任务复杂度提升,本体厂商会对扭矩密度、响应速度等参数提出更高要求,这些需求反馈将精准指导零部件厂商的研发方向。此外,人形机器人底层算法尚未统一,多项核心技术亟待突破。在实验室样机转向大规模生产阶段,机器人需要更加稳定的运动平衡能力、上下肢协调能力。大模型应用仍面临实时性、可解释性等挑战,高质量、大规模数据集不足以及能耗大和续航力不足也是制约人形机器人实际应用的关键问题。在落地过程中,人形机器人是先进入特定场景还是先量产?两者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可以并行或分阶段推进的策略选择,最终取决于技术成熟度、市场需求、成本控制等多重因素。从家用场景到工业应用,人形机器人对可靠性的要求由低到高。以扫地机器人为例,在家用环境中,设备需要持续稳定运行至少 1000小时,这是消费者能够接受的基本门槛;而在工业应用领域,可靠性要求则呈现数量级的提升,工业设备通常需要达到20000小时以上的稳定运行时间。因此,人形机器人的可靠性至关重要。人形机器人技术复杂、产业链长,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投入,可在导览、康养服务等技术难度小且需求量大的场景进行试点,整合多场景应用数据,提升人形机器人适用能力,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区域间供应链协同配合。同时,加快制定《人形机器人通用技术标准》,建立国家级检测认证中心,在为我国人形机器人质量评估和市场准入提供权威保障的基础上,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双向互认。(取材于孙小程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对下列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具身智能包含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属于具身智能。B.人工智能包含离身智能,离身智能包含人形机器人。C.人工智能包含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属于具身智能。D.智能机器人包含人工智能,同时也包含人形机器人。2.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智能机器人的一项是 (3分)A.扫地机器人自动躲开地面障碍物,清扫地面。B.DeepSeek能依据要求制作完成故宫游览攻略。C.擎朗送餐机器人可以自主规划路线并精准送餐。D.机器人马拉松冠军“天工”灵活调整方向和速度。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现在的人形机器人不具备重量轻、体积小、能量密度高、耐冲击性强的特点。B.人形机器人零部件技术的有效突破,需要规模化量产、技术创新和制造工艺的持续优化。C.本体厂商会对机器人技术参数提出更高要求,这些需求反馈取决于零部件厂商的研发方向。D.人形机器人从家用场景到工业应用对可靠性的要求由低到高,因此首先要发展家用机器人。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有关人形机器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人形机器人能够感知、决策、行动,灵活且高效,应用的前景广阔,但技术还不是很成熟。B.人形机器人目前已进入工业应用领域,可将人们从简单重复、危险度高的工作中解脱出来。C.人形机器人由于制造技术复杂、产业链长,距离大规模落地应用至少还需要10年的时间。C.人形机器人由于制造技术复杂、产业链长,要大规模落地应用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投入。D.人形机器人可以在导览、康养服务等场景进行试点,是因为这些场景对其服务的要求不高。5.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对人形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6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1题。材料一卫律知苏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取材于《汉书》)材料二卢循自始兴寇长沙,徐道覆寇南康、庐陵、豫章,诸守相皆委任奔走。道覆顺流而下,舟械甚盛。安成忠肃公何无忌自寻阳引兵拒卢循。长史邓潜之谏曰:“国家安危,在此一举。闻循兵舰大盛,势居上流,宜决南塘,守二城以待之,彼必不敢舍我远下。蓄力养锐,俟其疲老,然后击之,此万全之策也。今决成败于一战,万一失利,悔将无及。”参军殷阐曰:“循所将之众皆三吴旧贼,百战余勇,始兴溪子【1】,拳捷善斗,未易轻也。将军宜留屯豫章,征兵属城,兵至合战,未为晚也;若以此众轻进,殆必有悔。”无忌不听。三月壬申,与徐道覆遇于豫章,贼令强弩数百登西岸小山邀射之。会西风暴急,飘无忌所乘小舰向东岸。贼乘风以大舰逼之,众遂奔溃。无忌厉声曰:“取我苏武节来!”节至,执以督战。贼众云集,无忌辞色无挠,握节而死。于是中外震骇,朝议欲奉乘舆北走,就刘裕;既而知贼未至,乃止。(取材于《资治通鉴》)注释:【1】溪子:居住在南方溪洞地区的少数民族。材料三古人有言:“君子杀身以成仁,不求生以害仁。”又云:“非死之难,处死之难。”