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情境新趋势】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情境新趋势】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科学期末质量检测
时间:45分钟 总分:100分
班别: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我们在上学期已经研究了动物的生命过程,那么植物的生命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植物的一生,观察、记录它的生长变化吧!
1、种子萌发时,根都会( )。
A.向下长 B.向上长 C.横向长
2、小明在花盆里种了几颗饱满的葵花子,埋上土以后,又用力把土盖实,浇上水,放在窗台上。可是一个月过去了,葵花子仍然没有发芽,你认为导致种子不萌发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缺少水分 B.缺少充足的空气 C.埋在土里,没有光照
3、在种子发芽实验过程中,玻璃杯中垫几层纸主要是为了( )。
A.方便固定种子的位置 B.保证水分的供应 C.观察得更清楚
4、解剖一朵油菜花的正确顺序是( )。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花瓣、雄蕊、雌蕊、萼片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
5、植物的叶交叉生长,伸向四而八方,原因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接受( )。
A.空气 B.阳光 C.水分
6、想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一开始观察就可以了 B.每隔一段时间观察一次,每次都认真记录
C.整理记录的资料,将一些数据可以制作成统计图进行分析
7、下列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属于动物传播的是( )。
A.风仙花、绿豆 B蒲公英、悬铃木 C.野樱桃、苍耳
8、种植时,我们要把凤仙花种在( )。
A.潮湿、无阳光的地方 B.潮湿、阳光充足的地方 C.干燥、阳光充足的地方
9、以下特点属于成熟凤仙花果实的是( )。
A.果实是圆形的 B.果实一捏就爆开 C.果实是绿色的
10、植物界要召开果实大会,下面可以参加的是( )。
A.苹果 B.红薯 C.土豆
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始了对电的探索。爱迪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于1879年通过技术改进制成了白炽灯,并在1882年建立了最早的商用电力系统,揭开了电气时代的序幕。
1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看到断开、裸露的电线,不要靠近它,并马上告诉家长
B.开关、插座很脏,打扫卫生时用湿抹布擦更干净
C.我们在家做电学实验时,可以用插座里的电
12、列组合中最合适制作开关的一组是( )。
A.塑料块、导线、图钉 B.金属块、回形针、大头针 C.木块、回形针、图钉
13、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有故障的自制简单电路时,正确的做法是( )。
A.检测前不必切断故障电路的电源
B.检测前电路检测器不必自检
C.检测时应该有一定的顺序,按顺序检测
14、下图中,小灯泡不能亮的是( )。
A B C D
15、小红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装置来判断物体的导电性,在A、B两个金属夹之间分别接入下列物体时,闭合开关后不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
A.钢制小刀 B.塑料直尺 C.铜制钥匙
16、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压是( )。
A.1.5V B.36V C.220V
17、下列物体都不属于导体的一组是( )。
A.人、金属 B.铅笔芯、人 C.干木头、橡皮
18、下列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池提供的电能来工作的是( )。
A.电视机 B.电风扇 C.手电筒
19、简单电路中小灯泡亮起来是因为( )。
A.有电池 B.有导线 C.电路是一个闭合电路
20、电动自行车在行驶中,一会儿有电,一会儿没电,这可能是( )。
A.电池坏了 B.电路中有接触不良的地方 C.开关坏了
岩石与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以探索其中的奥秘,并学会如何保护好这重要的资源。
21、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A.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 B.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特征
C.花岗岩中只有3种矿物
22、小科捡到一种不知名的矿物,它的外表颜色是黄色的,把矿物放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是绿黑色的。判断它是什么矿物时,我们应选( )作为参考依据更可靠。
A.绿黑色 B.黄色 C.白色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岩石和矿物在人们开采之后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要好好地保护和合理地利用
