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平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质量监测试题 (卷)
七年级 道法
一、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步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 ( )
①身体外形的变化 ②内部器官的完善 ③性机能的成熟 ④自我意识的增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小辉进入青春期后,脸上长满了痘瘦,饱觉得自己变丑了,整天闷闷不乐。对于小辉的这种情况,下
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我们要学会说纳自己的生理变化
②他应该正确认识自己,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
③他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④他的这种情绪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进入青春期,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独立性。对思维的独立性认识正确的是 ( )
①思维的独立性就是追求独特,与众不同②思维的独立性意味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③思维的独立性意味着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④思维的独立性就是要敢于和别人争辩,坚持自己的观点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小莲看到同班同学小怡在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她心里很羡慕,但并没有嫉妒,而是暗下决心,
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小黄的做法 ( )
①是正确的,她能够正确对待他人的成绩②有利于激发自己的潜能,促进自身发展
③说明她具有健康的竞争意识 ④表明她能够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儿童遭遇性侵害是许多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预防和应对性侵害,加强自我保护。下列做法正确的
有()
①学会自重自爱,言谈举止不越界 ②遇到侵害时,忍气吞声保护自己
③对所有人保持距离,加以防范 ④与异性交往时,遵守道德和法律
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面对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和困惑,我们可以 ( )
①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接纳和调整自己②求助心理医生,化解一切烦恼
③学会自我调节,独自承担一切问题 ④运用积极思维,学会自我暗示,稳定情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县令,他生性简洁自尊,不愿贿赂上司,他感叹道: “我怎
能为了五斗米的官俸,就低声下气向这些小人折腰。”于是,在任八十一天后,陶渊明辞宜回家,过起了
隐居生活。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告诉我们( )
A.维护人格尊严是个人的事情,不用太过在意他人的看法
B、我们要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C、要先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D、我们应不断提升自己,才能获得自尊
8.小明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总是鼓励自己: “我能行,我一定能克服困难。” 小明的这种做法体现了
( )
A.自信 B、自尊 C.自立 D.自强
9.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
难中奋起,这离不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下列诗句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
10.2024 年“感动中国”人物江梦南,身残志坚考入清华博士,以“与其抱怨黑暗,不如提灯前行”的信
念激励无数人。她的事迹生动诠释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 ( )
A.自强不息、敬业乐群 IB.爱国守法、见利思义
C.孝老爱亲、勤劳勇敢 D、诚实守信、律己宽人
Ⅱ.孔子在《论语》中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由此可以看出孔
子 ()
A.努力充实自己,赢得他人的尊重 B.对不善的动机和行为有羞耻心
C.没有上进心,难担大任 D.不追求外在的荣华富贵,自信面对人生
12.2024 年我国长江全流域江豚种群达 1249 头,较 2017 年增长 23%, “十年禁渔”政策显效,沿岸 38
个湿地修复项目同步完成。下列新闻与题干表达理念一致的是( )
A.2024 年我国 GDP 突破 130 万亿元,经济增速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
B.《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全国碳市场覆盖行业扩展至钢铁、建材等领域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法》,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
D.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实现乡镇全覆盖,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13.文天祥战败被俘后,面对各种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最后从容就义。其绝命辞写道: “孔曰成
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为后世所
传颂的浩然正气表现为( )
①维护国家利益的爱国情怀②舍生取义的义利观
③以人民为中心的施政理念 ④追求真理的研学态度
A. ①②B. ①④ C. ①③ D . ③④
14.2024 年,我国举办了多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如诗词大会、戏曲表演等。举办这些活动
的意义在于 ( )
①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能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
③有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④可以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④ C.① ③ ④ D.② ③ ④
15.何某和蔡某一时兴起,拿石头碾坏了自动贩卖机的玻璃门,并窃取了十余袋零食,被公安机关处以拘
留和罚款三百元。对此案分析正确的是 ( )
A.二人行为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B.拘留是主刑,罚款三百元是附加刑
C.二人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D.处罚的主要依据是治安管理处罚法
16.春节期间,某市交警开展酒驾专项整治行动。司机孙某某聚餐饮酒后开车回家,途中被交警查获,经
检测其血液中酒精含量为 65mg/100ml。最终,孙某某被处以罚款 1500 元,驾驶证暂扣 6 个月的处罚,
同时驾驶证记 12 分。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
①要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②孙某某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③法不可违,违法要受法律制裁 ④少量饮酒后开车不属于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17.我市某中学联合人民法院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守护青春,普法同行促成长”的宣传活动。宣讲中,法宫
通过真实案例,向师生详细剖析了校园欺凌与性侵害的危害性,并重点讲解了预防措施及遭遇此类行为
时的应对方法。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 )
①制定法律法规,打击违法犯罪 ②树立法治观念,维护合法权益
③远离不法侵害,增强自我保护 ④加强学校保护,打击校园霸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将知识产权等无形财产与有形财产保护摆到同等重要
的位置;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从无到有,越来越完善;在知识产权领域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不断加大知