信哉斯言也!是知陨节苟合其宜,义夫岂吝其没?捐躯若得其所,烈士不爱其存。故能守铁石之深衷,厉松筠之雅操,见贞心于岁暮,标劲节于严风,赴鼎镬其如归,履危亡而不顾,书名竹帛,画象丹青,前史以为美谈,后来仰其徽烈者也。晋自元康之后,政乱朝昏,祸难荐兴,苍生涂炭,干戈日用,战争方兴。虽背恩忘义之徒不可胜载,而蹈节轻生之士无乏于时。无忌挟功名之大志,挺文武之良才,追旧而恸感时人,率义而响震勍敌,因机效捷,处死不懦,比乎向时之辈,岂同日而言欤!(取材于《晋书》)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雨雪,武卧啮雪 啮:咬,嚼B.诸守相皆委任奔走 委:托付C.登西岸小山邀射之 邀:拦截D.无忌挟功名之大志 挟:拥有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匈奴以为神 B. 此万全之策也守二城以待之 挺文武之良才C. 赴鼎镬其如归 D. 履危亡而不顾后来仰其徽烈者也 岂同日而言欤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挖野鼠穴中藏的草实充饥B.朝议欲奉乘舆北走,就刘裕朝中商议想要护送皇帝北迁,依附刘裕C.非死之难,处死之难不是死亡很难,而是如何面对死亡很难D.是知陨节苟合其宜由此可知牺牲节操姑且合乎道义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单于用非常残酷的方式来对待苏武,以此消磨其生存意志,威逼苏武屈服投降。B.面对卢循兵舰来犯,邓潜之认为应决开南塘水坝,守城以待敌,这是万全之策。C.殷阐建议何无忌应留守豫章,向属地征召援军,待集结兵力再战,勿轻敌冒进。D.何无忌胸怀建功的大志,也发挥了才能,但和当时的其他人相比,还是有差距。10.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3分)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11.材料三中“蹈节轻生之士无乏于时”大意是“能坚守节操、勇于牺牲的志士在当时也不会缺乏”,苏武与何无忌面对困境的表现有何异同?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加以简析。(6分)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7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14题。(共12分)念奴娇·断虹霁雨【1】黄庭坚八月十七日,同诸甥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2】?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3】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孙郎【4】微笑,坐来声喷霜竹【5】。注释:【1】词人因新旧党争,屡遭贬谪,本词为词人晚年被贬戎州(四川宜宾)时所作。【2】醽醁(líng lù):酒名。【3】老子:老夫,词人自称。【4】孙郎:序中的孙彦立。【5】霜竹:即竹笛。12.下列对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断虹霁雨”三句描绘了一副色调明丽的秋山新雨图,万物尽显清新风采。B.上阕中作者连续使用了三个问句,极力写月色之美和自得其乐的文人雅兴。C.“共倒金荷”三句写词人想象自己曾经向诸甥劝酒的场景,而今难有畅饮。D.“孙郎微笑”两句写孙彦立感遇知音,吹出清越悠扬的笛声,使词人陶醉。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染修眉新绿”一句采用多种手法,把远山写成女子的修长秀眉,尽显妩媚的情态,极具画面感。B.“桂影扶疏”六句用浪漫主义手法描写了月亮中的桂树枝繁叶茂,嫦娥驾着一轮明月在长空中飞驰。C.“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两句把镜头由天上拉到人间,使词意由描写月光过渡到下阕的直接抒情。D. 本词意境开阔,风骨清劲,词人于写景叙事中抒发人生感慨,最后以清亮笛声作结,意蕴深长悠远。14.评论者大多认为“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为本词点睛之笔,试分析其情感意蕴。(6分) 15.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要求:字迹清晰。(共8分)(1)为文需情真意切。《项脊轩志》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________”,叹物是人非,追悼亲人之痛;《归去来兮辞并序》写“_________,亦崎岖而经丘”,抒回归田园,重返自然之乐。 (2)酒与诗人常相伴。人生失意时,鲍照“酌酒以自宽,__________”;知音难觅时,黄庭坚感慨“朱弦已为佳人绝, __________ ”。