B.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不会发生变化
24、把三块大小形状相同的岩石,在同一个地方用同样大的力摩擦1分钟后,小明画出它们的变化情况。这三块岩石中最硬的是( )。
25、地球的年龄约是45.6亿年,它是通过( )的化学成分告诉我们它的形成年代的。
A.岩石 B.土壤 C.化石
26、我们把一些水倒入盛有土壤的杯子里,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发现突然出现了分层沉积现象,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它们分别是( )。
A.沙—黏土—粉沙—砂砾 B.砂砾—沙—粉沙—黏土 C.黏土—粉沙—沙—砂砾
27、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土壤为它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以及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下列关于土壤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B.土壤中有水分,但没有空气
C.土壤既能固定植物,又能给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28、植物在下列土壤中生长最茂盛的是( )。
A.土壤板结干燥,含有少量腐殖质 B.土壤疏松干燥,含有大量腐殖质
C.土壤疏松湿润,含有大量腐殖质
29、透过某矿物碎片边缘看书本上的书模糊不清,它的透明度属于( )。
A.透明 B.不透明 C.半透明
30、下列物品中,不是由矿物提炼或者加工而来的是( )。
A.水晶灯 B.大理石台面 C.塑料开关
二、实验探索。(共40分)
31、如图,将一株植物的根完全浸在水中,水面处滴一层植物油,在水面到达处做一个记号,将这个装置放在向阳通风处,观察现象。
(1)(2分)做该实验时,应选择( )。
A.带根的完整植株
B.只有根、没有茎和叶的植株
C.只有茎和叶的植株
(2)(2分)做该实验时,在水面处做记号是为了( )。
A.与另一组实验对比 B.记录实验时间 C.观察液面的变化
(3)在水面上滴植物油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几天后,会发现瓶子中的水位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4分)
32、让小灯泡发光。
实验目的:探究哪种连接能点亮小灯泡。
实验猜测:电经过小灯泡构成一个通路的连接能点亮小灯泡。
实验材料:1个小灯泡、1根导线(两端各剥了约2厘米塑料)、1节1.5伏的干电池、记录表。
实验步骤:
(1)用导线分别把电池和小灯泡按下面的五种连接方法进行连接(如下图)。
(2)实验现象记录每种情况的小灯泡是否发光,并判断电路是否接通。(每空1分)
连接方法 一 二 三 四 五
现象 (小灯泡是否发光)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电路类型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实验结论:电流从电池的正极出发经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___________,此时小灯泡才会___________。(4分)
33、通过课本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之为绝缘体。那么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有没有明显的界限呢?
(1)请从以下材料中选出常见的导体_________________,绝缘体______________。(4分)
①铁钉 ②大地 ③干燥木头 ④铅笔芯 ⑤橡皮
⑥陶瓷 ⑦铜丝 ⑧玻璃 ⑨盐溶液 ⑩塑料片
(2)小科同学认为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对此他做了一个小实验。以玻璃片为例,先将以小玻璃片接到如图所示的电路检测器中,观察现象发现小灯泡不亮,则说明小玻璃片是_________;然后在小玻璃片的下方用酒精灯加热如图,一分钟以后发现小灯泡亮了,则说明小玻璃片此时是_________;通过以上两个实验说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___________选填(有明显界限、无明显界限)。(6分)

34、小研捡到一种不知名的矿物,它的外面是灰色的。为了进一步研究矿物特征,小研进行了下列操作。
(1)小研拿着矿物,透过矿物的碎片边缘看科学书本上的字,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观察矿物的( )。(2分)
A.硬度 B.透明度 C.颗粒 D.光泽度
(2)小研先后用指甲、铜钥匙和小刀在矿物上刻画,这是研究矿物的( )。(2分)
A.表面颜色 B.光泽度 C.硬度 D.条痕颜色
(3)小研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得出该矿物的特征。请对照《矿物特征卡》,判断该矿物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答案:
2024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科学期末质量检测
时间:45分钟 总分:100分
班别: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我们在上学期已经研究了动物的生命过程,那么植物的生命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植物的一生,观察、记录它的生长变化吧!
