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 世界的聚落——七年级地理湘教版(2024)上册课后培优检测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位于三省交界处,自古水运有“丹江通道”,陆运有“商淤古道”,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荆紫关镇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位于豫、冀、陕三省交界,地理位置优越B.靠近丹江,水源充足,交通便利C.地处华北平原东部,地势平坦,利于耕作D.自古商旅云集,贸易繁荣2.根据资料卡描述,荆紫关镇建筑特色总体表现为( )A.石砌碉楼,雪域梵韵 B.木质骨架,毛毡覆盖C.南北交融,风格共存 D.潺潺流水,小院人家3.关于荆紫关镇的开发建议,合理的是( )A.保护古镇历史发展旅游 B.拆除传统街区改建楼房C.砍伐森林发展种植业 D.积极建设石化工业园近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来到云南省普洱市景迈山开展研学活动。该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绘制了景迈山垂直景观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4.景迈山形成了“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的独特景观,体现的理念是( )A.林茶共生、人地和谐B.因地制宜、棉茶结合C.联结东西、大美和谐D.人进沙退、止沙生绿5.2023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利于当地( )①茶文化传承与保护②改建传统村落③景迈山景观形象提升④耕地水田开发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文化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点,如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下图是某设计师分别为浙江、安徽、贵州和内蒙古自治区四省区简称设计的艺术字,这些字中蕴含着各自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以上艺术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全称及行政中心配对正确的是( )A.甲—浙江省—福州 B.乙—安徽省—郑州C.丙—贵州省—贵阳 D.丁—内蒙古自治区—拉萨7.甲、丙艺术字中蕴含了“倾斜屋顶设计”的建筑特点,形成这种建筑特点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降水 B.地形 C.气温 D.风俗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水槛遣心二首·其一》中有一句“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描写了城市与乡村不同的场景。读古代城市与乡村的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8.诗中“此地”的聚落类型及特征分别是( )A.乡村;房屋矮,发展农业 B.城镇;房屋高,且密集C.乡村;房屋高,人口较少 D.城镇;房屋矮,经济发达9.若该地由“此地两三家”演变为“城中十万户”,则其景观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不包括( )A.房屋变高,人口增加 B.学堂变多,车水马龙C.鸡鸣犬吠,炊烟袅袅 D.农田减少,商户林立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镇和乡村,城镇通常由乡村演变而来。读乡村演变为一般城市的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0.由乡村演变为城市的一般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④①②③ D.②③①④11.聚落由乡村演变为城市的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的问题是( )A.环境质量下降 B.交通拥堵 C.医疗水平下降 D.住房紧张人们的聚居地——乡村和城市。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2.关于乡村聚落和城市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A.乡村比城市交通发达 B.城市建筑高大、密集C.城市人口密度小 D.乡村自然景观保留较少13.乡村与城市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 B.现代运输方式不同C.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不同 D.环境卫生条件的不同14.下列关于特色城乡景观发展与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特色城乡景观应该加以保护和合理利用B.对于影响城市现代化布局的特色城乡景观一定要全部拆除C.对于特色城乡景观,要封闭起来,不能供人参观D.对于特色城乡景观没有必要加以保护,而应充分利用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图1)地处华北平原中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石家庄素有“火车拉来的城市”之称,京广、石太、石德、朔黄四条铁路干线交会于此,是中国铁路运输的主要枢纽之一,被誉为“南北通衢,燕晋咽喉”。冉庄村(图2)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冉庄镇,地处市西南30km的冀中大平原上。村庄仍保持着20世纪30、40年代冀中平原中部典型的传统村落格局和风貌。房屋多为青砖平房,采用简单的砖雕。冉庄地道战遗址是抗日战争中的一处重要战争遗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6年入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1)按聚落的基本类型划分,图1表示的是___________聚落,图2表示的是___________聚落。与石家庄市区居民相比,居住在冉庄村的人们主要从事___________生产等工作。冉庄村位于石家庄市的___________方向。(2)100多年来,石家庄从一个小村庄迅速发展成为河北省省会城市,根据材料写出石家庄发展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游客人数迅猛增加,冉庄也面临着古村落保护的问题。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荆紫关镇位于豫(河南)、鄂(湖北)、陕(陕西)三省交界,并非豫、冀、陕三省交界,A错误;从图中可知荆紫关镇靠近丹江,水源充足,且水运交通便利,这是有利于城镇形成的自然条件,B正确;荆紫关镇位于豫(河南)、鄂(湖北)、陕(陕西)三省交界,并非地处华北平原东部,C错误;自古商旅云集,贸易繁荣属于社会经济条件,并非自然条件,D错误。故选B。2.