(3) 苏轼实地考察石钟山,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因事说理,表达了“__________,而臆断其有无”的思想,其质疑和求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4)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深巷明朝卖杏花”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因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5)作文课上,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来表达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16.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7分)《红楼梦》第三十九回:宝玉且忙着问刘姥姥:“那女孩儿大雪地作什么抽柴草?倘或冻出病来呢?”贾母道:“都是才说抽柴草惹出火来了,你还问呢。别说这个了,再说别的罢。”宝玉听说,心内虽不乐,也只得罢了。刘姥姥便又想了一篇,说道:“我们庄子东边庄上,有个老奶奶子,今年九十多岁了。他天天吃斋念佛,谁知就感动了观音菩萨夜里来托梦说:‘你这样虔心,原来你该绝后的,如今奏了玉皇,给你个孙子。’原来这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这儿子也只一个儿子,好容易养到十七八岁上死了,哭的什么似的。后果然又养了一个,今年才十三四岁,生的雪团儿一般,聪明伶俐非常。可见这些神佛是有的。”这一席话,实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连王夫人也都听住了。(1)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暗指贾府中的两个人物,依次是: (2分)(2)结合书中相关情节,概述刘姥姥此次来贾府的目的及收获。(3分)(3)刘姥姥讲这个故事,体现了她怎样的性格?(2分)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书店是我戒不掉的迷恋①无论时光怎样流变,在所有爱书人的眼中,书店永远是一帧百看不厌的风景。②为什么爱逛书店?一时教人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其实也讲不太清楚,只是没来由地喜欢,那股热度亦不随时间消逝而减退。平时,在路上遇到一家书店,总有进去兜一圈的冲动,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习惯,戒不掉的。③于巷弄深处偶遇一家古旧老书店,绝对是一等一的清福与惊艳。那时,本以为这条巷弄跟刚刚逛过的那条巷弄别无两样,可就在你意兴阑珊时,一家书店站在巷尾对你含情脉脉微笑,那恰比戴望舒《雨巷》中逢着了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娉娉婷婷,百媚千娇,魂儿都被掳走了。④在旧书店里徜徉好比是在跟老时光叙旧,店内静谧安然,心底却轰隆隆的。空气里弥漫着微醺的书香,触摸那些磨损的书脊,好像在晚秋的黄昏里遇见了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友,一时激动失控,甚至湿了眼眶。旧书的旧,只是一种表象;老,才是一种资历。即便是表面上看去毫无痕迹的旧书,也能带给我一种甜蜜的错觉:它已经陪伴我很久了。你和它一起变老,它喂养你的灵魂以岁月。那些词句,是任何一本新书都无法赐予的温情。因为老,它们不比新书站得更高,却更深。当你拥有了那些被同样热爱书籍的生命碾磨过的旧书,它们便开始碾磨你的生命。你会看到,旧书把很多人连在一起。祖父和孙子,父亲和女儿,漂泊异乡的同乡人,共存一个街区却属于不同历史节点的生命。剥除外在的身份,作为阅读者,你会发现他们就是你在茫茫宇宙里素未谋面的邻居,只因为他们陪你,或者说你也陪着他们,读了同一本书。你们向同一本书裸露自身,也从同一本书汲取营养。⑤我一直深信,缘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爱书之人,跟书店都有一段缘分。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总可以不靠“书店漫游指南”之类的小册子找到书店所在,这是不是冥冥中的安排?⑥印象中,踩着深浓夜色在街区散心,不期然,看到不远处有一家透着暖色灯光的书店,就觉着它好温柔,等回过神儿来,发现自己已在书店的一角翻书了。阴翳顿时一扫而光,心里亦随着这暖光也亮堂堂的。那情形,仿若回到了从前,晚上家里有人未归,母亲总会点亮檐下的那盏灯,希望照亮亲人回家的路。“是谁传下这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只因万圣书园墙上的这句话,我成了这家书店的“铁杆粉”。⑦爱上书店,是戒不掉的迷恋。被一家书店吸引,有太多种理由,或许是它的小清新勾起了你青涩的回忆,或许是它的文艺范触动了你的文学梦,抑或是它的欧派格调为你打开了看世界的天窗……很多时候看见成堆成排的书,只是满心欢喜,就是这么简单。其实,爱上书店的人都有相通处,都专注于对文字的信仰,甚至都极有可能修炼成骨灰级“恋书癖”。⑧在一家气质与你的格调高度吻合的书店消磨时光,会有一种梦想照进现实的不真实感。曾经去过一家书店,它隐居在一个村落的老祠堂里,被白墙黑瓦的古民居相拥着。村外是绿意葳蕤的稻田和桑树,踩在斑驳纵横的石板路上,巷子里沁着一层稀薄的雾霭,两面的墙壁上覆满了青苔,到处是岁月溜过的痕迹。踏进书店仿若时光倒流,置身在这旧时富人的宅院里,一排排的书架紧贴祠堂的两围,中空有一天井,别有洞天,阳光、雨露和星辰常来做客。