1、种子萌发时,根都会( A )。
A.向下长 B.向上长 C.横向长
2、小明在花盆里种了几颗饱满的葵花子,埋上土以后,又用力把土盖实,浇上水,放在窗台上。可是一个月过去了,葵花子仍然没有发芽,你认为导致种子不萌发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B )。
A.缺少水分 B.缺少充足的空气 C.埋在土里,没有光照
3、在种子发芽实验过程中,玻璃杯中垫几层纸主要是为了( C )。
A.方便固定种子的位置 B.保证水分的供应 C.观察得更清楚
4、解剖一朵油菜花的正确顺序是( A )。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花瓣、雄蕊、雌蕊、萼片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
5、植物的叶交叉生长,伸向四而八方,原因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接受( B )。
A.空气 B.阳光 C.水分
6、想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
A.一开始观察就可以了 B.每隔一段时间观察一次,每次都认真记录
C.整理记录的资料,将一些数据可以制作成统计图进行分析
7、下列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属于动物传播的是( C )。
A.风仙花、绿豆 B蒲公英、悬铃木 C.野樱桃、苍耳
8、种植时,我们要把凤仙花种在( B )。
A.潮湿、无阳光的地方 B.潮湿、阳光充足的地方 C.干燥、阳光充足的地方
9、以下特点属于成熟凤仙花果实的是( B )。
A.果实是圆形的 B.果实一捏就爆开 C.果实是绿色的
10、植物界要召开果实大会,下面可以参加的是( A )。
A.苹果 B.红薯 C.土豆
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始了对电的探索。爱迪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于1879年通过技术改进制成了白炽灯,并在1882年建立了最早的商用电力系统,揭开了电气时代的序幕。
1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A.看到断开、裸露的电线,不要靠近它,并马上告诉家长
B.开关、插座很脏,打扫卫生时用湿抹布擦更干净
C.我们在家做电学实验时,可以用插座里的电
12、列组合中最合适制作开关的一组是( C )。
A.塑料块、导线、图钉 B.金属块、回形针、大头针 C.木块、回形针、图钉
13、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有故障的自制简单电路时,正确的做法是( C )。
A.检测前不必切断故障电路的电源
B.检测前电路检测器不必自检
C.检测时应该有一定的顺序,按顺序检测
14、下图中,小灯泡不能亮的是( B )。
A B C D
15、小红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装置来判断物体的导电性,在A、B两个金属夹之间分别接入下列物体时,闭合开关后不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B )。
A.钢制小刀 B.塑料直尺 C.铜制钥匙
16、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压是( C )。
A.1.5V B.36V C.220V
17、下列物体都不属于导体的一组是( C )。
A.人、金属 B.铅笔芯、人 C.干木头、橡皮
18、下列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池提供的电能来工作的是( C )。
A.电视机 B.电风扇 C.手电筒
19、简单电路中小灯泡亮起来是因为( C )。
A.有电池 B.有导线 C.电路是一个闭合电路
20、电动自行车在行驶中,一会儿有电,一会儿没电,这可能是( B )。
A.电池坏了 B.电路中有接触不良的地方 C.开关坏了
岩石与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以探索其中的奥秘,并学会如何保护好这重要的资源。
21、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C )。
A.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 B.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特征
C.花岗岩中只有3种矿物
22、小科捡到一种不知名的矿物,它的外表颜色是黄色的,把矿物放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是绿黑色的。判断它是什么矿物时,我们应选( A )作为参考依据更可靠。
A.绿黑色 B.黄色 C.白色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岩石和矿物在人们开采之后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要好好地保护和合理地利用