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惩治力度。上述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举措 ( )
①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 ②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
③有利于尊重劳动、保护创新 ④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唯一方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9.在课堂“我是小法官”环节,同学们进行了下面的案例探究:
★案情简介:吴某友、邓某等人跨省(直辖市)非法倾倒混合垃圾污染环境。
★判决结果:法院综合考量各被告人的行为动机目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等多方因素,分别判处各
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至一年六个月不等刑罚,并处罚金。
同学们对上述案例分析正确的是 ( )
①吴某友、邓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②破坏生态环境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③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承担相应责任 ④法治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25 年 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迎来颁布实施五周年。民法典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 )
①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②规范了我们的民事行为
③保障了我们的民事权利 ④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基本的法律遵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共 30 分)
21.【青春之惑 你我共解】(6 分)
进入青春期,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让我们产生了
困惑。以下是玲玲同学在生活中遇到的两个困惑。
困惑一:我从小喜欢画面,去年还在市级比赛中获了奖。老师让我在班会上给大家展示作品,我却不
敢拿出米。
困惑二:前一阵子我经常跟同桌讨论问题,他的见解只能让我眼前一亮,我发现我每天都盼着早点见到
他,对他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感受……
(1)困惑一体现了青昚期的哪一矛盾心理 (2 分)
(2)玲玲的困惑二启示我们如何与异性交往 (4 分)
22.【传承中华文化】(8 分)
材料一:一曲《凤鸣凌霄》让全世界记住了中国艺术体操队。赛场上姑娘们以带为弦、以球为琵琶,极
具国风古韵的表演惊艳巴黎,向世界展示了中华传统美,拿下中国艺术体操队史上首枚奥运金牌,也跳
出了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材料二:2024 年是中法建交 60 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除哈尔滨冰雕、凡尔赛宫音乐会外,还包
括“凡尔赛宫与紫禁城”展览、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中国彩灯节、唐代文物和景德镇陶瓷文化主题展
等。此外,中法地方政府、民间团体、艺术机构等各界参与“双年”活动热情高涨,正精心筹备涵盖表演
艺术、视觉艺术、文化遗产、旅游推广等领域的数百项人文活动。
(1)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人文精神 (4 分)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今天,我们应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 分)
23.【法治护航 健康成长】(8 分)
某班同学举行一次模拟法庭活动,同学们收集到如下材料:
材料一:15 岁的小明和小华是好朋友,两个人平时酷爱玩游戏,经常旷课,到黑网吧玩游戏。由于家里
给的零花钱无法支付花销,久而久之,他们的钱就入不败出了。于是在不到 1 个月的时间里,两人多次
拦路抢劫,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材料二:最新法律规定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
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
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
手段致入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请你参与此
次模拟法庭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针对材料一中的案例,你准备查阅哪几部法律 (两个即可,2 分)
(2)请对小明和小华的行为进行分析,哪些属于不良行为 哪些是犯罪行为 (2 分)
(3)针对这个案件,在法庭教育环节,要求我们严于律己,我们应如何做 (4 分)
24.【青春正当时 奋斗进行时】(8 分)
某班准备开展“青春·成长”主题活动,向同学们征集青春寄语。
寄语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
寄语二:青眷充满力量,青春充满渴望,青春充满理想……踏着青春的节拍,我们拥有成长的
无限可能。
(1)请从两条寄语中任选其一,并谈谈你对该寄语的感悟。(4 分)
(2)请你围绕“青春·成长”主题,再设计一条青春寄语和三种活动形式。(4 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20 分)
1-5 ADBDB 6-10 BBADA 11-15 BBAAD 16-20 CCDCD
二、非选择题(共 30 分)
21.(1)①勇敢与怯懦的矛盾心理。(2 分)
(2)①与异性交往要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②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青春期可能出现的朦胧情
感;③要正常交往,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每点 2 分,共 4 分,任答 2 点即可)
22.(1)①材料一体现了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②材料二体现了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事方法
(或促进文化交流互鉴的开放包容精神)。(每点 2 分,共 4 分)
(2)①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结合时代特点和社会需求,推动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如举办文化活动、利用新媒体等,传
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④积极参与中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每点 2 分,共
4 分,任答 2 点即可)
23.(1)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 分)
(2)①不良行为:经常旷课、到黑网吧玩游戏;②犯罪行为:多次拦路抢劫。(2 分)
(3)①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②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远离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进
入的场所;③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做到知法守法;④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避免沾染
不良习气。(每点 2 分,共 4 分,任答 2 点即可)
24.(1)选择寄语一:①这句话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启示我们在青春成长中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坚
持不懈地努力;②要树立远大理想,磨砺坚强意志,在奋斗中实现自我价值。(每点 2 分,共 4 分)
或选择寄语二:①青春是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时期,我们要珍惜青春时光,树立远大理想;②要勇于探索、
积极实践,发掘自身潜能,让青春绽放光彩。(每点 2 分,共 4 分)
(2)青春寄语:青春因奋斗而精彩,成长因拼搏而闪耀。(1 分)
活动形式:主题班会、青春故事分享会、“青春·成长”主题演讲比赛、手抄报展览。(每种 1 分,任答 3 种
即可,共 3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