能够想象黄昏而至夕照洒泼下来的华美,待天黑月明时,书店里亮起一盏盏橘黄色的灯,天井上空是蓝盈盈的天幕,雕栏画栋下的古朴书店呈现出亦真亦幻的人间仙境,想必五柳先生的桃花源也不过如此。⑨书店是一个装满故事的所在。每天形形色色的人在这里聚散依依,你的欢歌,她的离愁,外带一个沉默不语陌生的他,精彩的情节不啻于王家卫导演的一部关于过去与未来的城市电影。在这样的情境里,那个似是被书店阻隔在外的坚固世界,像一块方糖泡在卡布奇诺中,全融化了。⑩很多时候,来书店里逛的人习惯性地保持着低调与缄默,捧着一本书,任思绪穿行在满纸烟岚的字里行间,那时候一个人就是整个世界。周围都是陌生人,因人生的某个时间节点彼此都曾相逢于同一家书店,自此有了交集,虽然未曾说出过哪怕一句“你好!”但彼此心领神会,因为爱书人之间自有不可言说的默契。 当一家书店开门迎客时,世界的其他部分也随之而来,只要有心,你总会在书店内外捡拾到惊喜。爱书成疾,每天手里不抓一本书,总觉得怪怪的。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书店始终会是慰藉我心灵的庇荫之地,此生注定了要与书店生死交谈,和书店抵死缠绵。 多年以后,一些书店关门了,一些书店还死守着那份书香,我也老成了一个老头,腿脚不灵便,还是闲不住,老爱逛书店。那是个落雪的冬日,我要去的那家老书店归隐在一条逶迤的胡同里,两边剥落的墙壁上爬着枯藤,像我那么老了,来年春天准会再发新芽,绿满整条胡同。老书店里藏满了我喜欢的书,新书有余华那些老笔杆的老来新作,旧书是前辈作家张爱玲、钱钟书的文集,每次去都不会空手而归,从老得跟我一样老的店主手里接过用麻绳捆缚的图书,互道一声珍重,然后,消失在细雪潇潇的幽静胡同里……(取材于王丹枫的散文)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绝对是一等一的清福与惊艳 清福:清闲的福气B.可就在你意兴阑珊时 阑珊:强烈、高涨C.阴翳顿时一扫而光 阴翳:情绪低落D.踩在斑驳纵横的石板路上 斑驳:颜色纹路陈旧交错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①段写在爱书人的眼中,书店是一帧百看不厌的风景,表达作者对书籍的喜爱之情。B.第④段作者在旧书店里触摸旧书,引发情绪激动失控,是因为旧书磨砺了作者的生命。C.第⑦段作者写爱书店的人被书店吸引,缘于书店有不同风格,但都专注于对文字的信仰。D.文章的结尾以景结情,表达了作者与书店“抵死缠绵”的心愿,含蓄蕴藉,耐人寻味。19. 结合文意,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内涵及表达效果。(6分)20.文中⑥⑧ 段写了怎样的书店,分别概述这些书店让作者迷恋的原因。(6分)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6分。21.语言基础运用(6分)①当人工智能来“推门”,我们是墨守成规还是积极拥抱?②现实已经给出了清晰的回答:从实验室里助力前沿探索,到医疗影像辅助诊断,再到无人驾驶方兴未艾,人工智能的身影无处不在。③然而人是社会性的,比如,政务服务中的面对面、心贴心,求医求学中的医者仁心、薪火相传,都能够让互动双方得到珍贵的情绪价值和人生体验。④这是人工智能难以企及的。⑤也不妨从辩证的、历史纵深的角度去看,人工智能与其说是来“抢蛋糕的”,不如说是来“做大蛋糕的”。⑥毕竟,历次科技进步,终究是把服务于人类福祉为归宿的。(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句中的“墨守成规”可换成“因循守旧”。B.②句中的三处逗号不能改成顿号。C.③句中画波浪线的两处位置不能互换。D.⑤句中加点的关联词可以改为“不是......而是”。(2)第⑥句中画横线部分有语病,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将修改后的语句写在答题卡上。(3分)22.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不透露学校及个人信息。(1)从《边城》《阿Q正传》或者《茶馆》中,选择一个你印象深刻或带给你震撼的场面,请你对其进行描写。要求:符合原著,描写具体。(2)读了《论语》,在孔子的众弟子中,你喜欢曾子,子路,或者其他哪位?请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评语。要求:符合人物特征。(3)请以“致过去的自己”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23.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学校及个人信息。(1)“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的意思是: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筐泥土累积而成的,千里的行程是从第一步开始的。这句话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请以“说积累”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2)生活中,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情感......随着时间的流逝正在被我们遗忘,但是有些人、事、情.....是不该被忘记的。你对此有怎样的经历和感受?