B.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不会发生变化
24、把三块大小形状相同的岩石,在同一个地方用同样大的力摩擦1分钟后,小明画出它们的变化情况。这三块岩石中最硬的是( B )。
25、地球的年龄约是45.6亿年,它是通过( A )的化学成分告诉我们它的形成年代的。
A.岩石 B.土壤 C.化石
26、我们把一些水倒入盛有土壤的杯子里,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发现突然出现了分层沉积现象,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它们分别是( C )。
A.沙—黏土—粉沙—砂砾 B.砂砾—沙—粉沙—黏土 C.黏土—粉沙—沙—砂砾
27、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土壤为它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以及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下列关于土壤的描述,错误的是( B )。
A.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B.土壤中有水分,但没有空气
C.土壤既能固定植物,又能给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28、植物在下列土壤中生长最茂盛的是( C )。
A.土壤板结干燥,含有少量腐殖质 B.土壤疏松干燥,含有大量腐殖质
C.土壤疏松湿润,含有大量腐殖质
29、透过某矿物碎片边缘看书本上的书模糊不清,它的透明度属于( C )。
A.透明 B.不透明 C.半透明
30、下列物品中,不是由矿物提炼或者加工而来的是( C )。
A.水晶灯 B.大理石台面 C.塑料开关
二、实验探索。(共40分)
31、如图,将一株植物的根完全浸在水中,水面处滴一层植物油,在水面到达处做一个记号,将这个装置放在向阳通风处,观察现象。
(1)(2分)做该实验时,应选择( A )。
A.带根的完整植株
B.只有根、没有茎和叶的植株
C.只有茎和叶的植株
(2)(2分)做该实验时,在水面处做记号是为了( C )。
A.与另一组实验对比 B.记录实验时间 C.观察液面的变化
(3)在水面上滴植物油为了防止容器内的水分蒸发。(2分)
(4)几天后,会发现瓶子中的水位下降,说明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4分)
32、让小灯泡发光。
实验目的:探究哪种连接能点亮小灯泡。
实验猜测:电经过小灯泡构成一个通路的连接能点亮小灯泡。
实验材料:1个小灯泡、1根导线(两端各剥了约2厘米塑料)、1节1.5伏的干电池、记录表。
实验步骤:
(1)用导线分别把电池和小灯泡按下面的五种连接方法进行连接(如下图)。
(2)实验现象记录每种情况的小灯泡是否发光,并判断电路是否接通。(每空1分)
连接方法 一 二 三 四 五
现象 (小灯泡是否发光) (是) (否) (是) (否) (否)
电路类型 (通路) (短路) (通路) (断路) (断路)
实验结论:电流从电池的正极出发经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此时小灯泡才会发光。(4分)
33、通过课本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之为绝缘体。那么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有没有明显的界限呢?
(1)请从以下材料中选出常见的导体①②④⑦⑨,绝缘体③⑤⑥⑧⑩。(4分)
①铁钉 ②大地 ③干燥木头 ④铅笔芯 ⑤橡皮
⑥陶瓷 ⑦铜丝 ⑧玻璃 ⑨盐溶液 ⑩塑料片
(2)小科同学认为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对此他做了一个小实验。以玻璃片为例,先将以小玻璃片接到如图所示的电路检测器中,观察现象发现小灯泡不亮,则说明小玻璃片是绝缘体;然后在小玻璃片的下方用酒精灯加热如图,一分钟以后发现小灯泡亮了,则说明小玻璃片此时是导体;通过以上两个实验说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无明显界限选填(有明显界限、无明显界限)。(6分)

34、小研捡到一种不知名的矿物,它的外面是灰色的。为了进一步研究矿物特征,小研进行了下列操作。
(1)小研拿着矿物,透过矿物的碎片边缘看科学书本上的字,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观察矿物的( B )。(2分)
A.硬度 B.透明度 C.颗粒 D.光泽度
(2)小研先后用指甲、铜钥匙和小刀在矿物上刻画,这是研究矿物的( C )。(2分)
A.表面颜色 B.光泽度 C.硬度 D.条痕颜色
(3)小研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得出该矿物的特征。请对照《矿物特征卡》,判断该矿物可能是 磁铁矿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