答案:C解析:“石砌碉楼,雪域梵韵”描述的是青藏地区特色建筑风格,荆紫关镇不在青藏地区,A错误;“木质骨架,毛毡覆盖”多是草原游牧民族建筑特点,与荆紫关镇不符,B错误;资料卡提到荆紫关镇有江南情调的吊脚楼,还有山陕会馆等古建筑,体现了南北交融,风格共存,C正确;“潺潺流水,小院人家”更侧重江南水乡小巧精致的水乡聚落特点,不能全面体现荆紫关镇建筑特色,D错误。故选C。3.答案:A解析:荆紫关镇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保护古镇历史发展旅游,既能保护文化遗产,又能促进经济发展,A正确;拆除传统街区改建楼房,会破坏古镇原有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B错误;砍伐森林发展种植业,会破坏生态环境,引发水土流失等问题,C错误;建设石化工业园会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且与古镇的文化旅游发展方向相悖,D错误。故选A。4.答案:A解析:“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的独特景观体现的理念是林茶共生、人地和谐,因地制宜,A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棉花种植,B错误;联结东西.大美和谐以及人进沙退、止沙生绿,与题干所述景观无关,CD错误。故选A。5.答案:A解析: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会吸引更多关注,能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当地独特的茶文化,①正确;世界遗产名录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能极大提升景迈山在国内外的景观形象,③正确;列入名录主要是为了保护古茶林文化景观,并非为了促进耕地水田开发和改建传统村落,②④错误。综上,A正确。故选A。6.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甲是浙,是浙江省的简称,行政中心是杭州,A错误;乙是皖,是安徽省的简称,行政中心是合肥,B错误;丙是黔,是贵州省的简称,行政中心是贵阳,C正确;丁是蒙,代表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D错误。故选C。7.答案:A解析:甲、丙艺术字中蕴含了“倾斜屋顶的设计”的建筑特点,降水多的地区屋顶倾斜,形成这种建筑特点的主要自然因素是降水,A正确;房屋屋顶倾斜与地形、气温、风俗习惯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8.答案:A解析:读图并结合题干可知,“此地,两三家”,规模小,为乡村聚落,主要发展农业,房屋矮且较为稀疏,A正确;城镇房屋高且密集,经济发达,BCD错误。故选A。9.答案:C解析:鸡鸣犬吠、炊烟袅袅主要是乡村景象,不是城市的景象,乡村变为城市不会出现这种变化,C符合题意;乡村转变为城市后,道路变宽,农田减少,学堂变多,房屋变高,农业变为手工业,商户林立,街道车水马龙,人口增加,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聚落是人们长期居住并进行生产生活的场所,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将聚落划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往往是先有乡村聚落再有城市聚落,图中所示的四个阶段中,聚落先是房屋分散稀少,慢慢越来越密集,房屋越建越高,交通越来越便利,一般顺序是②③①④,D正确。故选D。11.答案:C解析:当聚落由乡村演变为城市的过程中,城市等级越来越高,城市基础设施会逐渐完善,医疗水平也会不断升高,C符合题意;环境恶化、质量下降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常见现象,A不符合题意;交通拥堵也是聚落由乡村演变为城市的过程中的常见问题,B不符合题意。乡村聚落发展到了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可能会出现住房紧张的问题,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答案:B解析:乡村聚落:人口密度小;人们主要从事种植、放牧、养殖、林业及家庭副业生产;经济比较落后;房屋比较低矮、建筑物密度小;交通线路少,路面等级低。城市聚落:人口密度大;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生产;经济比较发达;房屋比较高大,高层建筑物密度大;交通线路多成网状,路面等级高。故乡村比城市交通落后,城市建筑高大、密集,城市人口密度大,乡村自然景观保留较多,B正确。故选B。13.答案:A解析: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乡村与城市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劳动生产方式的不同,乡村聚落主要从事种植、放牧、养殖、林业及家庭副业生产,城市聚落主要从事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生产,A正确;现代运输方式的不同、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不同、环境卫生条件的不同不是根本原因,BCD错误。故选A。14.答案:A解析:对于传统聚落应该加以保护和合理利用,A正确,D错误;在城市和乡村发展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旧建筑与新建筑之间的关系,对于旧建筑既不能全部保存,也不能全部拆除,城市建设中,应保护好有价值的建筑群和遗址,B错误;对于传统聚落,可以适当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不是要封闭起来,不能供人参观,C错误。故选A。15.答案:(1)城市;乡村;农业;东北(2)石家庄地处华北平原中南部,地形平坦开阔;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宜居住;(多条铁路干线交会于此,交通便利)(3)应该文明旅游,不乱刻乱画;控制游客数量,及时修缮古建筑;(开展网上游览等)解析:(1)读石家庄图可知,可以看到图中高楼林立,分布密集,道路密集,为城市聚落;读保定清苑冉庄图,图中房屋矮小,门前有树木,道路条件差,为乡村聚落。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相比,本质的区别是生产活动的不同,城市以工商业为主要生产活动,乡村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活动;与石家庄市区居民相比,居住在冉庄的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等工作。(2)读图可知,石家庄地处华北平原中南部,地形平坦开阔;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宜居住;多条铁路干线交会于此,交通便利。(3)根据材料可知,可知冉庄属于著名的旅游景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游客人数迅猛增加,冉庄存在着古村落的保护问题,我们应该文明旅游,不乱刻乱画;宣传文明出游的理念;控制游客数量;及时修缮古建筑;开展网上游览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