请以“这,是不该被忘记的”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1.(3分)C2.(3分)B3.(3分)B4.(3分)D5.(6分)①加快在工业、特种、危险等场景的充分验证。②优化制造工艺,提升零部件性能。③统一底层算法,进行技术创新,突破多项核心技术。④提高人形机器人持续稳定运行的可靠性。⑤推进人形机器人在技术难度小、需求量大的场景试点,提升其适用能力。⑥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区域间供应链协同配合。⑦加快制定行业标准,建立评估和市场准入机制,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双向互认。【评分标准】每点1分,答出任意6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6.(3分)B (委:舍弃)7.(3分)B助词,的。(A介词,凭借/介词,把;连词,来。 C助词,无实义;代词,他的。 D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8.(3分)D(这说明为节操而死如果合乎道义)9.(3分)D(何无忌远远超过先前的其他人)10.(3分)于是把苏武囚禁在一个大地窖中,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评分标准】“幽”“绝”各1分;语句通顺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11.(6分)同:爱国忠君,持节不屈。异:①苏武“杖汉节牧羊”,宁死不降,(在绝境中有着非一般的生存能力),越在困境越显示出刚劲的节操,坚强地活了下来。②何无忌面对强敌,宁死不屈,执节督战;但其不听进谏,刚愎自用,导致兵败。【评分标准】相同点2分;不同点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7分。12.(3分)C(写的是真实的生活,非想象)13.(3分)C(“直接抒情”有误)14.(6分)①词人以“老子”自称,显出词人以昂扬姿态对抗人生困境的孤傲豪放。②“江南江北”点出词人一生屡遭贬谪,暗含无奈与悲愤。③“最爱临风笛”写出词人虽漂泊颠沛,却乐观旷达。【评分标准】结合词句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15.(8分)(1) 今已亭亭如盖矣 既窈窕以寻壑(2)举杯断绝歌《路难》 青眼聊因美酒横(3)事不目见耳闻 (4)小楼一夜听春雨(5)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评分标准】句中有错字、多字、漏字,该句不得分。每句1分,共8分。16.(1)(2分)贾珠 贾宝玉(2)(3分)刘姥姥这次(第二次)进贾府的目的是感恩。带着新鲜的瓜果蔬菜来感谢她第一次进贾府得到的接济。收获:①得到贾母、王熙凤等人的诸多赏赐(银钱、布匹、衣物和各种生活用品);②被贾母留着宴饮、游园,见识富贵生活,体验贾府的繁华,开了眼界。(3)(2分)刘姥姥深谙人情世故,机敏睿智,善于察言观色的性格。(刘姥姥讲的这个故事,恰好与贾府家事契合;能讨得众人欢心,让大家继续对她的故事感兴趣,从而更好地融入贾府众人的氛围中)【评分标准】(1)每空1分,共2分。(2)每点1分,共3分。(3)2分,意思对即可。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17.(3分)B(阑珊:衰减、消退)18.(3分)B(激动失控是因为好像与老友重逢)19.(6分)答案要点:内涵:①指不同时代的读者,在阅读同一本书时将自己的情感、思想、经历等内心世界向书籍敞开,与书中的内容产生共鸣。②不同的读者从同一本书中获得启发,汲取营养,增长智慧。效果:将读者与书籍的关系描写得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画面感。【评分标准】内涵每点2分,共4分;效果2分。意思对即可。20.(6分)答案要点:第⑥段中深浓夜色中透着暖色灯光的书店,给作者带来温柔和希望。第⑧段中隐居在一个村落的老祠堂里的书店,仿佛时光倒流,让作者感受到桃花源般亦真亦幻的仙境。第 段中归隐在一条逶迤的胡同里的老书店,给作者带来满心欢喜,以及和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谊。【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6分。21.(1)D(2)历次科技进步,终究是以服务(于)人类为归宿的。或者 历次科技进步,终究是把服务(于)人类作为归宿的。22.微写作(10分)根据完成题目要求的质量,以6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一类卷(8—10分),符合题意,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表达流畅,较有文采。二类卷(5—7分),基本符合题意,内容较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三类卷(1—4分),偏离题意,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23.评分参考作文(50分)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一类卷 (50—42分)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46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文章可得48分以上。二类卷 (41—33分)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论据较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37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文章可得39分以上。三类卷 (32—25分) 基本符合题意、论点基本明确 论据较恰当充实、论证基本合理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29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文章可得31分以上。四类卷 (24—0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以20分为基准分,向下浮动。第(2)题 评 分 标 准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一类卷 (50—42分) 符合题意、主题明确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46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文章可得48分以上。二类卷 (41—33分) 符合题意、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37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文章可得39分以上。三类卷 (32—25分) 基本符合题意、主题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29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文章可得31分以上。四类卷 (24—0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以20分为基准分,向下浮动。【参考译文】材料一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于是把苏武囚禁在一个大地窖中,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认为他是神,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来。分开他的随从官吏常惠等人,分别投放到另外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公家发给的粮食不到,挖野鼠穴中藏的草实充饥。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材料二卢循从始兴进犯长沙,徐道覆进犯南康、庐陵、豫章,众多守将纷纷抛弃职位逃走。徐道覆顺江而下,船只军械极为浩大。安成忠肃公何无忌从寻阳带领军队抵抗卢循。长史邓潜之上谏说:“国家的安危就在这次一举,我听说卢循的兵舰阵势浩大,占据了上游,应该决开南塘水坝,守住这两座城池以等待敌人,这样他们一定不敢舍弃我们而直接往下游去。积蓄力量,保存锐气,等待敌军疲惫困倦后再进攻,这是万全之策。如今成败要靠一场战斗来决定,如果万一失败,后悔将来不及呀!”参军殷阐说:“卢循所率领的军队都是三吴的旧日强盗,经过多次战斗仍有余勇,再加上始兴的溪族兵丁,敏捷善斗,不可轻视。将军应该留驻豫章,向所属各城征召援军,待援军到齐后再与其作战,也不算晚。如果就凭这点兵力轻易出击,恐怕一定会追悔莫及。”何无忌没有听从他们的建议。三月的壬申那天,与徐道覆在豫章相遇,敌军命令几百名强弓劲弩手登上西岸的小山去拦截射击他们。正赶上西风猛烈地吹,将何无忌乘坐的小船吹向东岸,敌人趁着风用大船逼近,他们的军队于是纷纷溃散。何无忌大声说道:“把我的苏武节拿来!”苏武节到了,何无忌拿着它督促作战。敌人的军队像云一样聚集而来,何无忌在语言和神色上都没有屈服,手握苏武节战死。于是朝廷内外震惊,朝中商议想要护送皇帝北迁,依附刘裕;不久知道敌军还未到达,才作罢。材料三古人说:“君子宁愿牺牲生命以成全仁德,也不为了苟且偷生而损害仁德。”又说:“不是死亡难,而是如何面对死亡很难。”这番话实在是可信的啊!这说明为节操而死如果合乎道义,有道义的人怎么会吝惜牺牲呢 如果死得其所,有志气的义士就不会吝惜自己的生命。所以才能保持像铁石般坚贞的内心,锤炼如松竹般高雅的操守,到生命的晚年还能表现出坚贞的心志,在寒风中显示出刚劲的节操,赴汤蹈火时就像回家一样,置身于危险中也不顾虑,名声被写在史册中,形象被画在画像上,前代史书把他当作美谈,后人也仰慕他的事迹。自晋朝元康年间以后,政局混乱,朝廷昏庸,各种祸患接连不断,百姓生活困苦,战事频繁,战争正处于激烈之中。即使是那些背信弃义的人(多得)都记载不完,但能坚守节操、勇于牺牲的志士在当时也不会缺乏。何无忌怀有建立功名的大志,具备文武双全的才能,追念旧日恩情而使当时的人感动,顺应正义而能震慑强敌,趁着机会取得快速成效,而对死亡毫不怯懦,和先前背信弃义之徒相比,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